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les病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娜 陆勤康 +3 位作者 魏世辉 王惠云 童奇湖 赖晓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检测Eales病患者血清中的T淋巴细胞(T细胞)因子。方法采用Luminex技术分别检测Eales病首发病例组、治愈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TH1)亚群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亚群分泌的白细胞介... 目的检测Eales病患者血清中的T淋巴细胞(T细胞)因子。方法采用Luminex技术分别检测Eales病首发病例组、治愈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TH1)亚群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亚群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L-4)的浓度变化。结果 TNF-α在首发病例组、治愈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浓度分别为(23.08±0.22)、(12.36±0.16)、(12.38±0.13)pg/m L;IFN-γ的浓度分别为(18.23±0.26)、(7.07±0.19)、(6.66±0.22)pg/m L。首发病例组和治愈病例组(P<0.001),首发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治愈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P=0.04),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4在首发病例组、治愈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浓度分别为(4.18±0.19)、(4.16±0.13)、(4.15±0.12)pg/m L。首发病例组和治愈病例组(P=0.03),首发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P=0.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和Th2细胞代表因子的比值IFN-γ/IL-4在首发病例组、治愈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26±0.11、1.70±0.08和1.49±0.06。首发病例组与治愈病例组(P<0.001),首发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P<0.001),治愈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P=0.02),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ales病患者血清中T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Th1/Th2比值升高。可见Th1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占优势,可以证明T细胞亚群的失衡参与了Eales病的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LES病 免疫因子 LUMINEX
下载PDF
3型Stargardt病及其致病基因ELOVL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勤康 吴佩蓓 +1 位作者 赵娜 刘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41-444,共4页
3型Stargardt病(STGD3,MIM60011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早发性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目前为止,已知的STGD3致病基因为极长链脂肪酸延长酶4基因(ELOVL4)。ELOVL4是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种调节极长链饱和及多不饱... 3型Stargardt病(STGD3,MIM60011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早发性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目前为止,已知的STGD3致病基因为极长链脂肪酸延长酶4基因(ELOVL4)。ELOVL4是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种调节极长链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限速缩合反应中不可或缺的膜蛋白。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STGD3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方法。然而,饮食补充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是治疗STGD3的一种可行疗法。对STGD3基因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可能将有助于发现STGD3的有效治疗方法及进一步了解其他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和更复杂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GARDT病 致病基因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3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极长链脂肪酸
下载PDF
眼动脉的解剖变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有雄 廖建春 +8 位作者 陆勤康 张建耀 党瑞山 纪荣明 刘环海 王惠云 江涛 严皎娜 曹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眼动脉的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的眼动脉起始,观察眼动脉起始位置,起始处与脑膜环的关系,眼动脉与脑膜中动脉的交通支情况。结果:有93.3%的眼动脉起始自颈内动脉,6.7%眼动脉... 目的:观察眼动脉的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的眼动脉起始,观察眼动脉起始位置,起始处与脑膜环的关系,眼动脉与脑膜中动脉的交通支情况。结果:有93.3%的眼动脉起始自颈内动脉,6.7%眼动脉起始自脑膜中动脉。其中53.3%起始于硬脑膜下,30%起始于远侧硬膜环上,而起始于床突段的占6.7%,海绵窦段占3.3%。眼动脉与脑膜中动脉间存在交通支的占25%。结论:眼动脉起源存在变异及异常交通支,在行上颌动脉栓塞前要评估是否存在这些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解剖学 变异 脑膜中动脉
下载PDF
筛动脉眶内段的显微解剖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有雄 廖建春 +3 位作者 陆勤康 党瑞山 纪荣明 刘环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8-220,234,共4页
目的:为眶内筛动脉结扎及视神经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固定尸头标本,对筛动脉的起源、眶内走行、长度以及外径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92.8±4.7)%筛前动脉发自眼动脉O_3段、(7.2±4.7)%发自眼动... 目的:为眶内筛动脉结扎及视神经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固定尸头标本,对筛动脉的起源、眶内走行、长度以及外径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92.8±4.7)%筛前动脉发自眼动脉O_3段、(7.2±4.7)%发自眼动脉管,穿过上斜肌与内直肌之肌间膜进入筛前孔;(44.8±9.1)%筛后动脉起自眼动脉弯、O_2段(24.1±7.8)%、O_3段(20.7±7.4)%、上斜肌肌支(6.9±4.6)%和脑膜中动脉(3.5±3.4)%,跨过上斜肌上方入筛后孔;筛中动脉出现率为(36.7±8.8)%,起自O_3段(54.5±9.1)%、眼动脉弯(27.3±8.1)%和O_2段(18.2±7.0)%。筛前动脉眶内段长度为(7.83±3.49)mm,外径为(0.80±0.24)mm;筛中动脉眶内段长度为(7.54±1.73)mm,外径为(0.42±0.13)mm;筛后动脉眶内段长度为(7.37±2.15)mm,外径为(0.46±0.18)mm。结论:筛动脉的起始及眶内走行多变异,筛后动脉变异较筛前动脉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动脉 显微解剖
下载PDF
眶内侧壁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有雄 廖建春 +6 位作者 陆勤康 张建耀 党瑞山 纪荣明 王惠云 江涛 曹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为鼻眼相关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20例(40侧)成人颅骨标本和15例30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眶内侧壁的Dacryon点、筛孔、额筛缝及视神经管眶口。结果:Dacryon点至筛前、中、后孔中点、视... 目的:为鼻眼相关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20例(40侧)成人颅骨标本和15例30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眶内侧壁的Dacryon点、筛孔、额筛缝及视神经管眶口。结果:Dacryon点至筛前、中、后孔中点、视神经管眶口的距离分别为(19.28±1.42)mm、(27.06±2.05)mm、(31.11±2.08)mm和(37.47±2.11)mm,Dacryon点至眶上缘、眶下缘的距离分别为(16.50±1.38)mm和(19.65±1.41)mm。颅骨标本的筛孔1、2、3孔和4孔出现率为0%、62.5%、32.5%和5%;尸头标本的筛动脉1、2、3、4支和5支出现率分别为10%、53.3%、33.3%、0%和3.3%。筛前、中、后孔位于额筛缝上方分别占37.5%、33.3%和35.7%,位于额筛缝分别占60%、66.7%和64.3%,所有筛孔中只有一孔(筛前孔)位于额筛缝下方。结论:Dacryon点、额筛缝是眶内侧壁的2个恒定的解剖标志,眶内侧壁手术时在额筛缝以下切除内侧壁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cryon点 筛孔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有雄 廖建春 +8 位作者 陆勤康 张建耀 党瑞山 纪荣明 刘环海 王惠云 江涛 严皎娜 曹澄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为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共30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视神经管标本,观测下列参数。(1)视神经管的长度和视神经管各壁及硬膜鞘的厚度;(2)视神经管中轴与颅正中矢状... 目的:研究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为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共30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视神经管标本,观测下列参数。(1)视神经管的长度和视神经管各壁及硬膜鞘的厚度;(2)视神经管中轴与颅正中矢状面、颅冠状面的夹角;(3)视神经管及视神经在眶口、管中部、颅口的垂直径、横径,并计算其横截面积;(4)视神经管内侧壁的毗邻结构及视神经与颈内动脉、眼动脉的关系。结果: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最长,平均长度(11.61±1.58)mm;视神经管横截面积在眶口处最大,为(22.05±3.47)mm2;视神经横截面积在颅口处最大,为(10.62±2.34)mm2。结论:(1)视神经管眶口处对视神经的膜性束缚力最大;(2)当打开视神经管骨壁后,鞘膜切开应选择内侧壁内缘稍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视神经 视神经管减压术 显微外科解剖学
下载PDF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早期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陆勤康 杨亚波 +2 位作者 王惠云 童奇湖 董晓峰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13,17,共4页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ICU可调节人工晶体眼的早期视觉质量改变并与传统单焦人工晶体眼作对比。方法:植入可调节式人工晶体25只眼作为试验组,植入同样材质的折叠式人工晶体25只眼作对照;术后1月、3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远、近视力...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ICU可调节人工晶体眼的早期视觉质量改变并与传统单焦人工晶体眼作对比。方法:植入可调节式人工晶体25只眼作为试验组,植入同样材质的折叠式人工晶体25只眼作对照;术后1月、3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远、近视力、对比敏感度(CS)及调节力等视功能,问卷调查视物情况及视觉症状。结果:试验组在术后1月、3月的裸眼近视力、最佳远矫下近视力和调节力优于对照组(P<0·001),其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及CS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近距离作业满意度、近用镜脱镜率大于对照组。结论:植入ICU可调节人工晶体能够提供比植入传统单焦点人工晶体更好、更有用的不戴镜近视力,植入安全、有效;但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观察视功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可调节式人工晶体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眼 视觉质量 可调节 临床研究 早期 人工晶体眼
下载PDF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患者的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颜虹 陆勤康 王惠云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检测结晶样视网膜变性(BCD)患者的CYP4V2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BCD患者(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完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电生理及眼底荧光造影等眼科相关检查。同时招募150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 目的检测结晶样视网膜变性(BCD)患者的CYP4V2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BCD患者(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完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电生理及眼底荧光造影等眼科相关检查。同时招募150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先证者、先证者家系成员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提取DNA,并进行CYP4V2基因11个外显子的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确定突变位点。测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的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共收集3个BCD家系,均为散发患者,先证者眼底表现为典型的结晶样物质沉积,伴不同程度的脉络膜萎缩,角膜均未累及。DNA测序发现2个家系的先证者存在c.802-8_810dell7insGC(Exon7del)突变,另一家系先证者存在c.219T>A(p.F73L)突变,此外3个家系均检测到c.775C>A(p.Q259K)突变。150名健康志愿者中有32人发现c.775C>A (p.Q259K)突变。结论中国人群BCD患者中最常见c.802-8_810dell7insGC(Exon7del)突变为家系1、家系2的致病突变,此外c.219T>A(p.F73L)突变可能为家系3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 临床表现 CYP4V2基因 突变位点
下载PDF
Epi-LASIK与PRK术后兔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元钧 陆勤康 +1 位作者 王慧云 陈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9期613-615,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Epi-LASIK)及PRK术后角膜上皮及基质的愈合过程,探讨Epi-LASIK术后上皮瓣对角膜创后修复的影响。方法:中华大耳白兔33只,随机分为观察组30只,正常对照组3只。观察组兔随机一眼行Epi-LASIK,另一眼... 目的:通过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Epi-LASIK)及PRK术后角膜上皮及基质的愈合过程,探讨Epi-LASIK术后上皮瓣对角膜创后修复的影响。方法:中华大耳白兔33只,随机分为观察组30只,正常对照组3只。观察组兔随机一眼行Epi-LASIK,另一眼行PRK,术后1、7天,1、3、6个月观察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于各时相点处死动物取角膜并行HE染色,通过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比较角膜上皮及基质愈合情况。正常对照兔不作手术。结果:术后Epi-LASIK组上皮愈合过程较PRK组缓慢(P<0.05),Epi-LASIK组Haze程度较PRK组轻;角膜组织病理学显示,Epi-LASIK组术后3~6个月时角膜上皮厚度及角膜前基质细胞数明显低于PRK组(P<0.05)。结论:Epi-LASIK上皮瓣在术后角膜创面的愈合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PRK 准分子激光 角膜 表面切削 上皮下混浊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治疗眼底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查桂平 方海亚 陆勤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369-372,共4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收录的有关中西医联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英文文献,手工检... 目的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收录的有关中西医联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英文文献,手工检索相关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4月。纳入比较中西医联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眼底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1 821只眼(中西医联合治疗眼底出血组925只眼,西医治疗眼底出血组896只眼),均为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眼底出血组的临床疗效好于西医治疗眼底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58,Z=9.38,95%CI(2.74,4.67),P<0.001]。临床疗效倒漏斗图相对对称,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眼底出血。所纳入的部分文献中未记录随机分组的方法和具体药物使用情况,所以文献的总体质量不高,仍需大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中西医联合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性。但中西医联合治疗给眼底出血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在临床实践中将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治疗眼底出血更完美的结合,给患者的预后带来更好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蔡春元 王惠云 陈志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和凝血酶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收治的DR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和凝血酶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收治的DR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视力、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酶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后,2组视力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NO和ET-1均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PT、TT及APTT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DR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疗效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凝血酶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守丽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55眼根据手术适应证分成两组:Ⅰ组: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组: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55眼根据手术适应证分成两组:Ⅰ组: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组: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种术式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水流畅系数(C值)的变化。观察前房角和滤过泡,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1.5±3.2)个月,眼压较术前降低(P<0.001),前房深度增加(P<0.001),视力较术前提高(P<0.001),C值较术前提高(P<0.001),UBM观察前房角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因其有相对房角开放和C值改善以及视力提高等优势,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有效手段。不同手术方式适合不同情况的患者,宜按适应证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下载PDF
毛兰素通过MAPK途径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增殖并诱导凋亡 被引量:8
13
作者 查桂平 汪卓琼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2期31-34,38,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毛兰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探索潜在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毛兰素对MUM-2B和C918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株增殖活力的影响,DAPI染色结合Anne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分析检测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 目的研究毛兰素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探索潜在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毛兰素对MUM-2B和C918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株增殖活力的影响,DAPI染色结合Anne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分析检测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分析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如p21、MAPK及其磷酸化形式,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等的表达量。结果毛兰素对C918、MUM-2B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25μmol/L时,MUM-2B的抑制率达到(79.92±2.79)%,C918的抑制率在(84.60±0.81)%。DAPI染色可见细胞数量随毛兰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而且存在细胞凋亡现象。随着毛兰素作用浓度的增大,G2/M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增加。在毛兰素处理后,p38MAPK蛋白表达在MUM-2B中较为显著的下调,PARP总蛋白水平有显著下调(P<0.05),p38MAPK总蛋白有一定程度的下调,而p21、PARP活化形式(cl-PARP)和Caspase-3的活化形式(cl-Caspase3)显著上调(P<0.05)。结论毛兰素能够有效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C918、MUM-2B、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凋亡,且其作用效果呈现出一定范围内的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上调p21表达,抑制p38MAPK表达有关,后者可削弱MAPK信号通路活化,并可活化细胞凋亡途径关键蛋白Caspase-3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兰素 P21 MAPK途径 葡萄膜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及黄斑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艳丽 张骏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由轻到重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257例)、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243例)、增殖期前期(PPDR组,135...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由轻到重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257例)、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243例)、增殖期前期(PPDR组,135例)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22例)。无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563例,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94例。分别记录各组临床特征并检测各组血清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血脂指标,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间,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黄斑病变组与无黄斑病变组的25(OH)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具有统计学相关(P<0.05),然而血清25(OH)D水平与糖尿病黄斑病变无相关性。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其可能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黄斑病变 相关性
下载PDF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查桂平 汪卓琼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9期97-100,共4页
目的比较单独使用阿托品与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6~12岁中低度近视儿童11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0.05%阿托品、0.01%阿托... 目的比较单独使用阿托品与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6~12岁中低度近视儿童11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0.05%阿托品、0.01%阿托品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后等效球镜、眼轴、视力、瞳孔直径、调节近点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组、0.05%阿托品组、单独使用0.01%阿托品组等效球镜分别为(-2.38±0.52)D、(-2.43±0.45)D、(-2.52±0.29)D,眼轴长度分别为(24.33±0.28)mm、(24.36±0.37)mm、(24.51±0.15)mm,三组等效球镜度数与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969,P=0.011;F=3.315,P=0.039)。0.05%阿托品组明室瞳孔直径(5.75±0.83)mm比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组(5.20±0.61)mm、0.01%阿托品组(5.35±0.91)mm增加明显(P<0.001)。调节近点0.05%阿托品组(10.11±0.42)cm比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组(8.74±0.72)cm、0.01%阿托品组(8.55±0.83)cm增加明显(P<0.001)。结论中药离子导入加强了0.01%阿托品控制近视进展作用,其作用效果相当于0.05%阿托品。同时,需要进一步观察等效球镜及眼轴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1%阿托品 中药离子导入 中低度近视 儿童
下载PDF
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童奇湖 陆勤康 +4 位作者 王惠云 王红婷 张元钧 王盛展 孙艳丽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270-272,280,共4页
目的观察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矫正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后双眼近立体视的变化。方法选择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48例(90眼),其中高度屈光参差组32例(60眼),重度屈光参差组16例(30眼),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患者手术前... 目的观察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矫正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后双眼近立体视的变化。方法选择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48例(90眼),其中高度屈光参差组32例(60眼),重度屈光参差组16例(30眼),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双眼近立体视的变化。结果术前屈光参差程度(4.75±2.83)D,术后为(0.35±0.15)D。SBK术后6个月84眼裸眼视力达到1.0或以上,较术前戴框架眼镜的78眼明显提高。术前戴框架眼镜的正常立体视、异常立体视和立体视盲分别为15、15和18例,而SBK术后6个月正常立体视、异常立体视和立体视盲分别为28、14和6例;SBK术后6个月的近立体视明显优于术前戴框架眼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屈光参差组近立体视明显优于重度屈光参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BK有助于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近立体视的建立。早期干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戴镜习惯,有助于患者近立体视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参差 近视 近立体视
下载PDF
视网膜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激光扫描眼镜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振强 王惠云 +1 位作者 黎良达 陆勤康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140-2145,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激光扫描眼镜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117眼),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住院患者62例(115眼)。采用欧堡Daytona...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激光扫描眼镜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117眼),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住院患者62例(115眼)。采用欧堡Daytona激光扫描检眼镜行免散瞳视网膜血管照相。分析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直径(CRAE)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与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评价缺血性脑卒的诊断效能;比较联合视网膜动脉硬化评估指标(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与CRAE)与其各个指标单独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HDL、LDL、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及CRAE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性别、年龄及酗酒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点图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r2=0.011)及CRAE(r2=0.004)均无明显线性关系;校正高血压、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及其他危险因素(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TC、FPG、HDL、LDL)前后,结果显示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视网膜硬化总评分及CRAE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均P<0.05);采用传统视网膜动脉硬化评分、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CRAE及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联合CRAE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发作风险的AUC(95%CI)分别为0.567(95%CI:0.494~0.641)、0.597(95%CI:0.524~0.670)、0.774(95%CI:0.715~0.832)及0.897(95%CI:0.859~0.935),最佳参数值分别为1.50(灵敏度0.923,特异度0.191)、10.50(灵敏度0.735,特异度0.435)、10.08(灵敏度0.730,特异度0.692)及0.04(灵敏度0.709,特异度0.913)。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较严重,提示视网膜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相关性。相比单个视网膜动脉硬化的评估指标,联合视网膜动脉硬化总评分及CRAE的变化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更具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动脉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 激光扫描检眼镜 诊断效能 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直径
下载PDF
复明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沙恒 懒晓明 王盛盏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1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复明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因白内障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 目的:观察复明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因白内障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明胶囊口服。比较治疗前后2组干眼临床表现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并统计2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观察组为95.74%,对照组为72.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眼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chirmer I、BU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F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复明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增加泪液分泌,更好地稳定泪膜,缓解干眼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白内障 术后 玻璃酸钠滴眼液 复明胶囊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惠云 童奇湖 +1 位作者 陆勤康 王红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358例(399只眼)青光眼病例小梁切除术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观察形状和数量的变化。结果小梁切除术未发生浅前房者,周边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5%,...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358例(399只眼)青光眼病例小梁切除术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观察形状和数量的变化。结果小梁切除术未发生浅前房者,周边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5%,中央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3.0%(P>0.05)。Ⅰ度浅前房,周边丢失率为7.1%,中央丢失率为5.9%(P>0.05)。Ⅱ度浅前房,周边丢失率为9.1%,中央丢失率为6.5%(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Ⅲ度浅前房,周边丢失率为54.7%,中央丢失率为45.2%(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而浅前房是其损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Ⅲ度浅前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浅前房
下载PDF
不同时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守丽 陈宏卫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