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後黎朝前期石刻文獻用字考察(1428—1527年)
1
作者 劉正印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231-247,共17页
一引言公元1428年,黎太祖統一越南,建立後黎朝~①;公元1527年,黎恭皇禪位莫登庸,後黎朝前期結束。在此期間,統治者内修政治,外拓疆土,使越南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尤其在文教方面,儒學和科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推崇~②。遺憾的... 一引言公元1428年,黎太祖統一越南,建立後黎朝~①;公元1527年,黎恭皇禪位莫登庸,後黎朝前期結束。在此期間,統治者内修政治,外拓疆土,使越南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尤其在文教方面,儒學和科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推崇~②。遺憾的是,由於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該時期的紙質文獻傳世極少,石刻文獻是僅有的"同時資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登庸 黎朝 文獻 石刻 越南
下载PDF
汉语语义聚合与用字演变关系析论
2
作者 何余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2-53,共12页
汉语语义聚合对用字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语义聚合内一个词语的用字演变规律可能扩散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词语身上,带动后者的用字也沿着类似或相关的轨迹演变,从而使它们的用字呈现同步演变的趋势。在义符选取方面,语义聚合内的不同词语通... 汉语语义聚合对用字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语义聚合内一个词语的用字演变规律可能扩散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词语身上,带动后者的用字也沿着类似或相关的轨迹演变,从而使它们的用字呈现同步演变的趋势。在义符选取方面,语义聚合内的不同词语通过增旁衍化、换旁转化、简省同化、类推泛化、对立选取等途径选择相同或相关的义符组合新字,体现类属意义或同义、反义关系。在字符结构方面,为体现语义聚合内不同词语的意义关联,它们的用字结构有朝着构件布局的二合化、结构功能的音义化、歧异用字的整齐化和用字更替的同步化等多方面的演变趋势。在字词对应系统方面,语义聚合关系推动用字的群组发展,增强不同用字的字际关联,建立字词的系统对应关系,促进了汉字的系统化和有序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聚合 用字 字词关系 汉字系统
下载PDF
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铭文字词关系简论
3
作者 任健行 李运富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6,29-37,共10页
根据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实际用法来看,其字词对应关系有一字对应一词、一字对应多词、多字对应一词三种情况。其中,一字对应一词所占比例最大,一字对应多词所占比例较小。字词关系复杂的成因主要有文字的借用、词语的分化... 根据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实际用法来看,其字词对应关系有一字对应一词、一字对应多词、多字对应一词三种情况。其中,一字对应一词所占比例最大,一字对应多词所占比例较小。字词关系复杂的成因主要有文字的借用、词语的分化、异体字的构造等,同时需要从书写审美的角度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水西周墓地 倗国 字词关系 用字 书写
原文传递
出土文献用字差异与汉语量词研究
4
作者 何余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出土文献蕴含着丰富的量词使用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用字差异给文本释读带来了许多障碍,也常使汉语量词研究陷入某种误区。全面梳理出土文献量词的用字差异,厘清其中的字词关系、字际关系,有助于准确探求量词的来源... 出土文献蕴含着丰富的量词使用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用字差异给文本释读带来了许多障碍,也常使汉语量词研究陷入某种误区。全面梳理出土文献量词的用字差异,厘清其中的字词关系、字际关系,有助于准确探求量词的来源、提前量词始见时代;能够从字词互动的角度,通过强化用字和分化用字,考辨量词的产生途径与分化方式;能够从多个维度考索源词本字,把握量词演变的语义特征。因此,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音义本身,还应该多关注词的用字演变及其影响,多从字词关系互动的角度去考察有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量词 用字 字词关系 字词互动 词义演变
原文传递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青松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第1期46-52,共7页
《隶定古文疏证》吸收了当时文字学研究的新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疏漏。有的古文其实是隶楷阶段出现的俗字,如嗄即嚘字之变,即躓字之省,?、訔皆誾字之讹,?即字之讹。其中,嗄、訔、?三字形均有后出的仿古文形体。
关键词 隶定古文疏证 古文 俗字 仿古文形体 疑难字
下载PDF
漢喃文字差異比較研究導論——以四部越南漢喃古辭書爲中心
6
作者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256-271,共16页
喃字是古代越南人根據漢字造字理論創造出來,用于記載越南語的文字系統。15~20世紀是漢字與喃字並存發展繁荣的時代。本文在介紹喃字發展歷程、歸納喃字主要特徵的基礎上,以四部成書于17、19世紀的越南漢喃古辭書中相關漢、喃文字爲研... 喃字是古代越南人根據漢字造字理論創造出來,用于記載越南語的文字系統。15~20世紀是漢字與喃字並存發展繁荣的時代。本文在介紹喃字發展歷程、歸納喃字主要特徵的基礎上,以四部成書于17、19世紀的越南漢喃古辭書中相關漢、喃文字爲研究對象,從字量、字形、字義、字音四大角度,對漢、喃文字進行多維分析,指出漢喃文字若干差異,並對這些差異進行縱向分析,試圖揭示漢喃文字差異的變化模式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古辭書 漢字 喃字 比較
原文传递
商代甲骨金文中“史”及史官小议
7
作者 苗利娟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第6X期37-40,共4页
一、'史'字形义《说文》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对于'持中'的说法,历来学者均持有异议。清代学者吴大澂认为'史'字像'手执简形'(《说文古籀补》)。江永认为'中'象薄书,&... 一、'史'字形义《说文》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对于'持中'的说法,历来学者均持有异议。清代学者吴大澂认为'史'字像'手执简形'(《说文古籀补》)。江永认为'中'象薄书,'故掌文书者谓之史'(《周礼疑义举要》)。王国维先生则认为'是中者,盛算之器也'~[1]。此外,还有'笔形'~[2]'田网'~[3]'武器'~[4]'旌旗'~[5]等说法,亦有认为其造字本义宜阙待考~[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遗址
下载PDF
越南刻本《词翰》汉文俗字探析
8
作者 乔玉鑫 《汉字文化》 2023年第9期93-95,共3页
《词翰》是20世纪初越南汉越刻本文献之一,汉文部分蕴含大量的汉语俗字,其中既有中越通用俗字,也有越南地域俗字。文章对《词翰》俗字字形进行整理分析,揭示在文献用字上具有传承性、地域性和通俗性特点。
关键词 越南 《词翰》 通用俗字 地域俗字
原文传递
论“落”的隐含义在诗词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素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1期37-40,共4页
隐含义虽属语词的非本质附加义,却是规约语词使用习惯的重要因素。利用语词隐含义解析古诗词,可使古诗词中相关意象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汉字"落"可以... 隐含义虽属语词的非本质附加义,却是规约语词使用习惯的重要因素。利用语词隐含义解析古诗词,可使古诗词中相关意象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汉字"落"可以从其字形构意推求其隐含义,可用其隐含义对古诗词中相关意象和思想内容进行深入解析;通过与其近义词"降""坠"进行比较,还可分析阐释古诗词语言的准确性,深入浅出地说明古人炼字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 隐含义 近义词 诗词解析
下载PDF
越南汉籍与汉字域外传播研究
10
作者 何华珍 《汉字文化》 2022年第9期3-6,共4页
越南汉喃研究院和越南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大量的汉喃纸质文献和碑铭拓本。这些文献是汉字文化研究的稀缺资源。对越南汉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建设越南汉字资源数据库,探究汉字在越南的传承变异规律,推进东亚汉字资源整体研究,拓展中国文... 越南汉喃研究院和越南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大量的汉喃纸质文献和碑铭拓本。这些文献是汉字文化研究的稀缺资源。对越南汉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建设越南汉字资源数据库,探究汉字在越南的传承变异规律,推进东亚汉字资源整体研究,拓展中国文字学研究的学术领域,这有利于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学术高峰,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及汉语国际推广,有利于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汉籍 汉字文化圈 汉字传播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清华简《治邦之道》札记一则
11
作者 王凯博 《出土文献》 2020年第3期130-130,共1页
清华八《治邦之道》简20:古(故)民宜■(地)■(举)■(货),实正(征)亡(无)■(秽)整理者释文断读如此。注释[七七]云:秽,荒芜,杂草丛生。《荀子·富国》:"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下册第144页)但简文逻辑与... 清华八《治邦之道》简20:古(故)民宜■(地)■(举)■(货),实正(征)亡(无)■(秽)整理者释文断读如此。注释[七七]云:秽,荒芜,杂草丛生。《荀子·富国》:"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下册第144页)但简文逻辑与语意仍不显明。笔者认为可重新断读作:古(故)民宜、■(地)■(举)、■(货)实、正(政)亡(无)■(秽)"民宜""■(货)实"是主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主谓结构 整理者
下载PDF
日藏抄本《青石山》俗字初探
12
作者 赵家铭 《汉字文化》 2023年第17期29-31,共3页
文章对日藏抄本《青石山》的俗字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初步整理研究。该抄本中使用了大量的异体俗字,类型丰富,源流复杂。既有晚清以前的传承俗字,也有少量新兴俗字,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晚清戏曲唱本的俗字面貌。
关键词 俗字 日藏抄本 《青石山》
原文传递
近現代中日漢字詞源流考述
13
作者 何華珍 丁鑫美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98-211,共14页
基於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選取不同階段的中日漢字詞,以此探求近現代中日詞彙形義源流,揭示漢語詞彙對日本新詞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影響,探討近現代中日同形詞的演變軌跡,補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之疏誤,推動語言接觸與東亞詞彙交流史研究不斷... 基於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選取不同階段的中日漢字詞,以此探求近現代中日詞彙形義源流,揭示漢語詞彙對日本新詞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影響,探討近現代中日同形詞的演變軌跡,補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之疏誤,推動語言接觸與東亞詞彙交流史研究不斷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學 蘭學 明治維新 中日漢字詞 探源
原文传递
《登鼓丛报》与越南新词考察
14
作者 王明月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3期168-170,共3页
《登鼓丛报》(1907)是越南早期民族民主文化革命运动——东京义塾运动的机关刊物,承担着传播新学新思想的重任,是研究越南新词的珍贵资料。文章介绍《登鼓丛报》中的新词情况,考察源流,对比《南风杂志》(1917-1934)、《简要汉越词典》(1... 《登鼓丛报》(1907)是越南早期民族民主文化革命运动——东京义塾运动的机关刊物,承担着传播新学新思想的重任,是研究越南新词的珍贵资料。文章介绍《登鼓丛报》中的新词情况,考察源流,对比《南风杂志》(1917-1934)、《简要汉越词典》(1932)相关新词,从《现代越汉词典》(2011)考察新词在当代的使用,揭示越南新词的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登鼓丛报》 新词 传播
原文传递
语体视角下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及耦合互文路径差异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志军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50,共13页
语体不仅是语言规律描写和解释的基础,而且是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本文考察了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的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差异和主副文本耦合互文的路径差异,并从修辞功能意图和修辞主体两个维度解释了互文结构、互文路径... 语体不仅是语言规律描写和解释的基础,而且是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本文考察了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的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差异和主副文本耦合互文的路径差异,并从修辞功能意图和修辞主体两个维度解释了互文结构、互文路径等语篇层面的语体差异。研究表明:系统性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意图与处于"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和权势地位的学术共同体主体,制约着科学语体互文结构的语篇呈现,而情意表征和感受传达的意图与处于"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和平等地位的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制约着文学语体互文结构的语篇呈现。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规律及其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路径是研究语体与语篇语义互动的关键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语篇理论 语体 副文本 耦合互文 主体 互文路径
原文传递
修辞的同义选择与训诂的同义解读
16
作者 李运富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26,126,共6页
同义修辞是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新理论,李维琦先生是同义修辞理论的积极倡导者。本文探讨修辞的同义选择与训诂的同义解读之间的关系,认为修辞是信息编码行为,从多种可能存在的同义形式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种,而训诂是信息解... 同义修辞是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新理论,李维琦先生是同义修辞理论的积极倡导者。本文探讨修辞的同义选择与训诂的同义解读之间的关系,认为修辞是信息编码行为,从多种可能存在的同义形式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种,而训诂是信息解码行为,从训释的角度选择另一种或几种同义形式来跟实际表达的形式对应。语言中没有绝对的"同义",同义形式都只是"大同小异"。修辞的同义选择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主要关注"小异";训诂的同义选择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前人的表达意指,主要关注"大同"。修辞同义与训诂同义本质上相同而操作手段、表现形式和追求目的并不完全相同,但通过"大同小异"的同义形式的选择可以实现修辞表达与训诂解读的有效沟通和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修辞 表达 训诂 沟通
原文传递
古代兵学“兵阴阳”探析——以《孙膑兵法·地葆》为核心
17
作者 洪德荣 袁婉怡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孙膑兵法·地葆》记载了兵家作战时对于地理的认识,如“五胜之地”“五败之地”等对于地形胜败的描述,对于兵家作战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就目前所见的兵学文献,关于地理的认识与运用又涉及了兵阴阳与兵形势不同学派的特征,《... 《孙膑兵法·地葆》记载了兵家作战时对于地理的认识,如“五胜之地”“五败之地”等对于地形胜败的描述,对于兵家作战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就目前所见的兵学文献,关于地理的认识与运用又涉及了兵阴阳与兵形势不同学派的特征,《地葆》是属于兵阴阳家的地理观文献,对研究兵学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葆》 地理观 兵阴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