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县新报告晚期日本血吸虫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新华 谢曙英 +5 位作者 刘骊 胡小丽 汪饶春 高祖禄 宁安 胡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7-772,共6页
目的分析鄱阳县新报告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控制晚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基于行政村的空间数据库,利用SaTScan对2009-2019年晚血发病率按空间、时间和时间-空间3种扫描探测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Arc... 目的分析鄱阳县新报告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控制晚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基于行政村的空间数据库,利用SaTScan对2009-2019年晚血发病率按空间、时间和时间-空间3种扫描探测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ArcMap将分析结果可视化。结果2009—2019年鄱阳县累计报告晚血病例932例,年报告晚血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最高年份集中在2010—2013年,疫情控制阶段晚血发病率高于传播控制阶段(F=9.617,P=0.013);单纯空间扫描显示,疫情控制阶段出现2个一类聚集区域,传播控制阶段出现4个二类聚集区域;单纯时间扫描显示,疫情控制阶段晚血发病率高峰集中在2012—2013年(RR=64.44,P=0.001),传播控制阶段集中在2018年(RR=11.23,P=0.001);时间-空间扫描显示,2009—2019共探测到2个一类聚集区域和1个二类聚集区域,均沿鄱阳湖分布;在传播控制阶段无一类聚集区域。结论虽然随着疫情的降低,晚血发病率也逐年下降,但在空间分布上依然存在多个集聚区域,针对此类区域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晚血筛查和救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晚期 新报告 时空分析
下载PDF
2001~2003年鄱阳县急性血吸虫病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严长江 刘骊 熊玉霞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0-260,共1页
关键词 鄱阳县 急性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于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158-160,共3页
血吸虫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而肝纤维化是血吸虫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吡喹酮是当前用于血吸虫感染病原学治疗的少有的商品化口服药物,以吡喹酮化疗为主的防治策略极大地降低了我国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患者感染... 血吸虫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而肝纤维化是血吸虫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吡喹酮是当前用于血吸虫感染病原学治疗的少有的商品化口服药物,以吡喹酮化疗为主的防治策略极大地降低了我国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患者感染度,亦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中医治疗能够延缓、逆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文章总结了近些年中医药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从中探求新的方法,为临床上合理采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证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4
作者 于鹏 王沁 +2 位作者 汪饶春 邓江秀子 张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口服吡喹酮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口服吡喹酮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以及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P<0.05)。两组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和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减少肝损伤,降低血清IL-13水平,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证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膈下逐瘀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鄱阳湖区水利施工人员急性血吸虫感染防制干预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矩 胡广汉 +5 位作者 宋矿宇 胡位陈 宁澄宇 万保平 黄美娇 张晶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控制鄱阳湖区水利施工人员急性血吸虫感染干预对策。方法基线调查后,对目标人群应用"健康教育+灭螺灭蚴+防护技能培训+提供防治(护)药品"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血防知识知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及水... 目的探讨预防控制鄱阳湖区水利施工人员急性血吸虫感染干预对策。方法基线调查后,对目标人群应用"健康教育+灭螺灭蚴+防护技能培训+提供防治(护)药品"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血防知识知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及水利施工人员疫水接触率和急性血吸虫感染率。结果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7%、69.84%,干预后较干预前提高了85.58%。干预前感染性钉螺密度与钉螺感染率,朱港、成新施工区分别为0.1613只/0.1m2、21.32%,莲湖施工区分别为0.0062只/0.1m2、5.23%;干预后两施工区均未查获感染性钉螺。干预前施工人员均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干预后经常和较经常个体防护者分别为87.77%、12.13%。干预前施工人员疫水接触率为100%,急性血吸虫感染率为39.62%;干预后两施工区人员疫水接触率分别为1.06%和0.55%,均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结论"健康教育+灭螺灭蚴+防护技能培训+提供防治(护)药品"干预模式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水利施工人员急性血吸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吸虫感染 鄱阳湖区 水利施工人员 干预对策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熊衍琨 熊衍珉 万莲荷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24-324,262,共2页
对60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病人进行了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调查,并与60例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患者心身疾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晚血病人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的占81.67%,慢血组的占23.33%;晚血病人在思想情绪方面感到心情... 对60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病人进行了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调查,并与60例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患者心身疾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晚血病人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的占81.67%,慢血组的占23.33%;晚血病人在思想情绪方面感到心情压抑、沮丧、焦虑、恐惧等占58.33%,慢血占20.00%;晚血病人在行为中表现自暴自弃、自责与家人关系不和谐等占70.00%,慢血占1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下载PDF
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出现类赫氏反应113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平 游难先 +5 位作者 万莲荷 谢宇 游志红 王昆山 张络生 汪金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0-20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血吸虫病 吡喹酮治疗 类赫氏反应 出现
下载PDF
抗纤保肝汤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晓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观察抗纤保肝汤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抗病原治疗后,治疗组给予抗纤保肝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药,疗程结束后,通过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查及B超检查,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两... 目的观察抗纤保肝汤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抗病原治疗后,治疗组给予抗纤保肝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药,疗程结束后,通过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查及B超检查,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B超检查结果。结果经抗纤保肝汤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CPⅢ、Ⅳ-C、LN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显著,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B超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肝回缩率及肝实质改善或恢复率分别为77.8%、64.2%、。对照组仅分别为28.9%、1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抗纤保肝汤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抗纤作用,是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保肝汤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脑型血吸虫病磁共振成像诊断11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斌 周玉娥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分析脑型血吸虫病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特点,探讨MRI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脑型血吸虫病MRI表现及8例磁显葡胺(Gd-DTPA)强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1WI和T2WI信号强度与正常脑灰质进行比较。结果8例表现为与脑灰质信号... 目的分析脑型血吸虫病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特点,探讨MRI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脑型血吸虫病MRI表现及8例磁显葡胺(Gd-DTPA)强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1WI和T2WI信号强度与正常脑灰质进行比较。结果8例表现为与脑灰质信号一致的等T1、等T2信号;2例呈等长T1、等长T2信号,提示为灶性软化;1例呈长T1、短T2信号,提示病灶钙化。9例灶周水肿影将病灶包绕成“岛”状。4例水肿累及脑室旁白质时,水肿影呈“佛手状”。8例增强扫描,7例表现为数个小结节呈簇状聚集且融合成团块样强化。8例抗病原治疗后,7例MRI复查异常信号范围缩小或数目减少、消失。结论平扫T1WI和T2WI均与脑灰质等信号,增强扫描数个小结呈簇状聚集且融合成团块样强化是脑型血吸虫病的主要MRI表现。MRI可用于发现病变,帮助确诊,并在评价疗效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奥曲肽与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食管曲张静脉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建华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1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继发食管曲张静脉出血中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继发食管静脉出血患者75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小剂量组(38例)采用奥曲...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继发食管曲张静脉出血中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继发食管静脉出血患者75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小剂量组(38例)采用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常规组(37例)采用奥曲肽联合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小剂量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和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较奥曲肽联合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食管静脉出血的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垂体后叶素 血吸虫性肝硬化 食管静脉出血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衍琨 杨国瑛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i007-i007,共1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晚期血吸虫病 胆囊炎 胆道疾病 胆结石 好发因素 发病 治疗措施 合并 表现
下载PDF
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沁 朱红霞 熊衍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111-111,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奥曲肽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接受垂体后叶素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奥曲肽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接受垂体后叶素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组37例患者接受奥曲肽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痊愈,止血有效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止血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曲肽治疗血吸虫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出现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肝硬化 上消化道 奥曲肽治疗 垂体后叶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建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8期3224-3225,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4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保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4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保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观察患者门静脉内径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30.95%,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9.52%、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果较好,对门静脉内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鹏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2期32-32,共1页
目的:探讨并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85例住院患者均以卧床休息为主,常规给予西药护肝、利尿、营养支持治疗,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显效21例,好转4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4%。结... 目的:探讨并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85例住院患者均以卧床休息为主,常规给予西药护肝、利尿、营养支持治疗,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显效21例,好转4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4%。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协同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满意,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晚期血吸虫病病机与血瘀相关。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循环、降门脉高压、抗肝纤维化及保护肝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腹水 晚期血吸虫病
下载PDF
核苷酸类药物对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伴HBV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平 谢宇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4期665-667,共3页
目的:评价核苷酸类药物对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伴HBV感染的抗病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伴有HBV感染患者100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酶、护肝等常规治疗... 目的:评价核苷酸类药物对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伴HBV感染的抗病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伴有HBV感染患者100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酶、护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采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吏为确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药物 腹水型 晚期血吸虫病 HBV感染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切除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的影响
16
作者 熊衍琨 于鹏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硬膜外自控镇痛 术后患者 脾切除后 硬膜外阻滞 免费治疗 社会效果 镇痛效果 PCEA 江西省
下载PDF
脑血吸虫肉芽肿MRI表现二例
17
作者 周斌 周玉娥 徐鸿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75-875,共1页
关键词 脑血吸虫肉芽肿 MRI 血吸虫病 血清免疫学试验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合并胆道疾病42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熊衍琨 杨国瑛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肝纤维化合并胆囊炎,胆石症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来文献报道,慢性肝病肝硬化是胆道疾病的好发因素之一.
关键词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晚期血吸虫病 临床分析 胆道疾病 发病机制 胆囊炎 文献报道 好发因素 慢性肝病 治疗措施
下载PDF
脑型血吸虫病1例
19
作者 周斌 周玉娥 徐鸿钗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脑型血吸虫病 治疗 疫水接触 正常 抽搐 头痛 病人 症状 持续 诱因
下载PDF
间接血凝试验在日本血吸虫病门诊筛查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
作者 占王园 张鸿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1615-1616,共2页
目的分析间接血凝试验(IHA)在日本血吸虫病门诊筛查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本站行日本血吸虫病筛查的300例居民,实施IHA与胶体金免疫渗滤斑点法(DIGFA)。以病原学检测(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合并尼龙绢集卵孵化法)为... 目的分析间接血凝试验(IHA)在日本血吸虫病门诊筛查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本站行日本血吸虫病筛查的300例居民,实施IHA与胶体金免疫渗滤斑点法(DIGFA)。以病原学检测(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合并尼龙绢集卵孵化法)为“金标准”,对比分析IHA、DIGFA在日本血吸虫病门诊筛查中的效能。结果以病原学检测为“金标准”,IH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77%(21/26)、98.20%(273/278)、98.00%(294/300),明显高于DIGFA的23.08%(6/26)、93.13%(271/291)、92.33%(27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κ检验显示,IHA筛查日本血吸虫病与病原学检测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κ=0.864,P=0.000)。结论IHA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中的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可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早期门诊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门诊筛查 间接血凝试验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