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2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呈祥 王映珍 +3 位作者 吴爱军 王世文 王立萍 陈凤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救治的262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平均23.5±6.2。急诊手术164例次,其中84例在1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完成了...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救治的262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平均23.5±6.2。急诊手术164例次,其中84例在1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完成了2个以上部位的手术。重症监护病房(ICU)平均住院(23.8±5.2)d。临床治愈205例(78.2%),致残39例(14.9%),死亡18例(6.9%)。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在复苏同时应尽快采用简单省时的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主动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DCO)策略,可提高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诊 急救 损伤控制性手术 损伤控制外科
下载PDF
烧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呈祥 吴爱军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8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总结烧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10月期间,我院所治疗的烧伤病历资料,主要统计指标为治疗方法、创面临床变化特点、病人转归等。结果:(1)采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者共51例,深Ⅱ度创面均于3... 目的:总结烧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10月期间,我院所治疗的烧伤病历资料,主要统计指标为治疗方法、创面临床变化特点、病人转归等。结果:(1)采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治疗者共51例,深Ⅱ度创面均于3周内愈合,未做植皮手术,大面积深度创面自行愈合,Ⅲ度烧伤创面有浅表软瘢痕形成,每次换药时病人安静、合作,乐意接受该方法治疗,并述说创面不疼痛或疼痛轻微,创面局部无紧缩感和撕裂感及烧灼感,治愈率达98%,其中一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接受传统暴露疗法治疗者24例,病人的创面早期干燥、结痂明显,痂下积脓时有发生,有的患者在病情平稳后实行了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有的祛除积脓痂皮行外科换药治疗,创面疼痛明显,且伴有紧缩感、撕裂感及烧灼感,治愈率为93%。其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因痂下积脓,行切痂换药后好转,二期行削痂植皮术后治愈,深Ⅱ度创面于26d内愈合,有些Ⅲ度烧伤创面实行了植皮手术治疗,创面封闭时间长短不一。结论:各种不同类型的烧伤创面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不同,湿润暴露疗法所治疗的创面始终保持创面湿润而不浸渍,不疼痛或疼痛轻微,利于创面皮肤组织原位再生修复,即优于创面干燥暴露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暴露疗法 干燥暴露疗法 烧伤创面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突发群体性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立萍 陈凤兰 +2 位作者 陈万宏 王汝琴 常明 《甘肃医药》 2012年第7期551-552,共2页
目的:提高对突发群体性创伤患者的救治速度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救治63起突发群体性创伤患者临床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理的人员调配和分工,强而有力的护士配合可以显著提高急诊速度和救治成功率。结论... 目的:提高对突发群体性创伤患者的救治速度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救治63起突发群体性创伤患者临床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理的人员调配和分工,强而有力的护士配合可以显著提高急诊速度和救治成功率。结论:临床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扎实的急救护理知识、娴熟的急救操作技能,才能在突发群体性创伤患者的救治中进行有效的医护配合,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创伤 临床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