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学生对机械效率理解的几个误区例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海昌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4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初中 机械效率 物理教学 力学 概念辨析 错解分析
下载PDF
浅谈美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2
作者 周鸿蜀 《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第21期75-75,共1页
中学地理作为一门富含美育要素的基础课程,如何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是我们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美育 功能与作用 基础课程 审美意识 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 教育实施
下载PDF
关于中学“第二外语”兴趣教学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魏剑飞 《学苑教育》 2011年第11期22-23,共2页
"第二外语"教学在中学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所外语特色学校,我校进行了"第二外语"兴趣教学的大胆尝试。
关键词 第二外语 兴趣教学 特色
下载PDF
高中生模型建构能力测评框架构建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安民 张正严 刘安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2-139,共8页
模型建构能力是科学思维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模型建构的基本过程及相关测评理论,将元建模知识、抽象表征、问题解决确定为模型建构能力的构成要素。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描述,从情境陌生度和问题深广度两个角度,确立直用模型... 模型建构能力是科学思维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模型建构的基本过程及相关测评理论,将元建模知识、抽象表征、问题解决确定为模型建构能力的构成要素。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描述,从情境陌生度和问题深广度两个角度,确立直用模型、识别模型、选用模型、构建模型、创建模型的五级进阶水平,构建模型建构能力测评框架。依据框架编制测评任务,经实测检验发现,框架拟合良好,内容效度及信度较高,表明该框架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建模能力的基本要素,对开展科学建模能力培养与测评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模型建构能力 测评框架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摩擦力》中“静摩擦力”的教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红 葛文荣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5年第8期28-29,共2页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包含了经典的教学案例,为教师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摩擦力》一节中静摩擦力部分的教材解读,梳理教材呈现内容的基本思路,体会教材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从而根据学情、资源等条件...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包含了经典的教学案例,为教师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摩擦力》一节中静摩擦力部分的教材解读,梳理教材呈现内容的基本思路,体会教材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从而根据学情、资源等条件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摩擦力 教材分析 内容思路
下载PDF
论微型诗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立鞭 《写作(中)》 1997年第10期17-19,共3页
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继微型小说热潮之后,由于一些魅力独具的微型诗陆续在各大报刊登台“亮相”。1979年6月号《东海》上,诗人刘湘如率先发表了10多首质量不低的总题为《碎石篇》的两行诗。四个月后,即在1979年10月复刊号《星星》上... 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继微型小说热潮之后,由于一些魅力独具的微型诗陆续在各大报刊登台“亮相”。1979年6月号《东海》上,诗人刘湘如率先发表了10多首质量不低的总题为《碎石篇》的两行诗。四个月后,即在1979年10月复刊号《星星》上,归来不久的大诗人艾青也发表了20多首微型诗助阵。接着,《人民日报》在1980年下半年的《大地》副刊上,又先后推出黄淮的《星花集》,解明的《真情小札》和纪洞天的《思海一束》。此后,1987年《全国诗歌报刊集萃》上李羽龙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微型组诗《咖啡小豆》,1991年第l期《十月》上冯异的《飞鸟小集》17首,以及1994年6月号《散文》以头条位置发表的王尔碑的《遐想录》70首,也都以各自的高水平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自然,当我们议及微型诗的勃兴时,我们还不能忘记曾为它立下汗马功劳的江浙籍诗人马君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小说 历史时期 艺术表现 浙籍诗人 小诗 城市生活 艾青 重要手段 注意力 自然
下载PDF
也谈诗的“张力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立鞭 《写作(中)》 1994年第3期8-11,共4页
“张力”分析是当代西方新批评派的理论主张。然则,何谓“张力”?国内论家诠释不一。显而易见,“张力”原是物理学名词。运用于诗是学科间的术语“移植”。对于这种“移植”,我想其含义还是以大致不离为好。下面,略抒我见。
关键词 谈诗 论家 物理学名词 新批评派 妙悟 严羽 别趣 情与理 蓑笠 千山鸟飞绝
下载PDF
让诗学走出理论的误区——石天河《广场诗学》评述
8
作者 马立鞭 《重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1期55-57,共3页
出书难,出好书也难。经过多方努力,石天河先生前几年就脱稿的《广场诗学》终于出版。这是一本高质量、高水平的诗学专著。 十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里曾引用歌德的话:“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够发现诗的基本原则;它是太属于精神世界,太缥缈... 出书难,出好书也难。经过多方努力,石天河先生前几年就脱稿的《广场诗学》终于出版。这是一本高质量、高水平的诗学专著。 十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里曾引用歌德的话:“直到今天还没有人能够发现诗的基本原则;它是太属于精神世界,太缥缈了。”(《诗与真》,见《西方文论选》445页)并认为歌德这句写于十七世纪的话,至今仍基本适用。文章发表后,曾被人指责为“悲观论者”。自然,对于诗的一些艺术规律,我们并非一无所知。然则,即在又过了十多年后的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西方文论 艺术规律 精神世界 广场 基本原则 天河 误区 悲观论 高水平
下载PDF
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实验
9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7期13-17,共5页
一 实验的设计 (一)改革实验的课题,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实验”。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着眼于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对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定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改革实验 初中地理 地理课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课堂整体教学 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事象
下载PDF
《致橡树》对传统爱情诗的突破
10
作者 龚志国 《今日教育》 2005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致橡树》 传统爱情诗 中学 语文 苏婷 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系列思想的科学架构探赜
11
作者 王远兴 刘安巍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26-31,共6页
我国科技创新系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不断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科技发展规律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科技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呈现严密的逻辑理路和严整的战略架构,历史逻辑、理论... 我国科技创新系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不断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科技发展规律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科技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呈现严密的逻辑理路和严整的战略架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是我国科技创新系列思想产生的逻辑机理;战略核心、战略动力、战略途径和战略保障是我国科技创新系列思想内蕴的战略布局;我国科技创新系列思想的要旨是建成新型科技强国和“三个造福”。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夯实“两步走战略”目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思想 创新 科学架构
下载PDF
基于数学直观想象素养下的教学
12
作者 穆凤 《数学教学通讯》 2020年第36期16-17,73,共3页
数学教学的目的并非是让学生学会计算和解题,其核心在于要以计算和解题为媒介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应利用数学客观、严谨的特性,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直观想象素养在高中代数和几何方面都有涉及,... 数学教学的目的并非是让学生学会计算和解题,其核心在于要以计算和解题为媒介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应利用数学客观、严谨的特性,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直观想象素养在高中代数和几何方面都有涉及,因此教师非常注重直观素养的培养.高中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使学生建立数学与图形的联系,利用图形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素养 直观想象 数形结合
下载PDF
诗艺零谈(三题)
13
作者 马立鞭 《写作(中)》 1996年第10期11-12,共2页
一、诗的内外观对诗,有人强调主观性,说:“诗是自内向外的,不是自外向内的。”(阿垅)也有人强调客观性,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何其芳)虽然后一说论者紧接着也说了“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一类的话,但... 一、诗的内外观对诗,有人强调主观性,说:“诗是自内向外的,不是自外向内的。”(阿垅)也有人强调客观性,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何其芳)虽然后一说论者紧接着也说了“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一类的话,但一锤定音的还是开宗明义的前面那一句。反映论即客观论。然则,诗虽发自心灵;但诗思的萌发,说到底,又无不是生活的赐予。“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中外古今,概莫能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式 何其芳 客观性 反映论 主观性 客观论 社会生活 徐悲鸿 艺术表现 表现性
下载PDF
新诗写作的虚与实
14
作者 马立鞭 《写作》 2002年第10期3-5,共3页
清画家兼诗人方薰《山静居画论》云:“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其实,此论尤适用于诗。因为以心物关系为基础的诗的意象也好,意境也好,说到底都是虚实互立互藏的关系处理问题。下面,就分别从有与无、明与暗... 清画家兼诗人方薰《山静居画论》云:“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其实,此论尤适用于诗。因为以心物关系为基础的诗的意象也好,意境也好,说到底都是虚实互立互藏的关系处理问题。下面,就分别从有与无、明与暗、露与藏的角度,谈谈新诗写作中的虚实把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诗人 虚实 意象 心物关系 意境 古人 画论 用笔 画家
下载PDF
寓无限于极有限的微雕艺术——论微型小诗
15
作者 马立鞭 《写作》 2002年第4期9-10,共2页
微型小诗是隽语式、警句式的诗,古已有之。从体式上看.是小诗中尤短小者。参照近年有人倡议把三行以内的诗称为微型诗,又有人主张把小诗的行限定于“一个页面排得下”,即十二行以内。我们这里把后者折半.又把前者的行限适当放宽到... 微型小诗是隽语式、警句式的诗,古已有之。从体式上看.是小诗中尤短小者。参照近年有人倡议把三行以内的诗称为微型诗,又有人主张把小诗的行限定于“一个页面排得下”,即十二行以内。我们这里把后者折半.又把前者的行限适当放宽到六行以内,简称“小小诗”。虽说,严格的限制.对高手不会有什么威胁;但适当放宽行限,无疑可以给小小诗增大一点荡气回肠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诗 微型诗 体式 参照 警句 艺术 空间 语式 简称 句式
下载PDF
诗艺零谈(四题)
16
作者 马立鞭 《写作(中)》 1996年第1期11-12,共2页
无中生有诗文之妙,清方士庶的说法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用此语阐释以幻化现实见长的诗的艺术魅力,最是允当。天地即大自然,乃客观存在的有形的物理世界。诗,显然又不能以依葫芦画瓢为能事。这样,让物理世界巧妙地升华为具有... 无中生有诗文之妙,清方士庶的说法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用此语阐释以幻化现实见长的诗的艺术魅力,最是允当。天地即大自然,乃客观存在的有形的物理世界。诗,显然又不能以依葫芦画瓢为能事。这样,让物理世界巧妙地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诗的世界,就有一个“诗化”的过程。诗化最常见的手段是虚幻化。盖诗的至奇至美的审美艺术空间的创造,十之八九有赖于此。但如果说物态化是诗人化无为有,即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态化 物理世界 审美价值 艺术魅力 诗化 无中生有 艺术空间 艺术手段 客观存在 有形
下载PDF
微型小诗点评
17
作者 马立鞭 《写作(中)》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遐想录(选四) 王尔碑小花问道:未必——我只会微笑吗?点评:问得好!问得不懂多样化与辩证法的艺术家无言以对。敬香者的热泪打湿了蒲团。弥勒佛一笑置之。点评:说弥勒佛一笑置之便妙,说观世音一笑置之便不妙。
关键词 点评 弥勒佛 辩证法 观世音 多样化 艺术家 猫头鹰 情节 小诗 小花
下载PDF
微型小诗四议(上)
18
作者 马立鞭 《写作(中)》 1998年第11期7-8,共2页
一、微型小诗的行数界定关于小诗,本世纪三十年代仲密先生曾界定为“一行至四行”。近年,台湾张朗先生编选《小诗瑰宝》,则把小诗界定于十二行以内。自然,仲密先生所说的小诗,是指抒情小诗中特别短小的“小小诗”。
关键词 小诗创作 微型 三十年代 意象结构 界定 代表作品 行数 心物 诗味 物态化
下载PDF
再谈微型小诗
19
作者 马立鞭 《写作(中)》 1999年第7期14-15,1,共3页
诗的技法,要言之无非寄意与取象二端。一般说来,诗的寄意,愈深愈有味;诗的取象,愈浅愈难得。唯其深切,诗才有不尽的味外味可嚼;唯其浅近,诗才能雅俗共赏,审美绝无被无端阻隔之虞。
关键词 小诗 微型 取象 向日葵 审美 技法 太阳 再谈 无技巧 阻隔
下载PDF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20
作者 马立鞭 《写作(中)》 1995年第1期23-23,共1页
无妨把当代四行诗中的精品称为新诗中的“绝句”。短小隽永,易记易诵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新诗要摆脱不易被人记住的困境,多写这类敢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的小诗是条捷径。这里,且就近年读到的一些佳作,略作评析,算是鼓吹。其实,只有拙笨的... 无妨把当代四行诗中的精品称为新诗中的“绝句”。短小隽永,易记易诵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新诗要摆脱不易被人记住的困境,多写这类敢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的小诗是条捷径。这里,且就近年读到的一些佳作,略作评析,算是鼓吹。其实,只有拙笨的诗,没有过时的法;因为只要活用,便无死法。传统修辞中的比喻,所以至今花开不败,原因在此。下面所要评析的七首四行诗佳作,就有三首以巧妙比喻见长。它们是:朱华的《乡思》:“乡思是一只金箍/永远戴上了/今天,只恳求故乡/不再念我的咒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特点 传统修辞 小诗 比喻 评析 咏物诗 易记 抒情特点 佳作 绝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