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护理部落实等级医院评审新标准的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永琴 田继书 向雪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9期637-638,64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落实等级医院评审新标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组织全员培训,深入解读新标准,完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修订护理工作制度与质量标准,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落实护理安全三级巡查及安全信息网络直报与反馈机制,完善病区设施... 目的探讨医院落实等级医院评审新标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组织全员培训,深入解读新标准,完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修订护理工作制度与质量标准,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落实护理安全三级巡查及安全信息网络直报与反馈机制,完善病区设施设备,营造安全医疗环境,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切实贯彻落实新标准。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P<0.01);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等级医院评审新标准的实施,可以保障护理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医院 评审 新标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集团化医院护理安全预警管理与成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永琴 田继书 +3 位作者 魏大琼 杨兴春 毛丹 胡腾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索集团化医院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护理质量标准及工作流程,落实患者风险预警评估,执行三级护理安全巡查制度及护理安全信息网络直报... 目的探索集团化医院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护理质量标准及工作流程,落实患者风险预警评估,执行三级护理安全巡查制度及护理安全信息网络直报与反馈机制,分级实施护理安全预警控制及警示教育。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上报率明显提高(P<0.05),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理安全预警管理,可明确各级管理职能,规范护士行为,提升护理安全防范意识及风险评估能力,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护理工作 集团医院 预警管理 效果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魏大琼 杨大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247-2249,共3页
“以学生为中心”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做到珍视个体,承认差异,注重个体兴趣、特长,学生能力才会不断提升。我国目前的教学方式还是“... “以学生为中心”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做到珍视个体,承认差异,注重个体兴趣、特长,学生能力才会不断提升。我国目前的教学方式还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有限。为了满足现阶段社会对新型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我院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护理带教模式,让实习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临床护理带教 教育理念 复合型护理人才 应用 教学理念 个性化教育 教育思想
下载PDF
重庆市某区级三级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魏丽 魏大琼 苏瑜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1期3409-3411,共3页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夯实护士基本技能、提高临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稳步成长的重要环节。该文主要从该院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采取的具体措施、培训效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全面介绍了新...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夯实护士基本技能、提高临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稳步成长的重要环节。该文主要从该院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采取的具体措施、培训效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全面介绍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基于SRK模型的护理人为差错类型分析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严莉 肖明朝 +4 位作者 贺世春 陈永琴 肖仁梅 田继书 向凤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的特点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不良事件,根据SRK模型进行人为差错分类。结果共收集护理不良事件806起,其中护理人...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的特点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不良事件,根据SRK模型进行人为差错分类。结果共收集护理不良事件806起,其中护理人为差错占74.32%,非人为差错占25.68%;在护理人为差错中,规则型错误所占比例最高(58.43%),其次为技能型疏忽和技能型遗忘(分别为22.37%和11.69%),知识型错误和规则型疏忽占比较少(分别为7.18%和0.33%);不同类型护理人为差错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型错误、规则型错误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技能型遗忘和技能型疏忽(均P<0.01)。结论护理人为差错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知识型及规则型人为差错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后果较严重,需要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防范护理人为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人为差错 SRK模型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患者安全
下载PDF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张小蓉 魏大琼 罗玉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5-7,11,共4页
目的探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承担规范化护士培训的98名临床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岗位胜任力需求为导向制定培训方案并实施,依据柯式评估模型的4个层面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临床护理教师对... 目的探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承担规范化护士培训的98名临床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岗位胜任力需求为导向制定培训方案并实施,依据柯式评估模型的4个层面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临床护理教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率为80.61%~94.90%;培训后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理论知识和小讲课、教学查房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培训结束后6个月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自评、规培护士评价、科室护士长他评的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规范化培训护士结业合格率96.94%,就业率97.96%。结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师资培训能够提高临床护理师资的教学胜任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对临床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师 胜任力 岗位需求 师资培训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勇 肖蔚 +6 位作者 李春秀 田继书 杨兴春 舒中建 陈永琴 魏大琼 牟庆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了解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定降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象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对重庆市万州区1所三级医院、8所二级医院的136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定降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象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对重庆市万州区1所三级医院、8所二级医院的136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总均分为(3.21±0.26)分,层级高原得分为(3.72±0.73)分,中心化高原得分为(3.16±0.74)分,内容高原得分为(2.94±0.33)分。主任护师、护理管理者、年龄>50岁,职称年限≥11年,工作年限>30年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评分较高;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职务是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主要预测因素(均P<0.01)。结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处于中等水平。医院及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提高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职称 护理人员 职业高原 影响因素 现状
下载PDF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及其对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唐勇 李春秀 +2 位作者 田继书 魏大琼 徐耀凤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并分析职业高原对工作满意度及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高原问卷、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工作绩效量表对136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得分(3.21±0.... 目的探讨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并分析职业高原对工作满意度及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高原问卷、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工作绩效量表对136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得分(3.21±0.26)分,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和职务是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的影响因素(P<0.01);职业高原中层级高原、内容高原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层级高原和内容高原是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工作满意度中外源性满意度是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高原不容忽视,医院及管理者应采取措施,降低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提高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职称 护理人员 职业高原 工作绩效 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春秀 向凤玲 汤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20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92例和研究组115例。对照组行常规导尿方法,研究组在循证护理的指导下行导尿术,比较...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20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92例和研究组115例。对照组行常规导尿方法,研究组在循证护理的指导下行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疼痛程度及尿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及尿道黏膜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的指导下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导尿术,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和患者舒适度,减轻插管时的疼痛及尿道损伤,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循证护理 导尿
下载PDF
糖尿病学组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向桂珍 乐曦 +2 位作者 赵永红 胡彬 魏大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8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学组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院内成立糖尿病学组。对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及糖尿病专科技能培训,组织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制订糖尿病相关护理流程,开展糖尿病护理会诊,开设糖... 目的探讨糖尿病学组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院内成立糖尿病学组。对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及糖尿病专科技能培训,组织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制订糖尿病相关护理流程,开展糖尿病护理会诊,开设糖尿病教育门诊,组建糖尿病护理微信及QQ群。最后对组内成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评测,并与成立前作比较分析;总分为100分,评价非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测的得分情况,做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前学组成员理论知识、胰岛素笔注射操作、血糖仪操作及胰岛素泵操作达标率分别为23.68%、21.05%、39.47%和6.58%,而培训后,除了理论知识达标率为94.74%外,其他均为10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非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测得分为(65.00±10.23)分,培训后为(95.00±6.18)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院内疑难糖尿病护理会诊28次、糖尿病教育门诊接诊788人次,规范了5项糖尿病护理流程,微信及QQ群共有成员321人。学组成员共同完善了糖尿病的会诊流程。结论糖尿病学组对非内分泌专科护理人员实施的糖尿病知识与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学组 非内分泌科 护理质量
下载PDF
Servqual评价法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严利 田继书 钟小勤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真实需求。方法采用Servqual评价调查表对三峡库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36例住院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评价患者对该院护理服务质量(SQ)的感知与期望。结果患者对护理SQ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 目的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真实需求。方法采用Servqual评价调查表对三峡库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36例住院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评价患者对该院护理服务质量(SQ)的感知与期望。结果患者对护理SQ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及费用可接受性的期望值分别为4.60、4.71、4.77、4.73、4.72及4.70,感知分别为3.89、4.15、4.20、4.23、4.09、3.78,SQ分别为-0.71、-0.56、-0.57、-0.50、-0.63、-0.92。该院护理SQ百分制分数为84.25分。结论患者对护理服务各个属性的期望均较高,该院在服务的保证性、可靠性、响应性方面做得较好,但服务的移情性、有形性、费用可接受性方面有待提高。Servqual应用于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能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护理服务质量,对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服务质量 保证性 可靠性 响应性 移情性 有形性 服务质量评价量表
下载PDF
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严莉 文进 +4 位作者 贺世春 陈永琴 肖仁梅 田继书 向凤玲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降低护理人为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提供针对性的策略。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人为差错事件599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降低护理人为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提供针对性的策略。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人为差错事件599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的单因素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护理人为差错与行为形成因子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在599例护理人为差错中,规则型差错所占比例最高(58.76%),其次为技能型差错(34.06%),知识型差错占比较少(7.18%);操作者、机器、组织、环境4个行为形成因子导致的护理人为差错类型有统计学差异(χ~2=8.644~32.621,P<0.05);规则型差错与技能型差错相比,机器、组织、环境因子更容易导致规则型差错(OR值分别为3.076、1.524、2.585,95%CI分别为1.021~9.273、1.225~1.895、1.270~5.262),操作者因子更容易导致技能型差错(OR值为0.517,95%CI为0.424~0.631);知识型差错与技能型差错相比,机器、环境因子更容易导致知识型差错(OR值分别为5.110、3.045,95%CI分别为1.242~21.016、1.056~8.779),操作者因子更容易导致技能型差错(OR值为0.532,95%CI为0.365~0.774)。结论不同护理人为差错的行为形成因子各不相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降低不同类型的护理人为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为差错 行为形成因子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中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兴春 刘晞照 +1 位作者 钟小琴 田继书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理部、医务科、病区护士长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完善相应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常见风险、专科危重症及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理部、医务科、病区护士长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完善相应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常见风险、专科危重症及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密切了护患关系,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加强。结论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保障病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专科
下载PDF
国外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中院校合作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邓菲菲 魏大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75-77,共3页
院校合作是中外高等职业医学教育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作者通过总结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院校合作教育模式,为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院校合作教育提出建议,以期能合理借鉴国外院校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 院校合作是中外高等职业医学教育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作者通过总结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院校合作教育模式,为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院校合作教育提出建议,以期能合理借鉴国外院校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院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护理教育 学校 医院 院校合作 启示
下载PDF
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魏大琼 张小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将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应用至护理安全管理中,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各临床护理单元2011年1-12月的1226名护士设为观察组A,2012年1-12... 目的探讨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将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应用至护理安全管理中,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各临床护理单元2011年1-12月的1226名护士设为观察组A,2012年1-12月的1471名护士设为观察组B,将2010年1-12月未实施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各临床护理单元的1118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特级及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合格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及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特级及一级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应用到护理安全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 护理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桂蓉 魏大琼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对低年资护士实施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的效果。方法对35名低年资护士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同时给予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包括建立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体系,制定并应用护理安全信息周报表,执行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并反馈等。结果实... 目的探讨对低年资护士实施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的效果。方法对35名低年资护士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同时给予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包括建立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体系,制定并应用护理安全信息周报表,执行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并反馈等。结果实施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后单例患者护理合格率提高2.73%。结论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可增强低年资护士的风险意识,降低护理差错和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护理安全信息警示制度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临床护理人员对标本采集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支南 魏大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3期30-32,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加强对护理人员采集标本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医院407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 目的调查并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加强对护理人员采集标本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医院407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相关知识认知的调查。结果 407名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相关知识总得分为20~60分,平均(41.13±9.82)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科室及职称的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7名临床护理人员中361名(88.7%)表示现有标本采集相关知识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394名(96.81%)表示愿意接受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培训,认为获取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专题讲座指导(79.85%)和实践指导(72.48%)。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制定标本采集的管理规范,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人员 标本采集 认知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潘代明 谭嘉萌 +1 位作者 盛久灵 吴群英 《河北中医》 2015年第7期1093-1095,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脊柱疾病,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病因。据统计,80%以上成年人有过腰腿痛的经历,而在某些职业,如伏案工作者或长期从事某一特定姿势的劳动者,其腰椎疾病的发病率更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第4~5腰椎、第5腰椎~第1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脊柱疾病,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病因。据统计,80%以上成年人有过腰腿痛的经历,而在某些职业,如伏案工作者或长期从事某一特定姿势的劳动者,其腰椎疾病的发病率更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第4~5腰椎、第5腰椎~第1骶椎发病率最高,约占95%[1]。规范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本病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中医护理
下载PDF
简易血浆置换治疗小儿危重症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支南 唐海平 张小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558-2559,共2页
血浆置换(PE)系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患者的异常血浆后将血浆的有形成分以及所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从而达到清除体内致病因子、治疗疾病的目的[1]。随着PE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国内PICU的发展,目... 血浆置换(PE)系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患者的异常血浆后将血浆的有形成分以及所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从而达到清除体内致病因子、治疗疾病的目的[1]。随着PE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国内PICU的发展,目前,PE逐渐应用于小儿危重症的治疗。PE作为治疗小儿危重症的一种新方法,其安全性有赖于良好的护理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治疗 小儿危重症 护理配合 分离装置 血浆分离 体外循环 有形成分 致病因子
下载PDF
症状护理课程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魏大琼 龙春花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7期491-492,共2页
目的探讨症状护理课程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78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程培训。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规范化培训基地79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采用症状护理... 目的探讨症状护理课程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78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程培训。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规范化培训基地79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采用症状护理课程培训。培训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采用教学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教学质量。结果观察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和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症状护理课程使护理培训临床化,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新入职护士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护理 规范化培训 护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