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学荣 陈永平 +5 位作者 张榜硕 陈静 徐辉 王胜 张传蓉 杨毅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R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R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每日2次,同时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为12周。分别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CD8^+T、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同时观察试验过程的不良反应。计算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检测C反应蛋白(CPR)、类风湿因子(RF)。结果 12周后,试验组患者CD4^+、CD4^+/CD8^+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8^+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ESR、CPR、RF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gG、IgA、IgM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RRA可能通过调节患者CD4^+/CD8^+T细胞免疫失衡、降低免疫球蛋白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依那西普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学荣 张榜硕 陈永平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按纳入标准,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RA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艾拉莫德组使用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甲氨蝶呤组...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按纳入标准,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RA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艾拉莫德组使用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甲氨蝶呤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记录两组病人治疗12周后的临床指标,包括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结果艾拉莫德组总有效率为96.66%,甲氨蝶呤组为93.33%,艾拉莫德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505,P=0.034)。艾拉莫德组与甲氨蝶呤组在治疗前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周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拉莫德组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数值均低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RA病人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优于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艾拉莫德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质 治疗结果 依那西普 甲氨蝶呤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伴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学荣 杨毅 +4 位作者 张榜硕 方秋实 邓玲 徐辉 陈永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伴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血液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的轻中度RA伴轻中度抑...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伴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血液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的轻中度RA伴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予以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及慢作用抗RA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三组患者均连续给药24周。三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8、12、24周后对三组患者进行疾病活动性评分-28(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通过评分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治疗8、12、24周后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8、12、24周后DAS28评分较空白组同一时间节点下降(P<0.05),但对照组与治疗组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2、8、12、24周后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2、8、12、24周后HAMD量表评分均较空白组同一时间节点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与治疗组的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2、8、12、24周后S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2、8、12、24周后SDS量表评分均较空白组同一时间节点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与治疗组的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RA伴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当,可协同抗RA药的疗效,提高治疗RA的整体临床疗效,降低疾病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解郁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抑郁
下载PDF
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毅 李颖 +5 位作者 向靓 聂代蓉 邓玲 王胜 李学荣 陈永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87-1788,共2页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MM的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采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则采用VAD...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MM的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采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则采用VAD化疗方案(长春新碱、阿奇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MM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生存期明显提高,并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来那度胺 小剂量地塞米松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周质控记录表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春凤 钟晖 王沙沙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周质控记录表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血液风湿病区质控小组利用护理周质控记录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并与实施前2014年6月—2015年6月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内容包括护理存在问... 目的探讨护理周质控记录表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血液风湿病区质控小组利用护理周质控记录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并与实施前2014年6月—2015年6月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内容包括护理存在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周质控记录表后,病区在核心制度执行、病区环境、护士日常行为、消毒隔离、护理记录、药品管理、急救管理出现问题的次数由18,22,18,26,20,26,19次降到6,15,7,15,5,10,8次,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58%下降到0.31%,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周质控记录表可以明显改善和提高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质控记录表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下载PDF
SHEL模型在英夫利昔单抗用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春凤 牟庆云 钟晖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7期143-144,共2页
目的:运用SHEL模式讨论分析英夫利昔单抗用药不良事件的原因。方法:借助SHEL模式,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英夫利昔单抗使用中出现的14例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护士用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为软件6例,硬件... 目的:运用SHEL模式讨论分析英夫利昔单抗用药不良事件的原因。方法:借助SHEL模式,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英夫利昔单抗使用中出现的14例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护士用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为软件6例,硬件2例,临床环境2例,当事人或他人4例。应针对原因做出改进措施。结论:通过SHEL模式查找英夫利昔单抗使用中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模式 英夫利昔单抗 不良事件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贫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明霞 何培生 熊鑫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乳腺癌化疗所致贫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口... 目的分析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乳腺癌化疗所致贫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生血宁片,观察其防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两组患者Hb、HCT、RBC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疗周期天数与输血次数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组间数据具备显著差异,P<0.05。结论就乳腺癌患者贫血症状,采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手段,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可切实改善患者贫血症状,降低输血概率,促使患者临床指标好转,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此缓解患者贫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 乳腺癌化疗 贫血 防治效果
下载PDF
锌指蛋白KLF4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
8
作者 王明霞 李晓明 +1 位作者 张榜硕 陈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387-388,共2页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KLF4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正常人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KLF4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和荧光...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KLF4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正常人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KLF4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和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正常人组和HL-60 细胞株组的锌指蛋白表达量.结论:锌指蛋白KLF4mRNA 及KLF4 蛋白在HL-60 细胞株表达明显降低,提示KLF4 可能在APL 发生发展中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 白血病 HL-60 肿瘤抑制
下载PDF
来那度胺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机制
9
作者 杨毅 李学荣 +3 位作者 邓玲 陈静 王胜 张榜硕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2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通过降解转录因子伊卡洛斯家族锌指蛋白(Ikaros family zinc finger,IKZF)1、IKZF3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人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细胞分为0μmol/L组、1μmol/L组、2.5μmol/L组、5...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通过降解转录因子伊卡洛斯家族锌指蛋白(Ikaros family zinc finger,IKZF)1、IKZF3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人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细胞分为0μmol/L组、1μmol/L组、2.5μmol/L组、5μmol/L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分别添加浓度为0、1、2.5、5、10、20μmol/L来那度胺至细胞培养基中,培养24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实时PCR检测各组细胞CRBN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内IKZF1、IKZF3、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0μmol/L组、1μmol/L组、2.5μmol/L组、5μmol/L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的RPMI 8226细胞生存率[(100.00±0.00)%、(98.25±0.63)%、(80.02±2.37)%、(57.24±4.55)%、(22.86±4.13)%、(18.41±3.06)%]依次降低,细胞凋亡率[0、(1.88±0.21)%、(18.64±3.50)%、(41.04±5.62)%、(70.49±10.11)%、(79.70±12.35)%]依次升高,CRBN mRNA上调倍数(0、0.68±0.11、1.35±0.24、2.23±0.30、2.99±0.35、3.21±0.38)依次升高,IKZF1[(36.75±3.04)、(33.18±3.11)、(30.55±3.84)、(28.71±2.18)、(25.60±2.05)、(20.44±1.84)μg/L]、IKZF3[(41.04±3.13)、(38.26±3.45)、(33.60±3.02)、(30.58±2.87)、(22.03±2.22)、(19.66±2.15)μg/L]、IRF4[(12.30±1.65)、(11.66±1.33)、(10.24±0.87)、(8.35±1.21)、(6.04±1.03)、(5.74±1.00)μg/L]和IL-2[(8.63±1.21)、(8.02±1.15)、(6.80±0.96)、(5.34±0.69)、(4.87±0.52)、(4.22±0.37)μg/L]水平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那度胺可调节CRL4-CRBN复合物的活性,增加转录因子IKZF1和IKZF3的泛素化,降低IKZF1和IKZF3蛋白活性,下调IRF4、IL-2蛋白表达水平,最终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伊卡洛斯家族锌指蛋白1 伊卡洛斯家族锌指蛋白3 干扰素调节因子4 白细胞介素一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