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预埋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陈俊辉 朱宝春 +3 位作者 刘承玄 常国栋 冉洪玉 胡江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86-89,108,共5页
目的观察揿针预埋对慢性肾脏病(CKD)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1日至4月30日就诊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肾病科伴恶心呕吐的CK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掀针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揿针预埋对慢性肾脏病(CKD)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1日至4月30日就诊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肾病科伴恶心呕吐的CK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掀针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吐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揿针组选用揿针预埋内关、足三里、腹通谷穴;联合组即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掀针预埋,共干预7 d。比较干预4、7 d后各组恶心呕吐的分度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4、7 d后三组的症状均有所改善,恶心和呕吐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掀针组和联合组恶心和呕吐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掀针组恶心呕吐分度与联合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干预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干预4、7 d后,三组恶心呕吐时间、频率及纳呆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联合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预埋足三里、内关、腹通谷,改善CKD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预埋 慢性肾脏病 恶心呕吐 按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