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毒素预处理激活大鼠急性脊髓损伤Nrf2蛋白抑制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维朝 蒋电明 +2 位作者 朱凤臣 祁小桐 黄英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029-203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及经内毒素预处理后损伤脊髓中转录因子Nrf2及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方法 SD大鼠1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LPS预处理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及经内毒素预处理后损伤脊髓中转录因子Nrf2及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方法 SD大鼠1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LPS预处理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模型,在术后1、3、5、7 d进行BBB(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在建模后6、12 h、1、3、5、7 d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中尼氏小体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观察损伤段脊髓中Nrf2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规律;Western blot法分析损伤段脊髓中Nrf2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模型组和预处理组术后1、3 d大鼠BBB评分都有明显降低,5、7 d时预处理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P<0.05)。6、12、24 h时HE和Nissl染色显示模型组和预处理组脊髓有广泛性出血,大量红细胞渗出,间质性水肿严重,核固缩,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细胞体积变小,尼氏体模糊、碎裂。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组织低表达Nrf2及微量表达Caspase-3。3、5、7 d时,与模型组相比,预处理组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Nrf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P<0.05),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内毒素预处理大鼠在SCI后Nrf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抑制凋亡信号Caspase-3的表达,减轻神经元的死亡与损伤,其可能与SCI的病理改变与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急性脊髓损伤 预处理 Nrf2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免疫反应及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英如 蒋电明 +3 位作者 欧云生 安洪 陈增刚 蒋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免疫反应和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SD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n=15):A、B组为新鲜异体移植,C、D组为供者神经雷公藤多甙预处...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免疫反应和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SD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n=15):A、B组为新鲜异体移植,C、D组为供者神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后移植。术后第2天予A、C组生理盐水,B、D组分别予雷公藤多甙5mg/(kg.d)和2.5mg/(kg.d),时间5周。术后定期观察移植神经和患侧骨骼肌大体及组织学变化,并分析肌纤维直径,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神经MHC-Ⅰ、Ⅱ分子表达和CD4+、CD8+T细胞入侵。结果移植神经炎症细胞浸润和骨骼肌萎缩,B、C、D组均明显轻于A组;骨骼肌湿重和肌纤维直径,A组明显低于B、C、D组(P<0.05),C组低于B、D组(均P<0.05),而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A组肌小节结构消失,肌丝溶解严重和残存"Z"线片段,余组肌原纤维均排列整齐,明带、暗带和肌小节结构清晰。MHC-Ⅰ、Ⅱ表达和CD4+、CD8+T细胞入侵在术后第1周出现高峰;同一时相,B、C、D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1),B、D组低于C组(均P<0.05),而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能减轻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雷公藤多甙预处理能降低供者神经抗原性,减轻异体神经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受者免疫抑制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异体神经移植 移植免疫 骨骼肌萎缩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冷保存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英如 蒋电明 +2 位作者 曹文富 欧云生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glycoside,TG)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200、400、800mg/LTG溶液(A、B、C、D组)...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glycoside,TG)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200、400、800mg/LTG溶液(A、B、C、D组)中,4℃保存24h、3d、7d,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Bcl-2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TG溶液保存24h的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对应组SD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mm缺损,E’组为新鲜异体移植,移植后1、2、4周,行大体及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物MHC-Ⅰ、Ⅱ分子表达。结果:冷保存不同时间,各组神经纤维结构正常。保存24h,各组间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3、7d时,Bcl-2表达B、C组高于A、D组(P<0.05),而B组与C组间、A组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凋亡A组高于B、C、D组,B、D组高于C组(均P<0.05),但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移植物与周围组织粘连、炎症细胞入侵,B’、C’、D’组比A’、E’组轻;移植物MHC-Ⅰ、Ⅱ分子表达,术后第1周出现高峰,同一时相B’、C’、D’组低于A’、E’组,C’、D’组低于B’组(均P<0.05),但A’与E’组间、C’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TG能抑制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凋亡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降低异体移植后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异体神经移植 冷保存 雪旺细胞凋亡 移植免疫
下载PDF
供体神经雷公藤预处理对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英如 蒋电明 +1 位作者 陈路 蒋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雷公藤提取物)或MEM预处理的供体坐骨神经对异体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用新鲜异体坐骨神经移植(A组)或雷公藤多甙(B、C组)/MEM(D、E组)预处理的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SD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以雷...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雷公藤提取物)或MEM预处理的供体坐骨神经对异体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用新鲜异体坐骨神经移植(A组)或雷公藤多甙(B、C组)/MEM(D、E组)预处理的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SD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以雷公藤多甙治疗5周:A、C、E组5mg/(kg.d),B、D组2.5mg/(kg.d)。术后2周观察移植物炎症反应情况,12周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神经再生,16周观察靶肌肉运动终板。[结果]术后早期炎症反应D组比其它组严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潜伏期,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和轴突直径、髓鞘厚度,C组优于A、B、E组(P<0.05),A、B、E组则优于D组(P<0.05);运动终板染色着色和数量,D组明显比其它组差。[结论]供体神经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可能降低了神经组织免疫原性,异体移植后能促进神经再生,减少移植后受体免疫抑制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神经移植 同种异体 预处理 神经再生
下载PDF
电针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珍元 黄英如 +5 位作者 冼华 邓熊 高伟峰 米庆高 张军 孙永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电针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及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n=8):A组(模型组)、B组(0.5m A电针组)、C组(1.0m A电针组)、D组(1.5m A电针组)。切断坐骨神经干造成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模型,术后1天,B、C...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电针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及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n=8):A组(模型组)、B组(0.5m A电针组)、C组(1.0m A电针组)、D组(1.5m A电针组)。切断坐骨神经干造成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模型,术后1天,B、C、D组术侧分别给予相应强度电针(针刺"足三里"和"承山")治疗,每次治疗10min,隔天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A组不行治疗。术后8周,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Masson染色测定腓肠肌结缔组织截面积率、肌纤维直径和截面积,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Bcl-2和Bax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腓肠肌超微结构。结果:A组与B、C、D组间,D组与B、C组间腓肠肌湿重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C、D组间,以及D组与B、C组间结缔组织截面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C、D组间,以及B、C、D组间肌纤维直径和截面积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最高、D组最低,A组与B、C、D组间,以及B、C、D组间TGF-β1、CTGF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Bcl-2蛋白表达,A组最低、D组最高,而Bax蛋白表达,A组最高、D组最低;Bcl-2/Bax比值A组最低,B、C、D组依次升高,且A组与C、D组间,以及B、C、D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透射电镜显示,A组肌丝排列紊乱、溶解严重,Z线断裂,线粒体空泡化;B、C、D组肌丝排列基本整齐,肌丝溶解、Z线断裂较轻,B组可见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但轻于A组。结论:电针可减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靶肌肉结缔组织增生,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电针 结缔组织增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玻璃化保存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英如 蒋电明 +3 位作者 冼华 黄剑 陈增刚 王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对大鼠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及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50、100、200μg.L-1G-Rb1玻璃化液(A、B、C、D组)中,-20℃保存4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TUNEL法...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对大鼠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及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50、100、200μg.L-1G-Rb1玻璃化液(A、B、C、D组)中,-20℃保存4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玻璃化保存后的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组SD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4、8、14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观察,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及靶肌肉运动终板观察。[结果]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4周后,A组神经脱髓鞘严重,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破坏,B、C、D组髓鞘轻微变性,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保持完整;细胞凋亡B、C、D组轻于A组,C、D组轻于B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16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潜伏期及波幅,运动终板数量、面积、着色,B’、C’、D’组与A’组间,C’、D’组与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显示,A’、B’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少、髓鞘较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C’、D’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多、髓鞘厚,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结论]G-Rb1对玻璃化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1 玻璃化保存 异体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人参皂甙Rb1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沿江 黄英如 +3 位作者 王雷 冼华 吴珍元 余学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对同种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3个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切取供体大鼠双侧坐骨神经15 mm长,随机在G-Rb1溶液(0、50、200 ...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对同种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3个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切取供体大鼠双侧坐骨神经15 mm长,随机在G-Rb1溶液(0、50、200 mg·L-1)中4℃保存4周(A4、B4、C4组)和6周(A6、B6、C6组),Western-blot检测供体神经Bcl-2表达,Calcein-AM染色LSCM观察冷保存6周供体神经生物活性。用冷保存6周的供体神经(A6、B6、C6组)修复对应的受体(A、B、C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分期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第20周行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Western-blot检测Bcl-2表达,冷保存4周时,B4组高于A4、C4组(P<0.05),冷保存6周时,B6、C6组高于A6组,且B6组高于C6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cein-AM染色LSCM观察,B6、C6组荧光强度与A6组比较,B6组与C6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各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20周电生理检测、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B、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周透射电镜显示,A组再生有髓纤维少、髓鞘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B、C组有髓纤维较多、髓鞘厚,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结论]G-Rb1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G-Rb1冷保存的坐骨神经能改善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1 冷保存 施万细胞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异体神经移植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英如 蒋电明 +1 位作者 陈路 蒋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靶肌肉萎缩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体重200~250g,取双侧坐骨神经实验。50只雄性SD大鼠为受体,体重200~250g。将受体大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10mm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A、B、C...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靶肌肉萎缩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体重200~250g,取双侧坐骨神经实验。50只雄性SD大鼠为受体,体重200~250g。将受体大鼠制备右侧坐骨神经10mm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E组(n=10):A、B组为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C、D组为异体神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后再移植组,E组为自体神经移植组。神经移植术后第2天A、E组予生理盐水,B、D组予雷公藤多甙5.0mg/(kg·d),C组予雷公藤多甙2.5mg/(kg·d),时间均为5周。术后3、6周行大体观察、骨骼肌HE染色观察,采用Image-ProPlusv5.2图像处理系统分析肌纤维直径,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ax、Bcl-2表达,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结果术后大鼠全部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观察发现术后3周各组大鼠胫骨前肌均不同程度萎缩;术后6周A组肌肉萎缩严重,其余各组肌肉萎缩呈好转趋势。A组肌湿重、肌纤维直径及Bcl-2表达均显著低于B、C、D、E组(P<0.01),B、C、D组低于E组(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表达显著高于B、C、D、E组(P<0.01),B、C、D组高于E组(P<0.05),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光镜下各组肌纤维变细;透射电镜示肌质网不同程度扩张。术后6周,A组光镜示肌纤维间隙增宽、结缔组织明显增生;透射电镜示肌小节结构消失,肌丝溶解严重和残存"Z"线片段;其余组肌原纤维均排列整齐,明带、暗带和肌小节结构清晰。结论异体神经移植术后予雷公藤多甙能减轻靶肌肉萎缩和细胞凋亡,供体神经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能减少异体神经移植术后受体免疫抑制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异体神经移植 骨骼肌萎缩 细胞凋亡 大鼠
原文传递
雷公藤抗排斥反应的分子机制
9
作者 黄英如 蒋电明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4-316,共3页
雷公藤主要用于治疗风湿与类风湿,有祛风湿、活血通络及消肿止痛等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的多种提取物具有抗排斥反应作用,可延长异体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抑制受者淋巴细胞浸润,促使浸润的细胞凋亡,防止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 雷公藤主要用于治疗风湿与类风湿,有祛风湿、活血通络及消肿止痛等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的多种提取物具有抗排斥反应作用,可延长异体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抑制受者淋巴细胞浸润,促使浸润的细胞凋亡,防止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现对雷公藤的抗排斥反应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排斥反应 雷公藤 分子机制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淋巴细胞浸润 消肿止痛 活血通络 存活时间
原文传递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珍元 黄英如 +2 位作者 李沿江 肖龙 邓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191-2197,共7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60 m W/cm2、110 m W/cm2、170 m W/cm2LIPUS治疗组(即A、B、C、D、E组),n=10。右股后外侧纵向切口暴露并切断...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60 m W/cm2、110 m W/cm2、170 m W/cm2LIPUS治疗组(即A、B、C、D、E组),n=10。右股后外侧纵向切口暴露并切断坐骨神经造成失神经动物模型,A组不切断神经。术后1 d,C、D、E组术侧腓肠肌分别给予相应强度LIPUS治疗(A、B组不行任何治疗)。术后4周和8周,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和肌纤维直径、截面积,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腓肠肌超微结构。[结果]术侧腓肠肌湿重比和肌纤维直径、截面积,B组明显低于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C、D、E组明显低于B组(P<0.05)。透射电镜显示,C、D、E组肌丝溶解、Z线断裂和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均轻于B组。[结论]LIPUS可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进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骨骼肌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肌萎缩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