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种病毒特异IgM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钟家蓉
周勤
+2 位作者
田杰
钱永如
刘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特异Ig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崎病致心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晓云
田杰
+2 位作者
钱永如
白永虹
胡怡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70-371,373,共3页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所致心脏炎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 18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急性期心肌酶谱 (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Holter及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高频心电图 (HFECG)、超声心动图(UCG)异常的...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所致心脏炎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 18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急性期心肌酶谱 (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Holter及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高频心电图 (HFECG)、超声心动图(UCG)异常的情况 ,临床表现 ,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急性期约 35 %的KD患儿伴有CK -MB、cTnI、Holter、ECG、HFECG及UCG的异常 ,除 2例有心功能不全外 ,其余无典型的心脏炎的表现 ,在≤ 10d内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IVIG)的占 90 .6 6 % ,经1~ 9月的随访 ,血清CK -MB及cTnI,Holter、HEFCG及ECG均正常或好转。瓣膜口反流、左室动度减低、房室扩大及心包积液在 3~ 10周内逐渐消失。未发现遗留瓣膜损害、心脏扩大、缩窄性心包炎及严重心律紊乱等。结论 :本研究表明约 35 %的KD患儿急性期存在轻型—过性心肌、心内膜和 /或心包炎症 ,若早期诊断及治疗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
心脏炎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端脑钠肽前体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喜
易岂建
+1 位作者
程美华
邓英华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6例确诊为KD急性期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应用IVIG后患儿血浆NT-...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6例确诊为KD急性期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应用IVIG后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以15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测定KD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流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KD患儿急性期血NT-proBNP水平为(701.4±94.8)ng/L,而对照组小儿血浆中NT-proBNP水平为(58.9±15.1)n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KD病人血浆NT-proBNP应用IVIG前明显高于应用IVIG后,检测结果提示NT-proBNP水平与急性期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有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而在疾病恢复期其水平明显降低。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期KD患儿的心肌炎症及炎性因子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脑钠肽
N端一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规律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钱永如
胡蓉
+1 位作者
罗开良
余更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 (ventricularpresystole ,VPS)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无症状性VPS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小儿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 (ventricularpresystole ,VPS)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无症状性VPS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13 30例 (4 3% )为日间型VPS ,10 30 (30 % )为夜间型VPS ,13例日间型中 ,12例属交感性VPS ,10例夜间型均属迷走性VPS ,日间型VPS频率与心率呈正相关 (r=0 6 7,P <0 0 5 ) ,夜间型VPS频率与心率呈负相关 (r =- 0 6 9,P <0 0 5 ) ,本组 2 0例作心室晚电位 (VLP)检查均正常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无症状性VPS日间型可能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而夜间型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动态心电图
昼夜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症状性室性早搏的昼夜规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蓉
钱永如
+1 位作者
罗开良
余更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无症状性室性早搏 (VPC)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无症状性VPC患儿进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13/30例 (4 3 % )为日间型VPC ,10 ...
目的 :探讨小儿无症状性室性早搏 (VPC)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无症状性VPC患儿进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13/30例 (4 3 % )为日间型VPC ,10 /30 (30 % )为夜间型VPC。 13例日间型中 ,12例属交感性VPC ,10例夜间型均属迷走性VPC。日间型VPC频率与心率呈正相关 (r =0 .6 7,P <0 .0 5 ) ,夜间型VPC频率与心率呈负相关 (r =- 0 .6 9,P <0 .0 5 ) ,本组 2 0例做心室晚电位检查均正常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无症状性VPC日间型可能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而夜间型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昼夜规律
儿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心律失常肽研究新进展
6
作者
张智睿
陈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1-723,共3页
抗心律失常肽(antiarrhythmic peptide,AAP)是1980年日本学者Aonuma等从牛心房肌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因其最初发现时具有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得名。由于AAP具有既可对抗心律失常又不易引发新的心律失常之特点,从而成...
抗心律失常肽(antiarrhythmic peptide,AAP)是1980年日本学者Aonuma等从牛心房肌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因其最初发现时具有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得名。由于AAP具有既可对抗心律失常又不易引发新的心律失常之特点,从而成为合成新的、更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如目前人工合成的AAP10和ZP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肽
生物活性肽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题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种病毒特异IgM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钟家蓉
周勤
田杰
钱永如
刘渝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特异IgM
分类号
R725.422.1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崎病致心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晓云
田杰
钱永如
白永虹
胡怡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心血管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
学院
超声科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
学院
检验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70-371,373,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所致心脏炎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 18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急性期心肌酶谱 (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Holter及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高频心电图 (HFECG)、超声心动图(UCG)异常的情况 ,临床表现 ,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急性期约 35 %的KD患儿伴有CK -MB、cTnI、Holter、ECG、HFECG及UCG的异常 ,除 2例有心功能不全外 ,其余无典型的心脏炎的表现 ,在≤ 10d内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IVIG)的占 90 .6 6 % ,经1~ 9月的随访 ,血清CK -MB及cTnI,Holter、HEFCG及ECG均正常或好转。瓣膜口反流、左室动度减低、房室扩大及心包积液在 3~ 10周内逐渐消失。未发现遗留瓣膜损害、心脏扩大、缩窄性心包炎及严重心律紊乱等。结论 :本研究表明约 35 %的KD患儿急性期存在轻型—过性心肌、心内膜和 /或心包炎症 ,若早期诊断及治疗 ,预后良好。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
心脏炎
预后
Keywords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Carditis
Prognosis
分类号
R725.932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端脑钠肽前体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喜
易岂建
程美华
邓英华
机构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儿科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心血管内科
深圳市宝安区计生医院
儿科
出处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973-97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6例确诊为KD急性期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应用IVIG后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以15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测定KD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流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KD患儿急性期血NT-proBNP水平为(701.4±94.8)ng/L,而对照组小儿血浆中NT-proBNP水平为(58.9±15.1)n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KD病人血浆NT-proBNP应用IVIG前明显高于应用IVIG后,检测结果提示NT-proBNP水平与急性期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有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而在疾病恢复期其水平明显降低。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期KD患儿的心肌炎症及炎性因子的升高有关。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脑钠肽
N端一脑钠肽前体
Keywords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natriuretie peptide brain
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e peptide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规律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钱永如
胡蓉
罗开良
余更生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心血管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
学院
儿科
出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4期179-181,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小儿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 (ventricularpresystole ,VPS)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无症状性VPS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13 30例 (4 3% )为日间型VPS ,10 30 (30 % )为夜间型VPS ,13例日间型中 ,12例属交感性VPS ,10例夜间型均属迷走性VPS ,日间型VPS频率与心率呈正相关 (r=0 6 7,P <0 0 5 ) ,夜间型VPS频率与心率呈负相关 (r =- 0 6 9,P <0 0 5 ) ,本组 2 0例作心室晚电位 (VLP)检查均正常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无症状性VPS日间型可能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而夜间型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动态心电图
昼夜规律
Keywords
Ventricular presystol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ay and night regularity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症状性室性早搏的昼夜规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蓉
钱永如
罗开良
余更生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
学院
儿科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小儿无症状性室性早搏 (VPC)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无症状性VPC患儿进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13/30例 (4 3 % )为日间型VPC ,10 /30 (30 % )为夜间型VPC。 13例日间型中 ,12例属交感性VPC ,10例夜间型均属迷走性VPC。日间型VPC频率与心率呈正相关 (r =0 .6 7,P <0 .0 5 ) ,夜间型VPC频率与心率呈负相关 (r =- 0 .6 9,P <0 .0 5 ) ,本组 2 0例做心室晚电位检查均正常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无症状性VPC日间型可能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而夜间型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昼夜规律
儿童
Keywords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ay and right regularity
分类号
R725.417 [医药卫生—儿科]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心律失常肽研究新进展
6
作者
张智睿
陈沅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1-723,共3页
文摘
抗心律失常肽(antiarrhythmic peptide,AAP)是1980年日本学者Aonuma等从牛心房肌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因其最初发现时具有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得名。由于AAP具有既可对抗心律失常又不易引发新的心律失常之特点,从而成为合成新的、更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如目前人工合成的AAP10和ZP123。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肽
生物活性肽
心律失常
Keywords
antiarrhythmic peptide
peptide
arrhythmia
分类号
R972.2 [医药卫生—药品]
R512.910.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种病毒特异IgM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钟家蓉
周勤
田杰
钱永如
刘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崎病致心脏炎的临床观察
吴晓云
田杰
钱永如
白永虹
胡怡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N端脑钠肽前体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
刘喜
易岂建
程美华
邓英华
《江西医药》
CAS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规律及临床意义
钱永如
胡蓉
罗开良
余更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无症状性室性早搏的昼夜规律及临床意义
胡蓉
钱永如
罗开良
余更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抗心律失常肽研究新进展
张智睿
陈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