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种病毒特异IgM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钟家蓉 周勤 +2 位作者 田杰 钱永如 刘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特异IgM
下载PDF
川崎病致心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晓云 田杰 +2 位作者 钱永如 白永虹 胡怡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70-371,373,共3页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所致心脏炎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 18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急性期心肌酶谱 (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Holter及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高频心电图 (HFECG)、超声心动图(UCG)异常的...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所致心脏炎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 18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急性期心肌酶谱 (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Holter及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高频心电图 (HFECG)、超声心动图(UCG)异常的情况 ,临床表现 ,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急性期约 35 %的KD患儿伴有CK -MB、cTnI、Holter、ECG、HFECG及UCG的异常 ,除 2例有心功能不全外 ,其余无典型的心脏炎的表现 ,在≤ 10d内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IVIG)的占 90 .6 6 % ,经1~ 9月的随访 ,血清CK -MB及cTnI,Holter、HEFCG及ECG均正常或好转。瓣膜口反流、左室动度减低、房室扩大及心包积液在 3~ 10周内逐渐消失。未发现遗留瓣膜损害、心脏扩大、缩窄性心包炎及严重心律紊乱等。结论 :本研究表明约 35 %的KD患儿急性期存在轻型—过性心肌、心内膜和 /或心包炎症 ,若早期诊断及治疗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 心脏炎 预后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前体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喜 易岂建 +1 位作者 程美华 邓英华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6例确诊为KD急性期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应用IVIG后患儿血浆NT-...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6例确诊为KD急性期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应用IVIG后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以15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对照组,并检测其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测定KD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流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KD患儿急性期血NT-proBNP水平为(701.4±94.8)ng/L,而对照组小儿血浆中NT-proBNP水平为(58.9±15.1)n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KD病人血浆NT-proBNP应用IVIG前明显高于应用IVIG后,检测结果提示NT-proBNP水平与急性期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有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而在疾病恢复期其水平明显降低。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期KD患儿的心肌炎症及炎性因子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脑钠肽 N端一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昼夜规律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钱永如 胡蓉 +1 位作者 罗开良 余更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 (ventricularpresystole ,VPS)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无症状性VPS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小儿非器质性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 (ventricularpresystole ,VPS)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无症状性VPS患儿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13 30例 (4 3% )为日间型VPS ,10 30 (30 % )为夜间型VPS ,13例日间型中 ,12例属交感性VPS ,10例夜间型均属迷走性VPS ,日间型VPS频率与心率呈正相关 (r=0 6 7,P <0 0 5 ) ,夜间型VPS频率与心率呈负相关 (r =- 0 6 9,P <0 0 5 ) ,本组 2 0例作心室晚电位 (VLP)检查均正常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无症状性VPS日间型可能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而夜间型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动态心电图 昼夜规律
下载PDF
无症状性室性早搏的昼夜规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蓉 钱永如 +1 位作者 罗开良 余更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无症状性室性早搏 (VPC)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无症状性VPC患儿进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13/30例 (4 3 % )为日间型VPC ,10 ... 目的 :探讨小儿无症状性室性早搏 (VPC)的昼夜变化规律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无症状性VPC患儿进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自主神经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查。结果 :13/30例 (4 3 % )为日间型VPC ,10 /30 (30 % )为夜间型VPC。 13例日间型中 ,12例属交感性VPC ,10例夜间型均属迷走性VPC。日间型VPC频率与心率呈正相关 (r =0 .6 7,P <0 .0 5 ) ,夜间型VPC频率与心率呈负相关 (r =- 0 .6 9,P <0 .0 5 ) ,本组 2 0例做心室晚电位检查均正常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无症状性VPC日间型可能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而夜间型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昼夜规律 儿童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肽研究新进展
6
作者 张智睿 陈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1-723,共3页
抗心律失常肽(antiarrhythmic peptide,AAP)是1980年日本学者Aonuma等从牛心房肌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因其最初发现时具有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得名。由于AAP具有既可对抗心律失常又不易引发新的心律失常之特点,从而成... 抗心律失常肽(antiarrhythmic peptide,AAP)是1980年日本学者Aonuma等从牛心房肌分离、纯化出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因其最初发现时具有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得名。由于AAP具有既可对抗心律失常又不易引发新的心律失常之特点,从而成为合成新的、更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如目前人工合成的AAP10和ZP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肽 生物活性肽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