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危险性行为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谭明天 钟晓妮 +5 位作者 彭斌 张燕 韩明明 张菊英 孔翠娥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5-979,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在校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态、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最近6个月多性伴(性伴数≥2个)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在校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态、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最近6个月多性伴(性伴数≥2个)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和四川采用非概率抽样,共招募200名在校大中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采用频率描述HIV感染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近6个月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3份(96.50%)。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9%,在读学校是中学(高中/中专/职高)、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95%、8.33%、5.08%;户口是农村的和在此之前未做过HIV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0%、11.11%。最近1个月内82.47%(127人)发生插入性行为时未每次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内51.81%(100人)有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最近6个月内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独立因素有:在读学校是大专(OR=4.270,P=0.0083)、在读学校是大学及以上(OR=3.523,P=0.0043)、最近6个月通过互联网寻找男性性伴(OR=5.622,P<0.0001)、最近1个月内无保护插入式性行为(OR=2.255,P=0.0201)。结论: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尤其是中学生MSM和农村户口的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同时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危险性行为发生率高,多性伴行为普遍,应及时开展科学适用的干预方式,遏制艾滋病毒在学生MSM中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学生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病毒 阳性检出率 多性伴行为
下载PDF
288名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韩明明 钟晓妮 +7 位作者 彭斌 张燕 谭明天 戴江红 张菊英 梁浩 孔翠娥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0-983,共4页
目的:了解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近1年里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行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方便抽样,共招募291名学生... 目的:了解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近1年里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行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方便抽样,共招募291名学生MSM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结果:调查完成问卷291份,有效问卷288份(98.97%)。近1年HIV检测率为58.68%,本次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学生MSM近1年进行HIV检测的促进因素有:年龄≥22岁(OR=2.59,95%CI=1.24~5.42,P=0.012)、艾滋病知识得分>10分(OR=2.45,95%CI=1.37~4.39,P=0.003)、主动进行过艾滋病免费咨询(OR=6.64,95%CI=3.80~11.60,P=0.000)。结论: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学生MSM近1年HIV检测率不高。影响近1年HIV检测的主要因素有为年龄、艾滋病知识得分、主动进行艾滋病免费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男男性行为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05-2015年重庆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雪 张燕 +3 位作者 幸奠国 文童 孟秋雨 唐路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4-598,602,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集情况,为疾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2005-2015年38个区县的细菌性痢疾监测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绘制其发病率等级地图,OpenGeoda 1.2.0软件分析细菌性痢疾... 目的探讨重庆市2005-201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集情况,为疾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2005-2015年38个区县的细菌性痢疾监测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绘制其发病率等级地图,OpenGeoda 1.2.0软件分析细菌性痢疾发病的空间相关性,SaTScan 9.4.2探索其时空聚集性。结果2005-2015年重庆市细菌性痢疾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84/10万,0~5岁儿童发病例数最多,占43.70%;散居儿童占比最大,占41.75%;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5~10月为发病高峰。2005-2015年重庆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均呈现空间正相关,高-高聚集区域主要位于主城区,低-低聚集区域主要位于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地区。时空扫描近一步发现细菌性痢疾发病一类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主要在6~10月份存在聚集现象。结论重庆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存在时空聚集特点,经济较发达的主城区是细菌性痢疾防控的重点区域,每年的夏秋季应为细菌性痢疾的重点防控时段。应对儿童、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防控措施,从而控制其传播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空间自相关 时空扫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