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产前诊断8p23.1重复综合征胎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亮 戴勇 +6 位作者 涂植光 李启运 王林纤 张丽 曾君 林秀华 刘士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00-1701,共2页
目的了解一完全性心内膜垫缺陷(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s,ECD)和右手轴前六指畸形患儿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化(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 目的了解一完全性心内膜垫缺陷(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s,ECD)和右手轴前六指畸形患儿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化(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在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运用array-CGH芯片对患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和分析,实时定量PCR对array—CGH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胎儿和父母的核型均正常。array—CGH结果显示8p23.1嗅觉受体/防卫素重复(ORDRs)之间存在大约1.43Mb的重复(位于10245882~11676699bp)。实时定量PCR证明array—CGH的结果是准确的。结论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相比,array—CGH具有高分辨率、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8p23.1重复 拷贝数变化 产前诊断
下载PDF
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评价肿瘤标志物在胃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靳波 余晓林 +1 位作者 夏乾峰 涂植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糖类抗原CA19-9(CA19-9)在胃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6例胃结肠肿瘤、111例胃结肠良性病、9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CEA,AF...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糖类抗原CA19-9(CA19-9)在胃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6例胃结肠肿瘤、111例胃结肠良性病、9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CEA,AFP,CA72-4和CA19-9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对TM单独及不同组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TM在胃结肠肿瘤组的浓度显著高于胃结肠病良性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胃结肠良性病-胃结肠恶性肿瘤中,逐步Logistic回归法模拟变量的AUC高于单一TM的AUC.CA72-4,CEA,CA19-9联合应用的敏感性、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最高.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的ROC分析可以改善诊断的准确性.在胃结肠肿瘤的鉴别诊断中,CA72-4,CEA及CA19-9联合分析是较好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结肠肿瘤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类 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19-9 诊断
下载PDF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复杂染色体重排胎儿隐藏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化
3
作者 张艳亮 戴勇 +6 位作者 涂植光 李启运 张丽 王林纤 曾君 林秀华 欧阳志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639-2642,共4页
目的:检测复杂染色体重排断裂点区域是否隐藏有亚显微拷贝数变化,确定重排的复杂性,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在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对一被传统G显带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诊断为平... 目的:检测复杂染色体重排断裂点区域是否隐藏有亚显微拷贝数变化,确定重排的复杂性,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在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对一被传统G显带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诊断为平衡复杂染色体重排(46,XX.t(4;5;15)(4pter→4q23::15q23→15qter;4qter→4q23::5p15→5qter;15pter→15q23::)dn)的胎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和分析.结果: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显示胎儿存在3个亚显微拷贝数变化:dup(5)(q13.2)(69274233-70622915,~1.35Mb),del(15)(q11.2)(18657188-20080135,~1.42Mb)和del(18)(p11.31-p11.23)(7069849-7567290,~0.49Mb),均定位于重排断裂点(4q23,5p15和15p23)以外的区域,与断裂点不相关.结论:被传统细胞遗传分析技术诊断为平衡染色体重排的病例会隐藏有亚显微拷贝数变化,且这些拷贝数变化并非一定定位于重排断裂点区域;对于检测和定位亚显微拷贝数变化,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是一个非常强大和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复杂染色体重排 拷贝数变化 细胞遗传诊断 基因组
下载PDF
VEGF对白血病树突状细胞诱导CTL杀伤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维 杨松 +1 位作者 张伶 涂植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白血病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CTL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K562白血病细胞经5μmol/L VEGF反义寡核苷酸作用24 h后诱导生成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特征性表型(CD40、CD86、HLA-DR和CD83)的表达,MTT法检测D...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白血病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CTL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K562白血病细胞经5μmol/L VEGF反义寡核苷酸作用24 h后诱导生成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特征性表型(CD40、CD86、HLA-DR和CD83)的表达,MTT法检测DC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DC上清中IL-1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K562诱生的DC(K562-DC)相比,K562经反义寡核苷酸下调VEGF表达后培养出具有典型特征的DC(AS-K562-DC),它不仅高表达DC免疫表型,而且激活的CTL对K562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效应,同时具有更强的IL-12分泌能力(P均<0.05)。结论抑制白血病细胞VEGF表达,能够促进白血病源DC的分化和成熟,激活的CTL在体外具有更强的抗白血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树突状细胞 白血病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新型二聚体突变荧光引物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检测HCV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夏乾峰 文阳安 +2 位作者 刘靳波 李朴 涂植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开发新型二聚体突变荧光引物技术,建立一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HCV的实时PCR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CV5’NCR作为标准品,设计二聚体突变荧光引物,优化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将本法应用于临床确诊的30份HCV... 目的开发新型二聚体突变荧光引物技术,建立一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HCV的实时PCR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CV5’NCR作为标准品,设计二聚体突变荧光引物,优化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将本法应用于临床确诊的30份HCV阳性患者、30份其他病毒性肝炎患者和30份健康志愿者血清标本的检测,定量结果与商品化TaqManHCV定量试剂盒的定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利用二聚体突变荧光引物的实时PCR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10^9IU/ml;批内CV在1.37%-4.59%之间,批间CV在1.58%-4.81%之间;对所有其他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HCV的检测结果均阴性,检测特异性为100%(60/60);对临床确诊的HCV感染患者血清标本全部检出HCV阳性,定量结果与商品化TaqManHCV定量试剂盒的定量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0.9501。结论建立的以二聚体突变荧光引物为平台的HCV实时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价廉、准确、结果可靠等特点,可为HCV感染的诊断、治疗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聚合酶链反应 RNA 病毒
原文传递
一4q部分三体10q部分单体患儿的分子细胞遗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艳亮 戴勇 +5 位作者 涂植光 李启运 王林纤 张丽 曾君 欧阳志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确定一生长迟缓、智力低下患儿的核型,分析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同时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在临床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应用G显带... 目的确定一生长迟缓、智力低下患儿的核型,分析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同时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在临床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应用G显带染色体分析、array—CGH、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对患儿及其亲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G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患儿存在1条来源于父亲的10号衍生染色体der(10)t(4;10)(q25;q26),其父亲和祖母均是t(4;10)(q25;q26)平衡易位携带者。Array-CGH显示患儿存在4q26-q35.2三体,并将断裂点定位于4q26,此外,还发现患儿10号染色体存在一约0.54Mb的微缺失del(10)(q26.3)。FISH和RQ-PCR证实父亲和祖母也存在del(10)(q26.3)。结论del(10)(q26.3)并不导致表型异常,患儿的异常表型可归凶于4q26-q35.2三体。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相比,arrayCGH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q部分三体 10q部分单体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核型 表型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及其在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艳亮 涂植光 戴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88-1190,共3页
拷贝数变化(copy number alterations,CNVs)是指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基因组DNA拷贝数的差异,以及导致微缺失或微复制综合征的基因组不平衡,如缺失、重复、扩增和非整倍体等。基因组CNVs通过基因缺失(或)重复、基因断裂、位置效应... 拷贝数变化(copy number alterations,CNVs)是指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基因组DNA拷贝数的差异,以及导致微缺失或微复制综合征的基因组不平衡,如缺失、重复、扩增和非整倍体等。基因组CNVs通过基因缺失(或)重复、基因断裂、位置效应、后生效应或上位效应等方式可导致各种人类疾病或功能障碍。最近研究发现,CNVs是许多遗传病的细胞遗传基础,根据特征性的CNVs,可对遗传病进行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遗传性疾病 微阵列 DNA拷贝数 非整倍体 基因缺失 基因断裂 位置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