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医学免疫学与临床学科教学联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春 朱道银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免疫学与临床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内科、外科、儿科和妇产科等新版教材对免疫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调研免疫学知识点在临床学科的分布,对免疫学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改革及与后续课程衔接等问题提出看法.
关键词 临床学科 医学免疫学 科教 教学改革 免疫学教学 内科 外科 课程衔接 新版教材 问题提出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产妇乳汁分泌型IgA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建渝 陈瀑 +3 位作者 陈凤娴 刘菊莲 杨致邦 蒋仁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95-496,49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状态的产妇乳汁中分泌型IgA(SIgA)含量,为预防新生儿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乳汁中SIgA含量。结果在42例产妇中,初乳中SIgA含量最低值为0.86,最高值为8.01;成熟乳中SIgA含量最低值为0.23,最高值... 目的研究不同状态的产妇乳汁中分泌型IgA(SIgA)含量,为预防新生儿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乳汁中SIgA含量。结果在42例产妇中,初乳中SIgA含量最低值为0.86,最高值为8.01;成熟乳中SIgA含量最低值为0.23,最高值为7.23。初乳和成熟乳中SIg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不同营养状况产妇初乳中SIg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产妇按农村产妇和城市产妇、高龄产妇和年轻产妇、足月产妇与早产产妇、顺产与剖宫产等分析,初乳中SIg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期以母乳喂养为佳,影响初乳中SIgA含量的因素主要是营养状况,与产妇的年龄、妊期、分娩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A 分泌 产妇 重庆
下载PDF
维生素C对病毒灭活中血浆蛋白活性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燕 李明远 +1 位作者 蒋仁举 贾文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92-396,共5页
本研究探测在亚甲蓝(methyleneblue,MB)光化学法处理单份血浆过程中,加入维生素C(vitamineC,VitC)是否影响病毒的灭活效果,是否对血浆蛋白活性成分具有保护作用。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作为指示病毒,在人血... 本研究探测在亚甲蓝(methyleneblue,MB)光化学法处理单份血浆过程中,加入维生素C(vitamineC,VitC)是否影响病毒的灭活效果,是否对血浆蛋白活性成分具有保护作用。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作为指示病毒,在人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VitC和终浓度为1μmol/L的亚甲蓝,应用40000lx荧光强度照射并于不同时间取样检测。以细胞病变效应评价对VSV的灭活效果,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变化,并采用Clauss法、一期法和微量免疫电泳等方法对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前后的血浆蛋白含量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VSV血浆在加入240μmol/LVitC并经MB-光照60分钟后,病毒滴度下降>8lgTCID50/ml;RT-PCR法也检测不到病毒核酸;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Ⅷ的回收率分别为83.55%和81.67%,与不加VitC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结果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微量免疫电泳显示,血浆中的大部分蛋白成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免疫原性也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VitC不仅不影响亚甲蓝光化学法对病毒的灭活效果,而且有效地保护了血浆蛋白活性成分,因此VitC可作为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血浆时的保护剂,能有效地提高单份新鲜冷冻血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灭活 血浆蛋白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napA-ctxB融合蛋白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邓颖 杨致邦 +3 位作者 王勇 黄进 张绍兰 叶翠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克隆、表达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A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ctxB融合基因napA-ctxB(nctB),为制备预防H.pylori感染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ctxB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QE30-napA质粒的napA基因上游,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 目的克隆、表达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A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ctxB融合基因napA-ctxB(nctB),为制备预防H.pylori感染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ctxB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QE30-napA质粒的napA基因上游,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质粒pQE30-napA-ctxB(pQE30-nctB),经测序分析确认后转化E.coliDH5α,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NCTB,融合蛋白NCTB经镍离子柱纯化。结果PCR扩增出807bp的目的基因片段nctB。工程菌pQE30-nctB-DH5α经IPTG诱导后,SDS-PAGE显示有新生的蛋白表达条带,Mr为30000,与预期的一致,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7%,重组蛋白用Ni2+-NTA树脂提纯,纯化后的蛋白质经SDS-PAGE分析可见单一条带,图象软件分析表明纯度可达94%以上。Westernblot显示重组蛋白质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质粒pQE30-nctB成功,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霍乱毒素B亚单位 融合基因
下载PDF
同种异型抗原激活并套式PCR法克隆人颗粒溶素Mr 15000与Mr 9000活性片段 被引量:1
5
作者 伊正君 朱道银 +2 位作者 杨春 何永林 刘晔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77-780,共4页
目的:采用套式PCR克隆经同种异型抗原激活后的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达的颗粒溶素(Granulysin, GLS)Mr 15000与Mr 9000活性片段的编码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为进一步表达纯化该活性片段和研究GLS的免疫杀伤机制奠定基础。办法... 目的:采用套式PCR克隆经同种异型抗原激活后的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达的颗粒溶素(Granulysin, GLS)Mr 15000与Mr 9000活性片段的编码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为进一步表达纯化该活性片段和研究GLS的免疫杀伤机制奠定基础。办法:抽提经过培养并激活的健康人CTL淋巴细胞总RNA,经逆转录后以套式PCR方法扩增出GLS的Mr 15000 与Mr 9000活性片段的编码序列,插入pET32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OP10,阳性克隆经PCR及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了包含GLSMr 15000与Mr9000活性片段完整编码序列的cDNA,与预期大小相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得到了读码框正确的pET32a-Mr 15000与pET32a-Mr 9000重组子。序列分析表明GLS基因编码产物在第119 位存在氨基酸多态性。结论:人天然颗粒溶素Mr 15000与Mr 9000活性片段编码序列能够通过以上方法获得和克隆并用于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型抗原 颗粒溶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套式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