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汪维伟 徐艳华 +2 位作者 姜蓉 段征 陈晓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6025-6031,共7页
背景:近年已有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肠炎受损组织的报道,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分化情况,及对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取经鉴定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 背景:近年已有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肠炎受损组织的报道,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分化情况,及对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取经鉴定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应用Hoechst 33342进行荧光标记,并将其经尾静脉移植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3,7,14d取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d,大鼠结肠即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移植后14d,大鼠结肠荧光标记细胞仍较多,此时可见部分标记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4d,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表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降低,结肠黏膜的病理损伤明显好转。说明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结肠溃疡部位并分化为上皮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角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辐射损伤导致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琛 孙可 +6 位作者 耿珊 刘典锋 张先平 刘俊 徐春燕 王建伟 王亚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3-236,241,共5页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辐照组和假辐照组,辐照组小鼠经6.5 Gy的X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假辐照组小鼠处理同辐照组,但不辐照。辐照后24 h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并计数...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辐照组和假辐照组,辐照组小鼠经6.5 Gy的X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假辐照组小鼠处理同辐照组,但不辐照。辐照后24 h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并计数两组小鼠的Sca-1+造血干/祖细胞细胞(Sca-1+HSC/HP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百分率;混合造血祖细胞集落(CFU-Mix)培养观察分选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辐照导致细胞的DNA损伤,RT-PCR检测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16INK4a、p21Cip1/Waf1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磁性分析法分离纯度的Sca-1+HSC/HPC可达94%,辐照后小鼠每支股骨的Sca-1+HSC/HPC数量急剧下降,细胞出现G1期阻滞;形成CFU-Mix集落数量和形成集落的细胞数明显降低;SA-β-Gal染色阳性率显著增高,彗星实验显示细胞拖尾明显延长;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mRNA表达明显增强,p16INK4a、p21Cip1/Waf1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结论辐射导致HSC/HPC DNA的损伤和衰老相关生物学改变,p16INK4a-Rb和p19Arf-p53-p21Cip1/Waf1信号通路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 祖细胞 电离辐照 细胞衰老 DNA损伤
下载PDF
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黎晓莉 张雁 吴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人胚胎生殖细胞(Human embryonic germ cells.hEG cell)长期体外培养打下基础。方法:探索分离包皮成纤维细胞的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法、流式细胞术等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进行... 目的:探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人胚胎生殖细胞(Human embryonic germ cells.hEG cell)长期体外培养打下基础。方法:探索分离包皮成纤维细胞的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法、流式细胞术等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进行生长形态观察,纯度鉴定,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检测,并就不同浓度丝裂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0.25%胰酶,4℃消化过夜(12~16h)较37℃,5%CO2孵育2h更容易分离表皮和真皮;包皮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染色呈强阳性,纯度达95%以上;细胞生长曲线没有明显的滞留期,在1-6d处于快速增殖期,第7d开始处于平台期;细胞周期大多数处于Go/G,期,细胞周期与细胞生长曲线保持一致。丝裂霉素抑制包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适宜浓度及时间为12.5ug/ml作用2.5h。结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表明其可以作为人EG细胞长期体外培养的饲养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包皮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脐血造血细胞冷冻损伤的可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慧 吴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PS)是否具有恢复脐血造血细胞冷冻损伤的作用及与造血生长因子(HGFs)联合促进冷冻复苏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扩增的效应。方法将冷冻30d的脐血MNC复苏后,立即在常规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APS0、50、100、200、400μg...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PS)是否具有恢复脐血造血细胞冷冻损伤的作用及与造血生长因子(HGFs)联合促进冷冻复苏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扩增的效应。方法将冷冻30d的脐血MNC复苏后,立即在常规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APS0、50、100、200、400μg/mL,或同时加入HGFs组合,培养24h或14d,采用MNC计数,台盼蓝拒染实验、MTT法、CFU-Mix集落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计数CD34+细胞等方法分别观察APS促进冷冻损伤的脐血造血细胞恢复的能力以及APS联合HGFs对脐血造血细胞的扩增能力。结果冷冻复苏后加入一定质量浓度的APS可使脐血MNC数量与台盼蓝拒染率明显增加,造血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提高,CFU-Mix集落产率明显提高(P<0.05),且能明显提高冻存脐血MNC中CD34+细胞率(P<0.05);一定质量浓度的APS联合HGFs可显著提高冷冻复苏后的脐血MNC扩增倍数及CFU-Mix集落产率(P<0.05);其作用无明显量效关系。结论APS能提高冷冻复苏后脐血造血细胞的活力、增殖能力以及CD34+细胞率,可促进脐血造血细胞冷冻损伤的恢复;与HGFs联合可促进冷冻复苏后的脐血MNC体外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APS) 脐血 造血细胞 冷冻保存
下载PDF
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方法优化及纯化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检测 被引量:13
5
作者 耿珊 张琛 +3 位作者 刘俊 刘典锋 周玥 王亚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2-754,共3页
目的:改良常规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CS)的分离纯化方法,提高分选后细胞的纯度并确保细胞仍具有良好活性及功能。方法:以干细胞抗原-1(Sca-1)标记的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为例,分别用改良后和常规MACS法分选出小鼠骨髓细... 目的:改良常规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CS)的分离纯化方法,提高分选后细胞的纯度并确保细胞仍具有良好活性及功能。方法:以干细胞抗原-1(Sca-1)标记的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为例,分别用改良后和常规MACS法分选出小鼠骨髓细胞Sca-1+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分选方法获得Sca-1+细胞纯度;计算阳性细胞回收率;台酚蓝染色检测分选细胞存活百分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混合造血祖细胞(CFU-Mix)体外培养评价分选Sca-1+细胞分化能力。结果:改良MACS法分选获得的Sca-1+细胞纯度达93%以上(常规MACS法仅为87%),阳性细胞的回收率可达73%(常规法仅为62.3%);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和CFU-Mix集落形成能力两种分选方法无明显差别。结论:改良法能明显提高细胞分选纯度及回收率,细胞活性和功能保持良好,值得各种细胞免疫磁性分选参考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 方法 干细胞抗原-1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时间动态变化与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耿珊 张琛 +4 位作者 徐春燕 姜蓉 王璐 王建伟 王亚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增龄过程中小鼠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变化与其衰老的关系。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幼年组(3~4周龄),青年组(2月龄),中年组(6月龄),中老年组(12月龄),老年组(18月龄)。提取各组... 目的探讨增龄过程中小鼠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变化与其衰老的关系。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幼年组(3~4周龄),青年组(2月龄),中年组(6月龄),中老年组(12月龄),老年组(18月龄)。提取各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免疫磁性吸附细胞分选法(MACS)分离纯化Sca-1+细胞群,WST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TNB显色法检测细胞总谷胱甘肽(GSSG+GSH)含量,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各年龄组阳性细胞百分比,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培养比较各年龄组Sca-1+细胞形成集落能力。结果总SOD活力值、GSSG+GSH含量、超氧化物含量吸光度、MDA含量、SA-β-Gal阳性细胞百分比及混合集落形成率分别在幼年组为(27.51±1.11)U/g、(28.78±0.77)μmol/L、(0.114±0.005)、(2.06±0.54)nmol/mg、(2.26±0.65)%、(8.79±0.56);青年组为(38.23±3.50)U/g、(31.48±2.03)μmol/L、(0.109±0.005)、(0.81±0.35)nmol/mg、(9.08±2.74)%、(9.48±0.74);中年组为(28.85±0.65)U/g、(47.62±4.93)μmol/L、(0.133±0.002)、(2.69±0.62)nmol/mg、(11.58±0.89)%、(5.14±0.89);中老年组(12.67±0.89)U/g、(25.63±1.23)μmol/L、(0.151±0.009)、(11.44±1.19)nmol/mg、(35.34±2.50)%、(1.56±0.23);老年组为(17.52±1.27)U/g、(39.10±2.19)μmol/L、(0.141±0.005)、(7.06±0.95)nmol/mg、(15.76±1.23)%、(0.98±0.50)。结论随年龄增加Sca-1+HSC/HPC的SA-β-Gal阳性细胞百分比逐渐增高,混合集落形成能力下降,SOD活性、GSSG+GSH含量逐步降低,而超氧化物、MDA含量逐渐增加,提示在增龄过程Sca-1+HSC/HPC过氧化损伤,抗氧化能力逐渐降低是造血干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1+造血干 祖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 超氧化物 丙二醛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黏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雁 杜小丽 +1 位作者 吴宏 黎晓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753-2756,共4页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黏附分子表达及黏附功能的影响,旨在为APS在造血调控和动员方面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MNC CD49d和CD44的表达影响;MTT法检测APS体内外...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黏附分子表达及黏附功能的影响,旨在为APS在造血调控和动员方面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MNC CD49d和CD44的表达影响;MTT法检测APS体内外作用对小鼠骨髓和外周血MNC黏附功能的影响.结果:APS(4 mg/kg)体内作用后骨髓和外周血MNC表面CD49d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下降(P<0.01);骨髓MNC表面CD44也有所下降(P<0.05),外周血MNC表面CD44无明显变化(P>0.05).APS(4 mg/kg)体内作用后,小鼠骨髓和外周血MNC对纤维连接蛋白(FN)的黏附率明显低于NS组(P<0.01),且APS组与rhG-CS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50 mg/L APS组以外各浓度实验组均能使小鼠骨髓和外周血MNC对FN的黏附率减弱(P<0.05),同一APS浓度体外作用后各作用时间点的骨髓和外周血MNC黏附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PS能降低骨髓的CD49d和CD44及外周血的CD49d的表达,且体内外作用均能降低骨髓和外周血MNC对FN的黏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粘附分子 CD49D CD44 黏附功能 FN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脐血造血细胞的抗冷冻损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关雪晶 杨慧 +1 位作者 张雁 吴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549-2552,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PS)对脐血造血细胞的抗冷冻损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比较羟乙基淀粉(HES)、明胶、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回收率.应用细胞计数法、台盼蓝拒染法、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冻存1...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PS)对脐血造血细胞的抗冷冻损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比较羟乙基淀粉(HES)、明胶、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回收率.应用细胞计数法、台盼蓝拒染法、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冻存1,3,6mo脐血MNC的生物学活性,将脐血MNC与不同浓度APS共培养24h后冻存,1mo后复苏,观察APS对脐血MNC抗冷冻损伤的作用.结果:HES法、明胶法的MNC回收率均大于85%,显著高于Ficoll法(50.00±4.00)%(P<0.05);冻存1,3,6mo组MNC,CFU-Mix,CD34+细胞回收率及台盼蓝拒染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且脐血MNC的损伤与冻存时间不相关.APS50,100,200,400mg/L不同浓度APS组MNC,CFU-Mix回收率和台盼蓝拒染率除APS400mg/L组下降外,其余各组明显上升(P<0.05);各组组间CD34+细胞回收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S可有效提高脐血造血细胞的抗冷冻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脐血 造血细胞 冷冻保存
下载PDF
衰老模型骨髓基质细胞抑制造血细胞增殖分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景鹏伟 胡文煦 +4 位作者 宋小英 张岩岩 贾道勇 王亚平 王璐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研究衰老骨髓基质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为阐述机体造血微环境衰老对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衰老组。衰老组:常规培养基内加入30 mg/m L D-... 目的研究衰老骨髓基质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为阐述机体造血微环境衰老对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衰老组。衰老组:常规培养基内加入30 mg/m L D-半乳糖作用48 h。CCK-8法测定BMSCs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衰老BMSCs百分率;Western blot检测P16、P21和P53蛋白表达。骨髓造血细胞与BMSCs共培养,集落计数检测髓系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Mix)增殖分化。ELISA检测BMSCs培养上清液中IL-1β、GM-CSF和SCF含量;DCFH-DA流式荧光检测BMSC活性氧簇(ROS)水平;酶学法检测BMSCs内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诱导BMSCs衰老,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1),增殖能力显著下降,SA-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P<0.01);衰老相关蛋白P16、P21和P53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衰老BMSCs共培养的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减弱。衰老BMSCs内ROS、MDA氧化损伤指标上升,SOD抗氧化指标下降(P<0.01);BMSCs培养上清液IL-1β、GM-CSF和SCF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衰老骨髓基质细胞抑制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骨髓基质细胞氧化损伤,分泌活性因子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造血微环境 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细胞 增殖分化
下载PDF
当归多糖抑制氧化损伤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先平 王乾兴 +5 位作者 陈斌 魏强 徐春燕 姜蓉 王建伟 王亚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7-412,共6页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ASP)对小鼠造血干细胞(HSCs)活性氧(ROS)、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p16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ASP延缓HSCs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并分别予ASP干预;衰老组采用X线3.0 Gy/8 F全身均匀照...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ASP)对小鼠造血干细胞(HSCs)活性氧(ROS)、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p16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ASP延缓HSCs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并分别予ASP干预;衰老组采用X线3.0 Gy/8 F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s衰老模型;正常、衰老ASP干预组在建模期间均予ASP灌胃;而正常组、衰老组予等体积NS灌胃。免疫磁珠分离HSCs,通过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细胞周期分析和混合集落培养观察HSCs生物学特性变化;流式细胞术与免疫荧光检测ROS产量;比色法检测T-AOC;荧光定量PCR检测p16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3.0 Gy/8 F的X线能显著增加衰老组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G1期比例;增加ROS产量,上调p16 mRNA表达;混合集落形成能力和T-AOC下降。与衰老组比较,ASP能显著降低衰老组HSCs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G1期比例,减少ROS产量,下调p16 mRNA;增加混合集落形成能力和T-AOC。结论:3.0 Gy/8 F的X线能诱导小鼠HSCs衰老;ASP则能通过抑制氧化损伤及下调p16 mRNA表达延缓小鼠HSCs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造血干细胞 细胞衰老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当归多糖对小鼠衰老造血干细胞端粒、端粒酶及P53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先平 刘俊 +5 位作者 徐春燕 魏强 李静 王璐 王建伟 王亚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54-2358,共5页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ASP)对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P53表达的影响,探讨ASP调控HSC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干预组,衰老组采用X线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衰老模型;干预组在照射...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ASP)对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P53表达的影响,探讨ASP调控HSC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干预组,衰老组采用X线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衰老模型;干预组在照射期间给予ASP灌胃;正常组给予NS灌胃。免疫磁珠分离HSC,运用细胞周期分析和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HSC衰老生物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表达,Southern blot和TRAP-PCR分别检测HSC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X线能显著增加衰老组HSC G1期细胞比例、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及P53蛋白表达;降低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与衰老组比较,ASP能显著抑制衰老HSC G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的增加;下调P53蛋白表达;增加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结论:ASP能够拮抗X线诱导的HSC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下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造血干细胞 细胞衰老 端粒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缓解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脾损伤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晶 邵月 +6 位作者 张力恒 冉瑞图 孙嘉政 张岩岩 贾道勇 张梦思 王亚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10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脾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D-半乳糖120 mg/kg,qd×42 d)、Rg1干预组(建模,第15天起Rg1 20 mg/kg,qd×28 d)、Rg1对照组(0.9%氯化...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脾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D-半乳糖120 mg/kg,qd×42 d)、Rg1干预组(建模,第15天起Rg1 20 mg/kg,qd×28 d)、Rg1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Rg1)。取脾脏测定脾指数,石蜡切片观察脾脏显微形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脾细胞衰老,CCK-8检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IL-2、IL-6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酶法检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及Rb的表达。结果与衰老模型组比较,Rg1干预组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及脾细胞增殖能力提高(P<0.05);脾细胞分泌IL-2、IL-6水平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1);脾细胞的SA-β-Gal阳性率、ROS和MDA含量下降(P<0.01);AGEs下降(P<0.05);P53、P21及RB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能缓解D-半乳糖致衰大鼠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损伤和下调P53-P21-R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衰老模型 脾脏 大鼠
下载PDF
精液常规参数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洋 黄国宁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分析精液常规参数对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90例ICSI治疗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精子参数分为:A(精液常规正常和轻度异常)、B(严重少精)、C(严重弱精)、D(严... 目的:分析精液常规参数对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90例ICSI治疗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精子参数分为:A(精液常规正常和轻度异常)、B(严重少精)、C(严重弱精)、D(严重畸精)和E(严重混合精子异常)5组。比较各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和妊娠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5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P=0.87;χ2=1.34,P=0.86;χ2=0.56,P=0.97;χ2=1.39,P=0.85)。D组和E组的生化妊娠率、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低于A组(χ2=12.1,P=0.00;χ2=10.15,P=0.00;χ2=10.78,P=0.00;χ2=9.90,P=0.00;χ2=8.13,P=0.00;χ2=11.78,P=0.00)、B组(χ2=6.04,P=0.01;χ2=7.79,P=0.01;χ2=7.21,P=0.01;χ2=4.29,P=0.04;χ2=5.63,P=0.02;χ2=7.21,P=0.01)和C组(χ2=7.01,P=0.01;χ2=6.47,P=0.01;χ2=6.95,P=0.01;χ2=5.14,P=0.02;χ2=4.35,P=0.04;χ2=7.01,P=0.01)。结论:不同参数的精子不影响ICSI治疗的受精结局和胚胎质量,严重形态异常的精子行ICSI治疗后着床率和妊娠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精子参数 临床结局 辅助生殖
下载PDF
天然生物材料支架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段江洁 汪维伟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246-249,共4页
天然生物材料支架具有与细胞外基质结构相似,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组织工程中作为细胞培养的支架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羊膜取材容易,易于加工处理,无毒无刺激性,具有抗微生物的特性和促进组织修复的生物学作用;小肠粘膜下层无免疫性,... 天然生物材料支架具有与细胞外基质结构相似,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组织工程中作为细胞培养的支架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羊膜取材容易,易于加工处理,无毒无刺激性,具有抗微生物的特性和促进组织修复的生物学作用;小肠粘膜下层无免疫性,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等作用。血管、膀胱、软骨等脱细胞基质分别用于相应的组织缺损修补,易达到结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本文就上述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生物材料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小肠粘膜下层 细胞外基质 生物相容性 生物学作用 脱细胞基质
下载PDF
当归多糖与阿糖胞苷联合注射对人白血病模型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春燕 贾道勇 +8 位作者 景鹏伟 张岩岩 张梦思 刘俊 李静 朱家红 姜蓉 王璐 王亚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418-3423,共6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与阿糖胞苷(Ara-C)联合注射对移植性人白血病模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白血病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每只小鼠尾静脉移植2×107个K562细胞,建立移植性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型,模...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与阿糖胞苷(Ara-C)联合注射对移植性人白血病模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白血病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每只小鼠尾静脉移植2×107个K562细胞,建立移植性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ASP组、Ara-C组和ASP+Ara-C组,移植K562细胞第31天开始分别ip ASP(200 mg/kg)、Ara-C(2.5 mg/kg)和ASP(200 mg/kg)+Ara-C(2.5 mg/kg)治疗,共14 d,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完成第2天眼球取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分类计数,取股骨测定每只股骨BMMCs细胞数;CCK8测定BMM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BMMCs增殖周期,混合集落(CFU-Mix)培养检测BMMCs形成集落能力;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衰老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16、Rb、CDK4及Cyclin D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无论是ASP、Ara-C单独注射或ASP+Ara-C联合用药均能有效降低白血病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提高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股骨BMMCs细胞数,明显抑制BMMCs增殖,降低CFU-Mix产率,提高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显著提高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上调P16、Rb表达,下调CDK4、Cyclin D1表达,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ASP与Ara-C可能通过调节衰老相关蛋白P16、Rb、CDK4及Cyclin D1表达,进而促进移植小鼠白血病细胞衰老,为临床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阿糖胞苷 人白血病 K562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衰老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对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萃 孙可 +6 位作者 耿珊 刘俊 周玥 王璐 王建伟 黄国宁 王亚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604-1609,1616,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C/HPC)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照射组、照射组和照射+Rg1组,照射组与照射+Rg1组利用6.5 Gy的X射线全身一次性辐射小鼠。照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C/HPC)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照射组、照射组和照射+Rg1组,照射组与照射+Rg1组利用6.5 Gy的X射线全身一次性辐射小鼠。照射+Rg1组于照射前第7天起连续经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 20 mg/(kg·d),照射后继续注射同剂量人参皂苷Rg1直至处死;照射组同时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假照射组小鼠处理同照射组,但不照射。辐射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各组动物,改良免疫磁性吸附细胞分选(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法分离、纯化骨髓Sca-1+HSC/HPC并计数;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百分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olony forming unit-mixture,CFU-Mix)体外培养评价人参皂苷Rg1对辐射小鼠HSC/HPC衰老的影响;彗星试验测定细胞DNA损伤;并检测细胞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经MACS分离纯化后,Sca-1+HSC/HPC的纯度可达93.66%,活性可达99.4%。照射组Sca-1+HSC/HPC数量显著降低,且恢复缓慢,照射+Rg1组Sca-1+HSC/HPC数量下降在照射后第3天和第7天得到阻止,与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照射组SA-β-gal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假照射组和照射+Rg1组(P<0.001);照射组Sca-1+HSC/HPC与假照射组相比出现G1期阻滞,照射+Rg1组第3和第7天G1期细胞比例较照射组降低(P<0.05或P<0.01);照射组Sca-1+HSC/HPC形成CFU-Mix的数量明显低于假照射组(P<0.001),照射+Rg1组形成CFU-Mix的数量较照射组明显增加(P<0.001);照射组DNA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均明显大于假照射组和照射+Rg1组(P<0.001);与假照射组相比,照射组Sca-1+HSC/HPC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01),与照射组相比,照射+Rg1组Sca-1+HSC/HPC 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结论辐射损伤可导致HSC/HPC衰老;人参皂苷Rg1具有抗辐射致HSC/HPC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辐射致HSC/HPC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化应激介导的DNA损伤密切相关。本实验为人参皂苷抗辐射损伤致细胞衰老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L 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细胞衰老 电离辐射 DNA损伤
原文传递
当归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婕妤 樊艳玲 +6 位作者 贾道勇 张梦思 张岩岩 李静 景鹏伟 王璐 王亚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D-半乳糖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1次/d,持续42d;ASP+ D-半乳糖模型组:从D-半乳糖模型...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D-半乳糖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1次/d,持续42d;ASP+ D-半乳糖模型组:从D-半乳糖模型复制的第8天起,皮下注射ASP (120 mg/kg),1次/d,持续35 d;正常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与等时等渗盐水.药物注射完成第2 d,取眼球血制备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含量,制备肝脏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丙二醛(MDA),晚期糖苷化产物(AGEs)含量.制备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糖原染色观察肝脏内糖原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用One-way ANOVA法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D-半乳糖模型组小鼠肝脏病损严重,肝细胞出现退行性变化.ASP治疗35 d后,ASP+D-半乳糖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ALT为(21.49±4.81) U/L比(28.29±0.51) U/L,AST为(84.03±9.17) U/L比(97.93±3.56) U/L,TBil为(0.61±0.14)μmol/L比(1.19±0.18)μmol/L;SOD为(170.69±13.41) U/mg比(136.31±21.59) U/mg,MDA为(5.12±1.01)nmol/mg比(8.71±2.04)nmol/mg,GSH-Px为(47.01±8.85) U/ml比(33.22±5.44) U/m1,AEGs的含量下降,肝脏内糖原数量回升,肝脏病损和肝细胞损伤减轻. 结论 ASP能拮抗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机制 氧化应激 D-半乳糖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基于SIRT6/NF-κB信号通路对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渊 周玥 +4 位作者 王亚平 何颖红 丁继超 韩艳军 王翠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497-4501,共5页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SIRT6/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人参皂苷Rg_1抗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_1组。给予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_1组小鼠全身一次性6.5...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SIRT6/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人参皂苷Rg_1抗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_1组。给予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_1组小鼠全身一次性6.5 Gy ^(60)Coγ线照射,人参皂苷Rg_1组于照射前ip人参皂苷Rg_1 20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照射后继续ip等剂量人参皂苷Rg_1 7 d。给药结束后第2天,外周血血象指标检测确定人参皂苷Rg_1促进造血恢复情况;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各组Sca-1+HSC/HPC,造血祖细胞混合性集落(CFU-Mix)培养、细胞周期分析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分析人参皂苷Rg_1抗辐射损伤致Sca-1+HSC/HPC衰老的生物学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6、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辐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恢复缓慢,Sca-1+HSC/HPC出现细胞衰老特征,G0/G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CFU-Mix数量下降,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_1组小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数量增高,Sca-1+HSC/HPC G_0/G_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下降,CFU-Mix数量升高,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结论人参皂苷Rg_1可通过调控SIRT6/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辐射致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辐射 造血干/祖细胞 抗衰老 SIRT6 核转录因子-ΚB
原文传递
当归多糖联合阿糖胞苷对移植性人白血病小鼠模型肝脏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朱家红 徐春燕 +6 位作者 穆欣艺 刘俊 张梦思 贾道勇 张岩岩 黄国宁 王亚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极易进入血液并浸润、损伤肝脏。本室既往研究表明,当归多糖(APS)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治疗白血病时对肝脏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尾静脉移植K562细胞建立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极易进入血液并浸润、损伤肝脏。本室既往研究表明,当归多糖(APS)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治疗白血病时对肝脏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尾静脉移植K562细胞建立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APS、阿糖胞苷(Ara-c)以及两者联合(APS+Ara-c)治疗白血病小鼠,研究对肝脏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白血病小鼠对照组相比,APS或Ara-c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降低;肝功能损伤减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与总胆红素(TBiL)降低,白蛋白(Alb)升高;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得以抑制;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降低;肝指数减少;白血病细胞对肝小叶浸润减少,且凋亡率增加。APS+Ara-c联合治疗后肝脏病理恢复更加显著。综上所述,APS和Ara-c可减少肝脏内白血病细胞聚集,降低肝功能损伤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提示APS+Ara-c联合治疗可以发挥更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株 人白血病小鼠模型 当归多糖 阿糖胞苷 肝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