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必要性推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翁淳光 陈雪 翁亚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84,共3页
通过调查重庆市3 000个农村社区卫生室的建设情况,提出重庆地区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构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市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利用重庆市2008年农村社区卫生室调查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医学独立实验... 通过调查重庆市3 000个农村社区卫生室的建设情况,提出重庆地区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构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市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利用重庆市2008年农村社区卫生室调查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医学独立实验室运行的特点,探讨建立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必要性。医学独立实验室拥有完善的检验项目、专业的检测技术、健全的配送服务网络和规模化低收费的高效运行机制。医学独立实验室参与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可极大缓解政府为快速提高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所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压力。医学独立实验室建设将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逐步实现基层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独立实验室 新医改 农村社区卫生室 资源共享
下载PDF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课程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晶 唐敏 +1 位作者 欧俐苹 胥文春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形态学检验能力,本研究在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四年制医学检验... 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形态学检验能力,本研究在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共211名学生的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课程形态学教学中采用该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该教学模式在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课程形态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的形态学考试总评成绩分别为(83.22±1.63)分和(76.67±2.48)分,其均值分别比2018级2个专业学生的相关成绩[(76.39±0.69)分,(67.36±1.37)分]高了6.83分和9.31分;在回收有效问卷的198名学生中,190名(96.0%)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形态学知识的巩固,143名(72.2%)学生认为其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形态学学习中的难点,119名(60.1%)学生认为增强了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形态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主动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增强其对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的辨认能力,提高了该课程形态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医科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翻转课堂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施琼 刘晨 蒋凤兵 《基础医学教育》 2011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以检验的临床应用为目的,结合临床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思路丰富教学方法,联系实际改革实验教学,以更好地促进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临床医学高级人才。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中石英晶体微天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大莉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2,共2页
石英晶体微天平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无需标记、特异度和灵敏度高、可简单再生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细菌、病毒、衣原体、寄生虫、体液物质的检测,白血病表型的诊断和药物开发等方面。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生物传感器 适配子
下载PDF
探索新时代“医学技术”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模式——以《POCT即时即地检测》新课为载体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晓绵 张彦 胡小蕾 《创新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389-395,共7页
新时代背景下,现有医学技术教育模式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以及国家创新发展、健康社会对于医学技术全产业链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结合重庆医科大学对于新增设的医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以专业核心课程《POCT即时即地检测》为中心,... 新时代背景下,现有医学技术教育模式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以及国家创新发展、健康社会对于医学技术全产业链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结合重庆医科大学对于新增设的医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以专业核心课程《POCT即时即地检测》为中心,充分利用学院众创空间、校企联合iPOCT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构建PBL教学、翻转课堂和课内前沿创新实验的融合教育模式。探索出一条以实际人才需求为导向、易于推广的“医学技术”教育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技术 教育现代化 POCT即时即地检测
下载PDF
探索“雏鹰计划”在培养青少年医学科普素质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明昊 蔡晓钟 +3 位作者 金绍众 李雪 杨蕾 张伶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149-150,共2页
"雏鹰计划"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依靠高校与普通高中对接合作,探索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科普素质培养的基础教育改革创新项目。本文以医学科普教育为案例,阐述项目进程中高中学员经历的生物安全通识培训、红细胞血型鉴定操作、... "雏鹰计划"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依靠高校与普通高中对接合作,探索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科普素质培养的基础教育改革创新项目。本文以医学科普教育为案例,阐述项目进程中高中学员经历的生物安全通识培训、红细胞血型鉴定操作、无偿献血意识培养以及互动交流的效果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鹰计划 医学教育 生物安全 血型鉴定 无偿献血
下载PDF
核酸适配子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何大莉 曾照芳 《生物信息学》 2012年第4期297-300,共4页
核酸适配子与其靶物质的结合过程类似于抗原抗体反应,凡涉及抗体的领域几乎都可以用核酸适配子代替。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子具有稳定性好、易于人工合成和修饰、靶分子范围更广、与靶物质结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强等优点。近年来,核酸适... 核酸适配子与其靶物质的结合过程类似于抗原抗体反应,凡涉及抗体的领域几乎都可以用核酸适配子代替。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子具有稳定性好、易于人工合成和修饰、靶分子范围更广、与靶物质结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强等优点。近年来,核酸适配子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基础医学研究、疾病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子 SELXE技术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药物研发
下载PDF
不同检测系统血肾素和醛固酮结果一致性及对临床诊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杜超 牛长春 +3 位作者 田华 李甜 李智杰 廖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检测系统血肾素及醛固酮浓度结果一致性及对临床诊断的影响。方法收集患者及健康成年人新鲜血浆标本,制备不同浓度肾素及醛固酮样品,经A、B、C或D检测系统检测,分析检测系统间结果的一致性,部分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 目的分析不同检测系统血肾素及醛固酮浓度结果一致性及对临床诊断的影响。方法收集患者及健康成年人新鲜血浆标本,制备不同浓度肾素及醛固酮样品,经A、B、C或D检测系统检测,分析检测系统间结果的一致性,部分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结果再比较分析。健康成年人标本经A和D系统检测,验证其一致性并建立参考区间。结果血肾素和醛固酮浓度在4个系统间的Passing-Bablok分析示Y≠X,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1~0.992和0.944~0.976,Bland-Altman分析平均偏差分别为-15.9~0.3μIU/m L和-102.5~104.3 pg/m L,实验室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85%~31.6%和1.98%~28.32%。醛固酮S6~S10与LC-MS/MS结果比较中,r为0.757~0.865,Bland-Altman分析平均偏差为-190.7~-61.3pg/m L。健康成年人结果 Passing-Bablok分析示Y≠X,Bland-Altman分析中95%点均在±1.96s线内。以P2.5~P97.5建立肾素及醛固酮的立位参考区间,A系统为1.95~68.27μIU/m L和28.55~313.75 pg/m L,D系统为3.53~94.82μIU/m L和14.5~311.05pg/m L。结论仅部分检测系统间血肾素及醛固酮浓度结果一致性较好,不同检测系统的结果一致性亟待提高,各实验室应注重建立诊断切点及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素 醛固酮 化学发光法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下载PDF
从颅颌面偏斜浅谈教育中容易被忽略的卫生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胡小蕾 吴晓绵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7期2009-2015,共7页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如果提高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对教育卫生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卫生学不仅要评价教学活动合理与否,也应该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习惯破除纳入学...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如果提高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对教育卫生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卫生学不仅要评价教学活动合理与否,也应该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习惯破除纳入学科内容。以影响学生颅颌面生长发育的不良习惯为切入点,发现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卫生问题,分析不良习惯的原因和后果,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从颅颌面问题为抓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抛砖引玉将有利于逐步形成教育卫生教育的新课程体系。将成为切实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抓手,也是教育卫生学学科内容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育卫生学 不良学习卫生习惯 下颌偏斜 颞下颌关节病
下载PDF
GP73、AFP-L3、GPC-3和DCP联合检测在低浓度AFP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验证 被引量:24
10
作者 赵运胜 王春华 +3 位作者 高芹 廖飞 张丽娜 崔辰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考察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异常凝血酶原(DCP)联合检测对低浓度甲胎蛋白(AFP)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低浓度AFP小肝癌患者50例,非肝癌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60... 目的考察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异常凝血酶原(DCP)联合检测对低浓度甲胎蛋白(AFP)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低浓度AFP小肝癌患者50例,非肝癌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者40例。用酶联免疫分析定量检测各组人群血清GP73、DCP和GPC-3水平,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总AFP和分离洗脱液中AFP-L3浓度,并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例。结果各组血清GP73、AFP-L3、GPC-3和DC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4种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单项检测中GP73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准确率和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72.0%、86.7%和0.826;GPC-3特异性最高,为98.0%。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0%、94.0%、88.7%和0.867。结论单独检测GP73和AFP-L3对低浓度AFP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价值,用于低浓度AFP小肝癌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甲胎蛋白异质体3 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 异常凝血酶原
下载PDF
BMP9下调HIF-1α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和迁移侵袭
11
作者 余涛 陈远香 +6 位作者 刘施妍 余伙梅 廖德宇 杨诗雨 曾涛 魏兰 张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0-846,共7页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BMP9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氧糖酵解和迁移侵袭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组使用人BMP9重组腺病毒(AdBMP9)感染MDA-MB-231细胞,对照组用空载的GFP腺病毒感染细胞。采用乳酸、葡萄糖和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葡...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BMP9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氧糖酵解和迁移侵袭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组使用人BMP9重组腺病毒(AdBMP9)感染MDA-MB-231细胞,对照组用空载的GFP腺病毒感染细胞。采用乳酸、葡萄糖和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乳酸和ATP生成量;通过GEPIA2数据库,分析BMP9在泛癌中与糖酵解关键酶基因的相关性;qRT-PCR检测过表达BMP9后,MDA-MB-231中糖酵解关键酶GLUT1、HK2、PKM2、LDHA的mRNA表达水平;STRING数据库分析BMP9抑制MDA-MB-231有氧糖酵解潜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IF-1α和下游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不同处理后,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MP9下调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乳酸生成及ATP水平(P<0.01),抑制HIF-1α及其下游蛋白表达;Rescue实验中,过表达HIF-1α能逆转BMP9对MDA-MB-231细胞有氧糖酵解和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BMP9下调HIF-1α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有氧糖酵解和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MP9 HIF-1Α 有氧糖酵解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KDM4A通过下调BMP9促进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和侵袭
12
作者 陈远香 余涛 +3 位作者 杨诗雨 曾涛 魏兰 张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4,共9页
背景与目的: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能抑制人乳腺癌的恶性进展,但其在乳腺癌中常异常低表达。本研究拟探索表观遗传修饰的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4A,KDM4A)在... 背景与目的: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能抑制人乳腺癌的恶性进展,但其在乳腺癌中常异常低表达。本研究拟探索表观遗传修饰的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4A,KDM4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探究KDM4A与BMP9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DM4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MP9之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验证;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验证KDM4A对BMP9的调控作用,采用RNA稳定性实验及CHX蛋白稳定性实验验证KDM4A对BMP9表达的影响。采用RNA干扰技术及敲低BMP9的腺病毒构建转染KDM4A小干扰RNA(siKDM4A)或感染siBMP9腺病毒(Ad-siBMP9)的外源性重组MDA-MB-231细胞,采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KDM4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KDM4A与B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TF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DM4A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均高表达,敲低KDM4A可显著上调BMP9。ChIP实验证实,KDM4A可显著富集于BMP9基因启动子区域,降低其组蛋白赖氨酸36号位而不是4号位甲基化水平,从而沉默BMP9表达。RNA稳定性实验及CHX蛋白稳定性实验证实,KDM4A对BMP9的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其蛋白降解。敲低KDM4A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而这种作用可被敲低BMP9所部分逆转。结论:KDM4A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高表达,并可通过下调BMP9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甲基化水平沉默其表达,以及在蛋白水平而不是mRNA水平影响BMP9稳定性,促进乳腺癌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 组蛋白去甲基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9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1和B_6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悦 左明 +1 位作者 樊子勉 丁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7-632,共6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电化学检测(CE-ECL/EC)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6(VB6)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对VB1进行水解,可增强其电化学发光信号,并采用序贯均匀设计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进行优化,测定VB1的电化学发...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电化学检测(CE-ECL/EC)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6(VB6)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对VB1进行水解,可增强其电化学发光信号,并采用序贯均匀设计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进行优化,测定VB1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和VB6的电化学信号。VB1和VB6能在5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电化学发光强度与VB1浓度在5.0~5 00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检测限(S/N=3)为2.7μg/mL;电流强度与VB6浓度在10.0~1 00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测限(S/N=3)为6.8μg/mL。VB1和VB6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0%~100.0%,相对标准偏差为1.4%~6.7%。用建立的方法对复合VB片中的VB1和VB6进行测定,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电化学 维生素B1 维生素B6
下载PDF
血浆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猛 于丹军 +4 位作者 刘匀 张洪东 王建新 王春华 张晓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检测对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检测对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62例AL合并DIC疑似患者,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积分诊断标准,分为显性DIC组(n=20)、DIC前期组(n=11)及非显性DIC组(n=31),比较入院当日3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TAT、PIC、TM、t-PAIC水平;按照患者28 d内生存情况再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47)与死亡组(n=15),比较入院当日2组患者的血浆TAT、PIC、TM及t-PAI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AT、PIC、TM及t-PAIC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AL合并DIC的诊断效能。结果:显性DIC组与DIC前期组患者入院当日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高于非显性DIC组(P<0.05),显性DIC组患者血浆TAT、PIC、TM及tPAIC水平与DIC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TAT、PIC、TM及t-PAIC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AT、TM、PIC及t-PAIC联合检测应用于AL合并DIC疑似患者,可获得更大的诊断效能(AUC=0.921)。结论:血浆TAT、PIC、TM及t-PAIC联合检测对AL合并DIC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调节蛋白 急性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凝血与纤溶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重症感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猛 于丹军 +4 位作者 刘匀 张洪东 王建新 王春华 张晓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22-826,853,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4项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重症感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4项凝血与纤溶标志物对重症感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症感染引发的DIC疑似患者86例,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积分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显性DIC组(n=29)、DIC前期组(n=15)、非显性DIC组(n=42),比较3组患者入住ICU当日的血浆TAT、PIC、TM、t-PAIC水平及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AT、PIC、TM、t-PAIC单项或联合检测对重症感染引发DIC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显性DIC组、DIC前期组患者的血浆TAT、TM、t-PAIC的水平高于非显性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DIC组与DIC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浆PI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TAT、TM、t-PAIC联合检测早期诊断重症感染引发DIC的价值也比单项检测高。结论:TAT、TM及t-PAIC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重症感染引发DIC的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调节蛋白 重症感染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下载PDF
55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佳丽 王维 +5 位作者 王子萌 金春芳 范芳梅 马毓蓉 何於娟 余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49-2352,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微生物类型及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纳入患者555例,共计571耳,其中男性272耳,女性299耳)耳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微生物类型及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纳入患者555例,共计571耳,其中男性272耳,女性299耳)耳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率的排序,检测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结果 571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79耳(占66.37%),其中细菌334耳(占88.13%)、真菌47耳(占12.40%)。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耳(占57.19%)、金黄色葡萄球菌58耳(占17.37%)、铜绿假单胞菌31耳(占9.28%)。药物敏感性因菌种而异。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耳分泌物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注射用比阿培南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倩 李晓璐 +2 位作者 俞宏松 郭晶 易钢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2-64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测定比阿培南的新方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比阿培南对铁氰化钾氧化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且光信号的增强值与比阿培南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比阿培南...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测定比阿培南的新方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比阿培南对铁氰化钾氧化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且光信号的增强值与比阿培南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比阿培南的新方法。结果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增加强度与比阿培南的浓度在0.02~0.6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3×10-3 mg/L。对0.2 mg/L比阿培南连续平行测定11次,测得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7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重复性好,并可用于注射用比阿培南针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比阿培南 鲁米诺 铁氰化钾
下载PDF
SNHG3介导的自噬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18
作者 陈远香 余伙梅 +5 位作者 刘施妍 廖德宇 余涛 杨诗雨 曾涛 张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探讨LncRNA SNHG3调控自噬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迁移、侵袭及EMT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SNHG3在乳腺癌及乳腺癌细胞MCF-7中的表达;采用RNAi技术构建敲低SNHG3(siSNHG3)及对照(siNC)的MC... 目的探讨LncRNA SNHG3调控自噬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迁移、侵袭及EMT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SNHG3在乳腺癌及乳腺癌细胞MCF-7中的表达;采用RNAi技术构建敲低SNHG3(siSNHG3)及对照(siNC)的MCF-7重组细胞株,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标志;使用自噬体-溶酶体融合抑制剂BafA1或早期自噬体形成抑制剂3-MA处理敲低或不敲低SNHG3的MCF-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LC3-Ⅱ或p62表达,观察对自噬囊泡形成或自噬降解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CCK-8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siSNHG3联合或不联合BafA1或3-MA对MCF-7细胞增殖、横向迁移、纵向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对MCF-7细胞EMT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及RT-qPCR证实,SNHG3在乳腺癌及乳腺癌细胞MCF-7中高表达;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证实,敲低SNHG3可激活乳腺癌的自噬;克隆形成、CCK-8、划痕愈合及Transwell实验证实,下调SNHG3表达可通过激活自噬抑制肿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证实,SNHG3通过负调控自噬促进乳腺癌的EMT进程。结论SNHG3在乳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负调控自噬,并可通过负调控自噬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过程,提示SNHG3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SNHG3 自噬 增殖 迁移 侵袭 EMT
下载PDF
南充市Rh阴性献血者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松 张伶 +3 位作者 邹韬 杨兴明 赵冰海 陈科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1040-1041,共2页
目的调查南充市Rh阴性无偿献血者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情况。方法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初检Rh阴性的献血者进行Rh阴性确认、血清学表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结果在433份送检标本中共确认Rh阴性402份(92.8%),检出D变异体23份(5... 目的调查南充市Rh阴性无偿献血者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情况。方法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初检Rh阴性的献血者进行Rh阴性确认、血清学表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结果在433份送检标本中共确认Rh阴性402份(92.8%),检出D变异体23份(5.3%),其余8份(1.9%)为检验科RhD检测错误;共检出不规则抗体12份,在Rh确认阴性献血者中检出7份抗-D(1.7%);Rh阴性献血者的血清学表型分布结果主要以dccee和dCcee为主,其余为dCCee、dccEe和dCcEe。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了南充市Rh阴性无偿献血者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的分布情况,保障了临床Rh阴性患者输血安全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阴性 D变异体 血清学表型 不规则抗体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奈替米星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翠颖 谢昌利 +2 位作者 吴碧涛 林艳 涂植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奈替米星的方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奈替米星对铁氰化钾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奈替米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方法学评价及对... 目的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奈替米星的方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奈替米星对铁氰化钾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奈替米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方法学评价及对血浆奈替米星的测定,观察建立方法的性能。结果优化后的最佳检测条件是:鲁米诺浓度为10μmol/L,铁氰化钾的浓度为30μmol/L,Na OH的浓度为0.10mol/L,采样时间为5s,泵速为30r/min,负高压为630V。在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增加强度与奈替米星的浓度在1.0×10^(-6)~5.0×10^(-5)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2×10^(-7)g/m L。对含3.6×10^(-6)g/m L奈替米星的溶液平行测定11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结论本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析成本低,可用于血浆中奈替米星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奈替米星 鲁米诺 铁氰化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