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菌群分析和除氮基因工程出发菌的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展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对脱氮污水处理工艺的活性污泥的菌群组成进行分析 ,以期获得适合于脱氮基因工程改良的出发菌。方法 :首先采用平板稀释法对活性污泥进行菌落计数 ,并对分离到的菌落进行详细的生化鉴定 ,对其中的优势菌—假单胞菌进行脱氮能力测... 目的 :对脱氮污水处理工艺的活性污泥的菌群组成进行分析 ,以期获得适合于脱氮基因工程改良的出发菌。方法 :首先采用平板稀释法对活性污泥进行菌落计数 ,并对分离到的菌落进行详细的生化鉴定 ,对其中的优势菌—假单胞菌进行脱氮能力测定 ,并分析其对常作为筛选标志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发现在采用该工艺的活性污泥中 ,优势菌为假单胞菌、肠杆菌、莫拉菌和不动杆菌 ,分别占总菌数的2 3%、16 %、16 %和 12 %。根据菌群分析的结果 ,从中选择了两株耐药性弱、脱氮能力强的菌作为基因改良的出发菌。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活性污泥的菌群构成 ,获得了两株适合基因工程改良的菌株 ,为日后脱氮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 菌群 基因工程 假单胞菌
下载PDF
一种腹腔镜人工气腹体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干晓琴 姚珍薇 +5 位作者 王华斌 袁瑞 余琴 彭勤 赵纯全 刘明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22-724,共3页
目的:建立腹腔镜人工气腹体外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不锈钢密封罐和自动气腹机建立腹腔镜人工气腹体外模型,用MTT法观察CO2气腹(7mmHg,4h)对人宫颈癌细胞CaSki体外生长的影响,实验重复3次。设未处理组为对照。结果:CO2气腹组和对... 目的:建立腹腔镜人工气腹体外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不锈钢密封罐和自动气腹机建立腹腔镜人工气腹体外模型,用MTT法观察CO2气腹(7mmHg,4h)对人宫颈癌细胞CaSki体外生长的影响,实验重复3次。设未处理组为对照。结果:CO2气腹组和对照组同次处理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处理后第24h、48h两组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处理后第72h、96h、120h CO2组各时间点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3次重复实验同一时间点所测吸光度值(A)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密封罐和自动气腹机建立的腹腔镜人工气腹体外模型是一种进行腹腔镜体外研究的理想模型;采用该模型发现CO2气腹促进人宫颈癌细胞CaSki的体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人工气腹 体外模型 宫颈肿瘤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熊菲 程茜 +1 位作者 刘明方 陈淑惠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 ll,DC)数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 t cu lturesupernatan t,SCS)、无菌生理...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 ll,DC)数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 t cu lturesupernatan t,SCS)、无菌生理盐水给BALB/c小鼠灌胃,均为0.5 m l/(只.d),连续7 d,取小肠空、回肠段,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肠道DC数量。结果DC分布于整个空、回肠的黏膜固有层。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胞核外形亦不规则,多数呈偏心位,且DC有不规则突起,与周围细胞有紧密的接触。计数发现,双歧杆菌灌胃后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DC数量增加(P<0.05),以活菌作用最明显,死菌次之,培养上清作用最弱,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双歧杆菌能增加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DC的数量,活菌作用最明显。提示双歧杆菌通过胃肠道途径可能影响DC的分化、发育;对DC的作用可能就是双歧杆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环节;且保持活菌状态对机体免疫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树突状细胞 小鼠 肠道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免疫抑制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蒋虹 胡宏 +2 位作者 魏启欧 刘明方 陈淑惠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5-67,共3页
为探讨双歧杆菌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保护作用,作者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方法复制了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研究白色念珠菌感染前后两歧双歧杆菌灌饲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感染前灌饲两歧双歧杆菌能有效地抑制白色念珠菌在小鼠肠... 为探讨双歧杆菌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保护作用,作者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方法复制了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研究白色念珠菌感染前后两歧双歧杆菌灌饲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感染前灌饲两歧双歧杆菌能有效地抑制白色念珠菌在小鼠肠道中的定植,并且保护肠粘膜的完整性。对其机理的研究认为,两歧双歧杆菌可能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增加肠道中生理菌群的数量、降低肠道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白色念珠菌感染 抗感染作用
下载PDF
益生元及其作用概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蒋虹 胡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4-55,共2页
益生元及其作用概述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微生物教研室重庆630046蒋虹胡宏人肠道细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人类有益的,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一类是对人无益或有害的,如一些肠杆菌和梭菌等。增加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与活性的... 益生元及其作用概述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微生物教研室重庆630046蒋虹胡宏人肠道细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人类有益的,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一类是对人无益或有害的,如一些肠杆菌和梭菌等。增加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与活性的方法有两种,应用益生菌和益生元。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元 微生态制剂 药理学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双歧杆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熊菲 程茜 +1 位作者 刘明方 陈淑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其数量、形态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tculturesuper-na...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其数量、形态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tculturesuper-natant,SCS)、无菌生理盐水给Balb/c小鼠灌胃,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肠道DC数量。体外实验中①用热灭活双歧杆菌单独诱导单核细胞,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单核细胞形态是否发生改变,能否诱导成为DC;②以GM-CSF、IL-4联合诱导单核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热灭活的双歧杆菌,观察DC形态。结果:体内实验发现DC分布于整个空、回肠的黏膜固有层,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双歧杆菌灌胃后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DC数量增加(P<0.05),以活菌作用最明显,死菌次之,培养上清作用最弱。体外单用热灭活的双歧杆菌,不能诱导单核细胞为DC,但能促进单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DC的形态向成熟化发展。结论:双歧杆菌通过胃肠道途径可能影响DC的分化、发育、成熟,但在体内复杂的环境中双歧杆菌并不是单独作用的。DC的分化发育过程可能影响因素众多,体内微环境的变化会影响DC的分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双歧杆菌
下载PDF
T 细胞衰老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宏娟 王跃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5年第2期88-91,95,共5页
衰老是机体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此时免疫系统发生了复杂的重塑,其中 T 淋巴细胞的变化最明显。通过对衰老时 T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T 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以及 T 细胞衰老分子基础的研究探讨,可为找到有效延缓免疫衰老的... 衰老是机体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此时免疫系统发生了复杂的重塑,其中 T 淋巴细胞的变化最明显。通过对衰老时 T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T 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以及 T 细胞衰老分子基础的研究探讨,可为找到有效延缓免疫衰老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衰老 T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分子机制 延缓 研究进展 机体代谢 理论依据 过程 变化
下载PDF
定量PCR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频佳 张德纯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应用定量PCR对弓形虫进行定量检测,为弓形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条快速、准确、灵敏的途径.现就定量PCR技术诊断弓形虫病所用目的基因、定量PCR的类型以及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诊断 定量PCR技术 弓形虫病 研究进展 定量检测 灵敏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目的基因
下载PDF
乳酸菌与肿瘤防治 被引量:9
9
作者 温柏平 胡宏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6年第1期30-32,共3页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杆菌(lactobacillus)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占绝对优势的生理性细菌。这些细菌都能发酵糖类,并产生大量乳酸,因此称之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双歧杆菌等乳酸菌与机体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对维护肠道...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杆菌(lactobacillus)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占绝对优势的生理性细菌。这些细菌都能发酵糖类,并产生大量乳酸,因此称之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双歧杆菌等乳酸菌与机体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对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乳酸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酶,为机体提供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酸化肠道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宿主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保护造血器官。现已肯定,双歧杆菌等乳酸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乳酸菌在防治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颇受学者们关注。研究证实,乳酸菌及其发酵的酸奶具有预防和抑制肿瘤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双歧杆菌 肿瘤 防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菲 程茜 +1 位作者 刘明方 陈淑惠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双歧杆菌 树突状细胞 细胞来源 单核 淋巴细胞增殖功能 免疫效应细胞 机体免疫系统 体外细胞培养 分泌细胞因子 影响的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