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9528例体检人群糖代谢特点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永红 罗晶 +5 位作者 王继红 钟晓妮 谢友红 谢微波 邓学洁 李启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体检人群血糖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3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9528例调查对象按病史及空腹血糖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NGT组)、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和糖尿病组(DM组),了解体检人群中不同性别及不同... 目的:探讨重庆市体检人群血糖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3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9528例调查对象按病史及空腹血糖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NGT组)、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和糖尿病组(DM组),了解体检人群中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糖代谢异常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9528例中NCT组8271例(86.81%),IFG组943例(9.89%)、糖尿病组314例(3.30%),其中体检人群男性糖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发生有增加趋势(P<0.0001)。糖尿病组四项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IFG组高TG,TC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年龄、BMI、血压和血脂几项因素均对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糖代谢异常在重庆市体检人群中发生率较高。IFG和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控制体重、血压、脂代谢异常等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对糖代谢异常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 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9528例体检人群脂代谢特点及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隽 王永红 +5 位作者 王继红 李启富 谢友红 谢微波 邓学洁 刘正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体检人群脂代谢水平和脂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分析14918例健康体检人中进行了血脂检查的9528例人群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 目的:探讨重庆市体检人群脂代谢水平和脂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分析14918例健康体检人中进行了血脂检查的9528例人群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血脂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段及男女间脂代谢水平和各类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代谢异常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血糖(GLU)的相关性。结果:9528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脂代谢异常数为3853(40.4%),高TG2504(26.3%)、高TC1901(20.0%)、高LDL—C1573(16.5%)、低HDL—C383(4.0%),其中一项指标异常1978(51.3%)、两项指标异常1260(32.7%)、三项指标异常597(15.5%)、四项指标均异常18(0.5%);高TC、高TG和高LDL—C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而70~年龄段各项脂代谢水平和高TG和高LDL—C有降低的趋势;男性体检人群脂代谢水平和脂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性别、年龄、BMI、血压和GLU五项因素均对TG和LDL—C异常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影响TC代谢的因素是年龄、血压和GLU;性别、BMI和GLU对低HDL—C发生率也有显著影响。结论:脂代谢异常在重庆市体检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而利于对脂代谢异常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代谢 脂代谢异常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苦参碱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8
3
作者 张彦 蒋纪恺 +4 位作者 刘小珊 刘北忠 许相儒 何渝军 戴碧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56-758,共3页
研究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以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化学染色了解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并利用程序性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0 1g/L苦参碱能够诱导K... 研究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以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化学染色了解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并利用程序性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0 1g/L苦参碱能够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分化,形态学上类似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联苯胺染色阳性率由1 %~2 %上升至7 %,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糖原由阴性转为强阳性且阳性率为100 %;1 0g/L苦参碱作用24h,30 %的K562细胞可出现明显的空泡,并有凋亡小体出现,末端标记法也检测到凋亡的出现。结论 :0 1g/L苦参碱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白血病 细胞凋亡 K562细胞
下载PDF
苦参碱对K562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北忠 蒋纪恺 +2 位作者 何於娟 张彦 刘小珊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92-1295,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一定浓度的苦参碱能诱导K562细胞分化,本研究拟初步探讨其诱导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运用链亲和素-生物素放大系统结合的酶联免疫法,动态检测苦参碱作用于K562细胞后,K562细胞膜相及胞浆内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和磷酸酶活性... 背景与目的:一定浓度的苦参碱能诱导K562细胞分化,本研究拟初步探讨其诱导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运用链亲和素-生物素放大系统结合的酶联免疫法,动态检测苦参碱作用于K562细胞后,K562细胞膜相及胞浆内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苦参碱能抑制K562细胞内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在<0.1mg/ml的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0.1mg/ml的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后,伴随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变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活性也有一个短暂的下降。结论:在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涉及到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改变。膜相中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改变先于胞浆内的改变,提示有一个信号的跨膜转运过程。同时伴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反映了胞内的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即时调节机制。苦参碱对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具有特异性与饱和性的特点,还提示有相应的受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K562细胞 细胞分化 信号转导 酶联免疫法 肿瘤 化疗
下载PDF
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表型的改变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於娟 蒋纪恺 +4 位作者 张彦 刘小珊 刘北忠 许相儒 涂植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苦参碱 K562细胞 表面分化抗原 表型 中药 实验
下载PDF
苦参碱对K562细胞早期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何於娟 蒋纪恺 +5 位作者 欧一衡 刘北忠 刘小珊 张彦 马凌娣 涂植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苦参碱具有抗癌活性,我们前期的研究也证明苦参碱对K562细胞有增殖抑制与诱导分化作用。但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拟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0.2mg/ml苦... 背景与目的:苦参碱具有抗癌活性,我们前期的研究也证明苦参碱对K562细胞有增殖抑制与诱导分化作用。但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拟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0.2mg/ml苦参碱对K562细胞原癌基因c-myc、c-jun、H-ras、p21和肝细胞核转录因子HN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经苦参碱处理3h后K562细胞c-myc、c-jun、HNF-1α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H-ras、p21mRNA表达明显增高。结论:0.2mg/ml苦参碱引起的K562细胞相关癌基因表达变化可能与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K562细胞 癌基因表达
下载PDF
苦参碱对内毒素致炎大鼠PLA_2活性影响及其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邱耕 涂植光 李晓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30-632,共3页
目的 研究苦参碱抗炎机制和其抑制磷脂酶 A2 (PL A2 )活性的作用。方法 用 [3H]花生四烯酸掺入大肠杆菌膜为底物检测细胞内外 PL A2 方法 ,测定了苦参碱对内毒素 (L PS)造成的大鼠急性内毒素炎症时血清中分泌型磷脂酶 A2 (s PL A2 )... 目的 研究苦参碱抗炎机制和其抑制磷脂酶 A2 (PL A2 )活性的作用。方法 用 [3H]花生四烯酸掺入大肠杆菌膜为底物检测细胞内外 PL A2 方法 ,测定了苦参碱对内毒素 (L PS)造成的大鼠急性内毒素炎症时血清中分泌型磷脂酶 A2 (s PL A2 )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中胞浆型磷脂酶 A2 (c PL A2 )活性的影响 ,同时用 Fura2 - AM作荧光指示剂检测胞内游离 Ca2 + 浓度的变化 ,并通过大鼠足跖肿胀实验证实苦参碱的抗炎作用。结果 在 L PS介导的急性内毒素血症大鼠 ,30 mg/ m L 的苦参碱 0 .2 m L ip1h对外周血 s PL A2 抑制效果最好 ,抑制率达 (81.9± 1.8) % ,此时胞内 c PL A2 活性抑制率是 (2 8.4± 6 .0 ) % ,而 Ca2 +浓度是 (15 7.10± 2 0 .5 6 ) nmol/ L,比对照升高 15 .3%。足跖肿胀实验亦证明苦参碱对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苦参碱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新型 PL 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苦参碱 内毒素 大鼠 PLA2 抗炎机制
下载PDF
苦参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司维柯 秦建平 +2 位作者 蒋纪恺 王霞文 魏明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9-310,共2页
K562细胞属于人红白血病细胞株,是骨髓多能干细胞。以苦参作诱导分化剂,可使K562细胞有分化现象并向多方向分化,这为临床探索中药非杀伤性治疗白血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苦参 K562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苦参及其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3
9
作者 许相儒 蒋纪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苦参 生物碱 抗肿瘤
下载PDF
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相关cDNA的克隆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彦 蒋纪恺 +3 位作者 刘小珊 刘北忠 许相儒 何渝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 克隆苦参碱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分化的相关基因,以求了解白血病细胞分化及苦参碱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白血病细胞K562为研究对象,在苦参碱诱导其分化的基础上,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K562细胞在苦参碱诱导前及诱导后48小时... 目的 克隆苦参碱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分化的相关基因,以求了解白血病细胞分化及苦参碱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白血病细胞K562为研究对象,在苦参碱诱导其分化的基础上,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K562细胞在苦参碱诱导前及诱导后48小时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苦参碱诱导前后的K562细胞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一些基因在诱导后表达增强,而一些基因经苦参碱作用后表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经克隆和筛选获得部分表达差异的cDNA片段,为进一步研究苦参碱的诱导分化机制及肿瘤细胞发生和分化机制打下了基础。结论 苦参碱具有调控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是多基因共同参与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K562细胞 CDNA 白血病 克隆 MRNA
下载PDF
NIDDM 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及其与体重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刚毅 邱鸿鑫 +3 位作者 邓华聪 李伶 汪恕萍 张素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5-116,共2页
NIDDM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及其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杨刚毅1邱鸿鑫1邓华聪1李伶2汪恕萍1张素华1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血中游离脂肪酸(FFA)的改变则在... NIDDM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及其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杨刚毅1邱鸿鑫1邓华聪1李伶2汪恕萍1张素华1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血中游离脂肪酸(FFA)的改变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体内脂代谢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脂肪酸 体重指数
下载PDF
苦参碱触发的K562细胞胞内钙信号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北忠 蒋纪恺 +2 位作者 张彦 刘小珊 何於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4期33-35,共3页
目的 研究苦参碱诱导K5 6 2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以Fura 2 AM为荧光探针 ,定量分析苦参碱作用后K5 6 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经苦参碱处理后 ,在胞外有钙的情况下 ,K5 6 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由 12 9.0 2nmol/L升... 目的 研究苦参碱诱导K5 6 2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以Fura 2 AM为荧光探针 ,定量分析苦参碱作用后K5 6 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经苦参碱处理后 ,在胞外有钙的情况下 ,K5 6 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由 12 9.0 2nmol/L升至 2 0 7.5 0nmol/L ,并维持较长时间 ;在无胞外钙的情况下 ,胞内钙离子浓度由 12 9.0 2nmol/L迅速升至 16 4 .2 2nmol/L ,并迅速恢复。两者的增高幅度均与苦参碱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在苦参碱诱导K5 6 2细胞分化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K562细胞胞 钙信号 细胞分化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於娟 蒋纪恺 +4 位作者 张彦 刘小珊 马凌娣 欧一衡 涂植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诱导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改良的mRNA差异显示逆转技术(DDRT-PCR)筛选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cDNA片段纯化、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研究苦参碱诱导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改良的mRNA差异显示逆转技术(DDRT-PCR)筛选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cDNA片段纯化、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验证。进一步对其中的未知差异cDNA片段采用North-ern杂交确定其转录本的大小及组织分布特性,进而充分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资源对差异片段进行结构和功能的预测。结果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前后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获得了17条差异条带。其中4个差异显著片段经RT-PCR验证后,在Genbank中分析,有3个为已知基因,1个可能为未知基因,暂命名为KH基因。Northern杂交证实KH基因转录本的大小为1.35kb,分布于正常人体脑组织中。结论苦参碱具有诱导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发生变化的作用,由苦参碱诱导的K562细胞分化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过程;KH基因可能是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后表达量发生改变的未知基因,可能与细胞癌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K562细胞 诱导分化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对氧磷酯酶-1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蒲霞 曾繁荣 +1 位作者 曾昭淳 刘万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血清PON1活性用酚乙酸酯为底物测定。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用ELISA法测定。结果老年单纯T2DM组PON1活性为(9608±3143)kU/L,比...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并发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血清PON1活性用酚乙酸酯为底物测定。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用ELISA法测定。结果老年单纯T2DM组PON1活性为(9608±3143)kU/L,比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13028±1948)kU/L,P<001〕,T2DM并发DR组PON1活性(7453±1679)kU/L,比老年单纯T2DM组显著降低(P<001)。oxLDL浓度在老年单纯T2DM为(6996±841)μg/L,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4264±763)μg/L,P<001〕,老年人T2DM并发DR组oxLDL浓度为(8123±849)μg/L比老年单纯T2DM组显著升高(P<001)。PON1活性与oxLDL的浓度呈高度负相关(r=-08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ON1活性是T2DM并发DR的高度危险因素(P<001)。结论PON1活性在T2DM显著下降,且在并发T2DM患者下降更显著。PON1活性与oxLDL呈负相关。PON1活性降低是T2DM并发DR的高度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对氧磷酯酶-1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初探 被引量:25
15
作者 曾小莉 涂植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参总皂甙 (TSPG)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以MTT法 ,光镜 ,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观察TSPG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 ,形态 ,超微结构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癌细胞在 4 0 0ug mlTSPG处理后 ,生长受... 目的 探讨人参总皂甙 (TSPG)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以MTT法 ,光镜 ,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观察TSPG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 ,形态 ,超微结构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癌细胞在 4 0 0ug mlTSPG处理后 ,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光镜 ,电子显微镜表明经TSPG作用细胞形态向正常肝细胞方向逆转。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TSPG使细胞生长阻滞于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诱导分化 肝癌 肝癌细胞
下载PDF
苦参提取液诱导K_(562)细胞分化的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司维柯 韩风 +4 位作者 秦建平 蒋纪恺 张彦 王霞文 魏明竞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6-81,116,共7页
苦参是常用的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它的抗肿瘤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用苦参提取液(12g/L)作诱导分化剂,以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实验模型,培养三天,每天作细胞化学染色。用药后Wright's_Gie... 苦参是常用的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它的抗肿瘤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用苦参提取液(12g/L)作诱导分化剂,以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实验模型,培养三天,每天作细胞化学染色。用药后Wright's_Giemsa染色,细胞形态有分化成熟的趋势。髓过氧化物酶染色(MPO)阳性,糖原反应(PAS)阳性,a-醋酸荼酚酯酶(α-NAE)阴性。对照组上述染色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苦参有促K562细胞向粒系和红系分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红白血病 分化
下载PDF
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谦 汪恕萍 刘先俊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15-71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重195g 左右的雄性Wistar大鼠50只 ,随机分为5组 :C组 :正常对照组 ;D组 :糖尿病组 ;DT1 组 :糖尿病鼠 +维生素C30mg/(kg·d)组 ;DT2 组 :糖尿病鼠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重195g 左右的雄性Wistar大鼠50只 ,随机分为5组 :C组 :正常对照组 ;D组 :糖尿病组 ;DT1 组 :糖尿病鼠 +维生素C30mg/(kg·d)组 ;DT2 组 :糖尿病鼠 +维生素C90mg/(kg·d)组 ;DT3 组 :糖尿病鼠 +维生素C270mg/(kg·d)组。实验第9wk检测血浆、肾脏维生素C水平和AR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糖尿病组血浆、肾脏维生素C水平显著下降 (P<0 05) ,肾皮质AR活性明显升高 (P<0 01) ;3种剂量维生素C治疗组血浆、肾脏维生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AR活性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 (P<0 05)。结论 :补充维生素C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血浆肾脏维生素C水平 ,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R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糖尿病 大鼠 肾脏 醛糖还原酶活性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与白血病细胞系的分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莉萍 刘祥贵 +6 位作者 蒋纪恺 张彦 许湘儒 刘北忠 何渝军 康格非 刘小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和端粒酶活性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诱导分化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未经药物处理的K-562和HL-60细胞有高的端粒酶活性;用苦参碱...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和端粒酶活性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诱导分化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未经药物处理的K-562和HL-60细胞有高的端粒酶活性;用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和维甲酸处理HL-60细胞一定时间后,端粒酶活性被明显抑制:分化诱导剂不能直接抑制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的高低与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有关。结论:分化是细胞自身调控的过程,端粒酶活性的高低与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白血病细胞系 PCR-ELISA
下载PDF
血管发生抑制因子restin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血管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革 柯细松 +2 位作者 冯涛 周兰 曾昭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克隆人血管发生抑制因子restin(hRS) ,在E .coli中融合表达 ,并测定其抗血管活性。方法 :用RT PCR法从中国人胎盘组织中扩增hRS基因 ,重组入pGEM T载体中并测序鉴定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 hRS ,表达融合蛋白GST hRS。融合蛋白经... 目的 :克隆人血管发生抑制因子restin(hRS) ,在E .coli中融合表达 ,并测定其抗血管活性。方法 :用RT PCR法从中国人胎盘组织中扩增hRS基因 ,重组入pGEM T载体中并测序鉴定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 hRS ,表达融合蛋白GST hRS。融合蛋白经亲和纯化及凝血酶切后 ,采用鸡胚绒毛膜尿囊膜试验检测其抗血管生成活性。结果 :RT PCR产物为 5 64bp ,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胶原XV(COL15A1)的C端序列一致 ,但在 2 1位 (TCT→TCG)引起丝氨酸的同义突变 ,82位 (ACA→TCA)引起丝氨酸突变为苏氨酸。诱导表达的人GST hRS融合蛋白经凝血酶切后 ,分子量为 2 0kD ,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结论 :hRS的成功克隆、表达为抗血管生成治疗实体瘤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发生抑制因子 RESTIN 融合表达 抗血管生成活性 胎盘组织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对人肝癌细胞胞浆中某些表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曾小莉 涂植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76-778,共3页
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ofpanaxginseng ,TSPG)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甲胎蛋白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酶促反应试剂盒检测细胞浆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 ,用免疫组化染色和ELISA法定性和定量检测... 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ofpanaxginseng ,TSPG)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甲胎蛋白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酶促反应试剂盒检测细胞浆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 ,用免疫组化染色和ELISA法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浆中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合成情况 ,观察TSPG对ALP和AFP的影响。结果 :400μg/mlTSPG使反映肝细胞分化的ALP活性明显升高(P<0 01) ,并使肝癌标志蛋白AFP合成明显下降(P<0 01)。结论 :TSPG具有使HepG2细胞的胞浆中某些表型逆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人肝癌细胞浆 逆转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