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临床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惠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77-478,共2页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S)是皮肤科处方中最广泛的抗炎药,对大多数皮肤病有效,如严重接触性皮炎、中重度药疹及胶原血管类皮肤病等。GS使用得当可快速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抢救急危重病人(挽救生命),但是滥用或不恰当使...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S)是皮肤科处方中最广泛的抗炎药,对大多数皮肤病有效,如严重接触性皮炎、中重度药疹及胶原血管类皮肤病等。GS使用得当可快速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抢救急危重病人(挽救生命),但是滥用或不恰当使用也可增加GS副作用发生概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本文介绍系统应用GS的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选用原则 注意事项
下载PDF
重庆市某高校610名大学生痤疮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崔若然 黄凌 +2 位作者 陈瑾 赵恒光 陈爱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地区高校大学生痤疮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重庆某高校61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痤疮的认知及发病因素资料,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0名大学生的痤疮患病率为2...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地区高校大学生痤疮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重庆某高校61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痤疮的认知及发病因素资料,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0名大学生的痤疮患病率为2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常食用蔬菜水果、饮食不均衡、有抽烟和饮酒习惯、睡眠不足、不注意皮肤清洁卫生、油性皮肤以及过敏性皮肤是重庆地区大学生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痤疮患病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心理及社交生活。该群体发生痤疮的危险因素较多,且对痤疮的认知不足,可能是患病率较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重庆地区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联苯苄唑溶液治疗皮肤癣菌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桂明 罗东辉 +1 位作者 杨凤翔 袁承晏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报告1%联苯苄唑溶液与基质溶液对比治疗皮肤癣菌病的效果。病例共137例。体股癣组的痊愈率为96.1%,手足癣组的痊愈率为93.9%,基质溶液无效。3例花斑癣和1例皮肤念珠菌病用1%联苯苄唑溶液治愈。联苯苄唑溶液治疗皮肤癣菌病是有效... 本文报告1%联苯苄唑溶液与基质溶液对比治疗皮肤癣菌病的效果。病例共137例。体股癣组的痊愈率为96.1%,手足癣组的痊愈率为93.9%,基质溶液无效。3例花斑癣和1例皮肤念珠菌病用1%联苯苄唑溶液治愈。联苯苄唑溶液治疗皮肤癣菌病是有效的,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苄唑溶液 皮肤癣菌病 疗效
下载PDF
光声电治疗术后皮肤黏膜屏障修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4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美容激光学组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激光美容学组 +21 位作者 杨森 杨蓉娅 卢忠 周国瑜 林彤 李文志 栾琪 涂彩霞 张庆瑞 杨春俊 刘永生 尹锐 刘仲荣 刘盛秀 易阳艳 夏志宽 程少为 董继英 王力军 宋清华 陈瑾 陈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9-322,共4页
随着光声电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进展,更多基于能量的上述设备应用于皮肤和黏膜疾病的治疗或者用于改善容貌。这些设备无论是热作用机制,还是非热作用机制,均会对皮肤、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多数可自行修复,少数若处理不当,可能遗留... 随着光声电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进展,更多基于能量的上述设备应用于皮肤和黏膜疾病的治疗或者用于改善容貌。这些设备无论是热作用机制,还是非热作用机制,均会对皮肤、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多数可自行修复,少数若处理不当,可能遗留远期不良反应甚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修复 光声电治疗术后 共识
下载PDF
泛发性皮肤结核1例
5
作者 胡鑫 单葵 李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结核 皮肤 泛发性 泛发性皮肤结核
下载PDF
他扎罗汀凝胶与钙泊三醇软膏随机对照治疗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韩钢文 俞宝田 +10 位作者 李惠 朱学骏 王宝玺 李桂明 杨海珍 何志新 何晓琴 王丹 马东来 陈家秀 谢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有效药物对照、平行试验方法,0.05%他扎罗汀凝胶局部外用每日1次,0.005%钙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外用,疗程12... 目的:评价国产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有效药物对照、平行试验方法,0.05%他扎罗汀凝胶局部外用每日1次,0.005%钙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外用,疗程12周。入选病例共208 例,其中入选他扎罗汀凝胶组105例,临床疗效评价98例,安全性评价103例,入选钙泊三醇软膏组103例,临床疗效评价101例,安全性评价101例。结果:他扎罗汀凝胶组总有效率为 76.5%,钙泊三醇软膏组总有效率为77.2%,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总的疗效与钙泊三醇软膏相似(P>0.05),两组均未发现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局部刺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和9.9%。结论: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女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扎罗汀凝胶 钙泊三醇软膏 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 临床试验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7
作者 蔡涛 李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50-752,共3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具有广泛的疾病分布谱,不仅对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诊断敏感,还对多种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ANCA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 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 作用机制 I临床应用
下载PDF
135例足癣患者微生物学调查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梦雅 赵明丹 +2 位作者 王晋蜀 赵秘密 周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足癣患者足部真菌、细菌分布以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135例经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足癣患者病灶取样行真菌及细菌培养,用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135例足癣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128例,其中红色毛癣菌126...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足癣患者足部真菌、细菌分布以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135例经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足癣患者病灶取样行真菌及细菌培养,用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135例足癣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128例,其中红色毛癣菌126例,石膏样小孢子菌及白念珠菌各1例。细菌培养阳性129例,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47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4株),94株致病菌中,72株(76.60%)对1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结论目前重庆地区足癣患者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细菌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中较多细菌对数种常见抗生素耐药,在临床治疗中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癣 流行病学 抗生素耐药性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的小肠病变
9
作者 李蓉芳 肖元福 +4 位作者 刘新才 廖玉贞 申功述 吕自南 申纯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29-231,共3页
本文测定了18例银屑病患者十二指肠粘膜乳糖酶、蔗糖酶和碱性磷性酶活性.结合十二指肠粘膜活检病理及乳糖耐量试验对银屑病患者的小肠病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银屑病组碱性磷酸酶显着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的降低与粘膜病理改变大致... 本文测定了18例银屑病患者十二指肠粘膜乳糖酶、蔗糖酶和碱性磷性酶活性.结合十二指肠粘膜活检病理及乳糖耐量试验对银屑病患者的小肠病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银屑病组碱性磷酸酶显着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的降低与粘膜病理改变大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小肠病变
下载PDF
联苯苄唑凝胶治疗皮肤癣菌病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饶静 李桂明 +1 位作者 陈家秀 李刚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联苯苄唑凝胶 治疗 皮肤癣菌病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左西替利嗪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53
11
作者 郝飞 李惠 +5 位作者 鲁元刚 尹锐 陈家秀 伍津津 孙仁山 邓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0-322,共3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左西替利嗪和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每次5mg,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每次10mg,均连续... 目的研究和比较左西替利嗪和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每次5mg,对照组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每次10mg,均连续服用28d。分别于用药后第7、14、28天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入选病例132例,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病例均为130例。ITT分析左西替利嗪组治疗后第7、14、28天有效率分别为73.44%、82.81%、89.06%,西替利嗪组有效率分别为77.27%、81.82%、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左西替利嗪组和西替利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6%和18.18%,主要有口干、嗜睡。结论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 药物治疗 慢性荨麻疹 疗效 安全性 抗组胺药
原文传递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疾病进展和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丽 黄琨 俞仁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究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疾病转归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7年间住院治疗的20例诊断为SJS/TEN的患者,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指标的变化,分析疾病转归和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究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疾病转归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7年间住院治疗的20例诊断为SJS/TEN的患者,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指标的变化,分析疾病转归和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有11例(55.00%)患者疾病在1周内显著改善,有3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5.00%。受累全身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 affected,TBSA)和Scorten评分在住院期间总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01),新生上皮面积呈总体上升趋势(P<0.001)。但在入院后的3~7 d时,TBSA和Scorten评分会略微升高,7~14 d时迅速下降。其余指标,如患者的电解质异常比例(P=0.013)、新发皮疹(P=0.006)、新发渗出(P<0.001)以及疼痛评分(P<0.001)等都有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JS/TEN在病程中存在先加重后好转的现象,细致的护理工作和物理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好转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疾病转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毛爱迪(综述) 陈爱军 王萍(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0期3581-3585,共5页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由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MM的治疗选择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近年免疫、靶向治疗成...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由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MM的治疗选择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近年免疫、靶向治疗成为MM患者改善预后的新方案。故本文探讨了MM的各种免疫、靶向治疗及联合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联合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