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留学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阶段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运清 张丽娜 +1 位作者 凌智瑜 夏爽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0期3192-3193,共2页
医学留学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语言障碍、教材选择、师资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科在合理利用教师资源,提高教师英语水平、丰富教学方式以及对每一轮实习教学进行评估总结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以提高对医学... 医学留学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语言障碍、教材选择、师资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科在合理利用教师资源,提高教师英语水平、丰富教学方式以及对每一轮实习教学进行评估总结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以提高对医学留学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心血管内科 临床实习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查房质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运清 郭悦 +1 位作者 胡蓉 杜建霖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3期3665-3667,共3页
做好教学查房工作对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临床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心血管学的临床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1)加强查房的计划性,调动各级医师的查房积极性和保证查房内容的全面... 做好教学查房工作对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临床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心血管学的临床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1)加强查房的计划性,调动各级医师的查房积极性和保证查房内容的全面性及教学的互动性;(2)进行准确又详细的病例采集,全面分析资料,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及诊治能力;(3)强调各临床专科之间的联系,综合分析和总结病情;(4)民主查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对诊断和治疗存在的不同看法要充分沟通和交流,坚持医学科学性的原则进行教学相长是提高临床教学查房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心血管疾病 教育考核 临床实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3 位作者 刘东 刘地川 高大中 罗开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多普利(商品名:雅思达)及螺内酯逆转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4例正常对照者及原发性DCM应用培多普利及螺内酯治疗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多普利(商品名:雅思达)及螺内酯逆转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4例正常对照者及原发性DCM应用培多普利及螺内酯治疗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同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浓度,采用超声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原发生DCM PCⅢ、LN、HA明显升高,血浆AngⅡ、ALD活性增强,使用培多普利和螺内酯治疗6个月后PCⅢ、LN、HA显著下降,AngⅡ、ALD活性减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原发性DCM存在不同程度心肌纤维化。血管紧张素换酶抑制剂及螺内脂通过抑制AngⅡ、ALD逆转心肌纤维化,明显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螺内酯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心功能 DCM 醛固酮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增长 殷跃辉 +1 位作者 佘强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10-811,共2页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常规标测组 (16例 )和冠状窦电极标测组 (16例 ) ,按常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 ,平均随访 2 2± 14月 ...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常规标测组 (16例 )和冠状窦电极标测组 (16例 ) ,按常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 ,平均随访 2 2± 14月 ,观察射频消融的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及安全性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并比较常规标测组与冠状窦电极标测组标测时间。结果 :①射频消融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分别为 10 0 %、93.8% ,无 1例发生并发症 ;成功术后 ,由室早引起的症状消失。②冠状窦电极标测组标测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标测组。结论 :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高 ;灵活应用常规导管引导标测可明显减少标测时间 ,亦即明显减少X射线的辐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频发室性早搏 右室流出道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9
5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1 位作者 刘地川 殷跃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比较。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将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RP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RP明显升高,CRP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明显相关(r=0.637,P<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CRP明显升高,CRP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因此血清CRP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CRP 炎症反应 冠状动脉 冠心病 血清 免疫反应
下载PDF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 被引量:6
6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1 位作者 罗开良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75-676,681,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对 92例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 2 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 ,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对 92例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 2 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 ,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结果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均下降 (P <0 .0 1)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rMSSD、pNN5 0进一步降低 (P <0 .0 1) ,昼夜节律消失。 结论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 ,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平衡失调。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压血 左心室肥厚 心率变异 昼夜节律
下载PDF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3种亚型基因的5位点SNP的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6
7
作者 谢正祥 牛永红 +2 位作者 马厚勋 李章勇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04-708,共5页
目的 :研究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DNA提取试剂盒抽提 338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获得Beta -AR 3种亚型基因... 目的 :研究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DNA提取试剂盒抽提 338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获得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SNP基因型。结果 :分别获得了 338例受试者的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中的每一位点的SNP基因型的自然分布特征。各位点的优势基因型为 :Beta2 -AR 4 9位的野生型纯合子Ser/Ser(70 % ) ,Betal-AR389位的野生型纯合子Arg/Arg(6 3% ) ,Beta2 -AR 16位的杂合子Arg/Gly(80 % ) ,Beta2 -AR 2 7位的杂合子 (Gln/Glu(5 0 % ) ,Beta3-AR 6 4位的野生型纯合子Trp/Trp(6 5 % )。 结论 :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位点中每位点的SNP基因型分布是非均匀的且各位点的分布特征是不同的 ,它是进一步研究其与功能和疾病的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分布特征
下载PDF
高血压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昼夜节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增长 罗开良 +2 位作者 殷跃辉 佘强 兰先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同时探讨心脏迷走神经活性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 ,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 ,以分析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心率变异...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同时探讨心脏迷走神经活性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 ,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 ,以分析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心率变异参数差异及昼夜节律变化和血压与心率变异参数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 ,2 4h、清醒和睡眠期HF及PNN50 均明显降低 (P <0 .0 0 1) ;高血压病患者HF、PNN50 仍可见昼夜节律变化 :HF、PNN50 在睡眠期较高 (P <0 .0 0 1)但昼夜差异明显比正常人小 (P <0 .0 0 1) ;2 4h总的HF与SBP、DBP负相关 (r =- 0 .74 ;- 0 .83,P =0 .0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 ;心脏迷走神经活性昼夜节律尚存 ,但昼夜变化幅度明显减小 ;迷走神经活性的消长与血压的波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率变异 心脏迷走神经活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成形术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增长 殷跃辉 +1 位作者 佘强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3-374,385,共3页
目的 :观察在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成形术过程中 ,球囊扩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支冠脉病变的患者 76例 ,分为在球囊扩张时有心肌缺血改变和无心肌缺血改变两组。心肌缺血组又分为左前降支 (LAD)、左回旋... 目的 :观察在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成形术过程中 ,球囊扩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支冠脉病变的患者 76例 ,分为在球囊扩张时有心肌缺血改变和无心肌缺血改变两组。心肌缺血组又分为左前降支 (LAD)、左回旋支 (LCX)和右冠脉 (RCA)三个亚组。同步记录球囊扩张前和球囊扩张期间 12导联心电图 ,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 :①球囊扩张前 ,各组 p波离散度无差异 ( 37.5± 4 .97ms,36 .7± 5 .70ms,36 .9± 4 .5 9ms,36 .4± 4 .76ms ,P >0 .0 5 ) ,②球囊扩张期间 ,无心肌缺血组 p波离散度与球囊扩张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37.5± 4 .97vs 37.9± 4 .6 1ms,P >0 .0 5 ) ;而心肌缺血组与球囊扩张前比较 ,p波离散度均明显增大 ( 36 .7± 5 .70vs 4 6 .3± 4 .2 1ms,36 .9± 4 .5 9vs4 4 .7± 6 .4 7ms,36 .4± 4 .76vs 4 4 .8± 5 .88ms,P <0 .0 0 1)。结论 :p波离散度增大可作为严重急性心肌缺血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心肌缺血 冠脉成形术 冠心病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1 位作者 罗开良 刘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对79例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然后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对79例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然后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结果: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所有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DX、rMSSD、pNN50)均降低,而且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rMSSD、pNN50明显低于非肥厚组,昼夜节律减弱。结论: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平衡失调,而且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减低更为显著,昼夜节律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左心室肥厚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自主神经活性 昼夜节律变化
下载PDF
提高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10
11
作者 侯永兰 胡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前世界范围内高血压的控制率低,主要原因是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差。现对目前提高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定,分析药品价格和医患关系对依从性的影响,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试验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干预
下载PDF
提高外国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2
12
作者 陈运清 王金花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9期1412-1413,共2页
本文总结了对外国留学生进行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搞好师资培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熟悉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形式,了解外国留学生的特点,针对外国留学生制定好合适的教材以及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英词医学教学 留学生
下载PDF
载脂蛋白E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的关系
13
作者 李刚 陈运贞 +2 位作者 黄维嘉 罗开良 李增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的关系。方法 5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7例对照组血浆载脂蛋白E浓度用比浊法测定。结果 陈旧性心机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E水平(5.21±1.46mg/dl)较对照组...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的关系。方法 5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7例对照组血浆载脂蛋白E浓度用比浊法测定。结果 陈旧性心机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E水平(5.21±1.46mg/dl)较对照组(4.12±1.72mg/dl)显著增高(ι=12.01,P〈0.05)。但没有发现载脂蛋白E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存在显著统计学相关关系(t=0.06~0.6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陈旧性 心肌梗死 血脂浓度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14
作者 邓昌明 罗开良 +1 位作者 黄晶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结果:原发...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均下降(P<0.01),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rMSSD、pNN50进一步降低(P<0.01),昼夜节律消失。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平衡失调。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昼夜节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率变异 昼夜节律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Fas受体水平
15
作者 李刚 魏良明 +1 位作者 邓翠华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F与心功能Ⅰ级组间sFasL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31.50±84.50(心功能Ⅱ级216.50±96.00,Ⅲ级226.80±85.70Ⅳ级244.00±73.00)vs.217.50±89.00pg/ml,P>0.05]。而CHF组血清sFas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Ⅰ级组[1353.30±507.71(心功能Ⅱ级1154.85±371.20,Ⅲ级1412.88±493.62,Ⅳ级1875.67±806.10)vs.983.11±461.26pg/ml,P<0.05]。结论:血清sFasL与CHF无相关性。而血清sFas与CHF存在显著相关性。且sFas浓度增高的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相平行,sFas浓度增高可能在CH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 可溶性FAS配体 可溶性Fas受体 CHF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PCⅢ、LN、HA的变化──苯那普利干预实验
16
作者 佘强 高大中 +2 位作者 殷跃辉 李增高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以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探讨上述参数作为心肌肥厚指标的临床价值。评价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性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测定64例...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以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探讨上述参数作为心肌肥厚指标的临床价值。评价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性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测定64例高血压病患者在用苯那普利前后血清中PCⅢ、LN、HA水平的变化,并将左室心肌重指数(LVMI)与上述各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较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PCⅢ、LN、HA含量显著增高,用苯那普利后伴与不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血清PCⅢ、LN、HA均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清PCⅢ、LA、HA均可作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组织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苯那普利可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肥厚 苯那普利 PCⅢ HA LN
下载PDF
超声物理因素对心室肌消融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董军 罗开良 +3 位作者 黄晶 邓建川 李伦旭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电功率是超声消融损伤深度较理想的预测因素,能量是描述损伤面积较好的物理量。换能器/组织接触压与损伤灶大小无明显关系。超声损伤灶的深度远大于射频损伤灶的深度。结论 与射频消融相比,超声消融可造成更深的心肌损伤灶,提示超声消融有可能消除位于较深心肌中的致心律失常病灶,这对于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管消融术 心肌梗塞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18
作者 陈元友 王清兵 刘地川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9期166-166,共1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同时复方丹参滴丸能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心绞痛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苯拉普利与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自主神经活性的影响比较
19
作者 罗开良 刘增长 +1 位作者 王翼平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比较苯拉普利和硝苯地平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采用苯拉普利或硝苯地平治疗两周。治疗前后记录 2 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 ,用以比较降压效果和心率变异指标的变化。结果 :苯拉普利组 18例和硝苯地... 目的 :比较苯拉普利和硝苯地平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采用苯拉普利或硝苯地平治疗两周。治疗前后记录 2 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 ,用以比较降压效果和心率变异指标的变化。结果 :苯拉普利组 18例和硝苯地平组 16例获得完整复查结果。每日平均用药量 :苯拉普利为 16 .6mg ,硝苯地平为 45 .0mg。两组治疗后血压降低的幅度、降压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别。硝苯地平组治疗后LF、HF、SDNN和 pNN5 0降低 ,LF/HF比值明显升高 ,苯拉普利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与硝苯地平组截然相反。结论 :苯拉普利和硝苯地平在降压作用相当的情况下 ,硝苯地平引起心迷走神经兴奋性显著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苯拉普利 硝苯地平 自主神经
下载PDF
胺碘酮逆转阵发性特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左心房重塑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强 胥勇斌 佘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阵发性特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复律及逆转左房重塑的作用。方法将150例阵发性特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0例、倍他乐克组50例、对照组50例。计算3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3、6、12...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阵发性特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复律及逆转左房重塑的作用。方法将150例阵发性特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0例、倍他乐克组50例、对照组50例。计算3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LAD)、E峰、A峰以及E/A比值。结果胺碘酮组治疗后3、6、12个月较治疗前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左房内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倍他乐克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6、12个月左室舒张功能和左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为87.8%,倍他乐克组为58.14%,对照组无1例复律。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维持阵发性特发性房颤窦性心律的疗效和逆转左房重塑优于倍他乐克及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房颤动 心房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