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治疗新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勤环 朱理珉 +6 位作者 张清波 徐道振 郭雁宾 王兆荃 郭树华 周霞秋 张玲霞 《医学研究通讯》 2001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全国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博尔泰力(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联合Ara-amp治疗能否提高疗效,并与干扰素及一般保肝药对照,探讨治疗慢乙肝的安全有效药物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96例慢乙肝病人分苦参素治疗组,和Ara-... 目的全国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博尔泰力(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联合Ara-amp治疗能否提高疗效,并与干扰素及一般保肝药对照,探讨治疗慢乙肝的安全有效药物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96例慢乙肝病人分苦参素治疗组,和Ara-amp联合治疗组,干扰素组及保肝药组,观察治疗三个月的疗效及停药后随访半年及一年的远期疗效,并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治疗三个月时,苦参素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及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6.5%、36.5及42.3%,停药后半年及一年ALT复常率HbeAg及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6.7%、40.8%、41.7%及44.7%、42.6%、31.9%。与干扰素组疗效无差异,联合Ara-amp似可提高疗效但无统计学差异。苦参素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乙肝安全有效、疗效和干扰素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 药物疗法 博尔泰力注射液 干扰素 治疗方案
下载PDF
参灵益肝颗粒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洪泉 葛慧 +2 位作者 李心 武玉清 陈压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研究参灵益肝颗粒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参灵益肝颗粒(简称参灵益肝)1.6 g/kg、3.2 g/kg、6.4 g/kg 3个剂量组,拉米夫定(阳性药)组及病毒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DHBV-DNA、DHBsAg... 目的研究参灵益肝颗粒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参灵益肝颗粒(简称参灵益肝)1.6 g/kg、3.2 g/kg、6.4 g/kg 3个剂量组,拉米夫定(阳性药)组及病毒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DHBV-DNA、DHBsAg的变化情况及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参灵益肝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组用药21天后血清中的DHBV-DNA显著降低(P<0.05或P<0.01),停药7天后阳性药组及参灵益肝小、大剂组出现反跳。参灵益肝3个剂量组血清中DHBsAg均无明显降低。镜下观察各组鸭肝脏的病理改变较轻,参灵益肝3个剂量组与阳性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参灵益肝颗粒在鸭体内有一定的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灵益肝颗粒 鸭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下载PDF
国产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有蓉 张定凤 +5 位作者 曾维群 唐宝璋 李兆福 游晶 吕琳 陈压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58-460,共3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国产四类新药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120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GSH 1200mg加入10%GS 250ml 静脉滴注,一日一次...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国产四类新药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120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GSH 1200mg加入10%GS 250ml 静脉滴注,一日一次,疗程30天。对照组60例,以意大利Laboratorio Farmaceutico C.T.s.r.l 生产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GLT)为对照药,用药剂量、途径、疗程同GSH。观察指标 肝功能、血脂、消化道症状和体征。结果:治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清ALT、AST复常率分别为75.0%(45/60)、75.44%(43/57)和76.67%(46/60)、76.27%(45/59)( P均>0.05)。治后1月随访GSH治疗组显效率65%、有效率10%,对照组显效68。33%、有效10%,两者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黄疸消退。个别病例皮肤搔痒,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注射用GSH治疗酒精性肝病,对肝功能恢复及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治疗 酒精性肝病 临床 疗效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系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及其抗肿瘤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云萍 李用国 +1 位作者 蔡大川 任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9-235,共7页
树突状细胞 (DC)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但大多数白血病病人有DC功能缺陷。在体外扩增DC并增强其抗肿瘤免疫功能及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是对白血病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为了探讨由不同的髓性白血病细胞系诱生DC的条件及其抗白... 树突状细胞 (DC)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但大多数白血病病人有DC功能缺陷。在体外扩增DC并增强其抗肿瘤免疫功能及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是对白血病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为了探讨由不同的髓性白血病细胞系诱生DC的条件及其抗白血病反应 ,选用HL 6 0 ,K5 6 2和THP 1细胞与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诱生DC ,以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术观察形态特征 ,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表型 ,以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用51Cr释放法检测诱生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用ELISA法测定DC培养及DC +血单个核细胞联合培养的血清中IL 12及IFN γ的量。结果表明 ,由K5 6 2 ,HL 6 0和THP 1细胞诱生的DC具有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细胞表达DC的表面分化抗原 ,其中GM CSF +IL 4 +TNF γ刺激HL 6 0 DC和THP 1 DC和GM CSF +IL 4 +IL 12刺激的K5 6 2 DC中有抗原表达。 3种细胞诱生的DC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CTL反应有强刺激作用。诱生DC的培养上清和DC与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上清中分别测出不同量的IL 12和IFN γ。结论提示 ,细胞因子能诱导髓性白血病细胞产生DC ,不同细胞需要不同的细胞因子和培养条件。这些DC表达抗原呈递细胞的表型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CTL反应以及分泌IL 12和促进T细胞分泌IFN 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免疫 白血病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姜政 黄爱龙 +1 位作者 陶小红 王丕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706-709,共4页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也是人类第一类致癌原,他的感染不但与胃肠道疾病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肠外疾病的发生也有重要的关系。Hp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慢性炎症免疫反应、毒素的释放、炎症递质的增多以及自由基的生成...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也是人类第一类致癌原,他的感染不但与胃肠道疾病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肠外疾病的发生也有重要的关系。Hp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慢性炎症免疫反应、毒素的释放、炎症递质的增多以及自由基的生成,引起感染局部和远处损害,从而导致或加重了除胃肠疾病外其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对Hp致病机制进一步认识,Hp与胃外疾病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Hp的感染增加了心脑疾病的危险因素,引起心肌缺血、坏死、以及脑卒中的发生;Hp)的感染导致了胃泌素的增高,刺激了肺癌的发生与发展,同时Hp的感染还增加了支气管炎的发生;硬皮病、酒渣鼻患者,Hp感染率显著地增高,根治Hp之后,上述症状得到了明显地改善等。综述近年来Hp与胃外疾病关联的研究报道,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肠外疾病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口服谷胱甘肽在血浆及肝脏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航 陈国民 单幼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 研究小鼠口服谷胱甘肽后在血浆及肝脏的药物浓度变化。方法 用高效液像色谱仪检测小鼠口服GSH(0 .3和 3.2mmol/kg)后 0 .1 2 5、0 .5、1、2、4和 8h ,血浆及肝脏中的药物浓度。 结果 小鼠口服小剂量 0 .3mmol/kgGSH后 ,血药浓... 目的 研究小鼠口服谷胱甘肽后在血浆及肝脏的药物浓度变化。方法 用高效液像色谱仪检测小鼠口服GSH(0 .3和 3.2mmol/kg)后 0 .1 2 5、0 .5、1、2、4和 8h ,血浆及肝脏中的药物浓度。 结果 小鼠口服小剂量 0 .3mmol/kgGSH后 ,血药浓度变化不大 ,只有在大剂量 3.2mmol/kg时 ,血药浓度才有明显变化。而肝脏GSH浓度在大、小剂量时均有显著增加。 结论 小鼠口服GSH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不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药物浓度 高效液像色谱法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政 黄爱龙 +1 位作者 陶小红 王丕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451-1456,共6页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也是人类第一类致癌原,他的感染不但与胃肠道疾病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肠外疾病的发生也有重要的关系.Hp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慢性炎症免疫反应、毒素的释放、炎症递质的增多以及自由基的生成,...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也是人类第一类致癌原,他的感染不但与胃肠道疾病有直接关系,而且与肠外疾病的发生也有重要的关系.Hp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慢性炎症免疫反应、毒素的释放、炎症递质的增多以及自由基的生成,引起感染局部和远处损害,从而导致或加重了胃肠疾病以及肠道外其他系统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Hp致病机制进一步认识,根除Hp与胃肠疾病以及胃肠外疾病治疗的关系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目前根除Hp感染虽然有多种有效的药物联合治疗,但同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疗效不稳定、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难以解决的Hp复发等问题,成为了临床上治疗Hp相关性疾病的几大障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Hp致病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对有效抗原的筛选、抗原释放系统的最佳选择以及基因工程菌株构建的运用,从而为Hp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预防和根除Hp的感染逐步变成了现实.实验证明,Hp尿素酶、热休克蛋白以及粒细胞激活蛋白等都是有效的抗原成分,配以有效的释放载体,使得实验的动物不同程度地获得了预防和/或根除Hp的感染的能力.现综述近年来Hp疫苗研究报道,为Hp疫苗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疫苗 研究进展 自由基 炎症递质 抗原 上消化道疾病
下载PDF
硫代寡核苷酸在小鼠体内脏器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素军 钟森 +4 位作者 陈跃 陈枫 张建军 邓存良 王升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4-255,共2页
探讨硫代寡核甘酸 (PSODN)在小鼠体内脏器生物分布。合成互补于乙型肝炎病毒pre -c/c基因的PSODN :5’ -CATGCCCCAAAGCCAC - 3’ ,用T4多核苷酸激酶进行 5’端3 2 P标记后 ,小鼠尾静脉给药 ,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并取各脏器及血液 ... 探讨硫代寡核甘酸 (PSODN)在小鼠体内脏器生物分布。合成互补于乙型肝炎病毒pre -c/c基因的PSODN :5’ -CATGCCCCAAAGCCAC - 3’ ,用T4多核苷酸激酶进行 5’端3 2 P标记后 ,小鼠尾静脉给药 ,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并取各脏器及血液 ,液相闪烁计数仪测放射性计数。PSODN在血中很快清除 ,半衰期约 1~ 2分钟 ;在所有脏器中 ,肝摄取量最高 ,30分时脏器放射性大小依次为肝 >肾 >肺 >心 >脾 >脑。随后 ,肝脏放射性逐渐降低 ,2 4小时后是所给药物的 2 93%。肝脏作为反义治疗的靶器官有现实意义 ,建议PSODN给药间隔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寡核苷酸 小鼠 体内 脏器生物分布 研究 乙型肝炎
下载PDF
B7转染白血病细胞K562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代凤 罗云萍 +2 位作者 任红 凌宁 陈洁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8-230,240,共4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分子B7转化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后,转化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变化及介导的免疫作用。方法: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7,转化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获得单个细胞克隆,观察K562-B7的生... 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分子B7转化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后,转化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变化及介导的免疫作用。方法: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7,转化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获得单个细胞克隆,观察K562-B7的生长周期,绘制生长曲线,检测K562-B7诱导T细胞分泌IL-2的情况。结果:pcDNA3.1B7可在K562中稳定表达,K562-B7的生长增殖速度比野生型K562慢。在体外,K562-B7可诱导PMNC分泌IL-2,24h上清液中IL-2含量比B7阴性K562高1倍左右。结论:B7基因转入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后,细胞本身增殖能力降低,且K562—B7可活化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提高宿主抗肿瘤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 肿瘤免疫 K562 白血病 基因转染
下载PDF
B7修饰K562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唯希 罗云萍 +2 位作者 蒋代凤 李用国 康格非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 探讨共刺激信号分子B7转化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后,K562-B7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K562-B7-DC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D7转化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 目的 探讨共刺激信号分子B7转化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后,K562-B7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K562-B7-DC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D7转化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获得单个细胞克隆。用K562-B7细胞株在GM-CSF、IL-4和IL-12的联合作用下分化为DC细胞,观察K562-B7-DC的生物学性质及其抗肿瘤的免疫功能。结果 K562-B7-DC在GM-CSF、IL-4和IL-12的联合作用下能分化为DC细胞并能诱导出较强的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CTL活性,且能分泌内源性IL-12、INF-γ。结论 细胞因子联合诱生的K562-B7-DC能有效的执行其抗原提呈功能,同时协同T淋巴细胞发挥其抗肿瘤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基因 K562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
下载PDF
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红梅 汤为学 +3 位作者 周卫平 张晓艳 马静 郑维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建立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并探讨其恶性生物学特性 ,为研究其恶性转化机制、开发靶向肿瘤基质的抗癌药物提供有价值的细胞模型。方法 用小鼠肝癌细胞H2 2 培养上清液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获得能稳定生长的L92 9 H2 2 细胞... 目的 建立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并探讨其恶性生物学特性 ,为研究其恶性转化机制、开发靶向肿瘤基质的抗癌药物提供有价值的细胞模型。方法 用小鼠肝癌细胞H2 2 培养上清液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9,获得能稳定生长的L92 9 H2 2 细胞。用光镜、电镜观察其形态改变 ,MTT法检测其生长情况 ,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其PCNA、bcl 2、MMP 9、TN表达变化 ,RT PCR测定其端粒酶活性 ,并分析其核型、蛋白合成能力、对常用抗癌药物的反应性及其条件培养基 (conditionedmedium ,CM)对H2 2 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L92 9 H2 2 细胞出现多核和畸形核 ,染色体众数略有增加。细胞群体倍增时间较亲代细胞缩短 (t=2 65 41,P <0 0 5 ) ,分裂指数增高 (χ2 =4 5 2 5 ,P <0 0 5 ) ,PCNA、bcl 2、MMP 9、TN表达增强 (t≥ 3 3 0 5 5 ,P<0 0 1)。端粒酶活性增高 (t=-4 0 4163 ,P <0 0 0 1)。L92 9 H2 2 细胞对作用于S期或S期和M期或细胞骨架的抗癌药物较L92 9敏感 (q≥ 3 0 15 2 ,P <0 0 5 )。蛋白质合成能力增强 (q =-5 90 11,P <0 0 0 1)。其CM促进H2 2 细胞生长。结论 L92 9 H2 2 细胞较亲代细胞增殖快 ,核型发生变化 ,存活能力强 ,功能活跃 ,表达并分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与侵袭的因子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瘤 成纤维细胞 细胞模型 L929-H22
下载PDF
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细胞介导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晓平 唐霓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建立简便、特异的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感染特异细胞介导免疫 (CMI)检测方法。方法 分别从DHBV强阳性的血清和肝组织中纯化DHBsAg、DHBcAg,Bradford法定量后 ,用于急性DHBV感染重庆麻鸭CMI的检测。结果 急性感染后10d鸭外周血... 目的 建立简便、特异的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感染特异细胞介导免疫 (CMI)检测方法。方法 分别从DHBV强阳性的血清和肝组织中纯化DHBsAg、DHBcAg,Bradford法定量后 ,用于急性DHBV感染重庆麻鸭CMI的检测。结果 急性感染后10d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快速出现对DHBsAg、DHBcAg的不同程度增殖反应 ,5周内下降至正常水平。 7份刺激细胞上清DuIFN γ检测结果为阳性 ,OD5 4 0nm读数介于 0 0 6 2~ 0 10 8之间 ,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PBMC增殖反应强度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DHBV感染重庆麻鸭CMI检测方法的建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特异细胞介导免疫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政 蒲丹 +2 位作者 黄爱龙 陶小红 王丕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热休克蛋白A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进行核甘酸序列分析,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Hpylori DNA染色体中,扩增热休克蛋白A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 目的: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热休克蛋白A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进行核甘酸序列分析,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Hpylori DNA染色体中,扩增热休克蛋白A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与载体pET32a(+)同时经kpn Ⅰ、BamH Ⅰ双酶切、纯化、连接后,转化含有目的基出的重组载体;以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0)并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插入的基出片段为Hpylori热休克蛋白A编码基因,与GenBank报道的相比较,有1.6%的碱基(bp)发生变异,1.6%的氨基酸残基改变.经SDS-PAGE分析发现,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M_r为33×10~3。其中pET32a(+)表达的蛋白Mr约为20×10~3,可溶性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18.96%,重组蛋白经Ni^+-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其纯度达95%以上.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Hpylori阳性患者的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地克隆并表达了Hpylori热休克蛋白A码基因,为Hpylori蛋白质疫苗的研制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A 基因载体 克隆 抗原性 蛋白质疫苗
下载PDF
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红梅 汤为学 张大志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建立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人卵巢癌细胞SKOV3培养上清液诱导人内皮细胞ECV304,获得能稳定生长的ECV304-SKOV3细胞。观察其形态改变,检测其生长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 目的建立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人卵巢癌细胞SKOV3培养上清液诱导人内皮细胞ECV304,获得能稳定生长的ECV304-SKOV3细胞。观察其形态改变,检测其生长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粘合素(TN)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其端粒酶活性,并分析其核型、蛋白合成能力、对常用抗癌药物的反应性。结果ECV304-SKOV3细胞出现畸形核、有微绒毛的腔隙,染色体众数略有增加。细胞群体倍增时间较亲代细胞ECV304缩短;分裂指数增高;表达PCNA、bcl-2、MMP-9增强(t≥2.4671,P<0.05),而TN减弱(t=2.2473,P<0.05);S期细胞数增加,G0/G1期细胞数减少(χ2=923.313,P<0.01),增殖指数(PI)明显增高(χ2=570.197,P<0.01)。对作用于S期或S期和M期的抗癌药物较ECV304敏感,且与SKOV3癌细胞一致(F≥24.14,P<0.01)。蛋白质合成能力增强(t=-12.2465,P<0.001)。端粒酶活性强于亲代细胞ECV304(t=-25.2990,P<0.001)。结论ECV304-SKOV3细胞较亲代细胞ECV304增殖快,核型发生变化,存活能力强,功能活跃,某些血管形成因子表达增强,具有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的某些特性,可作为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用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内皮细胞 血管 细胞模型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胶体金试纸和ELISA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晓平 黄爱龙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1-402,共2页
目的 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胶体金试纸 (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分别用HBsAg、HBsAb、HBeAg、HBeAb四种国产胶体金试纸和ELISA试剂同时检测血清标本。 结果 两种方法在检测HBsAg、HBeAg中 ,... 目的 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胶体金试纸 (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分别用HBsAg、HBsAb、HBeAg、HBeAb四种国产胶体金试纸和ELISA试剂同时检测血清标本。 结果 两种方法在检测HBsAg、HBeAg中 ,特异性基本一致 ,但灵敏度胶体金试纸稍差。在HBsAb、HBeAb检测中 ,胶体金试纸虽然灵敏度较高 ,但特异性较差。结论 国产胶体金试纸与ELISA试剂相比较有较高的符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胶体金试纸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儿童及其母亲体内HBV EnhII/CP/PreC基因变异研究
16
作者 许红梅 彭明利 +2 位作者 凌宁 卿玉玲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通过对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的子女及其母亲慢性携带者体内HBV EnhII/CP/PreC基因序列研究,了解来源相同的HBV毒株在不同程度病毒血症情况下EnhII/CP/PreC基因变异特点。方法:选择15对母子AsC,根据HBV病毒血症高低分为3组,每组5... 目的:通过对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的子女及其母亲慢性携带者体内HBV EnhII/CP/PreC基因序列研究,了解来源相同的HBV毒株在不同程度病毒血症情况下EnhII/CP/PreC基因变异特点。方法:选择15对母子AsC,根据HBV病毒血症高低分为3组,每组5对母子,即Ⅰ组(母子均为高病毒血症)、Ⅱ组(子女为高病毒血症、母亲为低病毒血症)和Ⅲ组(子女为低病毒血症、母亲为高病毒血症)。同对母子HBV亚型相同,各组中有4/5对母子为B/adw2、1/5对母子为C/adrq+亚型。应用T-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EnhII/CP/PreC、双酶切鉴定,每个病人选2个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测序并分析。结果:高病毒血症组间或低病毒血症组间HBV EnhII/CP/PreC基因变异数目及位点均无明显差异,低病毒血症病人变异数目及位点明显高于高病毒血症。高病毒血症中16例B/adw2亚型的32个EnhII/CP共有6个变异位点;4例C/adrq+亚型的8个克隆中有4个变异位点,均无热点变异;PreC无变异。低病毒血症中8例B/adw2亚型病人的16个克隆共有26个变异位点,变异与年龄无关。结论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儿童及其母亲无症状携带者中,HBVEnhII/CP/PreC变异与病毒血症高低有关,低病毒血症病人变异明显高于高病毒血症。HBV的低复制状态是CP、EnhII及X蛋白等结构和功能改变综合影响的结果,与年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EnhⅡ/CP/PreC 变异
下载PDF
GM-CSF增强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卿玉玲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3年第6期321-323,共3页
DNA疫苗因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而受到广泛关注 ,但作为治疗性疫苗其免疫效果尚需进一步提高。细胞因子作为DNA疫苗免疫佐剂受到了广泛重视 ,特别是GM -CSF ,由于在细胞因子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免疫反应中具... DNA疫苗因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又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而受到广泛关注 ,但作为治疗性疫苗其免疫效果尚需进一步提高。细胞因子作为DNA疫苗免疫佐剂受到了广泛重视 ,特别是GM -CSF ,由于在细胞因子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核酸疫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肝炎病人尿对鼠脑、肾钠泵K^+-pNP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恒静 王继红 +3 位作者 张定凤 罗娅 梁立 卓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钠泵K^+-pNPPase(钠泵钾激活对硝基苯磷酸酶)为钠泵的一部份。肝炎病人及正常人尿,经Sephadex G-25脱盐后,加入钠泵K^+-pNPPase活力测定体系,发现尿对酶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重症肝炎(重肝)患者尿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钠泵K^+-pNPPase(钠泵钾激活对硝基苯磷酸酶)为钠泵的一部份。肝炎病人及正常人尿,经Sephadex G-25脱盐后,加入钠泵K^+-pNPPase活力测定体系,发现尿对酶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重症肝炎(重肝)患者尿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钠泵 肝功能衰竭 PNPP酶
下载PDF
肝细胞再生因子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平 张定凤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2-125,共4页
自70年代初以来,国外学者相继证实了在动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特异性促进肝细胞增殖的物质。这种物质不同于已知的促进肝再生的物质(如胰岛素、表皮再生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因而称其为“肝细胞再生因子”(HGF),但目前尚未完全分离纯... 自70年代初以来,国外学者相继证实了在动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特异性促进肝细胞增殖的物质。这种物质不同于已知的促进肝再生的物质(如胰岛素、表皮再生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因而称其为“肝细胞再生因子”(HGF),但目前尚未完全分离纯化。近些年来,对HGF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这对阐明肝损害后的再生机理和开拓重症肝炎治疗的新途径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再生因子 肝再生 HGF 来源
下载PDF
人幽门螺杆菌18000外膜蛋白与HspA双价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13
20
作者 姜政 黄爱龙 +2 位作者 蒲丹 陶小红 王丕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 :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p)热休克蛋白A(HspA)和Mr为 180 0 0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并在E .coliBL2 1中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从HpDNA染色体中 ,扩增HspA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HspA与载体 pET32a(+... 目的 :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p)热休克蛋白A(HspA)和Mr为 180 0 0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并在E .coliBL2 1中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从HpDNA染色体中 ,扩增HspA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HspA与载体 pET32a(+)分别经kpnⅠ和BamHI双酶切后 ,进行连接、测序。同时将重组载体 pET32a(+) /HspA和pET32a(+) /Omp18,分别经HindIII和BamHI双酶切 ,通过凝胶电泳回收pET32a(+) /HspA和Mr180 0 0OMPDNA片段 ,经T4连接酶将HspA和Mr180 0 0OMP编码基因通过酶切粘端进行连接 ,而后转化并筛选含有两种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BL2 1(DE30 )中表达。表达产物经Ni 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 ,以Westernblot分析其抗原性。结果 :经酶切、测序表明 ,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pHspA和Mr 为 180 0 0OMP编码基因 ,由 891个碱基组成 ,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相比较 ,有 1.15 %的碱基发生变异 ,1.2 6 %的氨基酸残基改变。经SDS PAGE分析发现 ,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Mr 为 5 1× 10 3 ,其中 pET32a(+)表达的蛋白Mr 约为 2 0×10 3 ,可溶性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18.96 %。重组蛋白经Ni 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 ,其纯度达 95 %以上。用Westernblot分析显示 ,该重组蛋白可被Hp阳性患者的血清及抗Mr为 18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A 外膜蛋白 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