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内踝Salter-HarrisⅢ型骨骺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瞿向阳 刘星 +3 位作者 罗聪 刘传康 曹豫江 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内踝Salter-HarrisⅢ型骨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共收治的儿童内踝Salter-HarrisⅢ型骨骺骨折患儿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9~13岁,平均年龄为11岁3个月。采用C臂X...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内踝Salter-HarrisⅢ型骨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共收治的儿童内踝Salter-HarrisⅢ型骨骺骨折患儿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9~13岁,平均年龄为11岁3个月。采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应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3~4周,去除外固定后逐渐下地负重、行走。结果:28例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患儿均获得骨性愈合,2年左右的随访中未发现踝关节内外翻畸形、疼痛及不稳定等症状,无骺板早闭、骺板骨桥形成及关节面不平整现象,所有患儿均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4例,良4例,获得优良率100%。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儿童内踝Salter-HarrisⅢ型骨骺骨折,创伤小,内固定稳定可靠,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空心钉 内踝骨骺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聪 许红梅 +1 位作者 谭利平 杨林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2-524,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2例DIHS患儿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2例患儿均有用药史并出现发热,90.9%患儿的皮疹表现为麻疹样红斑,肝脏受累占90.9%,...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2例DIHS患儿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2例患儿均有用药史并出现发热,90.9%患儿的皮疹表现为麻疹样红斑,肝脏受累占90.9%,肾损害占18.2%,浅表淋巴结肿大占54.5%,嗜酸粒细胞增多占36.4%。严重的合并症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转氨酶升高10倍以上3例,合并肝衰竭、肝性脑病、多脏器衰竭死亡1例。治疗主要为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可联合血浆置换。结论儿童DIHS潜伏期长,皮损形态以麻疹样皮疹为主,脏器受累多以肝脏为主,仅部分可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发热 肝功能损害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分型诊断儿童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翠 何玲 +1 位作者 冯川 戴小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分型诊断儿童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为原发性CTPV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分别行MIP、VR、MPR重建,观察其特征性血管表现,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及部位对CTPV进行分型。结果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分型诊断儿童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为原发性CTPV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分别行MIP、VR、MPR重建,观察其特征性血管表现,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及部位对CTPV进行分型。结果 37例中,CTPV的侧支血管范围及程度均获显示。8例Ⅰ型CTPV,海绵样变性仅发生于肝内门静脉左和(或)右分支;18例Ⅱ型CTPV,表现为Ⅰ型合并门静脉主干狭窄或消失;11例Ⅲ型CTPV,海绵样性变在Ⅱ型病变基础上进一步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3例Ⅰ型CTPV患儿接受肝移植术;18例Ⅱ型CTPV,15例接受门-体静脉分流术,3例辅以脾切除及贲门血管离断术;8例Ⅲ型CTPV接受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论 64层螺旋CT对于诊断儿童原发性CTPV具有重要应用价值;MSCT分型对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预后判断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海绵样变性 儿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分型
下载PDF
儿童狼疮性肺损伤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光莉 陈明 +3 位作者 孟庆清 田小银 王龙伦 罗征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狼疮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例以呼吸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儿的年龄6~15岁,男女各4例,均有咳嗽表现,发热7例,气促5例,咳痰5例,咯血3... 目的分析儿童狼疮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例以呼吸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儿的年龄6~15岁,男女各4例,均有咳嗽表现,发热7例,气促5例,咳痰5例,咯血3例,胸痛3例,呼吸困难3例,紫绀3例。狼疮性肺损伤类型分别为胸腔积液5例(62.5%)、急性狼疮性肺炎4例(50.0%)、慢性间质性肺炎2例(25.0%)、肺出血2例(25.0%);其中7例患儿胸部高分辨CT检查主要有磨玻璃样影5例、胸腔积液5例、纵膈或淋巴结肿大5例、节段性肺实变4例。7例患儿经治疗原发病后呼吸系统症状及肺部影像改变迅速好转,1例合并肺出血者死亡。结论以呼吸系统受累为首发症状的SLE患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呼吸系统感染混淆,但多合并其他脏器受累;胸部影像学以磨玻璃样影、节段性肺实变、胸腔积液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损伤 儿童
下载PDF
迭代重建算法在儿童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唐世龙 刘先凡 +2 位作者 周瑜 程卓 刘代松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在儿童头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接受头部CT扫描的患儿分为常规剂量组(n=50)和低剂量组(n=50)。常规剂量组采用100 kV、200 mAs,FBP图像重建;低剂量组采用100 kV、120 mAs,FBP和迭代重建算法(i...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在儿童头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接受头部CT扫描的患儿分为常规剂量组(n=50)和低剂量组(n=50)。常规剂量组采用100 kV、200 mAs,FBP图像重建;低剂量组采用100 kV、120 mAs,FBP和迭代重建算法(iDose^4 1~5级)分别对图像进行重建;对两组中图像的SNR、CNR、空气SD值、DLP、CTDIvol、ED等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剂量组FBP重建图像与低剂量组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2)重建图像的空气SD值、灰质SNR、灰白质CNR值最接近。结论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2)的头部低剂量CT扫描,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大幅度地降低扫描辐射剂量,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重建技术 头部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0例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何粒立 黄延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7.25±3.75)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6.67%)、呕吐(86.67%)、头... 目的探讨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7.25±3.75)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6.67%)、呕吐(86.67%)、头痛(76.67%)和颈强直(73.33%)。30例患儿均行脑脊液检查,其中墨汁染色涂片、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0.00%和76.67%。10例行两性霉素B药敏试验,3例耐药;9例氟康唑药敏试验,8例耐药。21例予两性霉素B或锋克松治疗>7 d,2007年至2011年收治患儿的两性霉素B或锋克松总用量、平均用量和疗程明显高于2001年至20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多见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男性多见,以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为常见临床表现,墨汁染色涂片及真菌培养阳性率高。近年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较前困难,可能是因隐球菌对氟康唑耐药现象严重,而且对两性霉素B也有耐药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膜炎 隐球菌 治疗
下载PDF
外展支具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方 胡程晨 +3 位作者 刘星 董超群 翁刘其 李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展支具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3例(27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170例;年龄1~1... 目的探讨外展支具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3例(27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170例;年龄1~183(62.41±23.82)d,中位年龄58 d;左侧151髋,右侧119髋,单侧142髋,双侧64髋;超声Graf分型:Ⅱa型143髋,Ⅱb型75髋,Ⅱc型11髋,D型13髋,Ⅲ型19髋,Ⅳ型9髋,均采用外展支具治疗,每隔3~4周超声监测髋关节形态变化,>6个月行X线摄片,支具治疗时间3~20周,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结果 206例(250髋)经外展支具治疗后恢复正常形态,且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7例(20髋)治疗失败,其中17髋改行石膏固定术治疗,3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手术治疗。结论外展支具是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对GrafⅡ型髋关节治愈率高,对Ⅲ型及Ⅳ型治愈率低,但可尝试作为初始治疗的方法;超声检查对于早期诊治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外展支具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药物防治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卢莹 韦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1967年由Northway等首次报道并命名,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长期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改进,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增加,BPD发病率...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1967年由Northway等首次报道并命名,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长期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改进,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增加,BP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相关报道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病率高达25%~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药物防治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极低出生体重儿 重症监护技术 生存质量 发病率
下载PDF
慢性病及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梁小华 李大兴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7,共3页
从技术、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体制与筹资问题等方面研究慢性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完善政策措施、完善卫生体制与提高筹资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慢性病及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已取... 从技术、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体制与筹资问题等方面研究慢性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完善政策措施、完善卫生体制与提高筹资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慢性病及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尚处于低水平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老年患者 健康管理
下载PDF
核黄疸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及行为学后遗症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祎 肖农 毛振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核黄疸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及行为学改变情况。方法 25只5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和模型组(n=14)。模型组予小脑延髓池内注射胆红素溶液10μg/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注射后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并... 目的探讨核黄疸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及行为学改变情况。方法 25只5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1)和模型组(n=14)。模型组予小脑延髓池内注射胆红素溶液10μg/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注射后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并记录其体质量;建模后第1天予TUNEL法观察模型组(n=3)脑基底节纹状体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余下大鼠均在生后19 d行步态分析及横木行走测试,30 d行水迷宫实验。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神经行为异常,如握拳、角弓反张,且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F>27.707,P<0.001)。TUNEL染色示模型组基底节纹状体神经细胞凋亡。步态分析中,模型组左右后肢步长均短于对照组(t>4.129,P<0.01),步长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t=-4.415,P<0.001),但步宽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0.462,P=0.649)。横木行走测试中,模型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644,P=0.004)。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F>6.206,P<0.05);穿越平台次数少于对照组(t=3.297,P=0.004)。结论核黄疸模型大鼠具有多项运动功能异常和学习记忆障碍,可分别使用步态分析、横木行走测试及水迷宫实验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疸 步态分析 横木行走测试 水迷宫实验 大鼠
下载PDF
骨修复用左旋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岑超德 罗聪 +5 位作者 张鑫 惠慧 毕杨 李明 李廷玉 何通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通过调节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β-磷酸三钙(beta-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多孔支架中β-TCP的比例,制备出一种可生物降解、具有一定强度及骨引导性、细胞相容性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支架。方法:采用溶剂... 目的:通过调节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β-磷酸三钙(beta-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多孔支架中β-TCP的比例,制备出一种可生物降解、具有一定强度及骨引导性、细胞相容性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支架。方法:采用溶剂自扩散-模压成型——盐沥滤、冷冻干燥法制备了β-TCP含量分别为0、10%、20%、30%、40%、50%的PLLA/β-TCP复合多孔支架。用扫面电镜观测不同β-TCP含量的复合多孔支架的微观形貌,用量重法测量其孔隙率,用动静态疲劳试验机检测各组复合多孔支架的力学强度。各组复合多孔支架接种相同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3 d后固定,用扫描电镜观察多孔支架爬行细胞的数量以评价骨支架的细胞相容性。用各组骨支架浸提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细胞培养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规定时间点用CCK8测试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以评价骨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纯左旋聚乳酸为疏水性材料,不利于细胞的粘附生长;PLLA/β-TCP复合多孔支架表面粗糙,β-TCP的引入可以改善支架材料的亲水性及骨引导性,有利于细胞的爬行生长,其中β-TCP含量为30%(P/T30)组支架细胞接种面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爬行生长的数量最多;β-TCP的掺入可使复合支架的X线显影良好,可为支架植入体内降解的体外摄片评估提供方便;PLLA/β-TCP复合支架具备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及生物相容性。结论:通过溶剂自扩散-模压成型--盐沥滤、冷冻干燥法制备的PLLA/β-TCP复合支架孔隙较丰富、具备一定的强度,细胞相容性及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通过调节其组分而得到一种降解可调的理想的组织工程骨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左旋聚乳酸 Β-磷酸三钙 骨诱导
下载PDF
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旭 芦起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3-64,I0001,I0002,共4页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约60%的足月儿在生后1周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而在早产儿中这一比例高达80%[1-2]。新生儿黄疸常表现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过高的游离胆红素可透过新生儿尚未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导致胆红...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约60%的足月儿在生后1周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而在早产儿中这一比例高达80%[1-2]。新生儿黄疸常表现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过高的游离胆红素可透过新生儿尚未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自1958年Cremer首次发现光疗可有效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以来,光疗凭借有效、无创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式[4]。胆红素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异构和氧化作用转变为可溶性的产物,并将这些产物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机体血清胆红素水平[5]。光疗的有效性取决于光源颜色(光的波长)、光照强度(光的辐照度)、光照面积以及光照时间同。近年来,为黄疸患儿选择光疗的最佳方案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阐述光疗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带来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未结合胆红素 神经系统后遗症 胆红素脑病 游离胆红素 新生儿期 光疗 血脑屏障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真真 朱朝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结核病是目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结核病临床治疗中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直接影响结核病的防治。深入研究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作用机制、危险因素、临床判断、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药物肝毒性 公共卫生问题 结核病 不良反应 临床治疗 危险因素 临床判断
下载PDF
超早产儿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风云 余加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1-55,共5页
早产是指孕期不足37周出生的婴儿,包括超早产儿出生胎龄〈28周)、极早产儿(出生胎龄28~〈32周)和中度早产儿(出生胎龄32~〈37周),是婴幼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处于生存极限的婴儿能被及时救治... 早产是指孕期不足37周出生的婴儿,包括超早产儿出生胎龄〈28周)、极早产儿(出生胎龄28~〈32周)和中度早产儿(出生胎龄32~〈37周),是婴幼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处于生存极限的婴儿能被及时救治,但仍有着很高的病死率和残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预后 出生胎龄 医疗技术 婴幼儿 病死率 婴儿
下载PDF
儿童医院32株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祖群 王荔 +4 位作者 代珍雨 刘晓 李随容 段雯婷 罗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儿童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护理提供参考,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32株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医院感染特点和耐药性;采用法... 目的探讨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儿童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护理提供参考,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32株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医院感染特点和耐药性;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eression型仪器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医学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对象主要为年龄<1岁、疾病危险等级评分≥4分、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4周、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合并其他感染比例为81.2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药耐药。结论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医院感染主要是住院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有人工气道情况下发生,诊疗中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重点在于规范侵入性操作,重视手卫生及环境清洁消毒,加强呼吸道及呼吸机管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耐药性
原文传递
维生素A与儿童高血压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敏 瞿平 +3 位作者 陈洁 刘友学 李廷玉 梁小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9-566,共8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A与儿童血压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前期已建立的儿童队列人群中纳入高血压儿童80例与正常血压儿童84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受试对象的静脉血完成血生化及基因检测,对受试对象进行体格检查与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 目的 探讨维生素A与儿童血压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前期已建立的儿童队列人群中纳入高血压儿童80例与正常血压儿童84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受试对象的静脉血完成血生化及基因检测,对受试对象进行体格检查与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维生素A与儿童血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与正常血压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7±0.22)比(0.89±0.23)μmol/L,P=0.56]。在两组人群中按照维生素A是否缺乏进行分组,在校正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腰围与血脂等因素后,高血压组中,维生素A缺乏组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维生素A正常组[(133.4±1.7)比(127.1±0.7)mm Hg;(78.0±1.9)比(75.4±0.8)mm Hg;P<0.01];在对照组中,维生素A缺乏组儿童收缩压高于维生素A正常组[(105.6±1.3)比(100.4±0.8)mm Hg,P<0.01],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维甲酸受体(RA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反映维生素A贮存功能的指标卵磷脂视黄醇酰基转移酶(LRAT)在高血压组低于对照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是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95%CI)为1.287(1.041~1.591),1.092(1.012~1.179)],LRAT表达水平高、母乳喂养时间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儿童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95%CI)为0.748(0.663~0.844),0.858(0.762~0.967),0.144(0.031~0.681)]。结论维生素A在体内的储存水平低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维生素A的缺乏将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高血压 维生素A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立婷 余加林 +2 位作者 刘维勤 朱秀菊 李发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0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的作用。方法建立PA菌株生物膜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环丙沙星组、10mW/cm2低频超声组、100mW/cm2低频超声组、300mW/cm2低频超声组、1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100mW...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的作用。方法建立PA菌株生物膜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环丙沙星组、10mW/cm2低频超声组、100mW/cm2低频超声组、300mW/cm2低频超声组、1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1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3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测定各组BF细菌活力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定量分析生物膜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环丙沙星组、10mW/cm2低频超声组、100mW/cm2低频超声组、300mW/cm2低频超声组生物膜中细菌活力水平、生物膜厚度、区域孔径(AP)、平均扩散距离(ADD)和结构熵(TE)无显著变化(P均>0.05),1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1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和3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生物膜中细菌活力明显降低、生物膜厚度变薄、AP增大、ADD与TE减小(P均<0.05),且呈辐照剂量依赖性。结论低频超声可有效增强环丙沙星对PA生物膜的清除作用,且呈辐照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环丙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9、6双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成骨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迭小红 罗庆 +2 位作者 陈聪 罗光金 康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3-1279,共7页
目的构建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6重组腺病毒并探讨其对C3H10细胞成骨的影响。方法以单一表达的BMP9或BMP6 AdEasy质粒为模板,PCR自扩增BMP9和BMP6基因序列,先后将其插入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粒pASG2-BMP9、6,然后与腺... 目的构建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6重组腺病毒并探讨其对C3H10细胞成骨的影响。方法以单一表达的BMP9或BMP6 AdEasy质粒为模板,PCR自扩增BMP9和BMP6基因序列,先后将其插入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粒pASG2-BMP9、6,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中同源重组,酶切鉴定成功后,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得到高滴度双表达腺病毒AdBMP9、6,体外转染C3H10细胞,RT-PCR方法检测BMP9、BMP6 mRNA水平的表达,早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染色、晚期指标钙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双表达重组腺病毒AdBMP9、6,RT-PCR证实双表达腺病毒能成功转染C3H10细胞,并且转染的C3H10细胞早晚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茜素红染色活性较单一表达BMP9或BMP6的腺病毒组均增强。结论双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AdBMP9、6具有定向诱导C3H10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且较单一表达BMP9或BMP6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表达载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9 骨形态发生蛋白6 重组腺病毒 成骨
下载PDF
1-3月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明 孟庆清 +4 位作者 张光莉 田小银 陈云秀 田永露 罗征秀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1~3月龄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病原检出情况及常见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治疗的367例1~3月龄重症CAP患儿的病原检出及常见细菌耐药情...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1~3月龄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病原检出情况及常见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治疗的367例1~3月龄重症CAP患儿的病原检出及常见细菌耐药情况。结果:(1)367例患儿深部痰液共培养出细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9株(占检出细菌的78.0%),革兰阳性菌59株(22.0%),优势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副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眼衣原体、肺炎链球菌;(2)检出病毒173株,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47株(占检出病毒例数的85.0%);(3)混合检出118株(32.2%),以细菌、病毒混合检出最常见;(4)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超过90%,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100%,对青霉素耐药率低于25%;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耐药率较低,而对头孢噻肟等耐药率超过7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超过40%,对亚胺培南等耐药率低于10%;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噻肟敏感性较高,但对头孢克洛、头孢呋辛耐药率超过50%。结论:重庆地区1~3月龄住院重症CAP患儿检出病原中细菌占首位,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需提高对沙眼衣原体肺炎的认识;呼吸道合胞病毒仍是最重要病毒病原;混合检出以细菌-病毒混合检出最常见;近年来通过对抗生素使用的严格控制,虽然细菌对有些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所下降,但整体形势严峻,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并根据本地区重症肺炎的病原谱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 耐药分析
下载PDF
C6胶质瘤微环境中大鼠BMSCs恶性转变与NF-κB高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燕莎 朱静 +4 位作者 田杰 张春敏 谭彬 崔建邦 杨春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97-1502,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C6胶质瘤微环境中是否存在NF-κB和STAT3的激活及高表达以及其与BMSCs恶性转变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分4组:实验组(C6与BMSCs间接共培养空白)、空白对照组(BMSCs单独培养)、阴性对照组(大鼠星形胶...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C6胶质瘤微环境中是否存在NF-κB和STAT3的激活及高表达以及其与BMSCs恶性转变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分4组:实验组(C6与BMSCs间接共培养空白)、空白对照组(BMSCs单独培养)、阴性对照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与BMSCs间接共培养)、阳性对照组(C6单独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RT-QPCR检测细胞中NF-κB P65、STAT3、c-Myc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NF-κB P65、STAT3、P-STAT3、c-Myc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29、CD90均呈阳性表达,CD45呈阴性表达;实验组BMSCs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核质比增大;实验组细胞上清液IL-6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NF-κB P65、c-Myc在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且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BMSCs处在C6胶质瘤微环境中存在NF-κB和STAT3的激活和高表达,且NF-κB的激活及高表达是BMSCs恶性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