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早产儿微小脲原体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谭琴
詹兴星
胡娅
陈龙
-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代谢与炎症性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
出处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0-687,共8页
-
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100419)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研究一般项目(NCRCCHD-2019-GP-13)
重庆市妇幼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研究项目(CQFYJB01008)。
-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以脑脊液持续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 parvum,UP)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随访情况。以“新生儿”“脲原体”和“脑膜炎”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以“neonate”“ureaplasma”和“meningitis”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结合本例,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或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1)病例资料:患儿女,1 h,出生胎龄30周+2,出生时有重度窒息,经外院机械通气、胸外按压等抢救后,转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7日龄出现惊厥,脑脊液检查示脑膜炎,血、脑脊液培养均阴性,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个月未见明显好转。39日龄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查提示UP阳性,明确为UP脑膜炎。予以喹诺酮类抗生素抗感染10周。住院期间因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病情好转后出院。随访至2岁1个月,有脑性瘫痪(偏瘫型),康复治疗中。(2)文献复习:检索到31篇文献,共46例患儿,加上本例患儿,共47例。47例患儿中,57%(27/47)为早产儿,54%(22/41)为低出生体重儿(部分文献未报告此项目,故分母小于47例,下同),76%(28/37)经阴道分娩出生。71%(24/34)在1周内起病,74%(26/35)母亲孕期合并脲原体感染或感染高危因素。主要表现包括发热[63%(20/32)]、惊厥发作或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各44%(14/32)],脑脊液检查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明显升高[287×106/L(69×106/L~1176×106/L)]、葡萄糖降低[0.79 mmol/L(0.10~1.17 mmol/L)]、蛋白升高[3.01 g/L(1.80~8.14 g/L)],脑脊液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脑脊液mNGS[30%(14/47)]、脑脊液聚合酶链反应[17%(8/47)]和脑脊液培养[66%(31/47)]是主要的脲原体检查方法。治疗方案主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单用[46%(16/35)]或与其他种类抗生素联用[29%(10/35)]。抗脲原体治疗时间为2~10周。脑出血和脑积水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分别为66%(25/38)和61%(23/38)]。47例中,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UP感染分别为31和15例(另1例未分型)。UP和UU脑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预后无明显差异。与UU脑膜炎相比,UP脑膜炎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比例更高[13/15与52%(14/27),χ^(2)=5.09,P=0.024]。报告了结局的43例脲原体脑膜炎新生儿中,44%(19/43)发生发育迟滞或死亡。UU脑膜炎的病死率高于UP脑膜炎[39%(11/28)与0/14,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7]。结论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差异较大。对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的患儿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考虑颅内脲原体感染可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单用或联合其他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脲原体的首选方案。
-
关键词
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脲原体脑膜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
Keywords
Neonates
Purulent meningitis
Ureaplasma meningitis
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
分类号
R722.6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微绒毛包涵体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立婷
贺雨
李禄全
-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0-625,共6页
-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21jcyj-msxmX0063)
2022年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含中医类)科研项目(2022MSXM039)。
-
文摘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 MVID)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变异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例MVI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测序结果。以"微绒毛包涵体病""先天性微绒毛萎缩""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MYO5B""STX3""STXBP2"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0月的文献, 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报道的MVI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结果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 2 d, 因"发现皮肤黄染2 d"入院。该患儿表现为顽固性腹泻、间断腹胀、难以纠正的脱水、体重下降, 检查提示顽固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胆汁淤积。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MYO5B基因杂合变异c.1021C>T(p.Q341*)和c.1125G>A(p.W375*), 分别遗传自患儿的父亲和母亲。患儿确诊为MVID。家属放弃治疗, 患儿死亡。(2)文献复习:共获得20篇文献、共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本例(共32例)分析发现, MVID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是顽固性腹泻, 同时伴有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部分患儿有胃肠道外症状:MYO5B基因变异者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营养不良(8/18)、呼吸窘迫和黄疸/胆汁淤积(均为4/18);STX3基因变异和要表现为喂养困难/营养不良(2/5), 呼吸窘迫和败血症(均为1/5);STXBP2基因变异表现为喂养困难/营养不良(2/9), 呼吸窘迫、黄疸/胆汁淤积、败血症、低血糖(均为1/9)。MYO5B基因变异病例中, 早产病例较多(8/18), 其次为胎儿肠道扩张(5/18), 羊水增多(5/18), 父母近亲结婚、羊水胎粪污染(均为2/18)。STX3基因变异病例中, 父母近亲结婚者较多(3/5), 其次为胎儿肠道扩张、羊水过多和羊水胎粪污染(各1/5)。STXBP2基因变异病例中, 父母近亲结婚者较多(3/9), 其次为早产和羊水过多(各2/9)。结论 MVI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死率高, 诊治难度高。当婴儿出现顽固性腹泻、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或并发多种胃肠外症状时, 应考虑MVID可能。MYO5B、STX3、STXBP2基因变异的早期识别, 可为MVID早期干预、预后判断以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吸收不良综合征
微绒毛
黏脂质累积病
肌球蛋白重链
肌球蛋白Ⅴ型
-
Keywords
Malabsorption syndromes
Microvilli
Mucolipidoses
Myosin heavy chains
Myosin type V
-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