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皮肤超声测量中国儿童皮肤厚度和密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甘立强 王华 +3 位作者 倪思利 谭春花 刘励 罗晓燕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161,共3页
目的:为了更好的评估治疗前后激光的疗效,我们利用高频超声设备,探讨儿童的正常皮肤厚度和密度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以在我科治疗的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超声(丹麦高特司科技公司Derma Lab Combo皮肤生理检测仪)... 目的:为了更好的评估治疗前后激光的疗效,我们利用高频超声设备,探讨儿童的正常皮肤厚度和密度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以在我科治疗的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超声(丹麦高特司科技公司Derma Lab Combo皮肤生理检测仪)测量全部患儿正常皮肤的厚度及密度,检查皮肤厚度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不同年龄组,皮肤厚度及密度有明显差异(P<0.05);皮肤厚度及密度在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准确测量儿童的正常皮肤的厚度及密度。皮肤厚度和皮肤的密度与年龄之间有相关性,而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儿童 皮肤厚度 皮肤密度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复工期儿童皮肤科防护体会及建议
2
作者 余时娟 罗晓燕 王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S01期245-247,共3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暴发及蔓延,儿童感染者也有增多,甚至已有重症及新生儿病例的报道。近期医院开始恢复择期手术及普通门诊就诊,为遏制疫情蔓延,本文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断标准和防护措施,就儿童皮肤科就诊...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暴发及蔓延,儿童感染者也有增多,甚至已有重症及新生儿病例的报道。近期医院开始恢复择期手术及普通门诊就诊,为遏制疫情蔓延,本文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断标准和防护措施,就儿童皮肤科就诊流程、医护人员及患者防护、患者教育方面提出建议及思考,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在儿童中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皮肤科 防护
下载PDF
拘束应激对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皮肤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琦 任发亮 +1 位作者 杨欢 王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观察拘束应激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样小鼠皮肤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8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拘束应激组、DNCB诱导-对照组、丙酮诱导-拘束应激组和丙... 目的:观察拘束应激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样小鼠皮肤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8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拘束应激组、DNCB诱导-对照组、丙酮诱导-拘束应激组和丙酮诱导-对照组,每组7只。第14天评估小鼠皮肤中炎症细胞浸润程度,Q-PCR方法检测皮损组织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等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变化。结果:DNCB诱导-拘束应激组的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数为42.710±3.944个,DNCB诱导-对照组的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数为26.000±2.410个,有统计学差异(P<0.01);相对于DNCB诱导-对照组,DNCB诱导-拘束应激组皮损组织中IL-4、IL-13等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拘束应激加剧AD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特应性皮炎 疾病模型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麻疹样红斑型药疹1例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发亮 任巧丽 +5 位作者 谭琦 谭春花 王化疾 漆小飞 翟志芳 王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425,共2页
患儿男,3岁10个月。发热4d,全身皮疹2d。呈中高热,皮肤无瘙瘁。外院以麻疹样红斑型药疹治疗效果欠佳。查体:T39.2℃,急性病面容,颈部触及多个淋巴结,扁桃体Ⅱ~Ⅲ°,肝脏肋下3cm,脾脏肋下2cm。皮肤科情况:全身泛发的大... 患儿男,3岁10个月。发热4d,全身皮疹2d。呈中高热,皮肤无瘙瘁。外院以麻疹样红斑型药疹治疗效果欠佳。查体:T39.2℃,急性病面容,颈部触及多个淋巴结,扁桃体Ⅱ~Ⅲ°,肝脏肋下3cm,脾脏肋下2cm。皮肤科情况:全身泛发的大小不一红斑。血WBC18.8×10^9/L,变异淋巴细胞百分比16%。血液EBV-PCR3.6×10^5copy/mL。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高频皮肤超声在鲜红斑痣患儿疗效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甘立强 王华 +4 位作者 倪思利 谭春花 谭琦 任发亮 罗晓燕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皮肤超声技术用于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s,PWS)患儿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鲜红斑痣,头面部存在皮损病灶并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患儿30例。所有患儿在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前、后均... 目的探讨高频皮肤超声技术用于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s,PWS)患儿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鲜红斑痣,头面部存在皮损病灶并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患儿30例。所有患儿在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前、后均采用高频皮肤超声(丹麦高特司科技公司Derma Lab Combo皮肤生理检测仪)对皮损部位的皮肤厚度、密度值进行测量,并在治疗前,运用相同的方法测量皮损对侧正常皮肤的厚度及密度值。在患儿接受一个疗程(5次治疗)的治疗后,首先应用传统方法即治疗前、后单反数码照片评估皮损面积、颜色消退率,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组。然后对四组治疗前、后皮损和对侧正常皮肤高频超声测量的厚度、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各组皮损与对侧正常皮肤厚度、密度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间治疗前皮损厚度、密度比较,痊愈组、显效组较有效组、无效组厚度薄,密度高。痊愈组、显效组分别与有效组,无效组皮损厚度、密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WS皮损治疗后,痊愈组、显效组、有效组皮损厚度、密度与治疗前比较,皮肤厚度均变薄,密度均增高。痊愈组,显效组,有效组各组皮损厚度、密度治疗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皮肤厚度及密度改变均不明显,治疗前后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技术能对正常皮肤、PWS病变皮肤进行皮肤厚度和密度精确测量,通过高频超声对PWS病变治疗前后皮肤厚度和密度精确测量可以作为鲜红斑痣患儿术前疗效预判、术后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客观评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儿童 鲜红斑痣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儿童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一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发亮 陶玥 +5 位作者 朱进 杨欢 谭春花 董千叶 谭琦 王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667-671,共5页
患儿,女,8岁。皮肤结节、斑块8个月,右大腿肿胀1个月,伴发热1周。肝脏肋下约1~2 cm可触及、脾脏肋下约2~3 cm可触及,质软,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细胞降低,肝酶、血脂、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凝血功能异常,铁蛋白升高。免... 患儿,女,8岁。皮肤结节、斑块8个月,右大腿肿胀1个月,伴发热1周。肝脏肋下约1~2 cm可触及、脾脏肋下约2~3 cm可触及,质软,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细胞降低,肝酶、血脂、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凝血功能异常,铁蛋白升高。免疫组化:CD3、CD8、颗粒酶B、βF1阳性,Ki-67:约50%(+)。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活跃。皮损病理检查:皮下脂肪见异型细胞。诊断为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嗜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儿童Moulin线状萎缩性皮病
7
作者 任发亮 谭琦 +4 位作者 甘立强 陈光华 方晓 侯倩 王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8-570,共3页
患儿女,13岁。躯干左侧带状褐色斑片7年。皮肤科检查:躯干左侧可见两条沿Blaschko线分布呈倒"S"形的淡红褐色萎缩性带状斑片。皮损组织病理:表皮中央部分轻度萎缩变薄,基底层黑素增加。诊断:儿童Moulin线状萎缩性皮病。
关键词 萎缩性皮病 线状 MOULIN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反向性银屑病并发脓疱性银屑病1例
8
作者 任发亮 王华 +4 位作者 向娟 谭春花 欧阳莹 谢运琴 谭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2-602,共1页
在反向性银屑痫基础上并发脓疱性银屑病的患者较少,现报告1例儿逢反向性银屑病,可疑由刺激性药物诱发了局部脓疱性银屑病。
关键词 银屑病 脓疱性 银屑病 反向性
下载PDF
儿童弹性纤维假黄瘤
9
作者 任发亮 谭琦 +4 位作者 陈光华 张建 倪思利 侯倩 王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6-738,共3页
报告1例儿童弹性纤维假黄瘤。患儿男,9岁。颈部及腹部丘疹3年。皮肤科检查:颈部及腹部可见成片密集分布的淡黄色粟粒至米粒大丘疹,呈网状排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上部和中部可见弹性纤维变性、断裂,排列不规则,呈团块状或颗粒状改... 报告1例儿童弹性纤维假黄瘤。患儿男,9岁。颈部及腹部丘疹3年。皮肤科检查:颈部及腹部可见成片密集分布的淡黄色粟粒至米粒大丘疹,呈网状排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上部和中部可见弹性纤维变性、断裂,排列不规则,呈团块状或颗粒状改变。弹性纤维Verhoeff-Van Gleson染色:真皮可见大量弹性纤维变性、断裂、卷曲,呈碎片或颗粒状。诊断:弹性纤维假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纤维假黄瘤 儿童
下载PDF
儿童会阴部Kaposi水痘样疹1例
10
作者 白晓明 余时娟 任发亮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4期343-343,345,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女,5岁5月,因“肛周红斑伴痒10天,外阴红斑、脓疱、糜烂伴痛1周”于我院就诊。患儿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红斑伴瘙痒,当地私立医院诊断为“肛周湿疹、混合痔、肛裂”,予以“混合痔治疗手术”,1周前手术后肛周皮疹逐渐增... 1临床资料患儿女,5岁5月,因“肛周红斑伴痒10天,外阴红斑、脓疱、糜烂伴痛1周”于我院就诊。患儿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红斑伴瘙痒,当地私立医院诊断为“肛周湿疹、混合痔、肛裂”,予以“混合痔治疗手术”,1周前手术后肛周皮疹逐渐增多,蔓延至外阴,表现为大片红斑、糜烂,糜烂周边可见较多粟粒-黄豆大小脓疱,伴明显疼痛,拒绝大小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私立医院 肛周湿疹 小脓疱 周前 会阴部 肛裂 外阴
下载PDF
儿童脐部软纤维瘤样痣合并多发性表皮囊肿1例
11
作者 白晓明 丁珍珍 +2 位作者 陈静思 王华 任发亮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5期700-701,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孩,2岁2月,因“脐部褐色丘疹3个月”于2017年8月16日就诊。患者家属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患儿脐部出现一个粟粒大小淡褐色圆形丘疹,未予重视未治疗,逐渐增大、变高,表现为带蒂的绿豆大小淡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患儿足月产... 1临床资料患者男孩,2岁2月,因“脐部褐色丘疹3个月”于2017年8月16日就诊。患者家属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患儿脐部出现一个粟粒大小淡褐色圆形丘疹,未予重视未治疗,逐渐增大、变高,表现为带蒂的绿豆大小淡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患儿足月产,出生顺利,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平素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部 软纤维瘤 足月产 预防接种 患者家属 体格检查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下载PDF
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5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时娟 任发亮 +1 位作者 谭琦 王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2-588,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HMF)的临床资料,增强对HMF的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5例HMF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皮肤镜表现、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及... 目的:分析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HMF)的临床资料,增强对HMF的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5例HMF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皮肤镜表现、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9岁,平均(5.6±3.0)岁;诊断年龄4.0~11.6岁,平均(8.0±3.3)岁。所有患儿皮损均表现为面部、躯干、臀部及四肢近端大量大小不等及形态不规则的色素减退斑。所有患儿皮肤镜检查均可见橙黄色片状区域,波点状、网格状色素减退的无结构区域,以及点状、短细线状、分枝状血管和精子样结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示真、表皮交界处较多异形淋巴细胞呈线状排列,显著亲表皮性不伴海绵水肿。免疫组化示CD3、CD4及CD8均阳性。5例患儿中4例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1例予外用0.03%他克莫司治疗,疗效均满意。结论:HMF皮肤镜的特征表现可为活检必要性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结合皮损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可确定诊断。NB-UVB治疗儿童HMF耐受性好,且皮损改善较好,预后仍需长期随访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色素减退型 淋巴细胞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特应性皮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期间的疫苗接种问题
13
作者 陈安薇 罗晓燕 王华 《皮肤科学通报》 2022年第2期168-172,M0009,共6页
度普利尤单抗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治疗≥6岁儿童和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单抗,虽然我国说明书适应症年龄为≥12岁,但临床上超说明书用于低年龄儿童较为普遍,且治疗≥6月至<6岁儿童AD的三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预计在未来1~2年度... 度普利尤单抗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治疗≥6岁儿童和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单抗,虽然我国说明书适应症年龄为≥12岁,但临床上超说明书用于低年龄儿童较为普遍,且治疗≥6月至<6岁儿童AD的三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预计在未来1~2年度普利尤单抗将获批用于婴儿和学龄前患儿。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免疫系统尚不成熟易受外界病原体感染,因此,免疫接种(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儿童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应指南,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期间能否进行疫苗接种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部分AD患儿面临不必要的疫苗漏接而导致该问题突出。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期间疫苗接种的相关认识,并基于现有的证据提出中国儿童度普利尤单抗单抗治疗期间疫苗接种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普利尤单抗 治疗 特应性皮炎 儿童 疫苗接种
下载PDF
皮下埋植并口服抗癫痫药物致儿童超敏反应综合征首例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余时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8期2913-2916,共4页
目的通过首例皮下埋植并口服抗癫痫药物(AEDs)致超敏反应综合征(HSS)报道及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病和规范AEDs使用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收集2019年6月17日该科收治的1例皮下埋植同时口服AEDs致HSS... 目的通过首例皮下埋植并口服抗癫痫药物(AEDs)致超敏反应综合征(HSS)报道及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病和规范AEDs使用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收集2019年6月17日该科收治的1例皮下埋植同时口服AEDs致HS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在皮下埋植并口服多种AEDs的2个月内发病,表现为发热、严重皮损伴黏膜损害、显著肝功损害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经停致敏药物、系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生物制剂、血浆置换等治疗,患儿好转出院。结论AEDs致HSS的脏器损害和皮损均较严重,不规范使用AEDs,发生HSS的风险更高。临床医生应密切监测和早期识别干预其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综合征 儿童 病例报告 文献复习
下载PDF
甘草酸对小鼠特应性皮炎炎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琦 甘立强 +2 位作者 任发亮 杨欢 王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36-1539,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实验性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在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建立实验性特应性皮炎模型。将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甘草酸治疗组(...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实验性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在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建立实验性特应性皮炎模型。将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甘草酸治疗组(分别50 mg/kg、20 mg/kg和10 mg/kg)每天腹腔注射。分别在第8、15天,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学改变,用qRT-PCR方法测定局部皮损组织Th2型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同时,在第15天,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刀豆蛋白刺激24 h后,ELISA检测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在第8天,与对照组相比,甘草酸各治疗组的皮肤病理学改变、局部皮损中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以及脾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第15天,与对照组表皮厚度(194.00±18.43)和真皮厚度(374.70±40.01)比较,甘草酸50 mg/(kg·d)治疗组小鼠表皮厚度(141.00±7.61)(P=0.005)和真皮厚度(281.20±69.42)(P=0.012)显著降低。qRT-PCR结果显示皮损中白介素(inteleukin,IL)-4 mRNA(0.036±0.011)和IL-13 mRNA(0.051±0.022)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0.073±0.007,0.100±0.015)(P=0.000,P=0.001)。ELISA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的IL-4(42.94±9.26)和IL-13(43.34±12.5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87±10.20,77.42±10.71)(P=0.002,P=0.000)。结论:甘草酸能缓解小鼠特应性皮炎皮肤炎症,可能是通过下调Th2细胞因子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特应性皮炎 皮肤 炎症
下载PDF
3例皮肤镜下蜱虫叮咬治疗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王利 谭琦 +6 位作者 廖兰 李秀娟 谢运琴 黎璨 董千叶 侯倩 程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A01期109-110,共2页
蜱是一种许多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噬血寄生虫,也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可叮咬鸟类、爬行动物、家畜,也可叮咬人,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较大危害[1]。目前国内蜱虫叮咬的报告较少,本文回顾3例儿童头部蜱虫叮咬的临床... 蜱是一种许多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噬血寄生虫,也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可叮咬鸟类、爬行动物、家畜,也可叮咬人,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较大危害[1]。目前国内蜱虫叮咬的报告较少,本文回顾3例儿童头部蜱虫叮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蜱虫 头部
下载PDF
儿童下肢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仕胜 高宇 +1 位作者 叶雯霞 任发亮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45,共2页
患儿女,6岁,因左小腿外侧结节2年就诊。患儿家长2年前发现患儿左小腿外侧出现1个淡红色绿豆大小皮肤结节,无明显痛痒感觉,结节逐渐增大。半年前结节直径增至1cm左右,周边新发2个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结节,近半年结节体积逐渐变大。患儿... 患儿女,6岁,因左小腿外侧结节2年就诊。患儿家长2年前发现患儿左小腿外侧出现1个淡红色绿豆大小皮肤结节,无明显痛痒感觉,结节逐渐增大。半年前结节直径增至1cm左右,周边新发2个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结节,近半年结节体积逐渐变大。患儿体健,皮疹局部无昆虫叮咬和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检:一般睛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皮肤结节 患儿家长 下肢 儿童 小腿外侧 浅表淋巴结 外伤史
原文传递
基于皮肤影像的远程医疗技术在儿童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晓燕 王利 +2 位作者 董千叶 谭春花 王华 《医学信息》 2019年第2期8-10,共3页
近年来,各种皮肤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起到辅助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并极大解决了教学资源稀缺问题。以皮肤影像学数据库为平台建立的远程皮肤医疗技术更可在辅助教学、基层继续教育培训等医疗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结合儿童... 近年来,各种皮肤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起到辅助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并极大解决了教学资源稀缺问题。以皮肤影像学数据库为平台建立的远程皮肤医疗技术更可在辅助教学、基层继续教育培训等医疗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结合儿童皮肤病学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皮肤影像学技术在皮肤病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探索基于皮肤影像的远程医疗技术在儿童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影像 远程医疗 儿童皮肤病学
下载PDF
小讲课在儿童皮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9
作者 倪思利 张建 +1 位作者 谭琦 罗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0245-0247,共3页
基于儿童皮肤病学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实际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小讲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启发、诱导提问以及开放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来,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 基于儿童皮肤病学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实际教学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小讲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启发、诱导提问以及开放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来,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基础。作为皮肤病学与儿科学的交叉融合性学科,儿童皮肤病学所涉及患儿大多无法清晰准确描述病情,因此导致儿童皮肤病学具有其独具特色的教学特色。随着医疗技术地不断进步以及医学精细化分工,儿童皮肤病学日益剧增的复杂性及“哑科性”等特征,使得儿童皮肤病学医师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讲课 儿童皮肤病学
下载PDF
儿童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5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姣姣 任发亮 +2 位作者 谭琦 王华 肖异珠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7-721,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VLPD)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2014—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断的15例HVLPD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5例患儿中男7例,女8例,发病年龄2~13岁,平均6.... 目的分析儿童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VLPD)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2014—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断的15例HVLPD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5例患儿中男7例,女8例,发病年龄2~13岁,平均6.5岁。皮损主要表现为面部水肿,面部及四肢等曝光部位反复发生丘疹、水疱、溃疡、结痂,皮疹亦累及躯干等非曝光部位。13例患儿伴有发热,13例肝脾肿大,15例淋巴结肿大,1例出现肾功能衰竭,2例出现噬血综合征,1例出现淋巴瘤。实验室检查:15例血液EB病毒IgG均阳性、IgM均阴性,EB病毒DNA复制活跃。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及附件周围轻度至致密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15例中13例CD4、CD8阳性,7例CD56阳性;检测CD3的13例中12例阳性;检测T细胞内抗原1的11例中9例阳性;检测粒酶B的8例均阳性;检测Ki67的12例中11例增殖指数3%~50%。15例患儿治疗方案相似,其中10例病情复发,2例病情稳定;2例发生噬血综合征,1例进展为淋巴瘤,后3例经化疗病情仍恶化死亡。结论本病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免疫调节疗法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可缓解症状,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淋巴瘤 T细胞 疱疹病毒4型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