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年龄相关性正常颅内压及脑灌注压阈值研究
1
作者 陈小兵 纪文元 +4 位作者 梁平 翟瑄 周建军 程杨 赵雪灵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260-2265,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相对正常参考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纯硬膜外血肿行血肿清除及颅内压监测植入患儿,术后每小时监测患儿颅内压和动脉血压,分析不同年...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相对正常参考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纯硬膜外血肿行血肿清除及颅内压监测植入患儿,术后每小时监测患儿颅内压和动脉血压,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颅内压及脑灌注压随时间、年龄的变化特点,以术后稳定期(手术72 h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值作为儿童相对正常参考值,采用百分位数法分别统计计算颅内压及脑灌注压95%范围作为参考值范围。结果共纳入患儿207例,其中<2岁组25例,2~6岁组82例,>6岁组100例。术后不同年龄组颅内压均经历短暂较低水平后迅速升高,而脑灌注压均经历短暂的较高水平,并且两者在术后12~24 h达到高峰和低谷,于术后72 h逐渐达到稳定范围。手术72 h后颅内压范围:<2岁为3.0~8.0 mmHg,2~6岁为5.0~11.0 mmHg,>6岁为6.0~14.0 mmHg;脑灌注压范围:<2岁50.9~68.7 mmHg,2~6岁55.0~73.3 mmHg,>6岁57.3~79.6 mmHg。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相对正常参考值范围应有所不同,建议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脑灌注压 正常值 儿童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郭森 翟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调控治疗手段,在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 refractory epilepsy,DRE)治疗中的应用较多。VNS不仅可以降低DRE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还有利于患儿的神经发育和社会认知功能改...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调控治疗手段,在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 refractory epilepsy,DRE)治疗中的应用较多。VNS不仅可以降低DRE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还有利于患儿的神经发育和社会认知功能改善。近年来,VNS用于治疗儿童DRE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儿童VNS术后参数的调控尚无统一标准,VNS治疗癫痫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VNS治疗儿童DRE的临床疗效、对社会认知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术后参数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药物难治性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珊珊 李映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3-857,共5页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良,辅助放疗毒副反应严重,化疗是儿童MB重要的辅助治疗,但到目前没有标准的化疗方法。研究表明标准风险组通过强化化疗联合减量放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副...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良,辅助放疗毒副反应严重,化疗是儿童MB重要的辅助治疗,但到目前没有标准的化疗方法。研究表明标准风险组通过强化化疗联合减量放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副反应;而高风险组MB年龄大于3岁者可采用放疗、强化化疗联合干细胞移植提高生存率,在3岁及以下MB患儿应避免放疗,可通过甲氨喋呤的脑室应用、强化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来改善预后。而化疗的使用时间尚不能确定。本文从各级风险组MB化疗的应用,化疗开始时间,放疗与化疗的先后顺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化疗
下载PDF
早期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术在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纪文元 梁平 +2 位作者 李禄生 翟瑄 周渝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术(continuous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对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37例合并脑积...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术(continuous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对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37例合并脑积水的后颅窝肿瘤患儿术后情况。研究分2组:CLCFD组(63例)在肿瘤切除术后即刻行CLCFD;常规治疗组(74例)在肿瘤切除术后行连续腰椎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CLCFD患儿颅内感染率(P=0.031)、皮下积液发生率(P=0.006)、脑积水发生率(P=0.036)显著降低,术后发热>7 d(P<0.01)、颅内感染者抗生素使用>10 d(P=0.021)例数显著减少。结论在后颅窝肿瘤术后早期采用CLCFD能减少患儿颅内感染、脑积水、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缩短发热时间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引流 后颅窝肿瘤 脑积水 颅内感染 皮下积液
下载PDF
75例重型颅脑损伤儿童肢体肌力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易强 郑显兰 +1 位作者 翟瑄 余良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儿童伤后肢体肌力异常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肢体肌力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伤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康复介入时间与肢体...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儿童伤后肢体肌力异常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肢体肌力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伤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康复介入时间与肢体肌力异常率的回归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Bonferroni校正的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意识恢复、神经外科治疗结束及出院3个月3个时间点肌力异常率;运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意识障碍时间和康复介入时间对患儿住院时间长短和出院3个月时肌力恢复的影响。结果:本组患儿上述3个时间点的肌力异常率分别为46.7%、28.0%和16.4%;运动功能区是否损伤只在意识恢复时对肌力的影响有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9);意识障碍时间>4 d更易导致患儿在意识恢复时(P=0.005)、神经外科治疗结束时(P=0.001)和出院3个月时(P=0.021)肢体肌力异常的发生;急性期治疗结束后进行康复容易导致肢体肌力异常的发生,一直缺乏康复对肢体肌力异常的影响更加明显(P=0.034)。意识障碍时间短的患儿相对于时间长的患儿,OR=0.674,95%CI=0.219~0.674;康复介入时间早的患儿相对于介入晚的患儿,OR=0.437,95%CI=0.117~0.538;回归模型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儿童伤后肢体肌力异常发生率较高,意识障碍时间长、康复介入时间晚等是导致肢体肌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临床应早期加强促醒和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儿童 肌力 康复
下载PDF
化疗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禄生 梁平 +5 位作者 李映良 翟瑄 周渝冬 于增鹏 邹彬 纪文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拟诊GCTs患儿根据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in,AFP)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 目的:探讨化疗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拟诊GCTs患儿根据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in,AFP)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ta,β-HCG)检查结果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瘤(non-germinoma germ cell tumors,NGGCTs),生殖细胞肿瘤行CE方案(卡铂+依托铂苷),诊断性化疗2个疗程后复查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判断化疗效果,肿瘤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或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临床确诊为GCTs后,≥3岁的患者行降低剂量的放疗及后续化疗,〈3岁的患儿继续化疗,待3岁后延期放疗,排除诊断的则行手术,根据病理检查进一步治疗;内胚窦瘤混合型生殖细胞瘤分别采用BCE(博来霉素、卡铂、依托铂苷)和ICE方案(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化疗,同时均联合足量全中枢放疗,视情况行二期探查手术。结果:25例患者获得随访,20例拟诊生殖细胞瘤患者诊断性化疗后PR19例(95%),临床确诊为生殖细胞瘤后,≥3岁组(15例),经后续放化疗后100%CR,随访生存率100%,平均随访时间2年,〈3岁组(3例),1例化疗第6个疗程肿瘤发生全脑全脊髓转移,放弃治疗,2例化疗6个疗程后均顺利完成延期放疗,放化疗结束后均CR,目前随访中肿瘤稳定1例,排除生殖细胞瘤诊断,经手术后病检确诊为畸胎瘤,肿瘤全切,目前无事件生存(event free survival,EFS)2年。诊断NGGCTs(5例),其中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2例,1例化疗4个疗程,放疗期间复发死亡,1例手术完整切除后顺利完成化疗及放疗,目前已EFS 2年;混合性生殖细胞瘤3例,均行化疗+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EFS1~3年。结论:GCTs对CE方案的化疗非常敏感,诊断性化疗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但单纯化疗后复发率较高,治疗必须联合放疗,化疗联合降低剂量及范围放疗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3岁的患者仍是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的重点。化疗对NGGCTs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化疗联合全中枢放疗是治疗NGGCTs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化疗 诊断和治疗
下载PDF
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合并颅内动静脉畸形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宣萱 梁平 +3 位作者 李映良 李禄生 周渝冬 翟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93-229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合并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1-2013年我科收治的6例脑型肺吸虫病合并颅内动静脉畸形患儿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愈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例脑型肺... 目的探讨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合并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1-2013年我科收治的6例脑型肺吸虫病合并颅内动静脉畸形患儿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愈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例脑型肺吸虫病合并颅内动静脉畸形患儿,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8岁,平均6.4岁,均来自疫区,以颅内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肺吸虫抗体(+),增强CT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提示脑内异常血管团,给予驱虫和手术切除治疗。切除病变组织病理检查提示异常血管,驱虫治疗后复查肺吸虫抗体(-),随访1-4年,颅内未再出血。结论详细病史和增强CT扫描能确诊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合并颅内动静脉畸形,早治疗能有效降低颅内再出血风险和保护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肺吸虫病 颅内动静脉畸形 儿童
下载PDF
213例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雪灵 梁平 +6 位作者 翟瑄 李禄生 周渝冬 于增鹏 周建军 纪文元 邹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颅内出血患儿213例,对其年龄、病因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颅内出血患儿213例,对其年龄、病因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好发于婴幼儿(21.1%)及学龄期(41.3%),血管畸形(44.1%)、肺吸虫脑病出血型(23.5%)及凝血功能障碍(22.1%)为主要病因,婴幼儿期多因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学龄前期以肺吸虫脑病出血为主,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以血管畸形为主;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多为多个解剖部位同时出血,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多为单个解剖部位出血,常位于脑实质及脑室内,肺吸虫脑病所致的出血均位于额顶枕叶皮层内浅表部位,随血肿的稳定及吸收,病灶外周可见环形高密度,周围水肿明显。结论: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在年龄、病因上有特征性分布,不同病因所致出血有特征影像学表现,结合年龄及影像学表现可初步判断出血原因,在处理出血的同时,积极对因治疗减少再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儿童 病因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PTPN22在大鼠脑出血后炎症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露 张莉 +6 位作者 肖涵 甘荟 陈辉 蒋宁 翟瑄 赵敬 李映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409-2416,共8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22,PTPN22)在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脑内建立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36只SD大鼠随...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22,PTPN22)在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脑内建立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3、6、12、24、48 h组(n=6),Western blot筛选大鼠脑出血后PTPN22表达的时间窗。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ICH+NC组、ICH+PTPN22干扰组(n=18)。ICH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NSS),脑含水量测定,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NLRP3,成熟的白介素-1β(cleaved-IL-1β),成熟的白介素-18(cleaved-IL-18)以及激活的半胱天冬酶-1(cleaved-caspase-1)的表达,HE和Nissl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血肿周围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结果大鼠脑出血后12hPTPN22的表达开始升高,24 h达到峰值,48 h开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CH+NC组相比,ICH+PTPN22干扰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含水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和Nissl染色结果可见,ICH+PTPN22干扰组脑组织损伤程度与ICH+NC组相比明显减轻;ICH+PTPN22干扰组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NLRP3、cleaved-IL-1β、cleaved-IL-18以及cleaved-caspase-1的表达与ICH+N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ICH+PTPN22干扰组MPO细胞与ICH+NC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干扰PTPN22可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的激活从而减轻大鼠脑出血后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PTPN22 NLRP3 cleaved-IL-1β cleaved-IL-18 cleaved-caspase-1 炎症损伤
下载PDF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雪姣 李映良 梁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6,共4页
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AC)是脑脊液在脑池或脑裂的蛛网膜内和蛛网膜下腔聚集而形成.颅内AC于1831年首先由Bright报道,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儿童约占AC患者的60%~ 90%,多在脑外伤后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随着影像学... 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AC)是脑脊液在脑池或脑裂的蛛网膜内和蛛网膜下腔聚集而形成.颅内AC于1831年首先由Bright报道,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儿童约占AC患者的60%~ 90%,多在脑外伤后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AC的诊断率有所提高.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手术适应证等方面仍有争议.本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AC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儿童 颅内占位性病变 发病机制 蛛网膜下腔 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检查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大脑半球毁损性手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中科 翟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3-1046,共4页
大脑半球毁损性手术是治疗儿童半球性病灶所致难治性癫痫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手术以切断患侧大脑半球与其余神经系统的联系为目标,对特定适应证的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的预后。目前对此治疗方式开展了较多临床研究,本文现就大脑半球毁损性... 大脑半球毁损性手术是治疗儿童半球性病灶所致难治性癫痫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手术以切断患侧大脑半球与其余神经系统的联系为目标,对特定适应证的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的预后。目前对此治疗方式开展了较多临床研究,本文现就大脑半球毁损性手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切除术 难治性癫痫 儿童
原文传递
早期博巴斯运动对恢复重型颅脑损伤儿童肢体功能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易强 郑显兰 余良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392-439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博巴斯运动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儿童作为试验组(n=26)。同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该院接受治疗的相同疾病患儿病历资料,... 目的探讨早期博巴斯运动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儿童作为试验组(n=26)。同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该院接受治疗的相同疾病患儿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n=75)。试验组在传统治疗、护理方法上增加早期肢体博巴斯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和肢体肌力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24),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意识障碍时间越长,在意识恢复时、出科时、出科3个月时肢体肌力越差(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肢体博巴斯运动训练能够有效缩短该类患儿意识障碍时间,进一步维持并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儿童 肢体功能 博巴斯 康复
下载PDF
儿童背侧型脂肪瘤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纪文元 梁平 +2 位作者 李禄生 翟瑄 周渝冬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对92例儿童背侧型脂肪瘤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临床数据分析,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5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脊髓背侧型脂肪瘤TCS的临床资... 目的通过对92例儿童背侧型脂肪瘤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临床数据分析,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5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脊髓背侧型脂肪瘤TCS的临床资料,男47例,女45例。年龄:0~〈1岁58例,1~〈3岁21例,3~11岁13例。术中在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全椎板切开并保留离断的椎板-棘突,显微镜下切开脂肪瘤表面包膜,用超声吸引器清除脂肪瘤,缝合脂肪包膜、硬脊膜,椎板解剖复位。采用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和Hoffman功能性分级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时间11~63个月。结果92例背侧型脂肪瘤TCS患儿手术的脂肪瘤全切率为77.1%(71/92),术后椎板解剖复位率为95.6%(88/92),术后的总治愈率为47.2%(43/91),总有效率为87.9%(80/91),并发症率为7.6%(7/92)。全切者、年龄〈3岁者效果更佳,术后尿便功能障碍较下肢功能障碍改善更明显,无神经功能症状的患儿基本能治愈。结论背侧型脂肪瘤TCS采用全椎板并保留离断的椎板-棘突的入路,早期全切脂肪瘤、松解栓系、椎管内膜性结构以及椎管骨性结构解剖复位的治疗原则。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有效率高,无症状的患儿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脂肪瘤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肺吸虫致感染性颅内动脉瘤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宣萱 梁平 +2 位作者 周渝冬 李禄生 翟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80-2480,248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6岁8个月,因头痛伴频繁呕吐3 d入院。以头痛和呕吐为主要表现,左额部明显,呈阵发性,频繁呕吐,伴有发热,有食用生水、小龙虾和河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5℃,意识清楚,呈嗜睡状,语言明确,双侧瞳孔等大同圆3 mm,四... 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6岁8个月,因头痛伴频繁呕吐3 d入院。以头痛和呕吐为主要表现,左额部明显,呈阵发性,频繁呕吐,伴有发热,有食用生水、小龙虾和河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5℃,意识清楚,呈嗜睡状,语言明确,双侧瞳孔等大同圆3 mm,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全身无包块。辅助检查:血液分析:白细胞9.08×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10^9/L;肺吸虫抗体(+);腰穿抽取脑脊液呈微红,潘式试验(±),白细胞5×10^6/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合并脑脓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文元 梁平 +3 位作者 周建军 李禄生 翟瑄 周瑜冬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合并脑脓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型肺吸虫病合并脑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9例患儿,均来自疫区,男6例,女3例;年龄4~... 目的分析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合并脑脓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型肺吸虫病合并脑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9例患儿,均来自疫区,男6例,女3例;年龄4~9.8岁,平均7.1岁;以头痛、呕吐、发热起病,以颅内高压和脑膜脑炎为主要表现,肺吸虫抗体(+),血和脓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6例脓液细菌培养(+),2例坏死组织的病理检查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结果1例首诊为脑型肺吸虫病,治疗过程发现脑脓肿,8例首诊为脑脓肿,治疗过程中发现脑型肺吸虫病。MRI增强扫描见薄壁均匀的环形强化的脑脓肿征像、"隧道征"以及串珠样改变的肺吸虫感染征像。给予手术、抗感染和抗寄生虫治疗效果好,随访5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合并脑脓肿较为少见,易漏诊,病情更为危重,及时获取详细的病史、血和脓液的嗜酸粒细胞计数、脓液培养的结果、影像学诊断以及特异性抗体的检查结果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获得良好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肺吸虫病 儿童
原文传递
1例颅咽管瘤术后高钠血症患儿的水电解质监测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俊俊 余良英 +1 位作者 蒲佳林 杨丽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8期152-153,共2页
颅咽管瘤是儿童颅内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15岁以下,因术中触及或牵拉垂体柄、下丘脑,造成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其中高钠血症的预后较差,并与肿瘤的解剖位置及肿瘤大小密切相关。崔庆轲等[1]报道,术前MRI检查Ⅱ级者(... 颅咽管瘤是儿童颅内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15岁以下,因术中触及或牵拉垂体柄、下丘脑,造成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其中高钠血症的预后较差,并与肿瘤的解剖位置及肿瘤大小密切相关。崔庆轲等[1]报道,术前MRI检查Ⅱ级者(第3脑室或侧脑室受累,正常视交叉隐窝及漏斗隐窝结构消失,或肿瘤与第3脑室前部交界处有大块钙化斑或明显强化影对下丘脑结构有浸润性生长)48例,其中15例术后发生高钠血症。此外,白妙春等[2]报道43例巨大颅咽管瘤术后并发尿崩症伴高钠高氯血症10例(23.26%)。高钠血症会导致患儿恶心、呕吐、反应迟钝、意识障碍、抽搐等,不仅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因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对患儿造成严重危害,因而术后对血钠的监测与控制非常重要。本例患儿术后发生高钠血症,临床中对其严密监测,并积极调整控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高钠血症 水电解质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颅脑创伤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雷 梁平 +7 位作者 翟瑄 李禄生 周渝冬 夏佐中 于增鹏 纪文元 周建军 邹彬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颅脑创伤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颅脑创伤儿童68例,按年龄分为0~2岁组(13例)、2~7岁组(33例)和7~16岁组(22例),分析不... 目的分析儿童颅脑创伤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颅脑创伤儿童68例,按年龄分为0~2岁组(13例)、2~7岁组(33例)和7~16岁组(22例),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颅内压、脑灌注压随时间、年龄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4h左右颅内压达高峰,脑灌注压达低谷,前者在3~5d后逐渐下降并稳定,后者在2~3d后轻微回升并稳定。颅内压水平:0~2岁组(16.1±1.6)mmHg,2~7岁组(16.9±1.6)mmHg,7~16岁组(19.9±1.5)mmHg,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灌压水平:0~2岁组(52.5±2.3)mmHg,2~7岁组(54.3±1.7)mmHg,7~16岁组(58.0±1.9)mmHg,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颅内压≥30mmHg、脑灌注压〈40mmHg与患儿预后不良有关。结论制订年龄特异性的颅内压和脑灌注压治疗阈值,对颅脑创伤儿童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儿童 颅内压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以癫痫起病的儿童颞叶肿瘤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迪飞 翟瑄 +4 位作者 梁平 李禄生 周渝冬 于增鹏 纪文元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的儿童颞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7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患儿行临床随访,癫痫控制效果采用Engel分...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的儿童颞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7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患儿行临床随访,癫痫控制效果采用Engel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根据病理学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世界卫生组织(WHO)Ⅰ级]和恶性肿瘤组(WHOⅡ~Ⅳ级),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癫痫预后。结果27例患儿均达到肿瘤全切除,其中18例行病变切除+标准前颞叶切除术,9例行病变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学结果为: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WHOⅠ级)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4例、婴儿多纤维性星形细胞和节细胞胶质瘤(WHOⅠ级)4例、室管膜瘤(WHOⅡ级)4例、脑膜瘤(WHOⅠ级)3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WHOⅠ级)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1例。27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12~96个月)。末次随访时,Engel分级Ⅰ级21例(77.8%),Ⅱ级5例(18.5%),Ⅲ级1例(3.7%)。与恶性肿瘤组相比,良性肿瘤组的患儿年龄更小(P=0.040),两组患儿在性别、癫痫病程、肿瘤在颞叶的生长部位以及术后癫痫控制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术后达到Engel分级Ⅰ级的比例分别为14/17和7/10。结论初步研究表明,行手术治疗的以癫痫起病的儿童颞叶肿瘤中,少突胶质细胞瘤和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最常见,总体以良性肿瘤居多,恶性肿瘤多为低度恶性。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患儿的术后癫痫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颞叶 儿童 癫痫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柚皮素可抑制磷酸化蛋白激酶C-δ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炎症损伤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涵 张莉 +6 位作者 王露 陈辉 甘荟 郑淑月 简丹 赵敬 翟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1-988,共8页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NGN)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ICH模型组、ICH+DMSO+PEG400组、ICH+NGN低剂量组(10 mg/kg)、ICH+NGN中剂...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ingenin,NGN)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ICH模型组、ICH+DMSO+PEG400组、ICH+NGN低剂量组(10 mg/kg)、ICH+NGN中剂量组(20 mg/kg)、ICH+NGN高剂量组(40 mg/kg)、ICH+DMSO组、ICH+PKC-δ激活剂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组、ICH+PMA+NGN组。建立SD大鼠自体血ICH模型,腹腔注射NGN给药,ICH术后24 h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行HE染色,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ICH模型组、ICH+DMSO+PEG400组和ICH+NGN中剂量组大鼠脑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δ磷酸化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侧脑室注射PMA促进大鼠PKC-δ磷酸化并建立ICH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ICH组及溶剂对照组相比,NGN改善了大鼠ICH后神经功能评分(P<0.05),降低了脑含水量(P<0.05),减少了神经元变性死亡,并降低了PKC-δ的磷酸化以及NF-κB、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1)。PMA增加了大鼠ICH后PKC-δ的相对磷酸化水平以及NF-κB、IL-1β、IL-6的相对表达(P<0.01),并可逆转NGN降低大鼠ICH后炎症因子表达的效应(P<0.01)。结论NGN可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δ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脑出血 蛋白激酶C-δ 炎症
下载PDF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桥(综述) 李禄生(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90-594,共5页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ICGCTs)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具有多种组织学类型。大多数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早期治疗可治愈,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R)可达90%,其他恶性非生殖细...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ICGCTs)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具有多种组织学类型。大多数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早期治疗可治愈,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R)可达90%,其他恶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NGGCTs)的5年OSR低于70%。近年,随着外科学、影像学、核医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IGGCTs的总体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囿于病理基因等方面研究进展缓慢,治疗方案并不统一,缺乏规范化和明确的临床路径和诊治指南。本文就ICGCTs的治疗经验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