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码摄影技术与视觉比色法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楠楠 张漪 +1 位作者 徐凌 尹东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评价数码摄影技术与视觉比色法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的效果。方法:排除邻牙外形、色泽、位置异常等干扰因素后筛选30名上中切牙缺损或因颜色异常需行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比色后,A组使用VITA 3D-MASTER比色板比色法选择的... 目的:评价数码摄影技术与视觉比色法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的效果。方法:排除邻牙外形、色泽、位置异常等干扰因素后筛选30名上中切牙缺损或因颜色异常需行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比色后,A组使用VITA 3D-MASTER比色板比色法选择的颜色制作瓷牙,B组利用在尽量相同的时间及环境下拍摄的数码影像照片制作瓷牙,记录。结果:2种比色方法在切端比色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4),使用数码摄影技术组患者在瓷牙形态、协调性方面患者满意度较视觉比色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单纯使用数码摄影技术在患牙颜色选择上较视觉比色法无明显优势,但可以较好地辅助患牙制作,受一定外因干扰,需结合其他比色方法,临床及科研中应对数码摄影技术的操作环境进行必要的规范,以便获得更加精准的比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 比色板 视觉比色法 数码摄影技术
下载PDF
过渡性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文翘 刘蝶 +3 位作者 陈陶 彭燕 章婷婷 胡常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疑难全口病例修复困难或失败的患者,针对修复困难或失败的原因,应用治疗义齿改善不利于义齿修复的多种因素,通过治疗义齿复制,完成最终义齿修复。采用颌位关系指数、... 目的探讨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疑难全口病例修复困难或失败的患者,针对修复困难或失败的原因,应用治疗义齿改善不利于义齿修复的多种因素,通过治疗义齿复制,完成最终义齿修复。采用颌位关系指数、固位力及稳定性评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EDENT量表评价治疗过程的有效性。结果 36例患者中,33例患者获得有效治疗,顺利完成最终义齿修复,且修复效果良好。结论治疗义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纠正咬合和黏膜面问题并作为口颌系统神经及肌肉康复训练的工具,有助于最终义齿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义齿 全口义齿 组织调整剂 咬合调整 动态功能印模
下载PDF
种植支持全牙弓和分段式受力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佳 王超 徐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无牙颌患者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的类型,了解全牙弓和分段式修复体对下颌骨及种植体的受力异同。方法临床采集患者下颌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数据及临床制作标准牙冠... 目的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无牙颌患者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的类型,了解全牙弓和分段式修复体对下颌骨及种植体的受力异同。方法临床采集患者下颌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数据及临床制作标准牙冠数据的扫描文件,使用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颌骨种植支持式全牙弓和分段式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正常咬合力作用下下颌骨、种植体以及修复体应力的大小。结果在正常咬合力的作用下,全牙弓式骨皮质和骨松质von-Mises应力均小于分段式;全牙弓式各个种植体von-Mises应力均小于分段式,分段式各个种植体的von-Mises应力比全牙弓式更集中;全牙弓式修复体von-Mises应力大于分段式。结论在生物力学方面,种植支持式全牙弓修复方式比分段式更有利于下颌骨和种植体的保护作用,但是不利于修复体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种植支持式 全牙弓式/分段式 咬合力 应力
下载PDF
黄岑苷对H2O2诱导人牙周膜细胞损伤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佳 张燕 徐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索黄岑苷对H_2O_2诱导人牙周膜细胞氧化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并鉴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活性,选择适合的H_2O_2浓度,建立人牙周膜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H... 目的:探索黄岑苷对H_2O_2诱导人牙周膜细胞氧化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并鉴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活性,选择适合的H_2O_2浓度,建立人牙周膜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损伤后细胞核形态,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人牙周膜细胞对H_2O_2诱导的细胞毒性反应变化。此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及其上清液的LDH、MDA含量,从而阐明黄岑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氧化损伤后的保护作用。结果:CCK-8法显示在H_2O_2浓度为200μmol/L时,其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与其他浓度组有差异(F=24.113,P=0.001);荧光染色法观察到细胞凋亡典型形态;流式细胞术显示1~10μg/m L的黄岑苷对H_2O_2处理引起的人牙周膜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检测LDH、MDA含量和漏出率提示1μg/m L黄岑苷能减少H_2O_2损伤后细胞的氧化损伤产物及炎症产物。结论:适宜浓度的H_2O_2可导致人牙周膜细胞凋亡率增高,同时细胞内的LDH、MDA漏出率上升,造成氧化损伤,适当浓度的黄岑苷可以保护人牙周膜细胞经H_2O_2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黄岑苷
下载PDF
利用锥形束CT对不同磨牙关系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咬合接触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楠楠 张漪 +1 位作者 胡常红 徐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不同磨牙关系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咬合接触情况,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就诊需行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遴选出347例患者,按照Ⅰ、Ⅱ、Ⅲ类磨牙关系分别记录...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不同磨牙关系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咬合接触情况,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就诊需行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遴选出347例患者,按照Ⅰ、Ⅱ、Ⅲ类磨牙关系分别记录患者下颌第一磨牙面上近中、中、远中3部分的A、B、C咬合接触点分布情况,并利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类接触点总数比较,Ⅰ类130例(26.62±10.79)、Ⅱ类131例(26.75±10.81)、Ⅲ类86例(19.1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346,P=0.000),组间比较Ⅲ类接触点较其余2类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近中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5.62±3.56)、Ⅱ类(7.96±4.06)、Ⅲ类(4.47±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045,P=0.00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中部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10.3±4.74)、Ⅱ类(9.24±4.54)、Ⅲ类(6.53±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390,P=0.000),组间比较Ⅲ类最少,余无统计学差异;远中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10.7±4.89)、Ⅱ类(9.55±5.35)、Ⅲ类(8.16±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025,P=0.002),其中Ⅲ类数目较Ⅰ类少(P<0.0167),余无统计学差异。A点数目比较,Ⅰ类(10.46±5.75)、Ⅱ类(9.53±5.2)、Ⅲ类(7.83±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466,P=0.015),组间比较Ⅲ类较Ⅰ类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B点数目比较,Ⅰ类(9.66±5.58)、Ⅱ类(10.87±5.08)、Ⅲ类(6.1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598,P=0.000),组间比较Ⅲ类数目最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C点数目比较,Ⅰ类(6.49±3.46)、Ⅱ类(6.34±4.63)、Ⅲ类(5.1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79,P=0.028),组间比较Ⅲ类较Ⅰ类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Ⅲ类磨牙关系患者三点式咬合接触点总数、3个部位及B点数目均较其他2类少,牙尖交错位时咬合接触稳定性差;锥形束CT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分析咬合接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磨牙关系 下颌第一磨牙 咬合接触点 分布
下载PDF
钛纳米管及不同化学诱导条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 张赫 +1 位作者 杨生 王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在不同培养基中,对比研究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Ti O2纳米管表面的成骨向分化特点。方法:分离并纯化MSCs,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 O2纳米管。使用4种培养体系:常规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 目的:在不同培养基中,对比研究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Ti O2纳米管表面的成骨向分化特点。方法:分离并纯化MSCs,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 O2纳米管。使用4种培养体系:常规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1α,25-双羟维生素D3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分别在光滑面纯钛片,管径30、70、100 nm的Ti O2纳米管表面培养MSCs,3、7、14 d后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21 d后检测钙沉积量;14 d后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及OSX的表达。结果:同一种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组碱性磷酸酶活性(F=338.542,P=0.000)、钙沉积量(F=417.012,P=0.000)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F=14.419,P=0.000)和OSX(F=42.011,P=0.000)的表达均较其他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种培养体系下,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碱性磷酸酶活性(F=53.170,P=0.000)、钙沉积量(F=264.268,P=0.000)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F=3.196,P=0.037)及OSX(F=5.895,P=0.003)的表达均较其他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养体系与材料结构有交互作用(碱性磷酸酶活性(F=6.322,P=0.000)、钙沉积量(F=33.330,P=0.000)、OSX的表达量(F=2.825,P=0.015),其中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和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是最佳组合。结论:MSCs的成骨向分化与材料的表面结构和诱导药物的化学刺激相关。在相同的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MSCs在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下成骨向分化能力较好;在相同培养体系下,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更有利于MSCs的成骨向分化;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和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的组合条件最有利于MSCs的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IO2纳米管 成骨分化 地塞米松 25-双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牙本质肩领形态对上颌前磨牙桩核冠的体外抗力研究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珠玙 尹东青 +1 位作者 李广悦 崔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运用体外力学测试方法以研究分析上颌前磨牙行桩核冠修复后,不同位置形态的牙本质肩领对患牙抗折性能影响。方法:将拔除的32颗上颌前磨牙于体外完成根管治疗后,建立4组不同牙本质肩领情况的纤维状+金属冠修复模型(A组:环形牙本质肩... 目的:运用体外力学测试方法以研究分析上颌前磨牙行桩核冠修复后,不同位置形态的牙本质肩领对患牙抗折性能影响。方法:将拔除的32颗上颌前磨牙于体外完成根管治疗后,建立4组不同牙本质肩领情况的纤维状+金属冠修复模型(A组:环形牙本质肩领;B组:腭侧完整牙本质肩领;C组:颊侧完整牙本质肩领;D组:邻面完整牙本质肩领),模型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在颊尖舌斜面顶1/3处,加载速度1 mm/min,与牙体长轴呈45°施加静态载荷直至牙体发生折断,记录对应的断裂载荷及断裂模式。结果:各小组的断裂载荷分别为(826.3±183.1)、(587.8±142.4)、(406.1±189.7)、(486.3±317.4)N,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小组之间抗折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B、C组和D组(P=0.037,P=0.001,P=0.004),而其余小组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各小组模型的主要折断类型为颈三分之一处由腭侧向颊侧延伸的斜行根折,仅A组中有一个模型根部三分之一处发生折断。结论:保留完整牙本质肩领可有效增强患牙的抗折性;牙体组织缺损较多时,尽量保存腭侧的牙本质肩领可能会避免应力直接作用于牙本质与树脂之间黏结层,提高患牙的抗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肩领形态 桩核冠 上颌前磨牙 抗折性
下载PDF
缺氧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谢佳颖 尹东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缺氧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第 5 代hPDLCs,在严重缺氧(1% O2)、轻度缺氧(5% O2)和常氧(21% O2)3 种环境下培养,用 MTT 法评价细胞增殖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 目的:探讨缺氧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第 5 代hPDLCs,在严重缺氧(1% O2)、轻度缺氧(5% O2)和常氧(21% O2)3 种环境下培养,用 MTT 法评价细胞增殖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划痕试验评价细胞迁移能力,用免疫荧光染色染色研究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用 RT-PCR 及 Western blot 检测 HIF 和 IGF-1 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正常 hPDLCs 相比,在 1% O2 浓度下,hPDLCs 的数量在一个显微镜视野下明显减少,排列稀疏,结构发生改变。②hPDLCs 的增长速率随着氧浓度的下降而减少,氧气浓度越低,增殖速率越慢。③在划痕处理后 72 h,在 3 组不同氧浓度下,hPDLCs 均向划痕区域迁移,但严重缺氧组的移动速率明显小于轻度缺氧和常氧组(划痕 72 h:1% O2 组 0.917±0.023,5% O2 组0.742±0.046,21% O2 组 0.453±0.039,F=530.237,P=0.002)。④HIF/DAPI 染色结果显示在常氧条件下,HIF-1 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随着氧气浓度降低,HIF 逐渐转移至细胞核内。结论:缺氧能够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改变 hPDLCs 的形态。在缺氧条件下,HIF 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中,HIF 和 IGF-1 的表达增加,提示缺氧微环境对人牙周膜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人牙周膜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低氧诱导因子-1
下载PDF
不同形态电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亲水性、降解和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比较
9
作者 张一弓 张琼月 +4 位作者 邵华英 杨雪 张丹 马毅晖 吴小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95-1300,共6页
目的制备微观下不同形态的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电纺纳米纤维膜并比较其亲水性、降解速度和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调整电纺参数制备出不同形态的电纺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通过可... 目的制备微观下不同形态的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电纺纳米纤维膜并比较其亲水性、降解速度和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调整电纺参数制备出不同形态的电纺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通过可视接触角测试系统测试不同膜的表面接触角比较其亲水性,测量失重率评估其降解速度,细胞增殖实验、ALP活性实验和qRT-PCR实验评估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15%、10%、8%组PCL所制得的电纺纤维膜在电子扫描显微镜500倍和倒置相差显微镜100倍下分别呈现出纯丝状、含有少量串珠的丝状、大量串珠状。3组电纺纤维膜的亲水性和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无明显差异;降解速度:纯丝组<少量串珠组<大量串珠组;成骨细胞分化的程度:纯丝组>少量串珠组>大量串珠组。结论调节电纺参数可制备不同形态的电纺纤维膜,纯丝状的电纺纤维膜较串珠状电纺纤维膜降解慢且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纤维膜 串珠 亲水性 降解 成骨细胞增殖 成骨细胞分化
下载PDF
浅谈牙列缺损的修复前正畸治疗
10
作者 何瑶 秦汉 宋锦璘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9-905,共7页
牙列缺损可破坏牙弓完整性,影响微笑美学效果和口腔功能。相较于单纯的修复治疗,修复前正畸治疗可弥补单一治疗方式的局限性,既可有效避免天然牙的过度磨除,一定程度上减少修复体制作单位,又可有效改善面型和咬合关系,以获得最大化的美... 牙列缺损可破坏牙弓完整性,影响微笑美学效果和口腔功能。相较于单纯的修复治疗,修复前正畸治疗可弥补单一治疗方式的局限性,既可有效避免天然牙的过度磨除,一定程度上减少修复体制作单位,又可有效改善面型和咬合关系,以获得最大化的美学和修复治疗效果。本文从修复前正畸治疗角度,探讨不同类型牙列缺损的错 表现、矫治目标、矫治方法及保持等方面的要点,以供后续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义齿修复术 牙移动 错[牙合] 牙列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