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外泌体微小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艾晓青 窦磊 +1 位作者 乔新 杨德琴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7-36,共10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二维(2D)与三维(3D)培养条件下人牙髓间充质细胞(DPSCs)外泌体(Exo)微小RNA (miRNA)的表达谱。方法2D与3D条件下分别培养DPSCs,提取细胞Exo,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免疫印迹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等方法观察并鉴定;通过... 目的分析并比较二维(2D)与三维(3D)培养条件下人牙髓间充质细胞(DPSCs)外泌体(Exo)微小RNA (miRNA)的表达谱。方法2D与3D条件下分别培养DPSCs,提取细胞Exo,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免疫印迹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等方法观察并鉴定;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miRNA,采用Dr.Tom系统及TargetScan网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再生修复相关靶基因预测。结果 3D培养下收集的DPSC-Exo均呈现"茶托样"双层膜结构,CD63和CD9表达阳性,粒径分布符合外泌体特征,与2D培养的DPSC-Exo一致。高通量测序共计检测外泌体来源miRNA 253个,其中3D组表达222个,特有表达99个;与2D组相比,表达显著差异60个[︱log_(2)(3D/2D)︱≥1,Qvalue≤0.001]。差异miRNA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分子功能分别为细胞过程和结合;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在代谢通路有显著富集。miR-302的候选靶基因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19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miR-24-3p可能靶向神经元分化因子2、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因子1、神经元分化因子1、神经元再生相关蛋白、FGF11、FGF结合蛋白3、FGF受体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多肽、PDGFRα多肽、血管生成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等,以发挥组织再生修复功能。结论相比2D培养,3D培养能调节DPSC-Exo部分miRNA表达量,上调一些与再生修复相关的miRNA,3D培养可考虑作为调节外泌体应用潜能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培养 牙髓间充质细胞 外泌体测序 微小RNA
下载PDF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岚 杨德琴 黄文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 HPDLSCs培养、提纯以及鉴定;检测不同质量浓度AGEs(50、100、200μg/ml)...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 HPDLSCs培养、提纯以及鉴定;检测不同质量浓度AGEs(50、100、200μg/ml)下HPDLSCs增殖能力、克隆能力、成骨分化能力。Real-time PCR检测不同质量浓度AGEs对HPDLSCs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AGEs均抑制HPDLSCs的增殖,且200μg/ml AGEs抑制最明显。克隆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AGEs均抑制HPDLSCs的自我更新及克隆能力,且200μg/ml AGEs抑制最明显。成骨分化能力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AGEs均抑制HPDLSCs的成骨能力,且200μg/ml AGEs抑制最明显。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AGEs均促进IL-1β、IL-6和TNF-αm RNA的表达,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炎性因子的表达增加。结论 AGEs成浓度依赖性抑制HPDLSCs的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克隆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同时刺激炎性因子的表达。因此,牙周膜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伴牙周病导致的牙周组织损伤要考虑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干细胞 糖基化终末产物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雪蔓 钟晓波 +2 位作者 曹祥莉 骆书美 何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0-854,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50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测量双侧上颌窦黏膜厚度,记录黏膜增厚部位相邻牙病变情况及其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关...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的50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测量双侧上颌窦黏膜厚度,记录黏膜增厚部位相邻牙病变情况及其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关系。结果牙源性上颌窦炎在上颌窦炎中占27.5%,在>59岁的男性患者中发现率最高(P<0.01),病因中根尖周疾病所占比例最大。有35%的病原牙引起了牙源性上颌窦炎,牙根进入上颌窦的病原牙(A类)和牙根位于窦底的病原牙(B类)引起上颌窦炎的概率比牙根距窦底有一定距离的病原牙(C类)高(P<0.01),A类和B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有助于分析上颌窦炎与牙病间的可能因果关系;牙源性上颌窦炎在老年男性患者中发现率相对较高;当存在牙根距上颌窦较近的根尖周疾病患牙时需警惕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 上颌窦炎 根尖周病
下载PDF
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及其受体在斑马鱼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雪丹 杨其芬 +1 位作者 徐智云 杨德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外胚叶发育不全(EDA)基因及其受体(EDAR)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咽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48 h(48 hpf)的斑马鱼胚胎总RNA,之后逆转录合成cDNA,以该cDNA为模板,特异性... 目的探讨外胚叶发育不全(EDA)基因及其受体(EDAR)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咽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48 h(48 hpf)的斑马鱼胚胎总RNA,之后逆转录合成cDNA,以该cDNA为模板,特异性扩增斑马鱼咽齿特异性标记基因dlx2b、Ed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eda及edar基因片段,用TA克隆试剂盒将这3个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pGEMT载体上,将对应质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线性化,以PCR线性化做模板,选择相应的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dlx2b、eda及edar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收集36、48、56、60、72、84 hpf的斑马鱼胚胎,运用全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da及edar基因在斑马鱼咽齿发育部位的表达分布。比较原位杂交结果eda及edar表达区域与斑马鱼咽齿特异性标记基因dlx2b所指示咽齿部位的关系。结果获得了dlx2b、eda及edar基因的反义m RNA探针。原位杂交结果显示,48~72 hpf时eda及edar在鳃弓牙齿相应部位可见强棕褐色阳性信号,与dlx2b所指示咽齿部位吻合。结论Eda信号通路配体与受体在斑马鱼咽齿早期发育过程中即牙齿发生至形态发生阶段于咽齿部位特异性强表达,这一结果显示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斑马鱼咽齿早期发育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叶发育不全 外胚叶发育不全受体 牙齿发育 斑马鱼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译名(2023版)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雨庆 彭显 +14 位作者 任彪 闫福华 潘亚萍 陈峰 杜文斌 刘建国 冯强 杨德琴 黄晓晶 潘乙怀 黄正蔚 丁佩惠 章可可 刘红霞 周学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061,共11页
口腔微生物群落作为人体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都有密切联系。口腔微生物研究已成为国际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前沿。规范统一的口腔微生物中文译名对支撑口腔医学发展意义重大。规范的微生物译名是编写专业教材和... 口腔微生物群落作为人体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都有密切联系。口腔微生物研究已成为国际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前沿。规范统一的口腔微生物中文译名对支撑口腔医学发展意义重大。规范的微生物译名是编写专业教材和参考书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口腔微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统一的中文译名可为口腔医学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语言基础。规范的中文译名对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科普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口腔微生物学知识的准确传播,增强全民口腔健康意识。因此,为规范口腔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基金申报、专著教材编写、论著发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专家学者对口腔微生物名称(2017版)和新近发现的口腔微生物译名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修订,达成共识,形成口腔微生物译名(2023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口腔微生物 拉丁文名称 中文译名 规范化
原文传递
根管预备型号与充填温度对热牙胶充填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青青 唐宇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评价根管预备型号与充填温度对充填后根管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单根管前磨牙,Protaper镍钛系统行根管预备,根据完成锉型号分为F1~F6组(其中F6指0.60 mm,0.06锥度,是预备至F5后采用K锉逐步后退法预备而成)。组内根据充... 目的评价根管预备型号与充填温度对充填后根管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单根管前磨牙,Protaper镍钛系统行根管预备,根据完成锉型号分为F1~F6组(其中F6指0.60 mm,0.06锥度,是预备至F5后采用K锉逐步后退法预备而成)。组内根据充填温度分为高、低温组,各7颗。除根尖3 mm,牙体表面涂布2层指甲油。染色,制作透明牙后,牙科显微镜下测量根尖染料渗入深度,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充填温度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管预备型号(F1~F6)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填温度与预备型号两因素间无交互效应(P〉0.05)。F2与其他各组根尖微渗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1与F3和F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6与F1~F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4和F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牙胶充填温度对根尖微渗漏无影响,而根管预备型号对根尖微渗漏有影响,预备型号为F2时,根尖微渗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充填技术 根尖微渗漏 根管预备型号 温度 透明牙
下载PDF
冷光漂白对复合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宇英 王青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评价冷光漂白对在不同充填时机使用不同粘接剂的复合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健康前磨牙40颗,在其颊面制备Ⅴ类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J共10组,每组4颗。A^E组使用AdperTM Single Bond2全酸蚀粘接剂,分别... 目的评价冷光漂白对在不同充填时机使用不同粘接剂的复合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健康前磨牙40颗,在其颊面制备Ⅴ类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J共10组,每组4颗。A^E组使用AdperTM Single Bond2全酸蚀粘接剂,分别于漂白前、漂白后即刻、漂白后1周、漂白后2周及未漂白时充填,F^J组使用AdperTM Easy One自酸蚀粘接剂分别于上述时间充填,其中E组与J组为对照组(未漂白组),所有牙使用FilitekTMZ350XT复合树脂进行充填。冷热循环并染色后,颊舌向剖开,牙科显微镜下测量记录染料渗入洞壁的深度。结果①在相同充填时间使用AdperTMSingle Bond2的充填物微渗漏较使用AdperTMEasy One小(P<0.05,P<0.01)。②冷光漂白前、漂白后即刻与漂白后1周使用2种粘接剂树脂充填,均较未漂白边缘微渗漏增加(P<0.05);漂白后2周使用2种粘接剂树脂充填,与未漂白微渗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全酸蚀粘接剂的树脂充填物微渗漏较小,最好在冷光漂白2周后进行树脂充填,而漂白前已经存在的充填物则应该在漂白后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光漂白 复合树脂 粘接剂 边缘微渗漏
下载PDF
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基因在斑马鱼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智云 刘鑫 +1 位作者 黄兴 杨德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72 h的斑马鱼胚胎总RNA,逆转录合成c DNA,特异性扩增cx43基因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并判断连接方向,...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72 h的斑马鱼胚胎总RNA,逆转录合成c DNA,特异性扩增cx43基因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并判断连接方向,选择相应的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x43基因反义m RNA探针。运用全时相胚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cx43基因在牙齿发育部位的表达分布,茜素红染色法比较cx43原位杂交表达区域与咽齿解剖部位的关系。结果获得了cx43基因的反义m RNA探针。cx43基因在斑马鱼受精后各个时期咽弓牙齿相应部位均可见到强棕褐色阳性信号。受精后9 d时cx43原位杂交表达部位与咽齿解剖部位基本重叠一致。结论 cx43基因参与牙胚发育和矿化过程,且主要在矿化晚期发挥关键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基因 原位杂交 斑马鱼
下载PDF
根管-根尖周复合体体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容 钟晓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907-3909,共3页
目的建立根管-根尖周组织复合体体外模型,以此探索感染根管形成根尖周炎及根尖生物膜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因正畸减数拔除的健康单根前磨牙密封于盛有LB固体培养基的无菌小瓶内,使牙根的根尖1/3置于培养基中,制备成根管-根尖周复合体体外... 目的建立根管-根尖周组织复合体体外模型,以此探索感染根管形成根尖周炎及根尖生物膜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因正畸减数拔除的健康单根前磨牙密封于盛有LB固体培养基的无菌小瓶内,使牙根的根尖1/3置于培养基中,制备成根管-根尖周复合体体外模型25个。建模后1d抽取5个模型通过PCR技术检测根尖周组织有无细菌。将余下的20个模型分为对照组(n=10)及实验组(n=10),实验组作开髓处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自然放置于空气中,经21d检测根管内和根尖周有无细菌,及终点显色法检测根尖周内毒素浓度。结果第21天,实验组根管内检测到细菌,对照组根管内未检测到细菌,而所有模型根尖周均检测到细菌;对照组根尖周内毒素含量平均为(8.913±0.614)EU/mL,实验组为(10.525±0.981)E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上述方法成功建立根管-根尖周复合体体外模型。未对根管做处理时,感染根管内的细菌不会到达根尖周,而感染根管内的细菌首先是通过分泌的内毒素等致病因子到达根尖周引起根尖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腔 根尖周炎 细菌 内毒素类
下载PDF
经声诺维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后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向分化
10
作者 王雪蔓 骆书美 +2 位作者 钟晓波 何斌 唐宇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8-1114,共7页
目的研究通过声诺维(SonoVue)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进入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的条件及其对HPDLFs成骨向诱导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PDLFs,按不同声诺维浓度、超声强度和辐照时间转染细胞,筛选获得最佳转染参数。将细胞随机分... 目的研究通过声诺维(SonoVue)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进入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的条件及其对HPDLFs成骨向诱导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PDLFs,按不同声诺维浓度、超声强度和辐照时间转染细胞,筛选获得最佳转染参数。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声诺维+质粒+超声组、脂质体+质粒组、超声组和空白对照组,按所筛选条件进行转染,分别于转染后3、5、7、9d时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21d时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查钙化情况;7、10、14d时行RT-PCR对骨桥素(OPN)、骨涎蛋白(BSP)、Ⅰ型胶原蛋白(ColⅠ)、骨钙素(OCN)、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的mRNA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超声功率为0.8 W/cm^2、辐照时间为90s、声诺维浓度为20%时细胞转染率与存活率均较佳,以该参数条件为转染参数。各时间点声诺维+质粒+超声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化结节形成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超声组(P<0.05);RT-PCR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声诺维+质粒+超声组细胞OPN、BSP、ColⅠ、OCN、Runx2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超声组与空白对照组(P<0.05),但与脂质体+质粒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声诺维能成功将BMP2转染进入HPDLFs并诱导其成骨向分化,为声诺维在牙周组织工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诺维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牙周膜 成纤维细胞 骨生成
下载PDF
sortase A与变异链球菌致龋性关系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颖 周京琳 +2 位作者 何远丽 李伟 邹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0-366,共7页
目的探索srt A基因编码的转肽酶sortase A(Srt A)影响变异链球菌致龋性的机制。方法采用基于1H核磁共振波谱(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野生型变异链球菌UA159与srt A基因缺陷型变异链球菌UA159的胞外代谢产物;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 目的探索srt A基因编码的转肽酶sortase A(Srt A)影响变异链球菌致龋性的机制。方法采用基于1H核磁共振波谱(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野生型变异链球菌UA159与srt A基因缺陷型变异链球菌UA159的胞外代谢产物;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鉴定不同菌株之间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大多数有差异性的代谢产物是未知的,可识别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有亮氨酸和缬氨酸(δ0.92×10-6~1.20×10-6)、乳酸(δ1.28×10-6)、酮戊二酸(δ3.00×10-6)、甘氨酸(δ3.60×10-6)。结论在进一步完善微生物代谢产物数据库的基础上,1H NMR代谢组学可用于龋病病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变异链球菌 SORTASE A 1H核磁共振波谱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根管预备对粪肠球菌感染根管形成细菌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洁 曹祥莉 钟晓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907-2909,共3页
目的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以探讨离体条件下根管预备对细菌渗漏的影响。方法将粪肠球菌接种于离体牙所制作的带模拟根尖周组织的根管内,建立320个体外模型(对照组70个,实验组250),分别进行上1/3,上2/3,全长及超长等不同长度的根管预备,... 目的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以探讨离体条件下根管预备对细菌渗漏的影响。方法将粪肠球菌接种于离体牙所制作的带模拟根尖周组织的根管内,建立320个体外模型(对照组70个,实验组250),分别进行上1/3,上2/3,全长及超长等不同长度的根管预备,于1、7、21、35、49、63d进行PCR、SEM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超长组1d检测到细菌,全长组7d检测到细菌,其余组所有检测时间点均未检测到细菌。结论本离体实验显示,对于粪肠球菌感染根管,在根管及根管下段未受干扰的情况下,细菌不会轻易穿出根尖孔,当根管下段受到干扰后,细菌会穿出根尖孔造成细菌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模型 根尖周炎 粪肠球菌 细菌渗漏
下载PDF
牙本质肩领厚度对纤维桩核冠修复后牙体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曙瑛 曾永香 +3 位作者 蔡和 张旻 陈永进 王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牙本质肩领厚度对纤维桩核冠修复后牙体抗折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50颗牛前牙截冠后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A组为对照组,无牙本质肩领(0 mm);B、C、D、E组为实验组,制备高... 目的探讨牙本质肩领厚度对纤维桩核冠修复后牙体抗折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50颗牛前牙截冠后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A组为对照组,无牙本质肩领(0 mm);B、C、D、E组为实验组,制备高度均为2.0 mm,厚度分别为0.5、1.0、1.5、2.0 mm的牙本质肩领。所有样本行桩核冠修复后以2.33 Hz、50 N载荷循环加载30万次,直至试件折裂或循环次数满30万次后停止。收集循环加载完毕后保持完好的试件,固定于万能实验机测试台上,采用0.5 mm/min的速度静态加载直至折裂;记录试件折裂时的载荷(即抗折强度)与折裂形式。结果所有试件均完成30万次循环加载,无牙体折裂、纤维桩核冠脱落等现象。静态载荷实验显示,A、B、C、D、E组抗折强度分别为(226.4±67.7)、(369.7±34.5)、(400.7±48.2)、(528.1±56.3)和(555.4±98.5)N(F=15.227,P=0.000)。A组与B、C、D、E组,B组与D、E组,C组与D、E组抗折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本质肩领厚度与牙体组织抗折强度呈极强相关(r=0.973,P=0.002)。结论牙本质肩领厚度可影响牙体的抗折强度;当牙本质肩领高度为2.0 mm时,随着牙本质肩领厚度的增加,牙体抗折强度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制备 桩核技术 肩领 抗折性能
原文传递
Let-7a通过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骨质疏松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娈 杨德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Let-7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20只8周龄健康雌性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雌激素缺乏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另取20只健康雌性小鼠行卵巢附近脂肪组... 目的·研究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Let-7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20只8周龄健康雌性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雌激素缺乏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另取20只健康雌性小鼠行卵巢附近脂肪组织部分切除术(sham)。术后2个月,Micro-CT检测2组小鼠股骨干骺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及骨小梁数量;MTT检测2组BMSC的增殖能力;real-time PCR检测2组BMSC中Let-7a的表达;上调或下调BMSC内Let-7a的表达水平后,MTT检测BMSC的增殖能力。结果·Micro-CT显示OVX组股骨干骺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及骨小梁数量均低于sham组。成脂能力及成骨能力检测发现,OVX组BMSC成骨能力低于sham组,成脂能力高于sham组。MTT显示OVX组BMSC增殖能力低于sham组。OVX组BMSC中Let-7a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上调Let-7a的表达水平后,BMSC增殖水平下降;下调Let-7a的表达水平后,BMSC增殖水平上升。结论·在雌激素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小鼠中,高表达的Let-7a抑制BMSC增殖,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Let-7a
下载PDF
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在斑马鱼颅颌面发育早期时空表达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兴 刘鑫 +2 位作者 徐智云 闫娈 杨德琴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基因在斑马鱼颅颌面发育早期的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颅颌面骨骼和牙齿发育早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osterix基因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osterix基因的反义mRNA探...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基因在斑马鱼颅颌面发育早期的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颅颌面骨骼和牙齿发育早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osterix基因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osterix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和正义mRNA探针;通过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osterix基因在斑马鱼颅颌面骨骼与牙齿发育早期的转录分布,进一步比较osterix基因在颅颌面骨骼发育中的矿化表达特征;通过茜素红染色突出osterix基因在牙齿发育中的矿化表达特点。结果成功合成osterix基因的反义和正义mRNA探针;反义探针杂交检测显示:在受精后3~4dosterix基因开始在斑马鱼颅颌面膜内成骨部位表达,在受精后5—6dosterix基因在牙齿特异性表达;正义探针杂交未检测到osterix基因的表达信号。osterix基因在早期尚未矿化的骨基质以及初代牙齿(3V^1、5V^1)、第一颗替换牙齿(4V^2)的牙基质中高度表达。结论提示osterix基因可能在斑马鱼早期未矿化骨基质转化为晚期成熟的矿化骨基质过程中,以及牙齿冠部牙基质发育矿化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 斑马鱼 原位杂交 osterix基因 牙齿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