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大学城区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亮 李可欣 +2 位作者 蒲小露 薛建江 李美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大学城区域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及其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关系,为高危型HPV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就诊并同时实施HPV和阴道微生态检测的787例女性为... 目的探讨重庆大学城区域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及其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关系,为高危型HPV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就诊并同时实施HPV和阴道微生态检测的787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HPV感染分布情况。按照是否检测到高危型HPV感染将研究对象分成高危型HPV阳性组和高危型HPV阴性组,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状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HPV总感染率为14.23%,其中单一高危亚型感染78例,感染率为9.91%;多重高危亚型感染33例,感染率为4.19%。单一高危型感染者中以HPV52、16、58、18亚型为主。高危型HPV阳性组阴道微生态失衡中乳酸杆菌含量异常60例(54.05%)、pH值异常49例(44.14%)、过氧化氢酶阳性40例(36.04%)、细菌性阴道病(BV)36例(32.43%),与高危型HPV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酸杆菌含量异常、pH值异常、过氧化氢酶阳性和BV阳性是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70、1.766、1.601、1.613,P<0.05)。结论重庆大学城区域女性HPV感染主要以单一高危型感染为主,乳酸杆菌含量异常、pH值异常、过氧化氢酶阳性以及BV阳性为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高危型HPV感染人群存在较高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HPV的防治应综合考虑阴道微生态指标和HPV感染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生态 乳酸杆菌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糖代谢重编程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子鋆 李可欣 +1 位作者 薛建江(综述) 王晓亮(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4期2457-246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尚无治疗AD的有效措施。最近有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MG)糖代谢重编程与AD的发病相关,并且以MG代谢为靶点治疗AD的方法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该文概述了MG糖代谢重编...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尚无治疗AD的有效措施。最近有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MG)糖代谢重编程与AD的发病相关,并且以MG代谢为靶点治疗AD的方法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该文概述了MG糖代谢重编程与AD发病机制的关系,期望通过靶向调节MG代谢为治疗AD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代谢重编程 线粒体 综述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早期检测脓毒症病原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3
作者 王黎(综述) 丁艳辉 +2 位作者 曹子鋆 薛建江 王晓亮(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8期3197-3201,3206,共6页
脓毒症患者存活率低、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识别其病原体尤为关键。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能实现无偏倚检测临床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对早期发现脓毒症病原微生物较传统培养技术等更灵敏、准确、高效。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mNG... 脓毒症患者存活率低、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识别其病原体尤为关键。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能实现无偏倚检测临床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对早期发现脓毒症病原微生物较传统培养技术等更灵敏、准确、高效。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mNGS在诊断脓毒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将进一步提高,该文就mNGS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优势、临床应用及进展、挑战与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脓毒症 病原微生物 早期检测 综述
下载PDF
ORY-1001靶向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下调胶质母细胞瘤Notch/HES1通路的表达并发挥抗肿瘤作用
4
作者 杨红丽 向亚运 +1 位作者 谭婷婷 雷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0-1630,共11页
目的 探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抑制剂ORY-1001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抑瘤作用和机制。方法 从公开数据库(TCGA和HPA)下载相关数据,分析LSD1在GBM和正常脑中的表达情况。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ORY-1001组,12只... 目的 探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抑制剂ORY-1001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抑瘤作用和机制。方法 从公开数据库(TCGA和HPA)下载相关数据,分析LSD1在GBM和正常脑中的表达情况。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ORY-1001组,12只/组。肿瘤细胞种植后,每7 d用400μg/kg ORY-1001进行灌胃,检测肿瘤生长和动物生存时间,评估ORY-1001对GBM的抗肿瘤效应。检测A490 nm值测定ORY-1001对GBM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ORY-1001对LSD1表达的影响。利用慢病毒试剂,构建稳定敲降LSD1的GBM细胞(sh-LSD1),并通过动物成瘤实验评估沉默LSD1在活体动物内的作用以检测LSD1药物抑制获得的表型特异性。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LSD1相关的基因及通路。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LSD1及不同剂量ORY-1001治疗后Notch/HES1通路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过表达Notch1(oeNotch1)的U87细胞。测定过表达Notch1后,ORY-1001对GBM动物模型肿瘤生长及生存时间的影响。通过ChIP揭示ORY-1001对Notch/HES1通路的具体调控机制。结果 LSD1在GBM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P<0.001)。ORY-1001治疗以及LSD1基因沉默都使荷瘤动物肿瘤负荷减轻(P<0.05)和生存时间延长(P<0.001),对多种GBM细胞的活力均表现出抑制作用(P<0.05)。ORY-1001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SD1的表达。Notch通路富集了与LSD1抑制相关的差异基因,LSD1沉默及ORY-1001治疗后Notch/HES1通路表达显著下调(P<0.05),逆转了ORY-1001对GBM的抗肿瘤作用(P<0.05)。结论 ORY-1001通过抑制GBM中LSD1的表达而下调Notch/HES1通路,并发挥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生信分析 胶质母细胞瘤 Notch/HES1通路 癌症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