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习生参与式小讲课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紫婷 杨辉 陈艳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实习生参与式小讲课在康复治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2021年1—12月期间实习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6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实习生的教学方法差别分为常规教学组与创新教学组,两组各... 目的 研究分析实习生参与式小讲课在康复治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2021年1—12月期间实习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6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实习生的教学方法差别分为常规教学组与创新教学组,两组各有实习生30名,为常规教学组30名实习生采用传统常规临床教学方法,为创新教学组采用参与式小讲课临床教学方法,学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得分、实践操作考试得分、实习生临床实习情况评分与实习生课程满意度情况。结果在考试得分方面,创新教学组理论知识考试得分、实践操作考试得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实习生临床实习情况评分方面,创新教学组实习生临床实习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组(P <0.05);在实习生课程满意度评分方面,创新教学组实习生课程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教学组(P <0.05)。结论 在康复治疗临床教学中,相对于传统常规临床教学方法而言,实习生参与式小讲课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升课程质量与学习应用效果,增加实习生的课程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小讲课 康复治疗 临床教学 理论知识得分 临床操作技能 学习质量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脑卒中后康复阶段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肖亚娟 黄开秀 +1 位作者 陈珂 许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康复阶段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确定该阶段需要关注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群。方法:横断面调查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于两家三甲医院康复科治疗的126名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康复阶段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确定该阶段需要关注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群。方法:横断面调查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于两家三甲医院康复科治疗的126名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1.530,P=0.000,95%CI=1.229~1.90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OR=1.249,P=0.004,95%CI=1.073~1.454)、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R=1.839,P=0.018,95%CI=1.111~3.045)、收入(OR=6.364,P=0.007,95%CI=1.670~24.249)、照护者(OR=5.269,P=0.015,95%CI=1.384~20.058)是康复阶段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阶段,疼痛程度越严重,NIHSS与PSQI评分越高,收入不足并且由职业陪护照顾时,越容易发生脑卒中后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危险因素 康复阶段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翠婷 黄开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7期2545-2547,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该院住院的96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该院住院的96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16%、83.3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治疗效果满意度为72.92%和93.75%,试验组护理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 脑梗死恢复期 下肢肌间静脉血栓 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2014年重庆地区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状况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辉 常青 何庆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85-1687,共3页
目的探明重庆市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加强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水平的深层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通过对6 633名高校教职工的健康体检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高校、年龄、性别分别统计出疾病阳性体征检出率较高的疾病。结... 目的探明重庆市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加强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水平的深层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通过对6 633名高校教职工的健康体检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高校、年龄、性别分别统计出疾病阳性体征检出率较高的疾病。结果重庆市部分高校教职工疾病阳性检出率前十名疾病依次为血脂异常(25.30%)、脂肪肝(24.95%)、超体质量(24.83%)、颈椎退行性变(22.57%)、乳腺腺体增生(13.74%)、宫颈腺囊肿(12.65%)、血压偏高(10.88%)、尿常规异常(10.78%)、高尿酸血症(10.28%)、肝功能异常(10.12%),疾病检出率均高于10.00%;同种高发疾病脂肪肝、超体质量、血脂异常、颈椎退行性变等男性疾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市高校教职工的健康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亚健康状态明显,男性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较女性更差。定期的健康体检是预防、发现及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格检查 全体教工 医学院校 疾病检出率 健康状况
下载PDF
电针对衰老模型大鼠睾丸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姚太万 陈艳华 +4 位作者 卜凡 邓紫婷 李怡 何昕璐 李学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衰老模型大鼠睾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of transcription 1,SIRT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 目的:探讨电针对衰老模型大鼠睾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of transcription 1,SIRT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延缓生殖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造模组(n=30),造模组经腹腔注射D-半乳糖复制衰老模型大鼠,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随机筛选24只平均分为3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组取“肾俞”“关元”予电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15 min,治疗5 d休息2 d,连续治疗8周。药物组予腹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7 mg/kg,每3日1次),连续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腹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注射剂量及疗程同药物组。治疗前后检测大鼠血清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和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水平,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睾丸AMPK、p-AMPK、SIRT1、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及电针组血清TT、FT水平降低(P=0.000,P=0.001;P=0.000,P=0.001;P=0.000,P=0.000);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及电针组血清TT、FT水平降低(P=0.000,P=0.000;P=0.009,P=0.025;P=0.006,P=0.022),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及电针组血清TT、FT明显升高(P=0.001,P=0.004;P=0.001,P=0.00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及电针组p-AMPK、SIRT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0,P=0.000,P=0.005)。与模型组及药物组比较,电针组p-AMPK、SIR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0,P=0.000;P=0.023,P=0.002),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0,P=0.000)。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激活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AMPK/SIRT1/NF-κB通路,抑制Leydig细胞炎性反应,从而改善血清TT、FT水平,这可能是电针延缓生殖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生殖衰老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因子-κB
下载PDF
衰老进程中骨骼肌卫星细胞微环境改变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卜凡 陈艳华 +1 位作者 曾泽东 曹书源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5期102-105,共4页
骨骼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SCs)是骨骼肌干细胞的主要成分,在骨骼肌损伤的修复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体细胞一样,MSCs也存在衰老问题。个体衰老过程中,骨骼肌干细胞微环境基本代谢的变化导致干细胞结构和功能... 骨骼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SCs)是骨骼肌干细胞的主要成分,在骨骼肌损伤的修复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体细胞一样,MSCs也存在衰老问题。个体衰老过程中,骨骼肌干细胞微环境基本代谢的变化导致干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严重影响老年骨骼肌的功能。老年个体MSCs微环境受转化生长因子-β、Notch信号、Wnt信号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亦受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生长分化因子11及细胞自噬等调控。本文主要对老年个体MSCs微环境改变的信号通路等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改善老年个体骨骼肌损伤的修复和再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骨骼肌卫星细胞 微环境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气管切开拔管困难患者拔管因素的分析
7
作者 王玲 刘曼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7期2612-2615,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气管切开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拔管的因素,为提高气管切开拔管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45例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按拔管成功、未拔管分组。采用SPSSPRO在线数据分析平台进行... 目的分析我院气管切开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拔管的因素,为提高气管切开拔管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45例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按拔管成功、未拔管分组。采用SPSSPRO在线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影响拔管的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肌力、咳嗽能力、痰量、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GCS评分、气道结构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痰量为影响拔管的重要因素(P=0.025)。结论气管切开拔管困难患者中肌力下降、咳嗽能力障碍、痰量多、吞咽功能障碍为拔管困难患者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拔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踏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8
作者 江海 康有存 +2 位作者 陈艳华 刘发金 王翠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踏车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和常规的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踏车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和常规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n=20)采用FES治疗,试验组(n=2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踏车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肩关节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试验组VAS评分(1.75±0.94)分低于对照组的(2.75±0.91)分,FMA上肢部分评分(22.30±6.01)分、MBI评分(68.25±9.7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9.30±7.04)分、(58.75±12.8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采用FES联合踏车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踏车训练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症状与运动病理生理学指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小莹 乔树宾 +11 位作者 孙兴国 刘方 张也 郝璐 宋雅 胡奉环 贾玉和 杨伟宪 袁建松 翟文轩 杨洁 张天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4-74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合病史、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指标,探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CPET的HC...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合病史、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指标,探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CPET的HCM患者129例。所有患者均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CPET。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29例HCM患者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症状者分别有81例(62.8%)、27例(20.9%)、26例(20.2%),有晕厥史者18例(14.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M患者呼吸困难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左心房内径(B=0.089,P=0.018)、吸烟(B=-1.877,P=0.000)、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类型(B=0.710,P=0.015)。HCM患者胸痛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合并冠心病(B=1.433,P=0.024)、吸烟(B=1.251,P=0.012)。HCM患者心悸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合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B=1.430,P=0.011)、心率储备百分比(B=-0.026,P=0.027)。HCM患者晕厥的独立相关因素为峰值收缩压(B=-0.020,P=0.031)。结论:HCM患者的劳力性呼吸困难症状与左心房增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不吸烟独立相关;胸痛症状与合并冠心病、吸烟独立相关;心悸与合并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心率储备降低独立相关;晕厥症状与运动峰值收缩压降低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运动病理生理学指标 临床症状 相关性
下载PDF
瘦素对睡眠剥夺小鼠下丘脑GABA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梦婷 鲁元星 +1 位作者 张力 唐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观察瘦素对睡眠剥夺小鼠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组、瘦素补充组,每组8只。对照组设置水环境不剥夺睡眠;睡眠剥夺组利用改良... 目的观察瘦素对睡眠剥夺小鼠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组、瘦素补充组,每组8只。对照组设置水环境不剥夺睡眠;睡眠剥夺组利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小鼠睡眠剥夺模型;瘦素补充组在剥夺同时予以每天两次瘦素1.3 mg/kg腹腔给药。睡眠剥夺7 d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并采集下丘脑组织和血浆标本,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浆瘦素水平,下丘脑GABA、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下丘脑组织中GABA关键合成酶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及GABAA受体α1亚型蛋白(GABAARα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22.03±0.42)g vs.(17.75±0.75)g,P<0.01],而瘦素补充组小鼠体重[(15.10±0.38)g]较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均明显减轻(P<0.01)。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组小鼠皮毛失去光滑,对光线和声音特别敏感,表现为轻微躁狂,攻击性强,血浆瘦素水平明显降低[(483.81±21.72)ng/ml vs.(359.14±16.69)ng/ml,P<0.01],下丘脑GABA水平明显降低[(152.37±8.14)ng/g vs.(111.31±2.96)ng/g,P<0.05]。瘦素补充组小鼠下丘脑GABA水平[(132.19±3.38)ng/g]明显高于睡眠剥夺组[(111.31±2.96)ng/g,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组、瘦素补充组小鼠下丘脑Glu水平[分别为(686.56±10.01)ng/g、(668.64±9.93)ng/g]较对照组[(577.11±16.36)ng/g]明显升高(P<0.05),而瘦素补充组与睡眠剥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组小鼠下丘脑GAD67、GABAARα1蛋白表达[分别为0.68±0.06、0.69±0.07]较对照组(分别为1.09±0.13、0.99±0.07)明显降低(P<0.05),而瘦素补充组(分别为1.39±0.19、1.33±0.14)较睡眠剥夺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瘦素可上调睡眠剥夺小鼠下丘脑内GABA关键合成酶GAD67的表达,升高下丘脑GABA含量,提高下丘脑GABAARα1蛋白表达,这可能是瘦素影响睡眠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睡眠剥夺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67 GABAA受体α1亚型蛋白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通过抑制AMPK-Beclin1/Vps34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冯刚 封蔚彬 +2 位作者 青云 涂小华 潘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62-1769,共8页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预处理并缺血再灌注组(EA+I/R组),脑纹状体感染AAV-VC(空载...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预处理并缺血再灌注组(EA+I/R组),脑纹状体感染AAV-VC(空载体病毒)后再给予电针预处理并缺血再灌注组(AAV-VC+EA+I/R组)和脑纹状体感染AAV-Beclin1(过表达Beclin1病毒)后再给予电针预处理并缺血再灌注组(AAV-Beclin1+EA+I/R组),每组15只大鼠。对各组大鼠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术后1、2、3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在MCAO术后7 d处死大鼠,TTC染色以测定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法检测脑细胞凋亡状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分子LC3-Ⅰ、LC3-Ⅱ、AMPK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Beclin1与Vps34的相互作用。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脑梗死体积与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增加(均P<0.05)。机制研究显示缺血再灌注后LC3-Ⅱ/LC3-Ⅰ比值增加(P<0.05),且自噬调控蛋白AMPK与Beclin1上调表达(均P<0.05),Beclin1与Vps34复合物形成增多;与此同时,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加。给予电针预处理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而在电针预处理之前对自噬关键蛋白Beclin1进行脑内过表达可以逆转电针预处理对缺血脑损伤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AMPK-Beclin1/Vps34通路减少自噬,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细胞自噬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间歇性清洁导尿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畅 黄开秀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观察间歇性清洁导尿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30例低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奇偶排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奇数对照组患者仅行... 目的:观察间歇性清洁导尿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30例低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奇偶排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奇数对照组患者仅行间歇性清洁导尿,偶数观察组患者在行间歇性清洁导尿的同时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2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均改善(P<0.01),观察组残余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性清洁导尿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更好地减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残余尿量,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重复经颅磁刺激 残余尿量
下载PDF
血清脂肪因子-CTRP3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刚 肖登 +1 位作者 王翠婷 潘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脂肪因子-CTRP3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92名绝经后女性,检测其CTRP3和骨钙素的血清水平。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 目的观察血清脂肪因子-CTRP3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92名绝经后女性,检测其CTRP3和骨钙素的血清水平。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骨质疏松患者血清CTRP3水平[(75.5±20.6) ng/mL]低于对照组[(88.7±21.8) ng/mL](P<0.001)。同时,在血清CTRP3的三分位数中,骨质疏松症的频率显著降低(66.6%、53.4%和35.3%,P<0.001)。此外,血清CTRP3与骨质疏松症风险较低相关[校正比值比=0.975,95%CI(0.962~0.987),P<0.001]。最后,在所有参与者中,血清CTRP3水平与调整后股骨BMD(r=0.423,P<0.001)、腰椎BMD(r=0.358,P<0.001)和HDL-C(r=0.123,P=0.014)呈正相关。同时,CTRP3与HOMA-IR(r=-0.127,P=0.005)和胰岛素(r=-0.187,P<0.001)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TRP3水平降低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因子CTRP3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钙素 绝经后妇女
下载PDF
精细化协作管理对健康管理中心糖尿病患者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福河 罗晓兰 +1 位作者 唐厚梅 伍倩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389-2391,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协作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精细化协作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体检及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则采取糖尿病精细化协作管理,即优化人员结构、个体化一站式体检服务、长期规律的循环式糖尿病干预指导。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病因、饮食控制、心理干预、运动干预、药物干预、自我监测及并发症防治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参与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参与治疗后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对照组参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参与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参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参与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同组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管理中心,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精细化协作管理模式,有效促进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 糖尿病 健康管理中心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髓鞘修复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若兰 谢友红 +2 位作者 晏宁 穆建坤 贺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04-1311,共8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介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1)、髓鞘碱性蛋白(MBP)、NG2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介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1)、髓鞘碱性蛋白(MBP)、NG2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3只SPF级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模型组、rTMS组、假手术组,每组21只,3组分别按术后1、3、10 d各分7只。模型组、rTMS组使用线栓法制备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tMCAO)模型,模型组建模成功后自然恢复,rTMS组建模成功后每24 h介入高频rTMS治疗,干预10 d。使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rTMS对大鼠运动功能影响。各组分别于建模成功后第1、3、10天取脑,通过对NG2、髓鞘碱性蛋白(MBP)进行免疫组织化染色,观察缺血侧纹状体中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增殖以及髓鞘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Olig1、MBP、NG2的表达量。结果rTMS降低tMCAO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rTMS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rTMS促进tMCAO后OPC的增殖和分化,其中rTMS组的NG2表达在第1、3、10天均高于模型组(P<0.05);Olig1表达在第3、10天高于模型组(P<0.05)。rTMS促进脑组织缺血后的髓鞘修复,模型组MBP表达始终低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后rTMS组MBP表达在10 d时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急性期rTMS治疗可促进OPC增殖和髓鞘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局灶性脑缺血 髓鞘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
16
作者 周文 张文超 +2 位作者 谭波涛 肖登 虞乐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475,共1页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r TMS)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EBSCO,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中,关于r TMS治疗VCI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从1997-2017年。按照纳入和排...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r TMS)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EBSCO,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中,关于r TMS治疗VCI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从1997-2017年。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估。评估存在争议时,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讨论决议。使用Rev Man 5.3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纳入16篇RCT文章,共有患者1119例。提示r TMS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Mo CA,LOTCA及MMSE评分。总体效应值分别为:WMD 2.67,95%CI,[2.23,3.11],P<0.05;WMD 5.50,95%CI,[3.46,7.53],P<0.05;WMD 3.28,95%CI,[1.40,5.15],P<0.05。结论 TMS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质量参差不齐,样本量不足,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观察r TMS对VCI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META分析
下载PDF
负荷渐增式训练对老年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AMPK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艳华 卜凡 +1 位作者 舒彬 杨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2-617,共6页
目的探讨负荷渐增式训练对老年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3组:青年对照组(YC组,n=12)、老年对照组(OC组,n=12)与老年运动组(OT组,n=12)。OT组进行负荷渐... 目的探讨负荷渐增式训练对老年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3组:青年对照组(YC组,n=12)、老年对照组(OC组,n=12)与老年运动组(OT组,n=12)。OT组进行负荷渐增式训练,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CD45-/CD31-/Sca1-/VCAM(CD106)+细胞群体,分选细胞通过desmin、Myod肌原性染色以及成肌分化诱导培养进行肌卫星细胞鉴定,免疫组化结合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肌卫星细胞p-AMPK水平。结果YC组骨骼肌卫星细胞AMPK及p-AMP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OC组(P<0.05);OT组与OC组AMPK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OT组p-AMP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OC组(P<0.05)。结论负荷渐增式训练可促进老年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AMPK磷酸化,改善老年小鼠骨骼肌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卫星细胞 负荷渐增式训练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磷酸化
下载PDF
激活PV阳性抑制性神经元对脑缺血引起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畅 王若兰 +1 位作者 胡俊 穆建坤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84-990,共7页
目的探讨激活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抑制性神经元对额叶皮层缺血所致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PV-Cre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额叶皮层PV神经元表达hM3D-mCherry,额叶皮层注射0.9%NaCl溶剂... 目的探讨激活小白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抑制性神经元对额叶皮层缺血所致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PV-Cre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额叶皮层PV神经元表达hM3D-mCherry,额叶皮层注射0.9%NaCl溶剂+腹腔注射氯氮平(clozapine N-oxide hydrochloride,CNO)]、模型组(额叶皮层PV神经元表达mCherry,额叶皮层区注射内皮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额叶皮层PV神经元表达hM3D-mCherry,额叶皮层注射内皮素+腹腔注射CNO)。其中,通过病毒微量注射技术,使得模型组小鼠额叶皮层PV神经元特异表达mCherry,而对照组和干预组小鼠额叶皮层区PV神经元特异表达hM3D-mCherry。通过药物遗传学,在干预组注射CNO可通过hM3D特异激活PV阳性神经元。通过T-迷宫和物体位置识别检测小鼠的记忆和运动功能。应用高尔基染色分析额叶皮层区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改变。结果额叶皮层给予内皮素可引起局部缺血。与对照组比较,额叶皮层缺血后引起其锥体神经元上树突棘密度减少,造成小鼠在T-迷宫中选择正确率下降,在物体空间位置识别任务中探索分数降低(P<0.01)。激活PV阳性神经元能够显著增加额叶皮层树突棘的密度,显著提高小鼠在T-迷宫中的选择正确率(P<0.05),提高在物体位置识别任务中的探索分数(P<0.05)。激活额叶皮层PV阳性神经元并未影响动物运动功能。结论激活PV阳性神经元可改善额叶皮层缺血引起的记忆功能障碍,其可能与提高额叶皮层内树突棘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皮层 PV阳性神经元 记忆
下载PDF
基于PGC-1α-Sirt3通路探讨九龙藤总黄酮对氧糖剥夺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刚 青云 +1 位作者 涂小华 潘娟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6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基于PGC-1α-Sirt3信号通路探讨九龙藤总黄酮(BCF)对氧糖剥夺(OGD)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5,50,100,200,400,600μg·ml^-1的BCF预处理HT22细胞24 h后,OGD诱导HT22细胞损伤12 h,MTT法检测HT22细... 目的:基于PGC-1α-Sirt3信号通路探讨九龙藤总黄酮(BCF)对氧糖剥夺(OGD)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5,50,100,200,400,600μg·ml^-1的BCF预处理HT22细胞24 h后,OGD诱导HT22细胞损伤12 h,MTT法检测HT22细胞存活率,筛选BCF作用OGD诱导HT22细胞的最佳浓度。HT2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OGD组、OGD+BCF(200μg·ml^-1)组、OGD+BCF(200μg·ml^-1)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抑制剂(SR-18292)组、OGD+SR-18292组。TUNEL法检测HT22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T22细胞PGC-1α、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200μg·ml-1的BCF作用OGD诱导的HT22细胞存活率最大。OGD诱导后,HT22细胞凋亡指数、LDH漏出量和MDA含量升高(P<0.05),SOD和GSH-Px活力、PGC-1α和Sirt3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BCF作用后,OGD诱导的HT22细胞凋亡指数、LDH漏出量和MDA含量降低(P<0.05),SOD和GSH-Px活力、PGC-1α和Sirt3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而加入PGC-1α抑制剂SR-18292后,BCF对OGD损伤的HT22细胞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BCF通过激活PGC-1α-Sirt3信号通路发挥对OGD诱导损伤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藤总黄酮 HT22细胞 氧糖剥夺 PGC-1α-Sir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下腰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辉 杨真友 +2 位作者 黄开秀 陈艳华 曹书源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中医妇科和中医康复科进行产后体检诊断为产后下腰痛并行产后康复产妇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B组和U组,每组16例。C组...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中医妇科和中医康复科进行产后体检诊断为产后下腰痛并行产后康复产妇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B组和U组,每组16例。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B组进行腰部生物反馈电刺激(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U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联合腰部生物反馈电刺激。测量3组产妇第1次康复治疗前、最后1次治疗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下腰疼痛程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与C组、B组比较,U组产妇治疗后体重减轻,腰围变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明显降低,WHO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治疗后体重、BMI、腰围、VAS、WHOQOL-BREF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产妇治疗后腰围、VAS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治疗后腰围、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体重、BMI、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6周后VA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下腰痛能一定程度地自我缓解,单纯生物反馈电刺激并不能改善产妇下腰痛的症状,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产妇腰背部核心肌群的肌力,加速产妇下腰痛的康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生物反馈电刺激 核心力量训练 产后下腰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