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剑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18期123-125,共3页
以脑肿瘤教学为例,研究三维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三维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有助于增强临床实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三维多模态影像
临床实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存寰前节间动脉病例报道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3
2
作者
严家川
程媛媛
+3 位作者
叶信珍
卢龙
刘江
冯阳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3期4317-4319,共3页
在解剖上,颅颈交界区包括枕骨大孔、寰椎、枢椎,在该区域有舌下神经、翼管神经及椎动脉等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在少数人群中存在永存寰前节间动脉、椎动脉等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1];而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的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2]。随...
在解剖上,颅颈交界区包括枕骨大孔、寰椎、枢椎,在该区域有舌下神经、翼管神经及椎动脉等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在少数人群中存在永存寰前节间动脉、椎动脉等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1];而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的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2]。随着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非侵入性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既往只能由在颅颈交界区手术、尸体解剖、全脑血管造影(DSA)才能发现的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在CTA、MRA的检查中时有发现。现将在临床中发现的颅颈交界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的病例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46岁,因反复眩晕2年,于2016年12月4日入院。患者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有时觉行走不稳,向左侧倾倒,无跌倒,眩晕症状与头位变动无关,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意识、思维清,定向力、计算力正常。脑神经(-),四肢肌力5级,四肢腱反射(++),对称;指鼻准,轮替灵活,Romberg征(-),针刺痛觉检查未见明显缺失,双侧病理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初步诊断:(1)后循环缺血;(2)高血压。安排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头颈部CTA影像结果:主动脉弓上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正常,左侧椎动脉V1~V3段未见显影,右侧椎动脉走行正常,见左侧颈外动脉起始部发出一血管,向上在颈内动脉前内侧走行到达颈1椎体,在寰椎上沿经枕骨大孔入颅,与右侧椎动脉V4段汇合,形成基底动脉,见图1、2。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显示清晰,走行自然,管腔未见明显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患者正位片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从左侧颈外动脉起始部发出,左侧椎动脉V1~V3段未见显影,见图1;患者侧位片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沿环枢椎经枕骨大孔入颅,见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椎动脉
文献复习
病例报道
反复发作性眩晕
血管发育异常
影像检查技术
全脑血管造影
颅颈交界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剑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神经疾病中心
出处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18期123-125,共3页
文摘
以脑肿瘤教学为例,研究三维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三维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有助于增强临床实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三维多模态影像
临床实习
分类号
G424.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存寰前节间动脉病例报道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3
2
作者
严家川
程媛媛
叶信珍
卢龙
刘江
冯阳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神经疾病中心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3期4317-4319,共3页
文摘
在解剖上,颅颈交界区包括枕骨大孔、寰椎、枢椎,在该区域有舌下神经、翼管神经及椎动脉等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在少数人群中存在永存寰前节间动脉、椎动脉等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1];而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的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2]。随着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非侵入性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既往只能由在颅颈交界区手术、尸体解剖、全脑血管造影(DSA)才能发现的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在CTA、MRA的检查中时有发现。现将在临床中发现的颅颈交界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的病例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46岁,因反复眩晕2年,于2016年12月4日入院。患者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有时觉行走不稳,向左侧倾倒,无跌倒,眩晕症状与头位变动无关,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意识、思维清,定向力、计算力正常。脑神经(-),四肢肌力5级,四肢腱反射(++),对称;指鼻准,轮替灵活,Romberg征(-),针刺痛觉检查未见明显缺失,双侧病理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初步诊断:(1)后循环缺血;(2)高血压。安排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头颈部CTA影像结果:主动脉弓上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正常,左侧椎动脉V1~V3段未见显影,右侧椎动脉走行正常,见左侧颈外动脉起始部发出一血管,向上在颈内动脉前内侧走行到达颈1椎体,在寰椎上沿经枕骨大孔入颅,与右侧椎动脉V4段汇合,形成基底动脉,见图1、2。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显示清晰,走行自然,管腔未见明显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患者正位片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从左侧颈外动脉起始部发出,左侧椎动脉V1~V3段未见显影,见图1;患者侧位片示:永存寰前节间动脉沿环枢椎经枕骨大孔入颅,见图2。
关键词
左侧椎动脉
文献复习
病例报道
反复发作性眩晕
血管发育异常
影像检查技术
全脑血管造影
颅颈交界区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任剑
《卫生职业教育》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永存寰前节间动脉病例报道2例及文献复习
严家川
程媛媛
叶信珍
卢龙
刘江
冯阳
《重庆医学》
CAS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