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2015年至2020年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报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诚 邓莉 +2 位作者 刘松青 杜倩 奚鑫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研究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范严重药物过敏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基本信息、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 目的研究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范严重药物过敏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基本信息、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涉及药物、涉及给药途径、转归及死亡病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更高;超过75%的病例发生在给药30 min内;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85.56%);引发过敏性休克前5位的药品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物(48.80%)、中药注射剂(9.62%)、神经系统药物(8.37%)、消化系统药物(5.49%)及维生素类、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营养药物(4.43%)。引发过敏性休克前5位的药品为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均为抗菌药物。结论多种药物均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且往往发生迅速。临床应进一步加强对静脉用药的监测与管理,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加强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等的合理使用;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时识别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并做好抢救准备,以降低过敏性休克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药源性疾病 严重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静脉用药 抗感染药 头孢曲松钠
下载PDF
重庆市2015-2022年药物过敏性休克救治使用肾上腺素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诚 王彦 +3 位作者 邓莉 杜倩 刘松青 奚鑫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评价肾上腺素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救治中使用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范过敏性休克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依据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15-2022年药物过敏性休克严重ADR报告的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救治药物选择及肾上... 目的评价肾上腺素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救治中使用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范过敏性休克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依据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15-2022年药物过敏性休克严重ADR报告的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救治药物选择及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探讨不同肾上腺素救治方案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1415份药物过敏性休克严重ADR报告,所涉患者男女比例为1.04∶1;引发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47.92%)、中药注射剂(9.12%);43.96%患者的ADR发生于用药后10 min内;97.24%的患者治愈或好转,2.76%的患者死亡或未好转。1415例患者中,使用肾上腺素救治的占63.39%,首选肾上腺素救治的占53.14%;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分别占33.78%、30.32%、25.75%和1.23%;肾上腺素的初始剂量范围为0.01~10 mg,单次剂量以1 mg居多(44.70%);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单次剂量过量的分别有148例(51.03%)、136例(53.13%)和193例(91.47%),静脉注射给药更有可能出现单次剂量过量(P<0.05)。初始救治使用肾上腺素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高于非肾上腺素使用者(98.14%vs.96.23%,P=0.029),首选肾上腺素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高于非首选肾上腺素者(98.14%vs.95.17%,P=0.031),肌内注射者的好转/痊愈率显著高于非肌内注射者(99.01%vs.96.69%,P=0.038)。结论在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救治中,存在救治药物选择不适宜和肾上腺素使用不足、给药延迟、给药途径不适宜及单次剂量过高等不合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药物过敏性休克 用药分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不良事件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3
作者 王红力 钟贵遵 +1 位作者 李东炫 沈正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6-990,共5页
目的挖掘并分析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的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Vigil在线工具,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相关ADE报告,采用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 目的挖掘并分析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的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Vigil在线工具,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相关ADE报告,采用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对重点系统的ADE信号进行检测,并根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6.0版)ADE术语集中的首选术语进行编码。结果分别检索到西那卡塞、依特卡肽ADE报告41709、1710份,重点系统阳性信号29、45个,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的阳性信号20、36个。低钙血症/血钙降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异常/血清PTH升高或降低是两药常见的ADE,均被检出;在未被药品说明书收录的信号中,检出了西那卡塞致钙化防御(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骨饥饿综合征和高转换型骨病(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类疾病)等新的中强、强信号,以及依特卡肽致猝死、坏死及治疗无反应(全身及给药部位反应),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脏器官疾病),肠穿孔、胃窦血管扩张、胃溃疡(胃肠道疾病)等新的中强、强信号。结论临床应用两药时,除需关注低钙血症、血清PTH异常等常见ADE外,还应监测一些新的潜在的ADE信号,如西那卡塞致骨饥饿综合征、钙化防御、心室疾病等,依特卡肽致猝死、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肠穿孔及胃溃疡等;当出现新的ADE时,临床应及时评估患者的治疗获益与风险,更新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计划,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那卡塞 依特卡肽 药物不良事件 信号检测 拟钙剂
下载PDF
圣草酚咀嚼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4
作者 秦春梦 李文军 +2 位作者 李辽平 刘杰 刘松青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制备圣草酚咀嚼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选择微晶纤维素(MCC)和甘露醇为填充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黏合剂,柠檬酸和三氯蔗糖为矫味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以湿法制粒法制备咀嚼片;以各辅料的用量为因素,以外观、口感、风味、... 目的制备圣草酚咀嚼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选择微晶纤维素(MCC)和甘露醇为填充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黏合剂,柠檬酸和三氯蔗糖为矫味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以湿法制粒法制备咀嚼片;以各辅料的用量为因素,以外观、口感、风味、质地为指标对圣草酚咀嚼片进行综合评分,利用正交实验方法优选圣草酚咀嚼片的辅料配比,并对采用优选处方制得的圣草酚咀嚼片的外观性状、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圣草酚含量、溶出度、含量均匀度进行评价。结果最佳处方为圣草酚26.4%(每片含50 mg)、甘露醇45%、MCC 25%、柠檬酸0.3%、三氯蔗糖0.3%、硬脂酸镁1%、PVP 2%(以纯化水配制成5%的溶液)。处方验证实验中3批圣草酚咀嚼片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76、8.75、8.80(RSD=0.30%,n=3)。制得的圣草酚咀嚼片外观完整,表面光洁;平均片重为192.57 mg,平均硬度为57.36 N,脆碎度为0.09%,平均每片圣草酚含量为50.74 mg,30 min累积溶出度超过80%,含量均匀度为5.51。结论本研究优化处方所制圣草酚咀嚼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酚 咀嚼片 处方优化 正交实验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药学巡诊:一种新型医院药学服务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倩 奚鑫 +11 位作者 董杰 朱俊 黄贵丽 苟静惠 冉海龙 陈诚 柏占锋 李东炫 董育珠 李文军 宋义 刘松青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66-2670,2675,共6页
药学巡诊是指临床药师主动前往临床科室,协助医师解决临床中用药相关问题,提出药物治疗意见或提供药学服务的活动,并形成有医疗效力的文书记录。药学巡诊与药学会诊的区别,在于后者一般是由临床医师提出,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向药剂科发出... 药学巡诊是指临床药师主动前往临床科室,协助医师解决临床中用药相关问题,提出药物治疗意见或提供药学服务的活动,并形成有医疗效力的文书记录。药学巡诊与药学会诊的区别,在于后者一般是由临床医师提出,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向药剂科发出会诊邀请,临床药师接收后前往会诊,而前者是由临床药师主动到临床科室开展的药学服务模式。在常规药学巡诊的基础上,我院临床药师还进一步开展了专项巡诊(包括对多重耐药菌阳性患者的即时专项巡诊、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主动监测与干预)以及以药学巡诊回访形式开展的药学监护等。药学巡诊及其专项巡诊具有主动、及时、广覆盖的特点,可以作为传统驻科形式的补充,帮助药学部门提升服务效能,为医疗机构开展高效药学服务提供新角度,也为国家药事服务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巡诊 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 回访 多重耐药菌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2020年急诊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任燕 杜倩 +2 位作者 苟静惠 戴黎阳 卜鑫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4期26-31,共6页
目的:对本院2020年急诊就诊患者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的处方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疗机构对该类药物在急诊中的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64069张急诊处方,其中含静脉应用GCs药物的处... 目的:对本院2020年急诊就诊患者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的处方进行分析,以期为医疗机构对该类药物在急诊中的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64069张急诊处方,其中含静脉应用GCs药物的处方713张。对患者一般信息、药品名称、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临床诊断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713张含静脉应用GCs药物的处方中,患者以18~39岁的青壮年为主。最常用的静脉应用GCs药物是甲泼尼龙(66.06%),其次为地塞米松(33.38%)。疾病类型主要为过敏相关急症(291例,40.81%)、感染类疾病(158例,22.16%)、呼吸系统疾病(137例,19.21%)等。713张处方中,用药不合理处方共12张(1.68%),主要为无适应症用药。结论:本院急诊静脉应用GCs药物的处方总体较为合理,但仍存在少数用药指征不明的情况。药师应熟悉并不断更新临床知识与各科指南,提高医嘱审核能力,及时干预不合理处方,为医疗机构进一步改善GCs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糖皮质激素 静脉应用 用药分析 药事管理 处方
下载PDF
圣草酚调控Akt/mTOR通路对胶质瘤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庆龙 郑相如 +1 位作者 李文军 刘松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
为研究圣草酚对胶质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在胶质瘤自噬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圣草酚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GFP-mRFP-LC3B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圣草酚(100μmol/L)处理48 h,观... 为研究圣草酚对胶质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在胶质瘤自噬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圣草酚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GFP-mRFP-LC3B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圣草酚(100μmol/L)处理48 h,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然后分别用圣草酚(100μmol/L)、雷帕霉素(200 nmol/L)以及圣草酚(100μmol/L)+雷帕霉素(200 nmol/L)处理48 h后观察自噬流的情况。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圣草酚对自噬及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圣草酚在体内对胶质瘤自噬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圣草酚能够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圣草酚使胶质瘤细胞中绿色自噬小体明显增多,LC3Ⅱ、Beclin 1、ATG5蛋白表达上调。圣草酚处理GFP-mRFP-LC3B稳转细胞株48 h后呈亮黄色,且减弱了雷帕霉素对自噬流的促进作用,并上调P62蛋白的表达。此外,圣草酚可抑制p-Akt、p-mTOR的表达,但该作用被Akt激动剂740 Y-P逆转。体内实验结果同体外一致。说明圣草酚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自噬流,其影响自噬过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酚 胶质瘤 自噬 增殖 AKT/MTOR
下载PDF
圣草酚调控MAPK和Nrf2/HO-1信号通路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王楷扬 袁烈 +7 位作者 宋燚 刘庆龙 钟佩伶 李文军 蔡永青 李小丽 曾梦华 陈剑鸿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80-2885,共6页
目的研究圣草酚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6只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圣草酚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每组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使用高脂饲料诱导NAFLD模型。在预处理4周... 目的研究圣草酚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6只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圣草酚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每组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使用高脂饲料诱导NAFLD模型。在预处理4周后,采取腹腔注射方式(0.01 mL/g)进行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测定小鼠体重、肝脏质量,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测定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甘油三酯(TG)水平及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使用0.5 mmol/L油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体外NAFLD模型,实验设置正常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圣草酚低、中、高浓度组(50、100、150μmol/L);给药组在诱导模型的同时加入圣草酚,培养24 h。观察细胞中脂质沉积情况,检测细胞中TG、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水平和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中,与NAFLD模型组比较,圣草酚低、高剂量组小鼠体重、肝脏质量和血清中AST、ALT和TG的水平(圣草酚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ST水平除外)均显著降低(P<0.01),脂滴沉积形成的空泡数量显著减少,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体外实验中,与NAFLD模型组比较,圣草酚低、中、高浓度组细胞中脂质沉积减少(P<0.01),ROS、MDA、TG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ERK、JN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圣草酚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进而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来缓解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酚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诃子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芳 张璞 +2 位作者 赵鸿燕 谢永红 刘松青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575-3578,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诃子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诃子""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理""Rheumatoid arthritis""Terminalia chebula"等为关键词...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诃子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诃子""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理""Rheumatoid arthritis""Terminalia chebula"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自建库起至2017年5月1日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RA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西药和中药治疗RA的现状、诃子抗RA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1篇,其中有效文献39篇。R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愈药。化学药与生物制剂的治疗目标为使疾病缓解或处于低疾病活动状态;中药则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酚酸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是诃子发挥抗RA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诃子具有镇痛抗炎、调节免疫、诱导细胞凋亡和保护软骨等多方面的抗RA药理作用,既可改善RA症状也可控制RA病程发展。目前关于诃子抗RA的药效物质还缺乏系统性基础研究,主要集中于酚酸类成分,且大多属于药效学的观察研究,缺乏较为深入的机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现状 药效物质基础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围绝经期一日门诊多学科健康宣教模式对女性绝经激素治疗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奚鑫 冉海龙 +9 位作者 陈诚 杜倩 李文军 徐驰宇 曾婷婷 李阳美 雷迅 范尧 刘松青 俞丽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8-634,共7页
目的评价围绝经期一日门诊多学科健康宣教模式对妇女绝经激素治疗(MHT)认知的影响。方法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7年开设的围绝经期一日门诊:由医师、药师、营养师、音乐心理治疗师、护师等多学科成员参与,为围绝经期或即将... 目的评价围绝经期一日门诊多学科健康宣教模式对妇女绝经激素治疗(MHT)认知的影响。方法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7年开设的围绝经期一日门诊:由医师、药师、营养师、音乐心理治疗师、护师等多学科成员参与,为围绝经期或即将步入围绝经期的妇女(称为“学员”)提供系统化、全方位、人文化、面对面的团体式科普宣教、实操体验和答疑。选取2020年参加该一日门诊的学员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分析学员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了解程度以及对MHT的知晓率、使用意愿及担忧情况。结果共295名学员完成问卷调查,与参加前比较,学员参加一日门诊后,对围绝经期年龄段(96.61%vs.99.32%,P=0.037)、围绝经期保健知识重要性(91.19%vs.96.95%,P<0.001)、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否需要治疗(88.47%vs.99.32%,P<0.001)、使用MHT的意愿率(70.59%vs.94.48%,P<0.001)、MHT应何时开始使用(60.50%vs.95.17%,P<0.001)、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51.68%vs.96.55%,P<0.001)、延缓衰老(69.75%vs.97.59%,P<0.001)、预防骨质疏松症(65.13%vs.97.59%,P<0.001)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均显著提高,且医务人员高于非医务人员(P<0.05)。90%的学员表示收获了常见病的防治、饮食和营养指导、心理调节指导、激素治疗相关知识、锻炼身体方法;愿意接受1~5年使用MHT的比例(31.09%vs.47.93%)明显升高;对血栓风险(60.24%vs.36.81%)、体质量增加(59.64%vs.14.84%)、终身依赖(52.41%vs.18.13%)的顾虑比例明显降低,但对肿瘤风险顾虑没有减少。学员中非医务人员的MHT使用率从2017年的2.22%增长至2020年的62.16%。结论围绝经期一日门诊多学科健康宣教模式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对MHT的正确认识水平、消除认知误区,提高MHT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围绝经期 一日门诊
下载PDF
纳米金探针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应梅 宋义 +1 位作者 孙梅 刘松青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纳米金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作为光学探针及电化学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该文阐述了近年来纳米金探针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金 探针 药物检测 进展
下载PDF
不同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实习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贵丽 奚鑫 +2 位作者 冉海龙 董杰 杜倩 《海峡药学》 2020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布鲁姆-特内提问模式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由带教老师提供案例,采用布鲁姆-特内提问模式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汇报讨论...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布鲁姆-特内提问模式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由带教老师提供案例,采用布鲁姆-特内提问模式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汇报讨论。模拟用药咨询与用药教育等工作场景,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结果学生能更主动的参与教学工作,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能更好的将药学知识应用于临床。结论三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临床带教 Bloom-Turney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
下载PDF
环孢素A治疗干眼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詹远 胡馨月 刘松青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3期47-5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 A)治疗干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 目的系统评价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 A)治疗干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包含环孢素A治疗干眼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1软件对纳入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检出440篇文献,经筛选后纳入9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加用Cs A能使主观症状明显好转(OR=3.78,95%CI=2.67~5.35,P<0.000 01),显著增加干眼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MD=2.67,95%CI=1.24~4.09,P=0.000 2)、泪液分泌量(MD=2.54,95%CI=1.42~3.67,P<0.000 01),并降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评分(MD=-8.02,95%CI=-9.25^-6.79,P<0.000 01)。结论 Cs A可有效治疗干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干眼 疗效 安全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围绝经期一日门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奚鑫 杜倩 +3 位作者 黄贵丽 柏占锋 宋义 刘松青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1期90-92,共3页
目的介绍医院围绝经期一日门诊药学服务管理模式。方法分别从团队人员、服务流程、工作内容等方面介绍医院围绝经期一日门诊药学服务。结果药师通过一日门诊的药学服务,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可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突出药师在药物使... 目的介绍医院围绝经期一日门诊药学服务管理模式。方法分别从团队人员、服务流程、工作内容等方面介绍医院围绝经期一日门诊药学服务。结果药师通过一日门诊的药学服务,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可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突出药师在药物使用方面的优势。结论围绝经期患者面临的药物治疗问题多而复杂,药学服务可减少药物治疗问题,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一日门诊 药学服务
下载PDF
重症患者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TDM靶值和PK/PD靶值达标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育珠 杜倩 +3 位作者 陶丽 韩鹃 陈晓敏 张雷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7期18-24,共7页
目的:调查常用的6种抗菌药物在本院重症患者中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靶值和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靶值达标情况,为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3月~2022... 目的:调查常用的6种抗菌药物在本院重症患者中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靶值和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靶值达标情况,为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并接受TDM的危重症患者。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患者PK/PD指数,对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结果以及纳入的6种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分布范围、TDM靶值和PK/PD靶值达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重症患者26例,均接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伏立康唑、氟康唑6种抗菌药物中的2~3种联合抗感染治疗,共计100份血浆样本及204个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患者群体谷浓度和PK/PD指数差异大,TDM靶值和PK/PD靶值总体不达标率分别高达45.28%和55.36%。结论:6种抗菌药物在重症患者中的TDM靶值和PK/PD靶值达标率均较低,普遍存在低暴露和过暴露情况。提示应在此类患者中开展TDM,以精准调整给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重症患者 治疗药物监测靶值 药动学/药效学靶值 非房室模型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多西他赛用于实体瘤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奚鑫 董育珠 +4 位作者 赵成龙 杨佳 李文军 杜倩 刘松青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330-2339,共10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征和变异来源。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甲外科、肿瘤科、胸外科与河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肿瘤科、...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征和变异来源。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甲外科、肿瘤科、胸外科与河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肿瘤科、妇产科两所医院6个科室374名患者的772份DTX血浆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DTX的血药浓度;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NONMEM)软件进行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数据分析;使用自举法和可视化预测检验(visual predictive check,VPC)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结果建立了DTX在实体肿瘤患者群体中一级消除的三房室PPK模型,DTX的血药浓度范围在3.53~2491 ng/mL,中位数为175.5 ng/mL。白蛋白(albumin,ALB)是显著影响DTX清除率(clearance,CL)的协变量,肌酐(creatinine,CREA)是显著影响中央室与周边室2的房室清除率(Q_(3))的协变量。模型估算的DTX的CL为57.2 L/h,周边室1的分布容积(V_(2))为11.8 L,中央室与周边室1的房室清除率(Q_(2))和中央室与周边室2的房室清除率(Q_(3))分别为14.1 L/h和8.63 L/h。结论在实体肿瘤患者群体中利用多中心数据建立三房室PPK模型,发现ALB是影响CL变异的主要因素,内部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群体药代动力学 多中心 实体瘤
下载PDF
临床药师视域下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琳 吕婵梅 +3 位作者 李爽 王浩 杜倩 张晓璐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基于临床药师实际工作需求,优化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临床药师的实际工作需求,调查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和建议,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63%临床药师认为临床药学专业培养模式理论与... 目的基于临床药师实际工作需求,优化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临床药师的实际工作需求,调查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和建议,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63%临床药师认为临床药学专业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98%以上的临床药师建议增设临床药学特色课程及增加临床实践指导类课程的比重,69.07%临床药师建议适当弱化化学相关基础知识及药物研发相关内容,63.92%临床药师认为鉴别与诊断部分是临床药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结论临床药学培养模式应立足临床药师岗位职能需求,打破医药课程界限,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优化 问卷调研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薇薇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共计90例,按照随机分组软件分成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四联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不...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共计90例,按照随机分组软件分成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四联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胃溃疡所获得的临床效果差异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P <0.05);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根除率77.8%(P <0.05);且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并无差异(P> 0.05),经治疗后,症状皆得到有效控制(P <0.05),且试验组患者症状表现更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的四联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极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 奥美拉唑 四联方案 临床效果
下载PDF
1例培门冬酶致急性胰腺炎病例的分析鉴别及文献复习
19
作者 李东炫 苟静惠 +3 位作者 秦春梦 董杰 杜倩 刘松青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33-2136,2141,共5页
目的 了解门冬酰胺酶相关胰腺炎(AAP)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我院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培门冬酶后出现急性胰腺炎伴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损伤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鉴别。检索万方数据... 目的 了解门冬酰胺酶相关胰腺炎(AAP)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我院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培门冬酶后出现急性胰腺炎伴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损伤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鉴别。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PubMed、Embase数据库中关于AAP的个案报道,将所有病例的人口学信息和药物使用、潜伏期、不良反应结局等信息进行汇总。结合本例患者信息,分析、讨论AAP的疾病特点及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经分析鉴别,判定本例患者出现AAP。在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病例报道类文献47篇,共52例患者(包括本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以未成年患者为主(65.4%)。左旋门冬酰胺酶是导致AAP的主要门冬酰胺酶制剂(80.8%),消化道症状为主要前驱症状(92.3%),可伴发其他门冬酰胺酶相关不良反应。AAP可发生在第1~33次给药之后,中位潜伏期为用药后14 d;成人患者AAP中位潜伏期较儿童明显缩短(11 d vs. 16 d,P=0.049),使用培门冬酶患者AAP中位潜伏期较左旋门冬酰胺酶有延长趋势(17 d vs. 12.5 d,P=0.490)。纳入分析的病例中,有8例患者因AAP死亡,其中1例与门冬酰胺酶制剂再暴露有关。结论 AAP是门冬酰胺酶制剂严重的、可致命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AAP的发生特点,如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等应考虑AAP发生的可能,做好患者教育和药学监护,以尽量降低AAP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门冬酶 门冬酰胺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药源性胰腺炎
下载PDF
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哮喘患儿的效果
20
作者 宋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试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 目的探讨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试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素-1(ET-1)、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ET-1、CE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CE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ET-1、CE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哮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替芬 沙丁胺醇 哮喘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