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病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晋芳 邓芬 陈阳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0-101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病学教学 教学方法 急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 人口老龄化 帕金森氏病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对癫痫治疗的思考——源于避雷针的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治 张如旭 陈阳美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9期476-478,共3页
一、电现象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雷电和人脑生物电是自然界电现象的具体表现电现象是自然界普遍现象,因为物质世界都是由带电荷的粒子如质子、电子等基本粒子构成,所以从宏观的宇宙星体到微观的亚细胞粒子,从有机的生物体到无机的矿... 一、电现象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雷电和人脑生物电是自然界电现象的具体表现电现象是自然界普遍现象,因为物质世界都是由带电荷的粒子如质子、电子等基本粒子构成,所以从宏观的宇宙星体到微观的亚细胞粒子,从有机的生物体到无机的矿物质等无不存在带电现象。雷电,是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治疗 痫性放电 避雷针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对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产物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健 胡长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1254-1256,1258,共4页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能量代谢产物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家兔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脑出血组,治疗组,假手术组。其中脑出血、治疗组、假手术组又分成1、6、12、24、48、72h组。采用二次注...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能量代谢产物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家兔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脑出血组,治疗组,假手术组。其中脑出血、治疗组、假手术组又分成1、6、12、24、48、72h组。采用二次注血法制备兔自体血脑出血模型。治疗组予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4.4ml/kg)治疗。高效液相法测定三磷酸腺苷(ATP)含量,TUNEL法测定6、24、72h组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后1、6、12h各组间校正后的ATP含量无显著性差别,24h后治疗组血肿周围组织ATP含量明显增高,并在48、72h保持较高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但仍低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出血后6h有少量凋亡细胞出现,24h明显增多,72h凋亡细胞大量出现,FDP治疗后,各时间点凋亡细胞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FDP可改善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使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 血肿周围组织 三磷酸腺苷 凋亡
下载PDF
兔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ATP和乳酸含量及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健 王宇 胡长林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 观察兔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大耳白家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 3组 :正常组 ,脑出血组 ,假手术组。其中脑出血、假手术组又分成 1、6、12、2 4、4 8、72h组。采用二次注血法制备兔自体血脑出血模... 目的 观察兔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大耳白家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 3组 :正常组 ,脑出血组 ,假手术组。其中脑出血、假手术组又分成 1、6、12、2 4、4 8、72h组。采用二次注血法制备兔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分离血肿周围组织 ,测定脑水含量、能量代谢产物三磷酸腺苷 (ATP)和乳酸的含量以及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变化。结果 脑出血 1h血肿侧即有脑水肿 ,至 72h逐渐加重 ,血肿侧明显重于对侧。 1h后血肿周围组织ATP含量呈中度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1~ 12h间ATP含量略有波动 ,12h后再次下降 ,至 2 4h达最低点 [(13 2 9± 2 92 )μg/ g ,降至正常的 5 8% ],差异有显著意义。 2 4h至 72h间无明显变化。乳酸含量于 1h即有增高 ,12h达高峰 [(2 1 0 1± 0 18) μmol/g],直至 72h乳酸水平 [(12 89± 0 2 5 ) μmol/g]仍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磷酸果糖激酶 (PFK)活性 1h即有下降 [(3 98± 0 0 2 )U/mg],72h内持续下降。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在 2 4h后才发生明显的能量代谢衰竭 ,滞后于脑水肿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周围组织 正常 激酶活性 手术 ATP 果糖 能量代谢 产物 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