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瞿广素
-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8-12,共5页
-
基金
2021年重医附二院护理骨干资助项目(2021-20)
-
文摘
运用系统评价方式探讨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指南库:NICE、SIGN、NZGG、GIN、医脉通等;专业的心血管网站,如中国心脑血管网循证网站:Cochrane、JBI;中外文数据库: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进行检索,根据关键词、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文献,再使用文献质量评估工具对所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后纳入的13篇文献,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年龄[OR=1.34,95%CI(1.30,1.33),P<0.001],吸烟[OR=1.26,95%CI(1.01,1.56),P=0.04],收缩压[OR=1.33,95%CI(1.02,1.75),P=0.04],糖尿病[OR=1.41,95%CI(1.25,1.58),P=0.04],高脂血症[OR=1.06,95%CI(1.01,1.10),P=0.008],高同型半胱氨酸[OR=1.36,95%CI(1.14,1.63),P=0.0006]。结论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吸烟、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控制上述因素可以有效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死亡风险。关键词: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544.1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根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报告,估算我国目前约有3.3亿高血压患者,大概占全世界高血压总人数的20%左右[1]。据估计2025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将达15.6亿,现已成为全球人类中最为普遍的慢性病,也是负担主要的慢性病[2]。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出血、脑卒中、冠心病等情况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这不仅为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并发症先关的问题,累及患者身体。因此,预防高血压引起的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是高血压防治的重点问题。但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及控制率低的现象,如何帮助高血压患者重视疾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医护人员能否做出科学预判,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对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致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测和发展转归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检索1.1.1 检索平台指南库:NICE、SIGN、NZGG、GIN、医脉通等;专业的心血管网站,如中国心脑血管网循证网站:Cochrane、JBI;中外文数据库: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1.1.2 检索策略中文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脑出血/脑卒中/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影响因素/危险因素”;英文。
-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脑血管并发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知识需求的质性探究
- 2
-
-
作者
李淼
瞿广素
-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65-68,共4页
-
基金
2021年重医附二院护理骨干资助项目(2021-19)
-
文摘
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知识需求现状,为下一步知识宣教及科普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1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所有的资料采用现象学资料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认识表浅,认识单一,自我管理能力差,但是疾病知识需求量大,有积极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态度。结论:针对不同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可操作性、可理解的、反复进行知识宣教,希望能够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提升护理质量,并改善病人结局,为临床开展宣教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慢性
心力衰竭
患者
疾病
-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