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氯倍他松乳膏的家兔皮肤刺激性和豚鼠皮肤过敏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向翠英 杨刚 +3 位作者 杨冰 郑传博 周静思 李正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研究国产仿制药丁酸氯倍他松乳膏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并与市售品(原研药品)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供试品完整皮肤组、供试品破损皮肤组、市售品完整皮肤组和市售品破损皮肤组,每组6只。... 目的:研究国产仿制药丁酸氯倍他松乳膏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并与市售品(原研药品)进行对比。方法:采用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供试品完整皮肤组、供试品破损皮肤组、市售品完整皮肤组和市售品破损皮肤组,每组6只。在家兔背部左侧完整或破损皮肤给予0.5 mL供试品或市售品,右侧给予等量的赋形剂,每天给药2次,连续7 d。观察药物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对皮肤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并在末次给药结束后72 h及停药7 d后取给药部位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Buehler实验),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供试品组(20只)、市售品组(20只)、阳性对照组(10只)和赋形剂对照组(10只)。分别于第0、7、14天对豚鼠左侧肋腹部皮肤给予相应受试物(0.2 mL/只)进行致敏,第28天在右侧肋腹部给予相应受试物(0.2 mL/只)进行激发。激发后24、48 h观察豚鼠皮肤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症状并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中,供试品和市售品对家兔完整皮肤均未引起红斑和水肿等刺激性症状,皮肤刺激评分为0,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供试品和市售品均引起个别家兔破损皮肤出现短暂性轻微的红斑,皮肤刺激评分为0~0.33分,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病理检查均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在豚鼠皮肤过敏性实验中,供试品和市售品激发给药后豚鼠皮肤未见红斑和水肿等过敏反应,评分均为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与赋形剂对照组比较,供试品组和市售品组的评分和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和豚鼠皮肤过敏性实验中,丁酸氯倍他松乳膏仿制药与原研药评价结果一致,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氯倍他松乳膏 仿制药 原研药 皮肤刺激性 皮肤过敏性 家兔 豚鼠
下载PDF
改良型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修媛娟 向翠英 邵振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对咪喹莫特诱导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进行改良,建立银屑病持续时间更长、特征更典型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涂抹凡士林)、模型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mg/(2×3 cm^2·d)]和改良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 目的:对咪喹莫特诱导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进行改良,建立银屑病持续时间更长、特征更典型的银屑病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涂抹凡士林)、模型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mg/(2×3 cm^2·d)]和改良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60 mg/(2×3cm^2·d)+皮下注射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和脂多糖(每周1次)],连续21 d,每组10只。从造模第1天起每日观察小鼠造模部位皮肤,对类似银屑病样皮损的红斑、鳞屑、增厚等症状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造模21 d后处死小鼠,取皮损部位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脾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皮肤中IL-17A、IL-12的含量。结果:自给药第3、2天起,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皮肤分别出现红斑、鳞屑、增厚等类似银屑病样皮损,均在第12天PASI总分达到峰值;改良组从第11天起,小鼠皮肤红斑、鳞屑、厚度较模型组更明显,且连续9 d PASI总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到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均出现Munro微脓肿、棘层肥厚及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改良组小鼠脾指数更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改良组小鼠皮肤中IL-17A、IL-12含量均升高,且改良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改良模型银屑病典型特征维持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模型 咪喹莫特 小鼠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评分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7A
下载PDF
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微粉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玉金 唐舒棠 王绍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4-917,共4页
目的:筛选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微粉化工艺。方法:以原料药粉碎后的粒径分布特征值[d(0.9)]和杂质A含量为指标,筛选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粉碎方式(万能粉碎机、球磨机、气流粉碎机)、粉碎气源(压缩空气、高压氮气)、粉碎压力(0.2、0.4、0.6MP... 目的:筛选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微粉化工艺。方法:以原料药粉碎后的粒径分布特征值[d(0.9)]和杂质A含量为指标,筛选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粉碎方式(万能粉碎机、球磨机、气流粉碎机)、粉碎气源(压缩空气、高压氮气)、粉碎压力(0.2、0.4、0.6MPa),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优工艺为采用气流粉碎机以高压氮气作为气源在0.4 MPa下粉碎;验证试验中3批原料药粉碎后的粒径分别为8.57、8.55、8.54μm(均小于10μm,RSD=0.15%,n=3),杂质A的含量与未粉碎前比较未见增加(均为0.07%)。结论:筛选的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微粉化工艺操作可行、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利维A酸 微粉化工艺 粉碎工艺 d(0.9) 杂质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