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南川区道地药材玄参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腾蛟 陈杰 +2 位作者 丁显平 陈泓翰 包善飞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9-1124,共6页
本研究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南川区五个地方人工种植玄参的遗传多样性,利用7条UBC引物共扩增出了61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为48条.片段长度约为250~2000bp,每条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数为4~14条.同时采用NT... 本研究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研究了重庆市南川区五个地方人工种植玄参的遗传多样性,利用7条UBC引物共扩增出了61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为48条.片段长度约为250~2000bp,每条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数为4~14条.同时采用NTSYS_pc2.1软件计算出五个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子区域的玄参的Nei’S遗传距离,并用UPGMA法分别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五个地方人工种植玄参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态性,但其地方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其遗传多样性主要在同一地方内的子区域间被观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种植中药材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成都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年龄分布、多重感染及相关趋势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聂双双 丁显平 +2 位作者 陈祖翼 魏霞 张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3026-3028,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成都地区23种HPV的亚型分布、多重和混合感染比例以及年龄比例,并分析历年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对9399例患者标本进行HPV检测,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出阳性标本3472例,感染率36.91%;其中高... 目的了解四川成都地区23种HPV的亚型分布、多重和混合感染比例以及年龄比例,并分析历年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对9399例患者标本进行HPV检测,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出阳性标本3472例,感染率36.91%;其中高危型单一感染1594例,感染率为16.96%;低危型单一感染1033例,感染率为10.99%;5年内HPV58、33感染率有所上升;多重感染以双重感染为主;混合感染中高危型-低危型混合感染最为常见,感染率在5年内有所上升;〉20~30岁年龄段具有较高的感染率。结论该地区高危型HPV的感染以16型为首,低危型感染以6型为首,多重感染占有较大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亚型 多重感染 混合感染 年龄
下载PDF
极危物种--南川木波罗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连清 王清明 +4 位作者 丁显平 谢依婷 张顺 包善飞 陈祖翼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5-872,共8页
本研究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研究了重庆市七个地区野生生长的46株南川木波罗(Artocarpus nanchuanensis)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出的12条UBC引物共扩增出了117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13条,多态条带百分率为96.58%.NTSYS... 本研究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研究了重庆市七个地区野生生长的46株南川木波罗(Artocarpus nanchuanensis)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出的12条UBC引物共扩增出了117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13条,多态条带百分率为96.58%.NTSYS^pc2.1软件分析表明:七个地区南川木波罗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介于0.062~0.989之间,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该市野生生长的南川木波罗既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又存在较明显的差异.46份材料划分为4类,聚类基本符合地理来源相近的材料聚为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木波罗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相似系数 遗传距离
下载PDF
成都地区HPV-33 E6/E7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祖翼 丁显平 +3 位作者 景亚玲 文强 张顺 曹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2期3364-3365,共2页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33E6/E7基因变异情况,为HPV的防治提供分子水平的数据。方法用PCR方法扩增HPV阳性患者宫颈刷脱细胞中HPV-33E6/E7基因,测序并与GenBank的参考序列对比寻找变异位点,对变异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与参考...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33E6/E7基因变异情况,为HPV的防治提供分子水平的数据。方法用PCR方法扩增HPV阳性患者宫颈刷脱细胞中HPV-33E6/E7基因,测序并与GenBank的参考序列对比寻找变异位点,对变异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与参考序列相比,成都地区HPV-33E6基因变异率为56.00%(28/50),HPV-33E7基因变异率为54.00%(27/50)。结论 CINⅢ/CC样品中HPV-33E6/E7序列变异程度比宫颈炎中更高,序列突变可能增加患宫颈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变异
下载PDF
H2BFW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西南地区男性不育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天俊 丁显平 +2 位作者 陈林 李凌霄 张小慧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位于X染色体上的H2BFwT基因外显子中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西南地区男性不育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PCR扩增H2BFWT基因外显子并测序,分析来自西南地区的312例男性不育患者及211名正常男性标... 目的探讨位于X染色体上的H2BFwT基因外显子中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西南地区男性不育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PCR扩增H2BFWT基因外显子并测序,分析来自西南地区的312例男性不育患者及211名正常男性标本,对所发现的SNP位点在病例组及正常组中的分布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到的SNP位点主要分布在H2BFWT基因的第1外显子中;SNP位点368G/A(rs553509)与~9C/T(rs7885967)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368G/A及-9C/T两位点进行分析发现,368G与-9T两个等位基因的同时出现将增加男性不育的发病风险。结论H2BFWT基因中368G/A与-9C/T两个SNP位点与西南地区男性不育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导致西南地区男性不育的基因易感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H2BFWT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X染色体
原文传递
成都地区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梦婕 丁显平 陈刚毅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7-1341,共5页
应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对1668例标本进行型别鉴定和统计分析.在1668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673例,感染率为40.3%;其中单重感染512例,占阳性标本的76.1%,双重感染96例,占阳性标本的14.3%;单重感染中的高危型感染318例,占阳性标本的47.3%,... 应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对1668例标本进行型别鉴定和统计分析.在1668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673例,感染率为40.3%;其中单重感染512例,占阳性标本的76.1%,双重感染96例,占阳性标本的14.3%;单重感染中的高危型感染318例,占阳性标本的47.3%,低危型感染194例,占阳性标本的28.8%.结果表明成都地区HPV感染率较高,且以单一基因型感染为主,其中HPV-16感染率最高,其次是HPV-18,低危型HPV感染以HPV-6和HPV-11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宫颈癌
原文传递
USP8基因多态性与四川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丁敏 李凌霄 +2 位作者 丁显平 任华英 钟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USP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四川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分别对316例男性不育患者[包括244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72例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组... 目的探讨USP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四川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分别对316例男性不育患者[包括244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72例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组)]和149名已生育的男性人群(对照组)USP8基因的4个SNP位点(rs2241769、rs11857513、rs7174015和rs3743044)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体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特点。结果USP8基因的4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所有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发现,单体型cAAG的频率在非梗阻性无精症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USP8基因rs2241769、rs11857513、rs7174015和rs3743044多态性位点与四川地区男性不育可能无相关性,而单体型CAAG可能降低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USP8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四川地区Y染色体多态性男性AZF微缺失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选勇 陈祖翼 +4 位作者 丁显平 张艺雯 张建辉 马腾蛟 张韶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10期73-75,共3页
研究Y染色体多态性不育患者AZF微缺失的情况。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大Y或者小Y核型的男性不育患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DNA后,利用多重PCR对Y染色体上25个STS位点进行扩增,检测其Y染色体微缺失的情况。在22例小Y患者中检出12例有Y染色体... 研究Y染色体多态性不育患者AZF微缺失的情况。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大Y或者小Y核型的男性不育患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DNA后,利用多重PCR对Y染色体上25个STS位点进行扩增,检测其Y染色体微缺失的情况。在22例小Y患者中检出12例有Y染色体微缺失,其中8例为AZFb+d+c区缺失,2例为AZFd+c区缺失,2例为AZFc区部分缺失;10例大Y患者中检出1例有AZFc区部分缺失。小Y染色体患者发生AZF微缺失的概率较高,部分为AZF多个区域的共同缺失;在大Y患者中发现了1例AZFc区的4个STS位点的部分缺失,可能与其不育的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Y染色体 小Y染色体 AZF微缺失 男性不育
原文传递
TNP1基因多态性与四川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叶竞争 李晓阳 +4 位作者 丁显平 李凌霄 陈祖翼 丁敏 张建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4期33-36,23,共5页
目的探讨TN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四川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NA测序技术分别对325例男性不育患者(包括166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159例少精子症,病例组)和194例已生育的男性人群(对照... 目的探讨TN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四川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NA测序技术分别对325例男性不育患者(包括166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159例少精子症,病例组)和194例已生育的男性人群(对照组)TNP1基因的3个SNP位点(rs1179733、rs1179734、rs1179735)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体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TNP1基因的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单体型分析,其频率分布在两组中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NP1基因rs1179733、rs1179734、rs1179735多态性与四川地区男性不育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过渡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基因芯片分型与实时荧光PCR筛查成都地区妇女宫颈HPV-DNA感染结果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辉 陈祖翼 +2 位作者 丁显平 聂双双 张韶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6期8-11,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HPV亚型的感染情况;评价基因分型(genotyping)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两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的差异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来院就诊的女性,其中3537名进行基因芯片检测,...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HPV亚型的感染情况;评价基因分型(genotyping)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两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的差异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来院就诊的女性,其中3537名进行基因芯片检测,991名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所得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出阳性1315例,阳性率37.18%;实时荧光PCR检测出阳性137例,阳性率13.82%,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明显。基因分型法显示,HPV6、11、16、58、43型位居前五;荧光定量PCR显示HPV6、11、16、52、58在前五位。结论成都地区低危感染以HPV 6、11型为主,高危以16型为主,次之52、58型;基因芯片分型与临床HPV-DNA筛查检出率高,优于荧光定量PC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荧光定量 差异性
原文传递
MTHFR基因A1298C和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四川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阳 叶竞争 +5 位作者 丁显平 陈祖翼 马腾蛟 张艺雯 张建辉 张韶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为了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 A2756G)基因型和四川省内非梗阻性不育男性的相关性。方法我们选取了162名男性不育样本(100名无精症患者和62名少弱精症患者)和50名正常可育男性样本做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了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 A2756G)基因型和四川省内非梗阻性不育男性的相关性。方法我们选取了162名男性不育样本(100名无精症患者和62名少弱精症患者)和50名正常可育男性样本做相关性研究。多态性位点A1298C和A2756G的检测用DNA测序法,然后对得出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男性不育组和正常对照组中两个位点的各个基因型之间没有联系。我们接着把162名不育的患者分为100名无精组和62名少弱精组后,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样没能发现无精组、少弱精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MTHFR A1298C和MS A2756G这两个多态性位点不是男性不育的风险因子。我们在四川人群中没能发现这两种多态性位点与男性不育有相关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酶 男性不育 无精子症 少弱精子症
原文传递
过表达hsa-miR-145对人恶性多发性畸胎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张丽媛 丁显平 +3 位作者 魏霞 聂双双 张玉平 张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4-200,共7页
通过构建hsa-miR-145的重组体pGenesil-1-miR-145,并瞬时转染到人恶性多发性畸胎瘤细胞(NTERA-2)后,利用qRT-PCR法检测hsa-miR-145,以及肿瘤发生相关基因OCT4,SOX2,c-Myc,KLF4,FSCN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同时利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 通过构建hsa-miR-145的重组体pGenesil-1-miR-145,并瞬时转染到人恶性多发性畸胎瘤细胞(NTERA-2)后,利用qRT-PCR法检测hsa-miR-145,以及肿瘤发生相关基因OCT4,SOX2,c-Myc,KLF4,FSCN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同时利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APC/7-AAD双染法检测hsa-miR-145对NTERA-2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hsa-miR-145的高表达导致NTERA-2细胞增殖明显减弱,凋亡率增加;转染重组质粒hsa-miR-145后,OCT4,SOX2,c-Myc,FSCN1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所降低,提示miR-145的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生殖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hsa-miR-145 真核表达载体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金佛山特有杜鹃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容 丁显平 +3 位作者 李创 魏霞 李天俊 范兆心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8-392,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初步分析了重庆金佛山特有的4种杜鹃花的亲缘关系,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3个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并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239条DNA片段,分子量约为200~1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约为171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8.38条DNA...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初步分析了重庆金佛山特有的4种杜鹃花的亲缘关系,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3个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并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了239条DNA片段,分子量约为200~1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约为171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8.38条DNA片段.同时采用DPS软件计算出4种杜鹃花的Nei’S遗传距离,并用NTSYSpc2.1中的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4种杜鹃花之间既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又存在一定的差异.4种杜鹃花明显分为两类:树枫杜鹃为一类,疏花美容杜鹃,金佛山美容杜鹃与阔柄杜鹃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杜鹃 ISSR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液相芯片快速检测结核耐药基因方法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清 丁显平 +2 位作者 李天俊 罗涛 韩婷婷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4-1368,共5页
基于Luminex100^(TM)技术平台,结合多重PCR技术,以5'生物素标记引物为信号指示,在H_937)RV结核标准株做对照下,对104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LFP耐药rpoB基因和INH耐药的katG,inhA基因进行检测,并与药敏试验绝对浓度法和测序结果比较... 基于Luminex100^(TM)技术平台,结合多重PCR技术,以5'生物素标记引物为信号指示,在H_937)RV结核标准株做对照下,对104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LFP耐药rpoB基因和INH耐药的katG,inhA基因进行检测,并与药敏试验绝对浓度法和测序结果比较.结果表明:液相芯片检出结果与药敏法比较,104株分离株中LFP、INH、多重耐药的检出结果分别为:液态芯片检测73株、50株、48株;药敏检测结果为74株、58株、53株;对比检出率98.6%,86.2%,90.6%.液相基因芯片技术对耐药,耐多药结核的检测,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特点,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有效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基因芯片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原文传递
四川地区46,XY女性性逆转患者的NR5A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涛 穆雪梅 丁显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5期23-26,F0002,共5页
目的探究46,XY女性性逆转患者与核受体亚家族5组A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5 group A member 1,NR5A1)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选取符合条件的样本,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对NR5A1基因的6个(2~7)外显子进行PC... 目的探究46,XY女性性逆转患者与核受体亚家族5组A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5 group A member 1,NR5A1)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选取符合条件的样本,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对NR5A1基因的6个(2~7)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经过电泳后直接测序,并进行重复实验验证检测到的突变,同时以102名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排除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结果在7例样本中未检出新的突变,在样本1,4,5中检出1个多态突变(p.G146A),该突变在正常对照人群中检出了43.14%的突变率;在样本1和3的5号外显子中发现Q314Q(C.942G>A,rs201103618),在样本2的4号外显子发现了P130P(C.390G>C),在其他外显子中没有发现突变。结论分析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资料报道,在四川地区,NR5A1基因突变和46,XY女性性逆转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Y女性性反转 NR5A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