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门内置管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郑芳 张兆伟 +1 位作者 吴毅 赵恒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管减压引流预防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83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在骶前和肛门内放置内有沟槽、下端有多个侧孔、内径16mm的16号硅胶引流管减压引流的104例患者...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管减压引流预防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83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在骶前和肛门内放置内有沟槽、下端有多个侧孔、内径16mm的16号硅胶引流管减压引流的1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肛门内不放置引流管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0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0.96%),吻合口炎1例;对照组7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管减压引流能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恒飞 郑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970-972,共3页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在治疗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PH治疗60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6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间手术时间、疼痛评分、...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在治疗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PH治疗60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6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间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RPH组与PPH组间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治愈率(56.67%)明显高于PPH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可以提高Ⅱ~Ⅲ度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内脱垂 自动痔疮套扎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下载PDF
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芳 杨超 +2 位作者 吴毅 赵恒飞 张献辉 《新医学》 2011年第12期817-819,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式的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混合痔患者进行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方法如下:①消痔灵注射:以1∶1消痔灵稀释液分别注射于直肠黏膜下和直肠周围间隙;②肛垫悬吊固定:于... 目的:探讨一种新式的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混合痔患者进行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方法如下:①消痔灵注射:以1∶1消痔灵稀释液分别注射于直肠黏膜下和直肠周围间隙;②肛垫悬吊固定:于痔核上方贯穿缝扎痔动脉,同时将痔上黏膜向上悬吊固定。术后采用门诊定期复查的方法对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等进行随访。结果:患者住院时间3~29 d,平均7.1 d。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其中60例(98%)获得一次性治愈;1例(2%)术后第7日复查痔块仍有轻微脱出,经再次肛垫悬吊固定治疗痊愈。术后并发症包括肛门坠胀感22例(36%);肛门轻至中度疼痛16例(26%);急性尿潴留12例(20%);少量便血1例(2%);肛缘水肿1例(2%)。未发现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复发率为0。结论: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能有效地使肛垫上提固定,消除痔疮出血、脱出等主要症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肛门功能保存完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垫悬吊固定术 痔注射疗法 痔动脉结扎
下载PDF
肛垫悬吊固定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郑芳 吴毅 +2 位作者 杨超 赵恒飞 张献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消痔灵(与生理盐水按1∶1混合)注射到直肠黏膜下及直肠周围间隙进行肛垫悬吊固定治疗混合痔60例为观察组,外剥内扎术6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 目的探讨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消痔灵(与生理盐水按1∶1混合)注射到直肠黏膜下及直肠周围间隙进行肛垫悬吊固定治疗混合痔60例为观察组,外剥内扎术6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治愈59例(98.3%),1例好转(1.7%),经再次肛垫悬吊固定痊愈。住院时间3~29d,平均7d。术后少量出血5例(8.3%);轻度疼痛15例(25%),中度疼痛1例(1.7%);肛缘轻度水肿5例(8.3%),中度水肿1例(1.7%);肛门轻度坠胀22例(36.7%);尿潴留留置导尿16例(26.7%);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均无发生。门诊随访6~30个月复发率为0。对照组一次治愈55例(91.7%),2例好转(3.3%),经再次治疗痊愈,3例术后未愈(5%)。住院时间3~15d,平均7.5d。术后少量出血16例(26.7%)。轻度疼痛22例(36.7%),中度疼痛9例(15%),重度疼痛2例(3.3%)。肛缘轻度水肿19例(31.7%),中度水肿3例(5%),重度水肿1例(1.7%)。肛门轻度坠胀27例(45%),中度坠胀9例(15%)。尿潴留留置尿管22例(36.7%)。感染无发生。肛门轻度狭窄、不全性失禁各3例(5%),门诊随访6~30个月复发2例(3.3%)。治疗组术后出血、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混合痔能有效地使肛垫上提固定,消除出血、脱出等主要症状,肛门功能保存完好。其临床疗效与外剥内扎术无明显差别,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微,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确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肛垫悬吊固定术 注射疗法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芳 阳川华 +1 位作者 汪晓东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评价近期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行TME+...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评价近期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行TME+ISR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86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8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肿瘤下缘距肛门1~5 cm(平均1.63 cm);肿瘤直径2~7 cm,平均3.4 cm。肿瘤系高分化4例,中分化60例,低分化22例;pTNM分期为Ⅰ期12例,ⅡA期11例,ⅡB期15例,ⅢA期2例,ⅢB期23例,ⅢC期16例,Ⅳ期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肛周感染2例(其中1例因肛周严重感染引起盆腔、腹膜感染再次手术行永久性造口),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各2例,直肠阴道瘘、炎性肠梗阻、尿潴留和腹腔感染各1例。8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12~24个月)。1例于术后7个月发现肝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12个月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死亡;术后1年局部复发3例(3.5%),1年生存率为97.7%(84/86),排便次数1~5次/d,控便功能按Kirwan评分标准可达1~2级。结论 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和直肠肛管癌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能达到根治的保肛术式,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直肠肛管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 内括约肌切除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改良消痔灵注射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脱垂性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芳 吴毅 +2 位作者 高龙 张献辉 刘金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消痔灵注射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脱垂性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垫江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符合Ⅱ、Ⅲ度内痔及混合痔诊断标准并以脱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住院患者,前瞻性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改良消... 目的探讨改良消痔灵注射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脱垂性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垫江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符合Ⅱ、Ⅲ度内痔及混合痔诊断标准并以脱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住院患者,前瞻性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改良消痔灵注射肛垫悬吊固定术组(简称观察组)、吻合器庤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组和经典的外切内扎术(M-M)组。观察组将消痔灵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按1∶1混合)注射到直肠黏膜下及直肠周围间隙,进行肛垫悬吊固定治疗脱垂性痔,并与PPH组和M-M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一次治愈49例,1例好转并经行再次改良消痔灵注射肛垫悬吊固定术治愈;PPH组一次治愈48例,2例好转且经再次M-M术治疗痊愈;M-M组一次治愈48例,2例好转且再次经M-M术治疗痊愈。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1,P=0.814)。(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PH组(P<0.001)和M-M组(P<0.001),并且住院费用也明显少于PPH组(P<0.001)和M-M组(P=0.028)。(3)3组患者术后第1、2、3、7及14天时均无痔核脱出与感染发生。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相的疼痛发生情况均明显轻于PPH组(除第14天外,P<0.05)和M-M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坠胀发生情况与PPH组相近(除第1天外,P>0.05),但其均明显轻于M-M组(P<0.05)。术后第2、3天时,观察组的出血情况与PP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明显轻于M-M组(P<0.05);其他时相点3组间出血情况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时,观察组的肛缘水肿情况与P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明显轻于M-M组(P=0.001);其他时相点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及3天时3组间尿潴留发生情况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6及12个月时随访,肛门狭窄及肛门控便功能以及痔复发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消痔灵注射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脱垂性痔,能有效地使肛垫上提固定,消除出血、脱出等主要症状,肛门功能保存完好,其临床疗效与PPH和M-M术式接近,但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术后并发症较轻、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性痔 肛垫悬吊固定术 注射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