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方石 周余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3,共4页
学院等二级单位是将学校统一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办法落地的关键点。二级单位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现有管理制度细化并落实。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在重庆大学已有管理制度和办法指导下,针对二级单位管理工作中制度建... 学院等二级单位是将学校统一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办法落地的关键点。二级单位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现有管理制度细化并落实。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在重庆大学已有管理制度和办法指导下,针对二级单位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和管理措施等几点主要内容,阐述其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分解与具体实施方式,以期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科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管理 组织机构 制度建设 管理措施
下载PDF
仲辛基苯氧乙酸/磺化煤油萃取L-赖氨酸的相互作用验证研究
2
作者 周桢 吴海子 +2 位作者 云芳 王丹 周小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9-815,共7页
以半饱和荧光萃取实验及竞争性实验探索仲辛基苯氧乙酸(CA-12)/磺化煤油萃取L-Lys的化学作用力。将L-Lys游离氨基用OPA进行半饱和荧光标记后再用CA-12萃取的实验结果指出:在游离氨基/OPA摩尔比低于2∶1区间,萃取相荧光强度随着OPA增加... 以半饱和荧光萃取实验及竞争性实验探索仲辛基苯氧乙酸(CA-12)/磺化煤油萃取L-Lys的化学作用力。将L-Lys游离氨基用OPA进行半饱和荧光标记后再用CA-12萃取的实验结果指出:在游离氨基/OPA摩尔比低于2∶1区间,萃取相荧光强度随着OPA增加而上升并在游离氨基/OPA摩尔比等于2∶1时达到最大值;当游离氨基/OPA摩尔比大于2∶1,萃取相荧光强度则随着OPA增加而下降并在游离氨基/OPA摩尔比等于1∶1时降至最低;由此证明CA-12通过与L-Lys形成静电相互作用实现萃取。氨基酸、葡萄糖与L-Lys竞争实验结果指出,葡萄糖不影响CA-12/磺化煤油萃取L-Lys,但氨基酸的竞争作用影响CA-12对L-Lys的萃取效率。基于中性氨基酸L-Ala浓度对CA-12/磺化煤油萃取L-lys的贡献,L-Arg浓度的影响为[L-Ala]+[胍基-NH3+],对CA-12萃取L-lys的竞争作用最大;而L-Asp浓度的影响为[L-Ala]-[β-COO-],对CA-12萃取L-lys的竞争作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萃取 CA-12 磺化煤油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3
作者 桑鲁燕 周桢 +3 位作者 周小华 王亚文 王永红 路川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382-1386,共5页
魔芋葡甘聚糖是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多糖,主要存在于魔芋块茎中。我国是魔芋生产大国,深度开发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途径,将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成膜性、胶凝... 魔芋葡甘聚糖是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多糖,主要存在于魔芋块茎中。我国是魔芋生产大国,深度开发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途径,将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成膜性、胶凝性、保湿性以及降血压、降血脂等特殊的生理功效,在食品、医疗和化工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应用现状和提纯方法,并分别从接枝共聚、氧化、交联、酯化等方面对魔芋葡甘聚糖化学修饰研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魔芋葡甘聚糖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纯化 化学修饰
下载PDF
微波提取对桂枝-甘草药对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一可 万敬员 夏之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82-2085,共4页
目的研究微波提取对桂枝-甘草药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微波提取桂枝-甘草药对,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和桂皮醛的含有量,考察微波功率和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当提取溶剂为40%乙醇,微波功率为200W时,甘草酸和桂皮醛的提取率分别... 目的研究微波提取对桂枝-甘草药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微波提取桂枝-甘草药对,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和桂皮醛的含有量,考察微波功率和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当提取溶剂为40%乙醇,微波功率为200W时,甘草酸和桂皮醛的提取率分别为5.65、2.52 mg/g。结论微波提取法效率较高,但微波功率和提取溶剂分别对不同极性成分的提取率和相对含有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微波提取中药复方或药对时,应关注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甘草药对 微波提取 甘草酸 桂皮醛 功率 溶剂
下载PDF
硫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5
作者 桑鲁燕 周桢 +1 位作者 王永红 周小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432-1438,共7页
目的制备硫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sulfated konjac glucomannan,SKGM)并研究其与大分子黄原胶的复配作用机制。方法用市售魔芋精粉为原料,采用创新的乙醇-超滤沉淀法获得高纯度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在氯磺酸的作用下... 目的制备硫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sulfated konjac glucomannan,SKGM)并研究其与大分子黄原胶的复配作用机制。方法用市售魔芋精粉为原料,采用创新的乙醇-超滤沉淀法获得高纯度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在氯磺酸的作用下制备出硫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以粘度为指标,分析讨论SKGM与大分子黄原胶(xanthan gum,XG)的作用机制。结果制备的魔芋葡甘聚糖冻干粉纯度为98.61%,此时粘均分子量179万,粘度870 mpa/s;合成硫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最佳反应条件是时间3 h,温度为70℃,氯磺酸6 m L,通过计算得知取代度为1.053。硫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和黄原胶复配物因为氢键作用使得粘度显著增加。结论该研究获得一种精制高粘度魔芋葡甘聚糖及其酯化产物的方法,并得到其酯化产物SKGM和XG的复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硫酸酯化 复配
下载PDF
细胞型朊蛋白抑菌活性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娟 胡萍萍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型朊蛋白(PrP^c)有无抑菌活性。方法:把Pr Pc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5种菌孵育一定时间,然后用碘化丙锭对上述5种样品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样品的荧光信号... 目的:研究细胞型朊蛋白(PrP^c)有无抑菌活性。方法:把Pr Pc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5种菌孵育一定时间,然后用碘化丙锭对上述5种样品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样品的荧光信号。结果:通过对流式细胞仪的荧光信号进行分析,发现PrP^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而另外3种菌的样品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的增强,亦即PrP^c对这3种菌无抑菌活性。结论:细胞型朊蛋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菌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型朊蛋白 抑菌活性 抗菌肽 荧光信号
下载PDF
高职高专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与安全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立娟 叶珊珊 +2 位作者 胡萍萍 吕长坤 邢秀伟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9期92-93,共2页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教学及安全管理问题,本课题组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使实验课安全得到保障,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课 安全管理
下载PDF
接枝槲皮素交联壳聚糖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8
作者 桑鲁燕 周桢 +2 位作者 王亚文 周小华 贺同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16,26,共6页
以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微球(CCM)为载体、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HDE)为交联剂,制备以槲皮素为吸附官能团的接枝槲皮素交联壳聚糖树脂(QCCR),研究了时间、温度及pH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进行了接... 以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微球(CCM)为载体、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HDE)为交联剂,制备以槲皮素为吸附官能团的接枝槲皮素交联壳聚糖树脂(QCCR),研究了时间、温度及pH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进行了接枝有效性表征。QCCR在槲皮素浓度1.5 mg/mL的溶液中,对槲皮素的柱式吸附量达到61.30 mg/g,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黄酮母核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以pH=7、95%乙醇溶液以1.5 mL/min的流速洗脱吸附的槲皮素,洗脱率达到86.28%。以该树脂从荞麦提取液中吸附总黄酮,纯度达到6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壳聚糖 吸附树脂 分离
下载PDF
近年来紫杉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培 王锋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8,共11页
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是目前销量最大的临床抗癌药物.近年来围绕紫杉醇所进行的高水平研究仍然层出不穷.综述了2008年以来紫杉醇的合成研究进展,主要涉及紫杉醇6-8-6骨架的构建、环系的合成以及侧链的制备.
关键词 紫杉醇 合成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氧化偶联策略在复杂吲哚生物碱全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丹 秦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氧化偶联反应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C—C键构建策略,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得到了重要的应用.近年来,马大为课题组通过发展高效的LiHMDS/I2偶联条件,成功实现了四种复杂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就马大为课题组... 氧化偶联反应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C—C键构建策略,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得到了重要的应用.近年来,马大为课题组通过发展高效的LiHMDS/I2偶联条件,成功实现了四种复杂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就马大为课题组近年在该领域的工作作一亮点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偶联 communesin F communesin A^B vincorine 全合成
原文传递
整合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策略在解析中药系统复杂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晓娟 管天冰 +3 位作者 李强 聂文娜 闫乐玉 吕海涛 《药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104-111,共8页
中药在化学组成方面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作用方式和作用过程的复杂性。传统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使得一系列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包括中药化学物质组表征、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方剂配伍规律以及中药毒性机制... 中药在化学组成方面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作用方式和作用过程的复杂性。传统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使得一系列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包括中药化学物质组表征、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方剂配伍规律以及中药毒性机制等中药系统复杂性问题。代谢组学作为一门全新的组学技术,秉承了从机体全局系统出发来考量机体内源性小分子物质与外源性干预物质(如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理念,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作用原理思路一致。近年来,人们尝试将整合代谢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策略用于解开上述中药关键问题,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在理论挖掘、策略设计、方法开发和实践拓展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对整合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策略在解析中药系统复杂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中药系统复杂性 作用机制 配伍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