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9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7
1
作者 邓晓莉 何强 +4 位作者 胡学斌 柴宏祥 吉芳英 陈金华 蒋绍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2-144,155,共4页
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原则,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标准为起点,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按照循序渐进、重实践、系统化的特点,紧... 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原则,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标准为起点,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按照循序渐进、重实践、系统化的特点,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通过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材建设,构建了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基本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兼顾基础训练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柴宏祥 何强 +4 位作者 邓晓莉 胡学斌 吉芳英 陈金华 蒋绍阶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1期155-157,共3页
针对本科生创新教育面临的实验条件不足和实验中心高水平教师资源有限等问题,提出了"理论教学为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三层次两结合"的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实践教学... 针对本科生创新教育面临的实验条件不足和实验中心高水平教师资源有限等问题,提出了"理论教学为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三层次两结合"的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激发学生旺盛的探索兴趣和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环境工程 实验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晓莉 何强 +4 位作者 柴宏祥 胡学斌 吉芳英 陈金华 蒋绍阶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5期118-120,共3页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研究应用人才,文章通过开展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双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改...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研究应用人才,文章通过开展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双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实践教育的育人理念落实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做到实践教育"三坚持""三结合""三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环境因子对藻类生长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贤杰 罗固源 +3 位作者 杨清玲 陈刚才 李勇健 龚玲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8-562,共5页
从三峡库区次级河流139m回水区采集水样,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藻类培养试验,以Chla最大浓度作为指标选择适合藻类生长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当控制水样温度为20℃、光照为8000lx、活性磷酸盐和溶解无机氮浓度分别为2.86μmol.L-1、85.71... 从三峡库区次级河流139m回水区采集水样,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藻类培养试验,以Chla最大浓度作为指标选择适合藻类生长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当控制水样温度为20℃、光照为8000lx、活性磷酸盐和溶解无机氮浓度分别为2.86μmol.L-1、85.71μmol.L-1时藻类生长最好;磷为限制该水域藻类生长的营养元素,藻类生长氮磷元素适宜摩尔比约为30∶1.在适宜生长条件下,对数期藻细胞比生长率达到1.03d-1,稳定期Chla最大浓度达到110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正交试验 适宜生长条件 比生长率
下载PDF
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铁、铝对有机碳的影响
5
作者 李一 林敦梅 +7 位作者 魏培 邹翠 赵洋 沈蓉 蔡肖凌 王尘辰 朱广宇 郭劲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60,共10页
为了解不同形态铁、铝矿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的影响,以三峡库区典型土壤质地类型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溶解提取法测定晶质矿物(DH)、短程有序矿物(HH)和有机金属络合物(PP)中的铁、铝矿物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并通过相关性... 为了解不同形态铁、铝矿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的影响,以三峡库区典型土壤质地类型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溶解提取法测定晶质矿物(DH)、短程有序矿物(HH)和有机金属络合物(PP)中的铁、铝矿物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不同形态铁、铝矿物及其结合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形态铁、铝矿物含量分布为DH>PP>HH,且随土壤黏粒组分增加有明显的上升趋势.DH、PP和HH提取碳含量分别为(6.11±0.35)mg/g,(6.25±0.46)mg/g和(1.14±0.06)mg/g,分别占土壤有机碳的(32.06%±1.95%),(32.61%±2.33%)和(5.95%±0.33%).提取碳与金属物质的量比值(C:Fe+Al)表现为PP>DH≈HH,表明铁、铝矿物随结晶度的增加,与有机碳的结合方式从共沉淀和络合向吸附作用转变.提取碳含量与对应提取金属(Fe+A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提取铁、铝矿物是土壤有机碳变异性的第一解释变量(74.65%).总体而言,铁、铝矿物与有机碳的相互作用驱动了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累积,其中晶质铁、铝矿物和有机金属络合物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马尾松林 土壤 有机碳 铁、铝矿物 稳定机制
下载PDF
2015~2022年重庆市近地面臭氧的暴露风险及环境影响
6
作者 骆雨茜 陈静 +3 位作者 郝宇杭 黄威 万凤莲 田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54-2765,共12页
为综合评估近地面臭氧(O_(3))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等的暴露风险,及其对二次颗粒物形成的环境影响,本文研究了重庆市2015~2022年O_(3)长期变化特征,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表征O_(3)暴露对健康、经济和植被的长期影响及短期持续污染的暴露风险... 为综合评估近地面臭氧(O_(3))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等的暴露风险,及其对二次颗粒物形成的环境影响,本文研究了重庆市2015~2022年O_(3)长期变化特征,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表征O_(3)暴露对健康、经济和植被的长期影响及短期持续污染的暴露风险,并探讨O_(3)对夜间硝酸盐生成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近年来重庆市近地面O_(3)呈总体上升趋势,夜间O_(3)浓度逐渐增长,春季的高O_(3)事件不容忽视.相应的各类O_(3)长期暴露风险指标均总体呈现2015~2019年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短期的O_(3)持续暴露风险相较污染前后显著增加.夜间O_(3)的升高会增大NO_(3)自由基生成速率(PNO_(3)),从而促进N_(2)O_(5)异质水解及夜间硝酸盐的形成,且在高湿伴随的污染条件下更为显著.可见,夜间O_(3)变化的潜在暴露风险及对二次无机盐的生成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臭氧 臭氧暴露风险 臭氧持续污染 夜间高臭氧 夜间硝酸盐生成
下载PDF
三峡库区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安强 龙天渝 +3 位作者 黄宁秋 马志鹏 刘星月 李玉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8-243,共6页
运用GIS技术,在充分考虑气温、湿度、风速以及日照等条件下,计算了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三峡库区22个气象站点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及其时空分布,对三峡库区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的总体分布趋势进行分析.并以2003年6月三峡工程一期蓄水... 运用GIS技术,在充分考虑气温、湿度、风速以及日照等条件下,计算了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三峡库区22个气象站点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及其时空分布,对三峡库区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的总体分布趋势进行分析.并以2003年6月三峡工程一期蓄水作为时间中点,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库区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变化,同时对库区水位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11月到翌年3月,库区气候偏冷,属于较不舒适人居环境;夏季的6-9月,整个库区气候偏热,属于较不舒适的人居环境;库区年均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整体表现为由库区中部向东西递减的趋势;库区气候适宜性指数在三峡工程前后变化明显,库区水位与气候适宜性因子在2003年6月以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2003年6月以后,与温湿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风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气候适宜性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三峡库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群体形成影响及其形态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安强 李雪琴 +2 位作者 王沙 黄晓龙 蒋韵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为揭示微囊藻群体形成机理,为有效防治水华暴发提供依据,以三峡库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研究N、P浓度,Ca^(2+)浓度,光强,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胞外多糖(EPS)合成和群体微囊藻形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单细... 为揭示微囊藻群体形成机理,为有效防治水华暴发提供依据,以三峡库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研究N、P浓度,Ca^(2+)浓度,光强,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胞外多糖(EPS)合成和群体微囊藻形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单细胞和群体微囊藻的形态特征.研究发现当N≤100 mg/L、P≤5 mg/L时,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和EPS合成量随着N、P浓度增加而增加;适宜浓度的Ca^(2+)(65 mg/L)有利于藻生长,EPS产量随着Ca^(2+)浓度增加而降低,过高浓度的Ca^(2+)在刺激微囊藻细胞分泌EPS的同时可能会促进其溶解,Ca^(2+)和EPS均对微囊藻群体形成起桥架粘结作用;光照和温度对EPS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其促进效果均高于N、P和Ca^(2+)作用,20℃是同时满足微囊藻生长及EPS合成的最有利条件.群体细胞比单细胞周围的胶质鞘更加明显和清晰,多糖胶鞘表面有许多Ca^(2+)晶体,从微观角度可以确定Ca^(2+)在EPS合成及群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环境因子 铜绿微囊藻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三峡库区重庆涪陵第二水厂扩建工程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圃 刘浩亮 +3 位作者 李江涛 雷刚 熊伟 蔡俊鸿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2-35,共4页
重庆市涪陵第二水厂扩建工程(原规模为6×104m3/d,新增规模为4×104m3/d),包括新建取水泵站、净水处理构筑物和输水管道等几部分。针对长江原水浊度较高的特点,采用了两级高效反应沉淀池、均质石英砂滤料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工... 重庆市涪陵第二水厂扩建工程(原规模为6×104m3/d,新增规模为4×104m3/d),包括新建取水泵站、净水处理构筑物和输水管道等几部分。针对长江原水浊度较高的特点,采用了两级高效反应沉淀池、均质石英砂滤料气水反冲洗滤池处理工艺。两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该工程不仅达到并优于原设计要求,而且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占地少,为其他类似老水厂的扩建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 扩建工程 工艺流程 设计特点
下载PDF
三峡库区灾害环境安全保障浅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家兰 文海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83,共4页
库区灾害环境现状堪忧.从库区城乡灾害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库区城乡灾害环境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实施库区城乡灾害环境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建立库区灾害环境安全保障战略研究思路.最后从战略重点、主要研... 库区灾害环境现状堪忧.从库区城乡灾害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库区城乡灾害环境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实施库区城乡灾害环境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建立库区灾害环境安全保障战略研究思路.最后从战略重点、主要研究任务、主要灾害防治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政策措施健全与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库区城乡灾害环境安全保障战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环境 安全保障 生态保育 3S智能耦合技术
下载PDF
三峡库区御临河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瑞霖 冉艳 +2 位作者 黄维 何强 李宏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200,共8页
为了解三峡库区内支流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来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选取三峡库区库尾一级支流御临河上的5个断面:河口区、回水区(排花、舒家、梅溪)和不受三峡库区调度影响的上游来水区(东河)对PAEs进行... 为了解三峡库区内支流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来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选取三峡库区库尾一级支流御临河上的5个断面:河口区、回水区(排花、舒家、梅溪)和不受三峡库区调度影响的上游来水区(东河)对PAEs进行了原位调研。基于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御临河水体中6种PAEs的来源以及主要PAEs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所监测断面中6种PAEs(DEP、DMP、DBP、BBP、DEHP和DnOP,US EPA)的总浓度为0.42~0.77μg/L,5个监测断面PAEs平均总浓度依次为:河口(0.771μg/L)>排花(0.638μg/L)>梅溪(0.613μg/L)>东河(0.566μg/L)>舒家(0.421μg/L)。通过对6种优先控制PAEs的解析发现,御临河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DBP、DMP和DEHP。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DBP和DEHP显著正相关,可能与工农业生产活动及其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有关;DMP和DEP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可能与当地居民的人为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御临河 邻苯二甲酸酯 主成分分析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2
作者 彭绪亚 张鹏 +3 位作者 贾传兴 刘斌 魏星 袁荣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8-763,共6页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正确评价农村生活污染状况,选取重庆三峡库区3个行政区中不同经济收入水平、有无下水设施的18户典型农户为监测对象,对其生活污水日产生量、pH、COD、TP、TN、TAN等6项指标进行了连续12月的跟...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正确评价农村生活污染状况,选取重庆三峡库区3个行政区中不同经济收入水平、有无下水设施的18户典型农户为监测对象,对其生活污水日产生量、pH、COD、TP、TN、TAN等6项指标进行了连续12月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18户对象农户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pH、COD、TP、TN、TAN等指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5.22L·cap-·1d-1、6.67、838.93mg·L-1、4.19mg·L-1、53.60mg·L-1、13.39mg·L-1,具有人均污水日产生量明显低于而各特征指标的浓度明显高于城镇生活污水的特点;COD、TP、TN、TAN浓度随季节的变化表现出夏季浓度较低,冬季浓度较高的规律,且COD、TP、TN、TAN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性的地域、季节、农户收入水平和有无下水设施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农村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域,COD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域、收入水平和季节,TP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域、有无下水,TN和TAN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村生活污水 排放特征 影响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源评价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曹彦龙 李崇明 阚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7-862,共6页
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很强的面源污染是重庆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2000年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农药流失、化肥流失、水土流失、禽畜养殖、城市地表径流等污染源进行面源... 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很强的面源污染是重庆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2000年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农药流失、化肥流失、水土流失、禽畜养殖、城市地表径流等污染源进行面源污染源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将重庆三峡库区划分成面源污染相似的8个子区域,并分析各区域污染特点。污染源评价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依次为TP、TN、NH3-N、COD等,主要污染源依次为化肥流失、水土流失、禽畜养殖等。由聚类分析知,所划分的8个分区的评价指标平均值之和由Ⅰ~Ⅷ逐渐递增,表明不同区域面源污染的相对差异,各分区内面源污染又有各自特征,给不同区域不同程度的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三峡库区 面源污染 污染源评价 等标污染负荷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流量对三峡库区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龙天渝 刘腊美 +1 位作者 郭蔚华 李崇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对于三峡库区,大部分一级支流都具备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水平,在水温和光照等气候条件适宜藻类生长的3—5月,水文条件成为影响藻类生长繁殖和诱发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3—5月恰是水库坝前泄水的消落时段,水文条件与一般的湖泊、河流和水... 对于三峡库区,大部分一级支流都具备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水平,在水温和光照等气候条件适宜藻类生长的3—5月,水文条件成为影响藻类生长繁殖和诱发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3—5月恰是水库坝前泄水的消落时段,水文条件与一般的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显著不同.针对三峡水库特殊的水文情势,通过现场水质采样,应用质量守恒原理,研究了3—5月上游来水流量对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对河段的藻类密度和质量净增量有显著影响,3月因较低的来水流量和较小的大坝泄水量使藻类密度和质量净增量最大,5月当流量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水平时,河段的藻类质量净增量为负,而当流量偏枯较大时,藻类质量净增量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三峡水库 藻类生长 流量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来源分析及负荷计算 被引量:17
15
作者 曹彦龙 李崇明 +1 位作者 郭劲松 方芳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2000年统计资料,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化肥流失、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水土流失、城市径流等污染源对非点源污染物COD、NH3-N、TN、TP的贡献。运用RUSLE模拟计算颗粒态污染负荷并结合溶解态污染负荷,估算... 通过2000年统计资料,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化肥流失、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水土流失、城市径流等污染源对非点源污染物COD、NH3-N、TN、TP的贡献。运用RUSLE模拟计算颗粒态污染负荷并结合溶解态污染负荷,估算入库非点源污染总负荷。得出库区颗粒态N负荷(占TN的50.1%)与溶解态N负荷(占TN的49.9%)相当;颗粒态P负荷(占TP的58.0%)略大于溶解态P负荷(占TP的42.0%)。该方法给湖泊、水库等水体底质再悬浮与释放溶解态N、P的迁移研究提供了计算颗粒态污染负荷和溶解态污染负荷的简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非点源 RUSLE 颗粒态
下载PDF
三峡库区城市供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圃 杨其文 +4 位作者 李江涛 彭丕声 夏清泉 雷刚 熊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6-39,共4页
结合三峡库区城市多个供水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总结了库区给水管网布置的特殊性及规划要点。并以重庆市万州区五桥片区供水系统为例,对建设新水厂和利用过江公用(给水、燃气)隧道工程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江隧道... 结合三峡库区城市多个供水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总结了库区给水管网布置的特殊性及规划要点。并以重庆市万州区五桥片区供水系统为例,对建设新水厂和利用过江公用(给水、燃气)隧道工程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江隧道方案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该工程实施两年来运行效果良好,为供水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建设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过江公用隧道 供水管网 管网分区
下载PDF
蓄水后三峡库区重庆段污染负荷与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智 兰凯 白占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蓄水后的污染负荷状况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介于三峡库区蓄水后污染形式的变化以及污染源的多样性和库区内各区县污染源特征的差异,将各类污染源分类并分区域进行计算预测。除了对受广泛关注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蓄水后的污染负荷状况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介于三峡库区蓄水后污染形式的变化以及污染源的多样性和库区内各区县污染源特征的差异,将各类污染源分类并分区域进行计算预测。除了对受广泛关注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进行了预测外,还研究了农田径流污染、船舶流动污染、淹没土壤释放污染的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2002、2010、2020年重庆段库区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为农田径流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其中农田径流污染的CODCr、NH3-N、T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9.95%、74.64%、85.86%,为主要污染源。在2002年、2010年、2020年重庆段三峡库区CODCr、NH3-N、TP的主要来源区域为重庆主城区、万州区、涪陵区和江津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环境 污染负荷 污染源
下载PDF
基于微电极技术的微环境实验平台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莉 张赛 +3 位作者 何强 樊磊磊 艾海男 胡学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53,共5页
为了满足微环境检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搭建了微电极技术的微环境分析实验平台。综合论述了目前实际应用于环境分析实验中的微电极的检测原理,介绍了该平台中DO、N2O、ORP、pH、NH+4、NO-3、NO-2等微电极的制造和测定方法。对微电极... 为了满足微环境检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搭建了微电极技术的微环境分析实验平台。综合论述了目前实际应用于环境分析实验中的微电极的检测原理,介绍了该平台中DO、N2O、ORP、pH、NH+4、NO-3、NO-2等微电极的制造和测定方法。对微电极平台在环境分析实验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平台 微电极技术 微环境分析 原位检测
下载PDF
三峡库区城市给水厂多环芳烃分布变化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旭 王侠 +2 位作者 熊毅 郭劲松 曹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7-80,共4页
多环芳烃PAH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是广泛存在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了解三峡库区城市供水中PAHs的分布和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用EPA推荐的3510c液-液萃取前处理方法和GC/MS8270c测定方法,对三峡库区... 多环芳烃PAH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是广泛存在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了解三峡库区城市供水中PAHs的分布和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用EPA推荐的3510c液-液萃取前处理方法和GC/MS8270c测定方法,对三峡库区6个城市自来水厂(重庆主城3个,库区3个)原水与出厂水的多环芳烃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主城某水厂两套常规处理工艺各工段PAHs的分布和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6个水厂的原水和出厂水中检出了萘、菲、蒽、芘、荧蒽、二氢苊共6种PAHs,其中萘、蒽、荧蒽检出率较高,枯水期含量水平在1~40ng/L。PAHs经2种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后,浓度有所降低。但滤后水经加氯消毒等工序后,PAHs浓度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多环芳烃 城市给水厂 GC/MS 分布变化
下载PDF
基于景观和生态理念的华岩人工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婧梅 张智 +3 位作者 韩乐 万欣 赵青 胡静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7-141,共5页
基于景观和生态理念的人工湖水环境整治是通过水环境生态修复与人工强制保护、工程措施与景观亲水性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入湖水预处理及环境整治、湖底清淤、湖水循环、人工复氧、底水置换、生态浮岛和生物操纵等工程措施对华岩人工湖水... 基于景观和生态理念的人工湖水环境整治是通过水环境生态修复与人工强制保护、工程措施与景观亲水性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入湖水预处理及环境整治、湖底清淤、湖水循环、人工复氧、底水置换、生态浮岛和生物操纵等工程措施对华岩人工湖水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上述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 景观与工程 生态修复 综合整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