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寻艺术与生态在景观中的表达——哈格里夫斯景观设计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熊心路 《包装世界》 2017年第4期62-64,共3页
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是欧美现代景观的领导人物之一,其作品反应了对人性、自然的呼唤,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提供了缓解社会问题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当下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导致的生态破坏、文脉割裂,是城市... 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是欧美现代景观的领导人物之一,其作品反应了对人性、自然的呼唤,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提供了缓解社会问题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当下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导致的生态破坏、文脉割裂,是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哈格里夫斯的生平、设计哲学思想、设计思想及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提炼其核心的途径和方法,得出运用他独特的生态观念和艺术的设计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乔治·哈格里夫斯 景观 设计作品 解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其生态质量效应—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2
作者 王利平 王成 +1 位作者 李晓庆 周婧 《生态经济评论》 2010年第1期91-103,共13页
本研究基于沙坪坝区2000-2008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通过赋予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相对生态服务价值,量化与识别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对区域生态质量改善与恶化的贡献程度,旨在判断区域生态总体质量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 本研究基于沙坪坝区2000-2008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通过赋予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相对生态服务价值,量化与识别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对区域生态质量改善与恶化的贡献程度,旨在判断区域生态总体质量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主要表现为水田转换为建设用地,旱地转换为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对区域生态质量变化的贡献不一,水田转换为建设用地对生态质量恶化的贡献率最高,达24.44%,集中在缙云山与歌乐山山体两侧坡度较陡的区域;旱地转换为林地对区域生态质量改善的贡献率最高,为31.81%,主要发生在缙云山与歌乐山两山之间的槽谷地带的中南部;区域生态质量未因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而降低,反而有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趋向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 生态质量 贡献率 响应 沙坪坝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