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供需的工业小城镇绿色空间体系建构——以重庆市万古镇为例
1
作者 刘骏 袁帆 《中国名城》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工业小城镇的特色发展与品质提升,需要供需匹配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支撑。通过分析典型工业小城镇的空间结构、规模、布局特征,以及小城镇发展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人群游憩等方面的空间需求,总结工业小城镇的空间供需特征,并结合规划... 工业小城镇的特色发展与品质提升,需要供需匹配的绿色空间体系作为支撑。通过分析典型工业小城镇的空间结构、规模、布局特征,以及小城镇发展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人群游憩等方面的空间需求,总结工业小城镇的空间供需特征,并结合规划现状明确当前问题。提出绿色空间在保护生态环境、协同产业发展和服务游憩需求3个维度的价值,并构建包含生态、防护、游憩、风貌四大体系的绿色空间响应框架。最后,以万古镇为例,初步探讨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多层级防护体系、多样化游憩体系、地域特色风貌体系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工业小城镇 绿色空间 空间供需 策略研究 万古镇
下载PDF
景观信息模型(LIM)框架构建研究——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赖文波 杜春兰 +1 位作者 贾铠针 江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30,共5页
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行业的学者与实践者们在BIM技术与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了适合多尺度适应性的景观信息模型(LIM)。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对整个三角地景观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场地、流程、软... 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行业的学者与实践者们在BIM技术与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了适合多尺度适应性的景观信息模型(LIM)。以重庆大学B校区三角地改造为例,对整个三角地景观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场地、流程、软件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构建景观信息模型(LIM)框架,以期为今后的社区景观改造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信息模型(LIM) 框架构建 改造
下载PDF
湖光山色·四时景——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植物园规划
3
作者 张立 刘骏 《室内设计》 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
高校植物园是我国植物园建设实践中分类较为特殊、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在近年的发展中,高校植物园逐渐呈现出从单一功能到多样化功能并重的建设趋势。本文通过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植物园的规划实践,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采取"两园合... 高校植物园是我国植物园建设实践中分类较为特殊、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在近年的发展中,高校植物园逐渐呈现出从单一功能到多样化功能并重的建设趋势。本文通过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植物园的规划实践,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采取"两园合一"的建设模式,呼应"湖光山色;四时景"的规划理念,继而提出此次规划的对策,以满足校园功能与植物园功能的双重需求,并通过实践论证这一建设模式的创造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植物园 校园空间 两园合一
下载PDF
山地城市江滩型非正式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以重庆两江四岸为例
4
作者 罗丹 邵文怡 罗融融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2,共9页
【目的】江滩是山地城市中具有重要游憩价值的特殊的非正式绿地类型,当前存在游憩需求与游憩环境不适配、游憩体验下降的问题。为了探寻合理的江滩空间利用途径,需要从游憩机会的角度对江滩非正式绿地进行识别和分类优化。【方法】明确... 【目的】江滩是山地城市中具有重要游憩价值的特殊的非正式绿地类型,当前存在游憩需求与游憩环境不适配、游憩体验下降的问题。为了探寻合理的江滩空间利用途径,需要从游憩机会的角度对江滩非正式绿地进行识别和分类优化。【方法】明确山地城市江滩型非正式绿地定义与特征,选取重庆两江四岸范围内20个江滩空间单元,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与因子分析建立游憩机会指标体系并构建游憩机会谱。【结果】识别出自然体验型、日常生活型、人文特色型和城市观光型4种江滩游憩环境类型及对应特征,构建重庆两江四岸江滩型非正式绿地游憩机会谱,从整体与分类2个维度提出江滩游憩环境品质提升策略。【结论】山地城市江滩型非正式绿地游憩机会谱的构建与应用,可进一步指导各类型江滩及其周边环境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对山地城市蓝绿空间开放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非正式绿地 游憩机会谱 江滩 重庆市
下载PDF
山地城市社区体育公园用地条件与使用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研究——以重庆都市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骏 蓝梦雪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山地城市特殊的用地条件对发挥社区体育公园效益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准确认识用地条件的特殊性,理清其与市民使用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能有效指导和快速推进实践,实现以人为核心、塑造...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山地城市特殊的用地条件对发挥社区体育公园效益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准确认识用地条件的特殊性,理清其与市民使用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能有效指导和快速推进实践,实现以人为核心、塑造特色的城市建设目标。以近2年重庆市建设并投入使用的24个社区体育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性观察、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得到研究结果:1)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用地具有可达性较高、规模整体偏小、平面形状不规则、空间形态丰富多变等特征;2)使用人群覆盖广、山地活动少、使用频率和满意度高;3)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山地地形可成为活动设置的有利因素。同时,提出山地城市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可推广借鉴的结论:1)针对用地条件特殊性,以科学性评价保障公园场地选择的合理性;2)遵循低影响建设策略,以活动契合用地条件实现建设与保护的双赢;3)突破场地条件限制,以空间复合使用达成品质提升的规划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城市 社区体育公园 用地条件 使用特征
下载PDF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对山地特征的响应探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骏 向泠霓 《中国名城》 2022年第5期56-64,共9页
厘清山地特征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影响,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益的发挥,强化其在城市特色塑造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时70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件进行解读,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 厘清山地特征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影响,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益的发挥,强化其在城市特色塑造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时70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件进行解读,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山地特征呈现脉络;对比规划实施与建设效果,讨论规划指导下山地特征在建设中实现的方式及路径;进而提出从规划管控、空间管理、评价反馈体系3方面形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山地特征响应机制,健全城市体检评估体系,探索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从规划到建设落实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重庆 绿地系统 山地特征 规划建设
下载PDF
基于林鸟迁移扩散的重庆市高密度城区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波 贺萌 +1 位作者 彭琳 曾星月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39,共5页
生态网络构建是应对城市生境破碎化的重要途径,其中,研究尺度范围、目标物种(或类群)特性及相应阻力面的设置是影响其合理性的关键因素。以2种林鸟为焦点物种,重点探讨了山地城市高密度城区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和典型结构特征,以及保护物... 生态网络构建是应对城市生境破碎化的重要途径,其中,研究尺度范围、目标物种(或类群)特性及相应阻力面的设置是影响其合理性的关键因素。以2种林鸟为焦点物种,重点探讨了山地城市高密度城区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和典型结构特征,以及保护物种生态网络的伞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鸟类迁移能力的中观尺度生态网络构建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也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2)对于林鸟迁移扩散而言,规模较大的源地斑块和生境质量较好的小型源地斑块都很重要,而沿江山体绿地可能是林鸟迁徙的重要踏脚石;3)以保护物种作为焦点物种的生态网络对于常见种具有伞护作用,但从城市生态系统完整性角度考虑,针对常见种构建互补型生态网络也很重要。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应结合重要生态源地和生态“夹点”识别结果对山地城市生态网络进行优化完善,包括对滨江绿地、山体崖线、冲沟和次级河流等典型景观空间宽度和连续性进行修复,对关键节点型小规模绿地空间的保护和生境质量提升,以及复合型生态网络构建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网络 林鸟 电路理论 三维阻力面
下载PDF
山地城市社区公园供需评价及优化——以重庆市沙坪坝老城区为例
8
作者 万好 刘骏 《住宅科技》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社区公园是直接影响城市品质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保证社区公园公平性是城市更新的基本任务。文章以重庆市沙坪坝老城区为例,基于地块尺度,选择社区公园绿地覆盖率、道路密度和社区公园距离等5项供给因子,并以不同年龄段... 社区公园是直接影响城市品质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保证社区公园公平性是城市更新的基本任务。文章以重庆市沙坪坝老城区为例,基于地块尺度,选择社区公园绿地覆盖率、道路密度和社区公园距离等5项供给因子,并以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密度作为需求因子,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构建供需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社区公园供需匹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均衡布局、功能复合和触媒介入激活等具体策略,为存量背景下社区公园的建设和更新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供需平衡 公平正义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基于在线地图路径循迹的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性衰减
9
作者 罗丹 张沂珊 洪竞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7,共8页
【目的】精准客观地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揭示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之间的衰减状态,为山地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优化提升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为研究范围,依托ArcGIS平台和高德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 【目的】精准客观地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步行可达性,揭示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之间的衰减状态,为山地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优化提升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为研究范围,依托ArcGIS平台和高德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引入路径循迹法,从实际步行路径出发量化可达性,并通过对比实际可达性与理论可达性来分析城市整体及绿色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衰减状态。【结果】1)渝中区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范围整体衰减面积比为43.19%,且5 min、10 min、15 min阈值内可达范围的衰减面积比分别为32.12%、46.49%、46.30%;2)绿色开放空间衰减程度不均衡,衰减程度大于60%的绿色开放空间有16个,衰减程度最高为87.71%;3)山顶、各级台层和滨江楔形绿色开放空间的高衰减比例相对更高。【结论】进一步从选址、环境和本体3个方面总结衰减原因,并从步行可达性视角提出增量、串联、渗透的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优化建议,为客观评估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步行可达性提供思路,对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服务效能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开放空间 步行可达性衰减 路径循迹 山地城市 重庆渝中区
下载PDF
顺应高程梯度的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生态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10
作者 袁兴中 袁嘉 +2 位作者 胡敏 余先怀 申珂婷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102,共6页
山地自然景观中的湿地,多以小微湿地形态出现。将小微湿地与山地景观建设耦合,是山地景观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地处重庆东北的梁平区猎神村为对象,提出了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生态系统设计技术框架,从综合要素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3个方面... 山地自然景观中的湿地,多以小微湿地形态出现。将小微湿地与山地景观建设耦合,是山地景观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地处重庆东北的梁平区猎神村为对象,提出了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生态系统设计技术框架,从综合要素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3个方面,进行了顺应高程梯度的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生态系统设计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建成后的猎神村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系统,小微生境类型多样,生境质量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立体景观特色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景观 小微湿地 高程梯度 梯塘湿地生态系统 重庆梁平区
下载PDF
面向规划管理的国外国家公园监测体系研究及启示——以美国、加拿大、英国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彭琳 杜春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9-44,共6页
监测对于国家公园的科学保护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处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初期,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国家公园监测体系。以近20年来发展迅速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国家公园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从监... 监测对于国家公园的科学保护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处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初期,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国家公园监测体系。以近20年来发展迅速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国家公园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从监测内容框架与指标、数据管理与转化、组织和保障3个方面梳理在各自资源与管理背景下国家公园监测体系的基本特点,并提取出面向规划管理的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的16个基本要点,为我国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监测体系 管理规划 科学管理
下载PDF
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及其识别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琳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2-47,共6页
我国传统风景名胜地营建对于"关系""整体"等理念十分重视。然而,目前风景名胜区对于自然人文系统的完整保护重视不足,不仅导致风景名胜区之形支离破碎,亦使其内在精神逐渐丧失。研究紧扣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高度... 我国传统风景名胜地营建对于"关系""整体"等理念十分重视。然而,目前风景名胜区对于自然人文系统的完整保护重视不足,不仅导致风景名胜区之形支离破碎,亦使其内在精神逐渐丧失。研究紧扣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这一特征,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甚至共同升华结晶、并在人的精神层面合为一体"这一整体性定义为基础,探索由"单独的要素"上升到"整体性"层面的价值识别思路。进而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概念,即指"风景名胜区多层次整体性所具有的系统功能和精神意义",构建了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识别框架,并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实践应用,以期对现有风景名胜区价值识别理论与实践形成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价值识别 整体价值 整体性
下载PDF
CLOVER 21:一个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设施的宣言
13
作者 龙嘉荔 阿德里安·高伊策 +1 位作者 罗丹(译) 何以纯(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7,共14页
本文是21世纪基础设施全局性设计方法的一个宣言,它借鉴了对全球现象的观察和位于鹿特丹的国际性景观实践机构West 8的作品。作者设想了一个以养成的、景观主导和绿色的、开放的、活跃的、生态的、响应式的(CLOVER)基础设施为建成环境... 本文是21世纪基础设施全局性设计方法的一个宣言,它借鉴了对全球现象的观察和位于鹿特丹的国际性景观实践机构West 8的作品。作者设想了一个以养成的、景观主导和绿色的、开放的、活跃的、生态的、响应式的(CLOVER)基础设施为建成环境的世界,在那里,作为设计焦点的人、场所和生态的需求位于机器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景观 21世纪 都市主义 West 8
下载PDF
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国际大河流域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琳 贺沁璇 +1 位作者 曹越 张引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在“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和长江大保护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下,有必要开展国际视野下的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研究。通过国际比较、空间荟萃分析、个案研究,基于“保护价值-人为干扰”分析框架,对全球大河流域自然保护优先... 在“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和长江大保护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下,有必要开展国际视野下的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研究。通过国际比较、空间荟萃分析、个案研究,基于“保护价值-人为干扰”分析框架,对全球大河流域自然保护优先度及自然保护地现状进行评价,筛选出亚马逊河、湄公河、育空河、多瑙河4个典型案例,剖析其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路径异同。研究发现:1)长江流域整体属于“高价值-高干扰”区域,局地存在较大空间差异;2)国际大河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治理主体和途径存在普遍共性,但在空间优化模式和关键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从治理主体、驱动力、治理途径、空间优化模式、关键议题等方面提出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体系 长江 大河流域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71,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山地发展,山地城市的规划建设问题成了研究的热点,绿地系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山地城市绿地自身的特征展开分析与研究,指出山地城市绿地具有残存斑块量大、斑块形状复杂、分布受制于地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山地发展,山地城市的规划建设问题成了研究的热点,绿地系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山地城市绿地自身的特征展开分析与研究,指出山地城市绿地具有残存斑块量大、斑块形状复杂、分布受制于地形以及三维立体性突出等特点,通过对现有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现状的分析,总结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布局结构上过分强调平面形式、指标上不能准确反映绿地的真实状况以及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绿地布局结构、公园绿地体系建构、其他绿地综合利用以及绿地补充指标设置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城市 绿地系统 绿地布局 绿地指标
下载PDF
园窗自具诗中画——中国古典园林窗牖美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春兰 王雪童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窗牖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必要建筑构件,不仅具有通风采光的基本功能,且对园林的造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艺术作用。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牖为研究对象,借助大量古典诗词文献,从物境、情境、意境3个层面对园窗的艺术造型、空间功能与精神内... 窗牖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必要建筑构件,不仅具有通风采光的基本功能,且对园林的造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艺术作用。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牖为研究对象,借助大量古典诗词文献,从物境、情境、意境3个层面对园窗的艺术造型、空间功能与精神内蕴进行透视,通过对其诗意化的美学价值的诠释,挖掘古典园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丰富的审美功能与文化意蕴,进而探寻传统美学对于当代景观设计的特殊意义并予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窗牖 诗词 中国古典园林 美学 意境
下载PDF
浣花溪风景的历史变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宪 曹正伟 毛华松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浣花溪作为成都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先秦形成水系以来,历经2000年的历史更替延续至今,是彰显诗歌文化、成都风俗文化在内多种历史价值的文化景观。以古代文人诗词、游记、地方方志等文字资料和舆图、近现代地图等图像资料为基础,通... 浣花溪作为成都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先秦形成水系以来,历经2000年的历史更替延续至今,是彰显诗歌文化、成都风俗文化在内多种历史价值的文化景观。以古代文人诗词、游记、地方方志等文字资料和舆图、近现代地图等图像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图像化转译试图还原各时期浣花溪风景历史地图,并从"时间-空间""物质-精神"双重维度梳理浣花溪文化景观的层累过程,进而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和地方认知三方面动力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浣花溪风景得以维系至今的内在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历史层累 浣花溪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存量背景下重庆市沙坪坝老城区社区公园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舟 刘骏 《园林》 2021年第3期55-62,共8页
以重庆沙坪坝老城区社区公园的规划建设为例,选取31个社区公园和临近的居住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路径测算及可视化分析,将步行可达性程度归为高中低3类,并利用地图分类叠加法,从可达性空间分布、路网条件、用地分布3个维度,总结老... 以重庆沙坪坝老城区社区公园的规划建设为例,选取31个社区公园和临近的居住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路径测算及可视化分析,将步行可达性程度归为高中低3类,并利用地图分类叠加法,从可达性空间分布、路网条件、用地分布3个维度,总结老城区社区公园分布特征,梳理主要现存问题,提出老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在有限用地范围内寻找可用地块以构建社区公园,如,合理改建条件优越的防护绿地;系统性规划周边零散绿地形成"口袋社区公园";构建山地景观步道串联居住区与公园等。以期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能为老城区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与公园绿地公平有效配置提供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老城区 社区公园 可达性 布局优化
下载PDF
欧阳桦 用钢笔画记录重庆
19
作者 小冬 欧阳桦 《城市地理》 202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当我与欧阳桦面对面坐下时,他显得有些拘谨。在接下来将近两小时的采访里,面对提问,他往往会思索片刻再轻声细语地回答,力求表达准确,严谨客观。聊得兴起时,他会随手在纸上勾勒出美丽的线条,寥寥数笔,一幢建筑优美的轮廓便呈现在你眼前... 当我与欧阳桦面对面坐下时,他显得有些拘谨。在接下来将近两小时的采访里,面对提问,他往往会思索片刻再轻声细语地回答,力求表达准确,严谨客观。聊得兴起时,他会随手在纸上勾勒出美丽的线条,寥寥数笔,一幢建筑优美的轮廓便呈现在你眼前。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欧阳桦带着钢笔和画本,一遍又一遍地走过重庆的老街旧巷,与诸多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不期而遇,见证了重庆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也用画笔记录下了近几十年来重庆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笔画 轻声细语 文保单位 重庆
下载PDF
TOD4.0阶段交通枢纽地区景观设计策略——以深汕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健 李凤会 +1 位作者 李芳 罗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146,共9页
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的重心在于实现城市、自然和人的共生与繁荣。随着城市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交通枢纽的建设也进入了TOD4.0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交通枢纽建设不仅重视站城功能的融合,还强调城市、自然和人的相互作... 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的重心在于实现城市、自然和人的共生与繁荣。随着城市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交通枢纽的建设也进入了TOD4.0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交通枢纽建设不仅重视站城功能的融合,还强调城市、自然和人的相互作用,因此景观设计逐渐成为枢纽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比较研究不同阶段的TOD模式及景观设计内容,探索TOD4.0阶段交通枢纽地区的景观设计要点及策略,并以深汕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站城人一体化 交通枢纽 景观都市主义 地域性景观 场景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