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海绵填充用于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陈炼 余京泓 +1 位作者 曾梦琴 杨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109-111,118,共4页
目的 探讨壳聚糖海绵填充对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97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均接受十字形分牙... 目的 探讨壳聚糖海绵填充对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97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均接受十字形分牙法拔牙,对照组不放置任何填充物,研究组于拔牙窝置入壳聚糖海绵填充。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张口受限程度,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d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侧口角到耳屏最下点的体表距离差值、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张口受限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壳聚糖海绵填充可改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可降低拔牙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齿拔除术 十字分牙法拔牙 壳聚糖海绵填充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典型巨大成釉细胞瘤1例
2
作者 陈炼 牟方彪 邹克强 《巴楚医学》 2023年第2期17-19,共3页
成釉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牙源性上皮肿瘤,常见于颌骨内且体积较小。本文报告经典型巨大成釉细胞瘤1例,患者左下颌区有一肿物,左面部明显膨隆,CT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及-6.4 cm×5.0 cm椭圆形瘤块影。该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术后效果明显,... 成釉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牙源性上皮肿瘤,常见于颌骨内且体积较小。本文报告经典型巨大成釉细胞瘤1例,患者左下颌区有一肿物,左面部明显膨隆,CT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及-6.4 cm×5.0 cm椭圆形瘤块影。该患者采用根治性切除术后效果明显,本文详细介绍该病例的诊疗经过,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手术治疗 基因靶向治疗
下载PDF
自体碎骨结合Bio-OSS骨粉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向国昌 蹇雪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碎骨结合Bio-OSS骨粉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io-OSS骨粉修复... 目的:观察自体碎骨结合Bio-OSS骨粉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io-OSS骨粉修复,观察组采用自体碎骨结合Bio-OSS骨粉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植骨区骨密度值,骨吸收量(垂直骨吸收量、舌侧骨吸收量),以及附着丧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植骨区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垂直骨吸收量、舌侧骨吸收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附着丧失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持续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碎骨结合Bio-OSS骨粉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可利于创口愈合,减少骨吸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碎骨 BIO-OSS骨粉 颌骨囊肿术后 骨缺损 修复效果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3)对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帅 李军 +3 位作者 陈炼 邵静宇 姚清婷 张晓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3),TGF-β_(3))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骨向分化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原代hDPSCs基质细胞抗原STRO-1的免疫...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3),TGF-β_(3))体外诱导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骨向分化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原代hDPSCs基质细胞抗原STRO-1的免疫荧光染色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代hDPSCs细胞CD90、CD73、CD105表达情况,鉴别是否为hDPSCs。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第1~7天hDPSCs形态变化。原代hDPSCs传代培养至第3代对数生长期,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继续在常规培养基中培养,实验组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80μg/L TGF-β_(3)后培养,对照组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10 mmol/Lβ-甘油磷酸盐、100 nmol/L地塞米松、50 mg/L抗坏血酸后培养。培养第7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细胞TGF-βⅠ型受体(TGF-βreceptor typeⅠ,TGF-βRⅠ)、Smad2、Smad3、Smad4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细胞骨钙素(osteocalcin,OCN)、Runx-2、TGF-βRⅠ、Smad2/Smad3、p-Smad2、p-Smad3、Smad4蛋白相对表达量;培养第14、21天,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3组钙化结节情况。结果原代hDPSCs基质细胞抗原STRO-1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hDPSCs细胞表面CD90、CD73、CD10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4%、98.2%、89.1%;鉴定原代细胞为hDPSCs。第3代hDPSCs培养第1~3天,细胞多呈不规则多角形、梭形或三角形;培养第4~7天,细胞逐渐呈长条状梭形。培养第7天,实验组细胞TGF-βRⅠ、Smad2、Smad3、Smad4 mRNA相对表达量(1.69±0.25、1.84±0.15、1.73±0.29、1.79±0.25)均高于空白组(1.02±0.30、1.02±0.30、1.00±0.25、1.01±0.26)(P<0.05),Smad2、Smad4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1.41±0.11、1.33±0.12)(P<0.05),TGF-βRⅠ、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1.50±0.12、1.43±0.2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TGF-βRⅠ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5),Smad2、Smad3、Smad4 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Runx-2、OCN、TGF-βRⅠ、Smad2/Smad3、p-Smad2、p-Smad3、Smad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Runx-2、OCN、Smad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TGF-βRⅠ、Smad2/Smad3、p-Smad2、p-Smad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Runx-2、TGF-βRⅠ、Smad2/Smad3、p-Smad2、p-Smad3、Smad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OCN蛋白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14天,实验组、对照组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红色沉积物;培养第21天,实验组、对照组红色沉积物增多,成骨向分化程度增高,实验组矿化结节数量多于空白组、对照组。结论TGF-β_(3)可在体外有效促进hDPSCs的成骨向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SMAD2、SMAD4基因表达促进成骨蛋白OCN、Runx-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_(3)成骨向分化 SMAD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