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46a、miR-23b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张宇 王宏权 +1 位作者 李俞润 袁刚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774-777,782,共5页
目的 探索miR-146a、miR-23b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PCa患者和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设为PCa组和BPH组,入组后分别进行前列... 目的 探索miR-146a、miR-23b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PCa患者和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设为PCa组和BPH组,入组后分别进行前列腺组织取样,检测两组前列腺中miR-146a、miR-23b表达水平,分析miR-146a、miR-23b表达与P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Ca组miR-146a、miR-23b表达低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Ca患者miR-146a、miR-23b水平随Gleason评分和临床T分期升高而逐次下降(P<0.05);PCa患者术前存在淋巴结转移者miR-146a、miR-23b水平低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a患者术前前列腺组织miR-146a、miR-23b表达水平分别与临床分期呈现负相关(r=-0.758、-0.760,均P<0.05);截止随访,预后不良的PCa患者miR-146a、miR-23b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6a、miR-23b联合检测预测PCa预后AUC高于单一检测指标(P<0.05)。结论 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miR-146a、miR-23b表达较低,且与临床分期相关,miR-146a、miR-23b表达水平对患者不良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miR-23b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M2巨噬细胞调控CLDN10通路促进膀胱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刚军 韩娜 +10 位作者 谭星亮 邹园涛 鲜鹏 宋彦平 袁方 戴君勇 唐显力 李俊 王呈 李元 刘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525-2531,共7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微环境中M2巨噬细胞通过CLDN10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3-9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膀胱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 目的探讨膀胱癌微环境中M2巨噬细胞通过CLDN10信号通路对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3-9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膀胱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观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癌和癌旁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受巨噬细胞调控的潜在基因。采用CCK-8、细胞克隆、Western blot等方法观测CLDN10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结果巨噬细胞特征性分子CD68和M2型巨噬细胞CD163分子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对基因测序结果分析后发现CLDN10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最显著,对膀胱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行免疫评分后发现CLDN10的表达与巨噬细胞在膀胱癌组织中的浸润呈正相关。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膀胱癌组织中CLDN10蛋白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P<0.05)。敲低CLDN10的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膀胱癌细胞生长能力下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膀胱癌细胞形成细胞克隆数目降低(198.0±10.3 vs 145.0±8.4,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EMT相关指标蛋白snail、twist、vimentin的表达水平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巨噬细胞上调膀胱癌细胞CLDN10的表达促进膀胱癌细胞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CLDN10 膀胱癌
下载PDF
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3
作者 朱刚 邢金春 +32 位作者 翁国斌 胡志全 李宁忱 朱鹤 高平生 王志华 朱伟智 张凯 李鸿波 吴准 朱瑞 魏希锋 王亚楠 谢群 傅斌 王行环 齐琳 姚欣 潘铁军 王德林 刘南 邱剑光 杨江根 张保 刘卓炜 韩辉 李刚 张滨 那曼丽 陆菁菁 汪磊 赵子臣 那彦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等19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诊断包括肾肿瘤78例,膀胱癌2例,肾上腺肿瘤2例,肾囊肿1例,前列腺癌1例,...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等19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诊断包括肾肿瘤78例,膀胱癌2例,肾上腺肿瘤2例,肾囊肿1例,前列腺癌1例,汗腺癌淋巴结转移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盆腔转移瘤1例。其中,32例接受标准腹腔镜手术,分别为肾部分切除术(LPN)27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54例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分别为肾部分切除术(RAPN)51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双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例,盆腔转移肿瘤切除术1例。两种术式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41例有可统计的临床数据,其中RAPN 23例,LPN 18例。男26例,女15例;中位年龄53.5(24~76)岁;中位R.E.N.A.L评分7.8(4~11)分。专业工程师根据86例术前增强CT检查图像和诊断报告重建全息影像。术前,全息影像可帮助术者对供应肿瘤或手术切除部位的动静脉血管、淋巴结和神经的立体空间结构及相互关系有更直观的认识,协助术前手术规划。在术中将全息影像与腹腔镜监视器中的术野图像进行实时追踪和融合,实现术中导航。结果本组8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通过人工调整全息影像,可提示重要血管如肾动脉和肾静脉在体内的投影位置,帮助术者定位血管、淋巴结和其他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便于精准分离。本研究采用标准腹腔镜手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共41例有可统计的临床数据。41例中位手术时间140(50~225)min,其中RAPN为140(50~215)min,LPN为160(80~225)min;中位热缺血时间23(14~60)min,其中RAPN为21(17~40)min,LPN为25(14~60)min;中位出血量80(5~1200)ml,其中RAPN为150(30~1200)ml,LPN为50(5~1200)ml。术中无周围重要脏器损伤。2例LPN患者出现ClavienⅡ级并发症,1例出血1200 ml给予输血,另一例血肿未予处理,自行吸收。此2例分别为前、后肾门肿瘤,R.E.N.A.L评分均为11分。结论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可协助术者在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对重要的解剖结构进行定位、识别,在减少术中组织和器官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三维影像重建 全息影像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
原文传递
GADD45α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刚军 韩娜 +8 位作者 鲜鹏 袁方 李俊 张海燕 唐显力 戴君勇 宋彦平 李元 刘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检测GADD45α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GADD45α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慢病毒包装质粒上调膀胱癌细胞中GADD45α的表达后,流式细胞仪分析膀胱癌... 目的:检测GADD45α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GADD45α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慢病毒包装质粒上调膀胱癌细胞中GADD45α的表达后,流式细胞仪分析膀胱癌细胞周期比例分布情况和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膀胱癌组织中GADD45α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降低;上调膀胱癌细胞中GADD45α的表达后,与control细胞相比,高表达GADD45α细胞的克隆大小和数目皆明显下降(86±12.3 vs 134±13.5,P<0.05);升高GADD45α表达后,膀胱癌细胞G_(2)期比例升高至56.54%,而G_(1)期比例则由82.87%下降至40.8%,S期比例由17.13%下降至2.66%,膀胱癌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_(2)/M期,伴随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c2/cyclinB1的表达下降。结论:GADD45α在膀胱癌中表达下降,GADD45α通过抑制cdc2/cyclinB1的表达活性以阻滞膀胱癌细胞周期在G_(2)/M期,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D45α 膀胱癌 P53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戴君勇 刘南 +5 位作者 鲜鹏 宋彦平 唐显力 李元 袁方 周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7期505-509,515,共6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2018年我院收治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40例,平均年龄(71.93±6.83)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2018年我院收治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40例,平均年龄(71.93±6.83)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为317.7(71.19~911.83) ng/mL治疗方案为去势治疗+比卡鲁胺行全雄激素阻断。放疗组共40例,平均年龄(71.13±9.48)岁,中位PSA水平为300.35(100.00~799.23)ng/mL,治疗方案为去势治疗+比卡鲁胺行全雄激素阻断,在内分泌治疗3个月后行前列腺局部立体定向放疗,采用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治疗,放疗剂量:50%GTV 3.0~3.5 Gy×10~11次,每周照射5次。观察血清PSA进展时间、PSA缓解率、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中位随访28个月,放疗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两组患者年龄、血清PSA、Gleason评分、T分期、骨转移数量、去势治疗方式(手术或药物去势)、进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后采取的二线内分泌治疗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PSA进展中位时间为12.43个月(95%CI:10.80~14.78),放疗组的PSA进展中位时间为18.40个月(95%CI:10.99~25.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A缓解率、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膀胱炎,CTCAE分级为1级,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在放疗后1个月内完全消失,两组均有1~2级的潮热及血糖升高,无须处理自行缓解。结论:对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同时早期给予前列腺局部立体定向放疗,与单独内分泌治疗相比可延长患者PSA进展时间,并且有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的趋势,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立体定向放疗 内分泌治疗 减瘤治疗
原文传递
膀胱灌注国产卡介苗对比表柔比星预防中高危NMIBC复发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2年疗效报告及复发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于浩 李锴文 +33 位作者 胡海龙 李响 刘南 张坚 姚旭东 张小东 黎玮 周利群 孔祥波 杨锦建 曹友汉 魏俊利 陈家存 吴朝阳 王东文 张旭辉 邵晋凯 李庆文 张会清 王小林 魏少忠 田野 种铁 马洪顺 李珅 史本康 杨进 乔玉华 黄红星 李黎明 汪志民 田建华 林天歆 黄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24-730,共7页
目的:探讨国产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复发风险因素。方法: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选取32个研究中心的18~75岁且病理检查确诊为中高危NMIBC患者纳入研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 目的:探讨国产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复发风险因素。方法: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选取32个研究中心的18~75岁且病理检查确诊为中高危NMIBC患者纳入研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评分0~2分。排除标准:①有免疫缺陷或损害(如艾滋病)、正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放疗,有可能引起全身性BCG疾病反应者、对BCG或表柔比星或两药的辅料成份过敏者,患发热及急性传染病者,包括活动性结核者或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者,伴有严重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或慢性肾病者;②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或其他器官肿瘤者;③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 2期)患者;④过去4周内接受过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者(除外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育龄期妇女、计划于试验期间受孕者(包括男性受试者伴侣受孕);⑥已知或怀疑术中发生膀胱穿孔;⑦入组前尚存在肉眼血尿,怀疑手术创面未愈合或尿路黏膜受损;⑧伴有膀胱炎,或曾经接受过其他膀胱灌注药物治疗且膀胱刺激征严重,预期影响本研究评估者;⑨入组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⑩已知阿片类药物或酒精依赖者;?研究者认为可能存在增加受试者危险性或干扰临床试验执行的任何情况。纳入研究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或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剜除术,术后即刻灌注1次表柔比星50 mg。入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产生随机表,按2∶2∶1比例随机纳入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灌注BCG 120 mg/次,共19次:诱导灌注期每周灌注1次,连续6次;然后每2周灌注1次,连续3次;然后每月灌注1次,连续10次。试验2组灌注BCG 120 mg/次,共15次:诱导灌注期每周灌注1次,连续6次;术后第3、6、12个月的每月前3周,每周灌注1次。对照组灌注表柔比星50 mg/次,共18次:每周1次,共8次;然后每月1次,共10次。比较3组的复发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BCG灌注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32个研究中心共纳入681例患者,试验1组274例,试验2组277例,对照组130例,共脱落113例,总脱落率16.6%,3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2)。3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构成、体质指数(BMI)、ECOG评分、危险分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1(12.1,32.3)个月,3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4)。随访期间患者复发及进展116例(复发112例,进展4例),其中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复发(进展)分别为39、41、36例;2年复发率分别为14.2%、14.8%、27.7%,试验1组与试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4),试验1组和试验2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017,P=0.0020)。累计无复发生存率方面,试验1组与试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57~1.46,P=0.7173),试验1组和试验2组均优于对照组(HR=0.439,95%CI 0.26~0.74,P=0.0006;HR=0.448,95%CI 0.29~0.80,P=0.0021)。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4.5%(204/274)、72.6%(201/277)、69.8%(79/130),试验1组与试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P=0.0051)和试验2组(P=0.0167);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分别为13.5%(37/274)、15.5%(43/277)、12.3%(16/13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性膀胱癌(HR=6.397,95%CI 1.95~20.94,P=0.0001)是BCG灌注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国产BCG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NMIBC的2年无复发生存率优于表柔比星。BCG 15次和19次两种灌注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与表柔比星相比BCG并不增加SAE发生率。膀胱癌病史是NMIBC国产BCG灌注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中危 高危 卡介苗 表柔比星 复发
原文传递
镭-223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戴君勇 李俊 +9 位作者 李元 袁方 宋彦平 唐显力 王呈 覃磊 毛鑫 罗宏 周宏 刘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镭-223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用镭-223治疗的22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7±1.3)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 目的探讨镭-223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用镭-223治疗的22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7±1.3)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7例,2分15例;骨转移分级Ⅱ级7例,Ⅲ级15例。针对mCRPC,既往行一线治疗1例(4.6%),二线治疗4例(18.2%),三线治疗10例(45.5%),四线治疗4例(18.2%),五线治疗3例(13.6%);平均经历三线治疗。从诊断mCRPC至开始镭-223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9(20,34)个月。治疗前中位碱性磷酸酶(ALP)为147.0(101.8,212.5)U/L,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44.7(20.2,99.1)ng/ml;6例(27.27%)合并1~2级贫血,血红蛋白中位值115.0(103.8,122.5)g/L,中性粒细胞计数(3.0±0.3)×10^(9)/L,血小板计数(169.8±17.0)×10^(9)/L。患者每4周静脉注射镭-223(剂量为55kBq/kg),最多6个周期。统计分析总生存时间(O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时间(rPFS)、PSA进展时间、PSA缓解率、疼痛缓解率、疼痛进展时间,根据镭-223治疗前经历的治疗线数分层分析OS、rPFS、PSA进展时间等。同时分析镭-223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本组22例采用镭-223治疗平均2.7(1~6)个周期,共4例完成6个周期;12例(54.6%)治疗≥3个周期,10例(45.5%)治疗<3个周期。13例(59.1%)单独采用镭-223治疗,9例(40.9%)联合其他治疗(其中多西他赛化疗1例,恩扎卢胺2例,奥拉帕利3例,磷酸雌莫司汀3例)。本组所有患者均未使用双磷酸盐治疗。本组中10例(45.5%)死亡,均死于疾病进展;22例中位生存时间11.0(2.2,19.8)个月。3例(13.6%)、7例(31.8%)、3例(13.6%)、1例(4.5%)分别于治疗后2、3、4、10个月出现影像学进展,余8例(36.4%)均未出现影像学进展,22例中位rPFS为4.0(3.1,4.9)个月。4例(18.2%)出现PSA缓解,其中3例(13.6%)后期PSA再次升高,1例(4.5%)PSA持续稳定下降;22例中位PSA进展时间为3.6(2.2,5.1)个月。15例(68.2%)治疗1个月疼痛缓解,其中5例(22.7%)后期出现疼痛加重,10例(45.5%)疼痛持续缓解;22例疼痛进展时间中位值5.5(3.5,7.6)个月。本组无骨折患者,无因疼痛行放疗或手术患者。7例(31.8%)治疗后ALP较基线下降≥30%。镭-223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15例,68.2%)、呕吐(7例,3.8%)、血小板减少(8例,36.4%)、贫血(6例,27.3%)、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4.6%),均为1~2级,无≥3级不良反应;无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者。结论镭-223治疗mCRPC患者疼痛缓解率高,可延长OS、rPFS及PSA进展时间;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时间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去势抵抗性 镭-223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局限期前列腺癌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彦平 鲜鹏 +3 位作者 罗宏 戴君勇 李元 白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09-412,417,共5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局限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6月收治的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平均年龄(70.34±8.38)岁,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局限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6月收治的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平均年龄(70.34±8.38)岁,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16.81±7.41)ng/mL,治疗方案7.25 Gy/次剂量分割,总剂量36.25 Gy,放疗5次,1~2周完成。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71.23±6.78)岁,平均PSA水平(20.62±6.52)ng/mL,治疗方案1.8~2.0 Gy/次剂量分割,总剂量76~80 Gy,每周5次,7.5周完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放射损伤、PSA、次要观察指标总生存期。结果:两组患者中位随访24个月,最长随访41个月,两组患者年龄、PSA、Gleason评分、T分期、去势治疗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晚期放疗不良反应主要为泌尿道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级为1、2级;两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晚期泌尿道不良反应率相近;试验组晚期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vs.82.50%,P=0.031)。结论:SBRT与常规分割调强放疗比较,SBRT治疗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耐受良好,治疗时间短,PSA控制及早期不良反应相似,晚期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分割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