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层建筑地下管廊组合防水材料性能研究
1
作者 贾晓东 邢霖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9-152,共4页
超高层建筑地下管廊在桩基等作用下容易引发渗漏水,针对这种渗漏水危害,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和丁苯橡胶(SBR)-玻璃纤维沥青毡复合的组合防水材料进行防水性能评价。结果表明,SBR-玻璃纤维沥青毡与混凝土协调工作性好,在-40~100℃内线膨胀... 超高层建筑地下管廊在桩基等作用下容易引发渗漏水,针对这种渗漏水危害,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和丁苯橡胶(SBR)-玻璃纤维沥青毡复合的组合防水材料进行防水性能评价。结果表明,SBR-玻璃纤维沥青毡与混凝土协调工作性好,在-40~100℃内线膨胀系数符合规范要求;抗冻融性能良好,抗剥落强度较普通毡在垂直拉拔时提高30%以上,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防水材料 地下管网 丁苯橡胶玻璃纤维沥青毡 性能
下载PDF
PEG改性高温煤焦油复掺石油沥青性能
2
作者 陈正雄 黄淦 +1 位作者 颜停博 贾晓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47-2150,共4页
将聚乙二醇(PEG)与煤焦油在70~75℃搅拌共混改性后加入到基质沥青中,通过三大指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动态剪切流变实验和扫描差示量热实验对其改性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沥青针入度和延度降低,软化点升高;根据Lambera Beer定律... 将聚乙二醇(PEG)与煤焦油在70~75℃搅拌共混改性后加入到基质沥青中,通过三大指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动态剪切流变实验和扫描差示量热实验对其改性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沥青针入度和延度降低,软化点升高;根据Lambera Beer定律,定量分析峰面积,36. 12%的聚乙二醇分子参与改性去毒;改性沥青复数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相位角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抗车辙能力较基质沥青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提高近10℃; 37. 5℃以上,10%~15%掺加量,改性效果最好; 37. 5℃以下,掺量越大,改性效果越好;改性后玻璃化温度升高不明显,掺加20%比例改性剂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提升2. 7℃。相比于基质沥青,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略有降低,但高温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煤焦油 改性沥青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下载PDF
水-温-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贾晓东 梁乃兴 +1 位作者 赵毅 彭义雯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为精准预测沥青路面的疲劳使用寿命,基于累积疲劳损伤理论,提出路面结构内水、温度以及轴载分布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确定路面结构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和未冻融两种条件下应变疲劳方程。依托... 为精准预测沥青路面的疲劳使用寿命,基于累积疲劳损伤理论,提出路面结构内水、温度以及轴载分布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确定路面结构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和未冻融两种条件下应变疲劳方程。依托十堰—天水高速试验段,计算设计年限内9种不同温度和10种不同轴载(共计90种)条件下设计轴载的作用次数,同时结合路面结构层底拉应变计算程序进行计算,进而得到更加精确的拉应变。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计算沥青路面经过冻融和未冻融条件下的疲劳累积损伤,进而得到沥青路面在无水和有水影响下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十天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受水影响和不受水影响下疲劳寿命分别为8.56年和12.12年,相较于设计寿命分别降低了19.2%和42.9%,为沥青路面在结构设计中考虑水、温度以及车辆荷载影响因素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温度区间 轴载分级 水损害 寿命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