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与对策初探
1
作者 曾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5期94-94,共1页
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方法:共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300例,通过分析发现其中有60例发生了医院感染,在这些病例当中,呼吸系统感染最多,所占比例达到... 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方法:共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300例,通过分析发现其中有60例发生了医院感染,在这些病例当中,呼吸系统感染最多,所占比例达到了50%;经过病原菌检测发现,共有50株病原菌,检出率达到了83.3%,这当中以真菌居多,达到了46%。结论:患者的年龄,住院的时间以及基础疾病等均是导致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出现意愿感染的主要原因,必须要对感染管理予以强化,将预防的方法予以明确,确保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能够切实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因素 对策
下载PDF
PPARγ促进miR-16表达抑制脓毒症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小平 邓扬嘉 +4 位作者 李佳俊 桂海波 吴倩 杜磊 张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探讨PPARγ上调miR-16的机制及其抑制脓毒症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经Real time RT-PCR检测脓毒症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γ和miR-16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分别用PPARγ激动剂RGZ、PPARγsiRNA或miR-16抑制剂(antagomir-16)... 目的探讨PPARγ上调miR-16的机制及其抑制脓毒症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经Real time RT-PCR检测脓毒症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γ和miR-16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分别用PPARγ激动剂RGZ、PPARγsiRNA或miR-16抑制剂(antagomir-16)处理THP-1和RAW246.7,经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6及其靶基因IKKα的表达;细胞转染含miR-16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质粒,经PPARγ激动剂RGZ或拮抗剂GW9662处理后,检测细胞报告基因活性;细胞经PPARγ激动剂RGZ处理,再经LPS处理,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经PPARγ激动剂RGZ,或经antagomir-16预处理后,再经PPARγ激动剂RGZ处理小鼠,real time RT-PCR检测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16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PARγ与miR-16的表达均降低且二者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PPARγ通过促进miR-16的启动子活性上调miR-16的表达,进而抑制miR-16靶分子IKKα的表达(P<0.05);PPARγ上调miR-16后显著抑制炎症细胞产生TNFα和IL-6(P<0.05);PPARγ上调miR-16抑制脓毒症小鼠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激动剂活化的PPARγ上调miR-16进而抑制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 微小RNA-16 脓毒症 炎症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苏立 侯晓军 +2 位作者 陈艳 徐娟 程宁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7-702,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柴胡皂苷-d处理MDA-MB-231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设定最低柴胡皂苷-d作用浓度的MDAMB-231细胞为实验组,不加任...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柴胡皂苷-d处理MDA-MB-231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设定最低柴胡皂苷-d作用浓度的MDAMB-231细胞为实验组,不加任何处理的MDA-MB-231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通过3D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柴胡皂苷-d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法探讨其对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机制。结果柴胡皂苷-d能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抑制MDA-MB-231的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柴胡皂苷-d 40μmol/L处理后MDA-MB-231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上皮性改变,实验组MDA-MB-231细胞的伤口愈合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1);流式细胞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皂苷-d 40μmol/L处理后MDA-MB-231细胞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实验组细胞Bcl-2、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1),而P21、P27和E-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调(P<0.01)。结论柴胡皂苷-d有可能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用于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柴胡皂苷-D 细胞增殖 细胞转移
下载PDF
重症肺炎大鼠血清肺和肠组织中表面活性蛋白-A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冠胜 孙小平 +2 位作者 张瑾 邓扬嘉 吴倩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9期791-797,共7页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在重症肺炎大鼠模型血清、肺、结肠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将6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重症肺炎组,分别在造模成功后即刻、12 h、24 h、36 h、48 h处死大鼠并留取血液、支...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在重症肺炎大鼠模型血清、肺、结肠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将6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重症肺炎组,分别在造模成功后即刻、12 h、24 h、36 h、48 h处死大鼠并留取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肺组织、肠组织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液和BLAF中SP-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HE染色检测肺、肠组织中SP-A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肺炎组各时间段BALF中的SP-A降低,而血清SP-A和TNF-α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肺炎组各时间段肺组织SP-A表达降低,肠组织SP-A在建模后12 h短暂升高,在12 h后降低(P<0.05);而肺、肠组织中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HE染色可见重症肺炎组肺、肠组织损伤呈逐渐加重趋势,肺组织损伤程度大于肠组织。结论SP-A不仅可评价血气屏障的完整性,也可判断肠黏膜损伤程度,通过检测血清中SP-A的变化可早期判断重症肺炎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大鼠 表面活性蛋白-A(SP-A)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症患者院内抢救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必群 冯云生 《益寿宝典》 2020年第29期33-33,共1页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医院危重病人抢救转运中的作用及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在转运到医院过程中,50 例重症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常规组;同期,选择 50 例在转院期间接受预见性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观察病情进展情况。结果:对于不...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医院危重病人抢救转运中的作用及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在转运到医院过程中,50 例重症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常规组;同期,选择 50 例在转院期间接受预见性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观察病情进展情况。结果:对于不安全事件,常规组患者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在行程时间上,观察组比正常组短很多(P<0.05);在医疗纠纷的情况,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 (P<0.05)。 结论:医院危重病人抢救和转运过程中及时的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不安全事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危重患者 院内抢救转运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陈莲 李廷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41-142,共2页
观察慢性荨麻疹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82例,抽取时间2019年8月-2021年5月,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参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种方法应用后的护理效... 观察慢性荨麻疹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82例,抽取时间2019年8月-2021年5月,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参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种方法应用后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给予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且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慢性荨麻疹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耳揿针联合药物对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红霞 彭杰 +1 位作者 覃金玉 彭莉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818-1822,共5页
目的比较耳揿针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对频发室性早搏(FVPB)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该院就诊的FVPB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耳揿针联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选取心耳穴、肾上腺耳穴,两耳... 目的比较耳揿针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对频发室性早搏(FVPB)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该院就诊的FVPB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耳揿针联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选取心耳穴、肾上腺耳穴,两耳交替治疗,3 d后更换揿针;对照组仅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在相同耳穴处贴与揿针颜色材质相同的胶布。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6 d早搏次数、中医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 d,治疗组早搏次数为733(427,1637)次,对照组为2244(1023,2808)次;治疗后6 d,治疗组早搏次数为182(116,321)次,对照组为1025(678,1127)次。治疗后6 d治疗组早搏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减少了765.49次(95%CI:-976.41~-554.56,P<0.001)。治疗后1、6 d,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揿针联合药物治疗FVPB相比单纯药物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性室性早搏 揿针 耳穴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下载PDF
优化服药方案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琦晖 夏玲 +1 位作者 刘东 李增高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0期3514-351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方法,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法在预临床观察基础上设置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早上起床空腹一次性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钙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组:Ⅰ期高...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方法,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法在预临床观察基础上设置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早上起床空腹一次性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钙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组:Ⅰ期高血压只需服一种降压药,如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或CCB药物,早餐后1 h内服;Ⅱ期高血压需联合应用ACEI/ARB和CCB药物,ACEI/ARB于早餐后1 h内服用,CCB于14:00-15:00服用,Ⅲ期高血压患者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将ACEI/ARB和噻嗪类利尿剂于早餐后1 h内服,CCB于14:00-15:00服用。两组均按规定时间记录血压测量值,对两组不同服药时间、不同服药方法所得血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24 h内血压波动明显,其中12例08:01-12:00出现休克样血压及临床表现,下午血压回升,次日呈现清晨高血压。治疗组患者24 h内血压平稳控制,无清晨高血压发生。清晨(06:30-08:00)对照组血压[收缩压(154.37±15.10)mm Hg,舒张压(91.64±7.20)mm Hg]与治疗组血压[收缩压(128.70±13.00)mm Hg,舒张压(75.00±8.10)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时间药理学优化服药方案,管理好清晨高血压,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使高血压的诊疗率等于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清晨 控制率 服药方案
下载PDF
口服激素避孕药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9
作者 刘楠(译) 苏立(审校) 胡陵静(审校)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4-64,共1页
Lina S.MOrch等学者于2017年12月7日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题为《Contemporary hormonal contraception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的文章,报道了丹麦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最近使用过或目前正在使用新型激... Lina S.MOrch等学者于2017年12月7日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题为《Contemporary hormonal contraception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的文章,报道了丹麦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最近使用过或目前正在使用新型激素避孕药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高。这项研究起始于1995年1月1日,截止于2012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所有居住在丹麦的15~49岁女性均被纳入该项研究,共1 837 297名。排除既往有癌症(非黑色素瘤皮肤癌除外)病史、静脉血栓栓塞病史以及接受过不孕治疗的女性,最终纳入1 797 932名进行统计分析。激素避孕药的详细使用情况(包括成分、使用时间等)由丹麦医药产品统计中心提供,乳腺癌发病情况由丹麦全国癌症登记中心提供,年龄、体重、教育程度、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等潜在多个混杂因素由相关登记数据库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避孕药 发病风险 乳腺癌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前瞻性队列研究 口服 静脉血栓栓塞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成功救治伴严重感染的落叶型天疱疮1例
10
作者 王娟 吕静 +3 位作者 龚娟 刘毅 刘娟娟 江阳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3194-3195,3198,共3页
目的为伴严重感染的落叶型天疱疮治疗提供临床救治经验。方法给予抗炎、抗免疫、抗感染、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支持、局部清创换药等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皮疹无反复,头面部、眼周、鼻周痂壳全部脱落,躯干、双上肢、臀部及腹股沟糜烂面... 目的为伴严重感染的落叶型天疱疮治疗提供临床救治经验。方法给予抗炎、抗免疫、抗感染、血浆、白蛋白等对症支持、局部清创换药等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皮疹无反复,头面部、眼周、鼻周痂壳全部脱落,躯干、双上肢、臀部及腹股沟糜烂面全部愈合。复查肝功示白蛋白32.5g/L(40.0~55.0g/L),天疱疮抗体滴度1∶80;血常规、凝血四项、D-2聚体、肾功、电解质、血糖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落叶型天疱疮存在多项高危因素,在抗炎的同时及时抗感染治疗,据病情联合使用抗生素;重视皮损护理,避免感染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落叶型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