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娇 杨香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3期160-164,共5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作为刺激肌肉收缩和预防肌肉萎缩的主要物理疗法,因具有简单、便携、高效、安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尤其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有较大改善...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作为刺激肌肉收缩和预防肌肉萎缩的主要物理疗法,因具有简单、便携、高效、安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尤其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有较大改善作用。该研究主要介绍了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并对其在脑卒中运动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运动障碍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健 熊昕 +1 位作者 翁栩 唐瑞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101-510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实施止血、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实施止血、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Barthel及Feg-Mevyer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9%(50/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5%(41/5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Feg-Mevyer及Barthe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以上三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 脑出血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远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陈军君 李凡 +5 位作者 赵文瑞 高洁 蒋春凤 赵玉华 胡琛 李陈渝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比较远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与面对面CBT-I对失眠患者睡眠影响的差异,研究远程CBT-I的有效性。方法招募2019年3月至2023年5月重庆市中医院睡眠门诊收治的108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经剔除后最终纳入74例进行分析,其中远程组38例,... 目的比较远程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与面对面CBT-I对失眠患者睡眠影响的差异,研究远程CBT-I的有效性。方法招募2019年3月至2023年5月重庆市中医院睡眠门诊收治的108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经剔除后最终纳入74例进行分析,其中远程组38例,面对面组36例。使用失眠严重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失眠症状以及睡眠质量,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问卷(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使用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16)评估患者的不合理睡眠认知,使用格拉斯哥睡眠努力量表(GSES)量化患者的睡眠努力。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ISI、PSQI、GAD-7、PHQ-9、DBAS-16、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面对面组的各问卷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远程组除GAD-7外的各问卷得分亦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远程CBT-I可有效改善中国失眠患者的夜间及日间症状、睡眠不良信念和行为,是可扩大CBT-I获得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障碍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远程 面对面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渝蓉 杨健 曾可斌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20-421,共2页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急性脑梗死的致死率约为脑血病的70%[1],相关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重要的血管炎症因子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过程,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2]。本院在常规西...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急性脑梗死的致死率约为脑血病的70%[1],相关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重要的血管炎症因子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过程,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2]。本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浆hs—CRP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超敏C反应蛋白 针刺治疗 蛋白水平 血清 神经系统 发病过程
下载PDF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1例报道 被引量:2
5
作者 谭群 翁栩 杨健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6期955-956,共2页
布氏杆菌病被列为国家乙类传染病,在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中东、西亚和南美洲最多[1]。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等牧区,20世纪60—70年代国内曾进行大规模的动物布氏杆菌感染防治,使该病... 布氏杆菌病被列为国家乙类传染病,在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中东、西亚和南美洲最多[1]。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等牧区,20世纪60—70年代国内曾进行大规模的动物布氏杆菌感染防治,使该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年发病为6000人次左右,本病为布氏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国内流行的主要是牛种菌和羊种菌的病原体[2]。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作为布氏杆菌病的并发症之一,发病较少见,大约占布氏杆菌病的10%[3]。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发病率低,特别是在非流行的重庆地区发病更为罕见,极易被误诊。为提高对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认识,现将本科诊治的1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重庆地区 非牧区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中风后偏瘫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向海 朱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0期196-197,共2页
偏瘫是中风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类型,持续时间长,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现代医学对偏瘫的治疗主要是采取药物配合功能康复锻炼,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医在中风后后遗症中的治疗价值被国内外所重视,中医学在治疗中... 偏瘫是中风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类型,持续时间长,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现代医学对偏瘫的治疗主要是采取药物配合功能康复锻炼,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中医在中风后后遗症中的治疗价值被国内外所重视,中医学在治疗中风后偏瘫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包括中草药治疗、穴位按摩、针灸等治疗,在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方面疗效显著。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是临床康复人员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中医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基于GC-MS的脑出血代谢标志物研究
7
作者 冉丽 彭形 +1 位作者 吴玉洪 熊昕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索脑出血与血浆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3-12月就诊于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发病24 h内就诊并完成头颅CT平扫确诊为脑出血,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 目的探索脑出血与血浆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3-12月就诊于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发病24 h内就诊并完成头颅CT平扫确诊为脑出血,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两组间血浆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ROC曲线筛选出两组中的差异性代谢物。结果该研究共纳入脑出血组24例,对照组30例,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无显著差异,共筛选出24个差异性标志物,进行ROC曲线分析,最终筛选出AUC>0.85的代谢物有4个:3-羟基丙酸、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柠檬酸。结论3-羟基丙酸、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柠檬酸等血浆代谢物可能与脑出血的发病相关,其中2-羟基丁酸、7-脱氢胆固醇可能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中风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渝蓉 高洁 +1 位作者 熊昕 杨健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225-2227,共3页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在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针刺组以原络配穴为配穴原则,予针...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在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针刺组以原络配穴为配穴原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组予原络配穴联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观察3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hs-CRP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P<0.01)。结论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及降低血hs-CR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传导阻滞 血液流变学 C反应蛋白质 补肾益寿胶囊
下载PDF
预见性气道局麻后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高原波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陶文强 石尧 +2 位作者 方海云 李薇薇 李尹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 sTBI)术后患者预见性使用利多卡因气道给药后吸痰对颅内压( ICP)、高原波Lundberg-A波和B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影响。方法50例行ICP监测和人工气道开放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 sTBI)术后患者预见性使用利多卡因气道给药后吸痰对颅内压( ICP)、高原波Lundberg-A波和B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影响。方法50例行ICP监测和人工气道开放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在吸痰前ICP≥20 mm Hg,则预见性使用利多卡因气道麻醉,ICP<20 mm Hg时与对照组一样均行常规吸痰。记录术后5 d吸痰前后每天4个时点ICP变化、Lundberg-A和B波发生频次及其吸痰前后ICP变化和7 d内VAP发生率。结果两组常规吸痰ICP均升高。治疗组预见性气道局麻后吸痰,Lundberg-A波频次低,峰值低,VAP发生率26.09%;对照组Lundberg-A波频次高,峰值高,VAP发生率29.17%;未证实气道麻醉吸痰与否和Lundberg-B波形成有关。结论预见性利多卡因气道给药后吸痰,能提高sTBI患者术后Lundberg-A波发生阈值,降低频次及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ICP) 高原波 利多卡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下载PDF
床旁肺部超声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向茜 蒋瑶 +4 位作者 杨健 翁栩 庞华 印淑均 熊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87-2988,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脑卒中相关患者出现可疑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症状时行床旁肺部超声和胸片检查,二者检查结果不一致时行胸部CT检查。结果 52例患者纳入研究,31例被确诊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床... 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脑卒中相关患者出现可疑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症状时行床旁肺部超声和胸片检查,二者检查结果不一致时行胸部CT检查。结果 52例患者纳入研究,31例被确诊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床旁肺部超声检查敏感度为96.8%(30/31),特异度为90.5%(19/21);胸片检查的敏感度为80.7%(25/31),特异度100%(21/21)。Kappa一致性检验提示胸片和超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657)。结论床旁肺部超声有助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肺部超声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胸片
下载PDF
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渝蓉 余晓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基本情况一致的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0例...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基本情况一致的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0例,西医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中医组加用化痰祛瘀汤,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西医组患者(P<0.05),中医组患者的最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值均显著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中医组的血管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值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值均显著低于西医组患者(P<0.05);中医组的治疗愈显率73.33%显著高于西医组的55.00%(P<0.05);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西医组的8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脑梗死患者较单纯西医疗法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祛瘀汤 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翁栩 杨健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2期4128-4131,共4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引起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是钙离子超载,通过抑制钙离子超载可有效改善血管痉挛症状。尼莫地平属于钙离子抑制剂,能有效预防及抑制血管痉挛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引起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是钙离子超载,通过抑制钙离子超载可有效改善血管痉挛症状。尼莫地平属于钙离子抑制剂,能有效预防及抑制血管痉挛发生。目前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钙离子抑制剂对血管性痉挛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文将通过查阅文献对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同类疾病用药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下载PDF
肯尼迪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莉 杨健 +1 位作者 陈智 熊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6-1649,共4页
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下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KD的遗传缺陷是定位于Xq11-12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一外显子的CAG重复序列数目增多[1]。1968年,Kenne... 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下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KD的遗传缺陷是定位于Xq11-12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一外显子的CAG重复序列数目增多[1]。1968年,Kennedy WR等[2]首次报道了该疾病。KD的临床表现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感觉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均可受累[3]。现将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最近经基因确诊的1例KD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病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内科 病例报道 内分泌系统 雄激素受体 遗传缺陷 隐性遗传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渝蓉 徐晓容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9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250 m L+胰岛素4 U+丹参川芎嗪10 m L+速尿40 mg入壶,西地兰0.4 mg入壶静脉滴注,每日1次。...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250 m L+胰岛素4 U+丹参川芎嗪10 m L+速尿40 mg入壶,西地兰0.4 mg入壶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服用活血化瘀通络汤。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LVEF变化均有明显变化,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汤能改善肢体以及语言功能恢复,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心力衰竭 活血化瘀通络汤 疗效
下载PDF
肺动静脉瘘致反常脑栓塞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莉 张维 熊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5,共4页
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被认为是隐源性卒中的主要原因,分为心内及心外型,前者主要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永存主动脉干、大血管错位、三尖瓣闭锁、艾森门格综合征、法洛四联症等,后者包括肺动静脉... 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被认为是隐源性卒中的主要原因,分为心内及心外型,前者主要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永存主动脉干、大血管错位、三尖瓣闭锁、艾森门格综合征、法洛四联症等,后者包括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动脉导管未闭等[1]。栓子通过心内、心外的异常通道,由右心系统直接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的栓塞事件即为反常栓塞。现报道1例PAVF导致的反常性脑栓塞,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静脉瘘 右向左分流 法洛四联症 三尖瓣闭锁 脑栓塞 反常栓塞 大血管错位
下载PDF
超早期良肢位摆放防治偏瘫患者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729-1730,173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超早期良肢位摆放对患者关节挛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超早期良肢位摆放对患者关节挛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入院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给予患肢良肢位摆放。治疗2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Ash-wovoh量表评定防治关节挛缩有效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关节挛缩12例(23.1%),对照组患者发生关节挛缩35例(67.3%),两组患者关节挛缩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良肢位摆放对于偏瘫患者防止关节挛缩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祖其 刘双森 王景周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27-828,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相应区域功能缺损,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起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时、有效地改善脑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对减轻脑功能损害非常重要。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塞通注射液 疗效观察 脑血液循环障碍 纳洛酮 治疗 脑组织缺血 脑细胞代谢
下载PDF
阿米替林治疗伴有抑郁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冬莉 谭忠宜 +2 位作者 李王文 冉丽 李琴 《世界复合医学》 2017年第4期74-76,共3页
目的在重庆市3家医院研究阿米替林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从2014年9月—2016年12月在重庆3家医院中筛选了72例伴有抑郁的偏头痛患者,使用阿米替林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疼痛次数,抑郁量表,脑电图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在重庆市3家医院研究阿米替林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从2014年9月—2016年12月在重庆3家医院中筛选了72例伴有抑郁的偏头痛患者,使用阿米替林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疼痛次数,抑郁量表,脑电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68例患者完成了临床实验。经过阿米替林的治疗,患者的疼痛评分从(6±2.4)分,变为(2±1.5)分,(P<0.05),患者的疼痛次数从(8±3.5)次/月变为(3±2.1)次/月(P<0.05),有12例患者的抑郁症状完全缓解(P<0.05)。治疗前68例患者有30例患者(44.1%)出现脑电图的变化,治疗后有29例患者(42.6%)出现脑电图的变化。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脑电图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米替林25mg/d连续使用3月可以有效的治疗偏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偏头痛 抑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玉清 肖寒 杨伟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1年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383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的患者,电话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按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1年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383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的患者,电话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按照随访的先后事件顺序以7∶3进行分组,建模组268例,验证组115例。根据建模组患者是否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分为发生卒中组及未发生卒中组,比较2组患者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组115例患者验证该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高龄(年龄>65岁)、吸烟、饮酒、高血压、D-二聚体、低密度脂蛋白、左房内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CAR)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本研究最终建立的模型为P=e^(x)/(1+e^(x)),其中e为自然对数,X=-22.547+0.044×年龄+0.653×吸烟+1.277×饮酒+1.134×饮高血压+0.867×D-二聚体+0.702×低密度脂蛋白+0.297×左房内径+0.421×NLR+0.665×CAR。建模组的ROC曲线面积为0.866(95%CI=0.820~0.911,P<0.001),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73.11%。该模型的预测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95%CI=0.854~0.973,P<0.001),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7.36%。结论: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1年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筛查,可为及时识别及干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房颤 卒中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偏头痛采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临床疗效刍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维武 《系统医学》 2018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偏头痛患者124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的62例患者口服尼莫地平;观察组的62例患者在口服尼莫地平... 目的研究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偏头痛患者124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的62例患者口服尼莫地平;观察组的62例患者在口服尼莫地平胶囊的基础联合头痛宁胶囊进行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98.39%,对照组总有效率91.94%,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TP、Alb、AST指标正常,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P>0.05)。结论采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宁胶囊 尼莫地平 联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