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料之外 情理之中——评析近年重庆市中考数学填空压轴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帝学 杨建国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3期93-94,共2页
重庆市自2009年起将填空题的题数由以前的10道改为6道,每道填空题的分值由以前的3分改为4分,第16题是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亦即大家常说的“填空压轴题”。因其承载着“压轴”的功能,它和全卷最后一道综合压轴题一样,一直是大家关注... 重庆市自2009年起将填空题的题数由以前的10道改为6道,每道填空题的分值由以前的3分改为4分,第16题是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亦即大家常说的“填空压轴题”。因其承载着“压轴”的功能,它和全卷最后一道综合压轴题一样,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讨论的热点、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空题 压轴题 重庆市 数学 中考 情理 2009年 分值
下载PDF
做一个有教学主张的教师——读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任勇论著有感
2
作者 廖帝学 《今日教育》 2013年第9期50-51,共2页
“认识”任勇,对任勇有“印象”,完全缘自于读他的书,读他的文童。
关键词 数学特级教师 任勇 论著 主张 教学 “认识”
下载PDF
只有“千虑” 才能“少失”——对数学改编试题的分析和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帝学 杨建国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充分研究陈题,充分利用陈题,充分开发陈题,把它们改编成新的试题,这是我们编制试题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专业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年第8期刊登了刘东升老师的文章《一... 充分研究陈题,充分利用陈题,充分开发陈题,把它们改编成新的试题,这是我们编制试题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专业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年第8期刊登了刘东升老师的文章《一次市级骨干教师中考命题培训“成果”的点评与思考》详细介绍了一次命题培训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应该说,这种教学研究形式、教师培训方式很值得借鉴.但是,在对刘老师文中展示的成果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其中两道改编题有异议,现把自己的观点列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师 试题 改编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形式 才能 培训过程 中考命题
下载PDF
探究试题本源 寻找最优解法
4
作者 廖帝学 杨勇胜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2年第7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等腰直角三角形 命题者 最优解法 ACB 角平分线 EDB BEF 相似三角形
下载PDF
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2005年~2011年天津市中考数学填空压轴题赏析
5
作者 廖帝学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
2011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第18题是这样一道填空题:如图1,有一张长为5。
关键词 天津市 填空题 数学 中考 压轴题 执着 第18题
原文传递
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经历"——对"花边有多宽(第1课时)"教学的再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帝学 吴灵丽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32,共3页
“经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里用来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它的同类词有“感受”“尝试”等.
关键词 第1课时 经历 教学 花边 价值 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 行为动词
原文传递
一道“新”题的几种解法分析
7
作者 廖帝学 杨勇胜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12年第11期9-10,共2页
一、一道流传多年的经典题目 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在AB边上.四边形EFGB也为正方形,设△AFC的面积为S,则().
关键词 解法分析 “新” 正方形 经典题 四边形 边长 面积
原文传递
过程有深度 结果才丰硕--"圆锥的侧面积"教学思考
8
作者 廖帝学 熊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1教材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的最后一节是“圆锥的侧面积”,这也是北师大版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最后一节,也可以说这是教材中最短的一篇“课文”了:除了一道例题外,就只有两幅图片和寥寥几十个文字和... 1教材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的最后一节是“圆锥的侧面积”,这也是北师大版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最后一节,也可以说这是教材中最短的一篇“课文”了:除了一道例题外,就只有两幅图片和寥寥几十个文字和符号.为了便于阅读,先将两幅图(图1、图2)及教材主要文本呈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积 教学思考 圆锥 北师大版教材 教材简介 《数学》 “圆” 九年级
原文传递
“记得”和“不记得”——对一道改编题解答的思考
9
作者 廖帝学 周晓东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4,共3页
1统考题的由来 题源:如图1,在菱形ABCD中,AB=BD,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DF。连接BF与DE相交于点G,连接CG与BD相交于点H。给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关键词 解答 编题 相交 连接 考题 菱形
原文传递
“最后一节”课的教学观察及启示
10
作者 廖帝学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1年第1期17-19,共3页
1 “最后一节”现象 北师大版《数学》七至九年级的很多章的最一节内容在编写上显得很有特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中共设计了7节内容,第1节至第6节分别是“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 1 “最后一节”现象 北师大版《数学》七至九年级的很多章的最一节内容在编写上显得很有特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中共设计了7节内容,第1节至第6节分别是“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的比较”“平行”“垂直”,而第7节是“有趣的七巧板”.应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观察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有趣的七巧板” “角的比较” 《数学》 北师大版 七年级 九年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