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识障碍患者医院外带入罕见部位压力性损伤1例护理
1
作者 刘淑益 段海梅 夏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7期3055-3058,共4页
2023年3月22日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收治1例药物中毒伴意识障碍的患者,在医院外因意识障碍,双手指、双足交叉卧床约11 h,双手指关节及双足(足背、足外踝)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双手指关节及双足均出现2期压力性损... 2023年3月22日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收治1例药物中毒伴意识障碍的患者,在医院外因意识障碍,双手指、双足交叉卧床约11 h,双手指关节及双足(足背、足外踝)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双手指关节及双足均出现2期压力性损伤。主要护理方法为医护协作联合伤口造口小组成员采用评估-管理-治疗干预方案模式,全面评估患者疾病及皮肤损伤情况,运用湿性愈合理念联合使用水胶体敷料、生长因子、体位管理等方法积极处理。经过8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双手指关节及双足(足背、足外踝)伤口创面明显好转,治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罕见部位 压力性损伤 护理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重庆市全科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信行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春 苏静 王爱华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491-1496,共6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重庆市全科医学生对COVID-19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调查的方式对426名重庆市在校全科医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岗位胜任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比...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重庆市全科医学生对COVID-19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调查的方式对426名重庆市在校全科医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岗位胜任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全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岗位胜任力。结果426名全科医学生中,心理状态正常215人(50.47%),轻度焦虑115人(27.00%),中度焦虑76人(17.84%),重度焦虑20人(4.69%)。全科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得分为(48.05±4.78)分,其中21~25岁医学生得分低于其他年龄段,男性、自主意愿填报医学专业、家庭成员中无医务人员的医学生得分较高(均P<0.05)。岗位胜任力各维度得分方面,21~25岁医学生得分、被动填报医学专业医学生各维度得分均较低,而家庭成员中无医务人员、农村户口的医学生职业精神与素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分较高,男性、研究生、自愿填报医学专业医学生信息管理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得分也较高(均P<0.05)。结论重庆市在校全科医学生岗位胜任力较好,但应对COVID-19疫情的心理状态较差;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全科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有一定影响,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科医学生 岗位胜任力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危重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晓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5期819-820,共2页
目的:考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危重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研究。方法:将我院ICU危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进行传统的胃肠营养,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 目的:考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ICU危重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研究。方法:将我院ICU危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进行传统的胃肠营养,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血糖、血浆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以及鼻饲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清白蛋白指标是(44.5±5.1)g/L、血浆总蛋白指标是(74.1±7.2)g/L,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指标是(42.1±4.3)g/L、血浆总蛋白指标是(69.8±6.7)g/L,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但实验组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指标分别为(5.8±2.3)mmol/L、(5.9±3.9)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胃肠道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ICU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胃肠道起到保护作用,维护机体的内环境稳定,维持营养需求、减少并发症、增加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胃功能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不同医疗机构医院获得性肺炎转归及病原构成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佑明 王利亚 +1 位作者 黄永红 罗永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86-1990,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治疗转归、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本地区治疗HAP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不同等级4家医疗机构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符合HAP诊断标准的病例512例,对患...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治疗转归、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本地区治疗HAP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不同等级4家医疗机构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符合HAP诊断标准的病例512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转归、基础疾病、病原学及其耐药谱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4家医疗机构的HAP患者性别不存在差异,平均年龄以重庆市第一福利院(78.6岁)最高,与其他3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AP总死亡率为23.4%。与本次住院直接相关的基础疾病分析显示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是导致HAP最常见的原因(24.4%),其次是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和慢性)(17.2%),其他依次为心血管病(8.3%)、肿瘤(7.7%)、手术后(7.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9%)、尘肺(5.9%)、糖尿病(4.4%)、老年痴呆(3.8%)、营养不良(2.4%)。H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73.2%,以铜绿假单胞菌(27.2%)最常见;G+菌占2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3.0%)最常见;真菌占3.9%,均为混合感染。在福利院发生的HAP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重庆地区HAP死亡率较高,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是导致HAP最常见的原因。在福利院与在其他医疗单位发生的HAP病原谱不同。HAP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药情况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转归 临床分布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ICU重症脓毒血症治疗临床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德山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 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通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患者得到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该院在2016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 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通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患者得到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该院在2016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2)以及不同时间的病死率进行比较,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χ^2=15.625,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和APACHE-2评分分别为:(62.03±5.36)mmHg,(12.36±1.16)分(t=5.365、5.8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12个月后和24个月后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通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死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ICU 重症脓毒血症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管理的体会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川东 曹乔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护理服务管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中心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健康体检的980例人员,从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管理手段两个方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工作,...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护理服务管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中心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健康体检的980例人员,从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管理手段两个方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工作,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开展前后的效果。结果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后,体检人员的体检时间、体检报告出具时间均得到有效缩短,护理满意度提升明显,实施优质服务管理后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未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前,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不仅能够缩短体检时间和报告出具时间,还提升着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健康体检 护理服务管理
下载PDF
ICU护士常见职业危害与防范
7
作者 肖坤莲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2期3435-3436,共2页
ICU是危重患者、高新仪器设备集中的医疗场所。作为ICU的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相对特殊性。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防范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
关键词 ICU护士 职业危害 职业危险因素 职业性损伤 危重患者 医疗场所 仪器设备
下载PDF
急性髓性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扬嘉 徐诣芝 娄世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急性髓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并对模型建立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和鉴定。方法: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建立HL-60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观察SCID小鼠一般情况,监测小鼠外周血HL-60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变化,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建立急性髓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并对模型建立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和鉴定。方法: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建立HL-60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观察SCID小鼠一般情况,监测小鼠外周血HL-60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骨髓染色体检查等检测小鼠骨髓,濒死或死亡小鼠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接种后3-5周,外周血白细胞上升,外周HL-60细胞占非红系有核细胞比例为3%-11%。骨髓HL-60细胞占非红系有核细胞中比例为40%-58%,骨髓细胞中CD33抗原阳性率8.18%-24.45%。小鼠骨髓细胞中有中、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结论:HL-60细胞静脉接种SCID小鼠,白血病发病率为100%。其发病症状及组织浸润与人类白血病相类似,可用于研究白血病增殖、分化等机制,是探索新的白血病治疗手段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SCID小鼠 HL-60细胞 模型
下载PDF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纠正急性左心衰竭所致严重低氧血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光辉 文亮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无创正压通气(nonina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对急性左心衰竭所致严重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急性左心衰(心功能Ⅳ)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等对... 目的观察早期无创正压通气(nonina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对急性左心衰竭所致严重低氧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急性左心衰(心功能Ⅳ)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气道正压呼吸机(BiPAP)经面罩双向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组则给予普通高浓度吸氧。观察治疗2小时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NPPV组所有患者HR下降,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PaO2、SaO2明显增高,缺氧程度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总有效率100%(20/2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0%(14/20)。结论重度左心衰患者在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BiPAP面罩双相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以较快纠正机体缺氧状况,改善心功能,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低氧血症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气管插管阻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晓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21期2309-2309,共1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护理对策 病人 气管导管阻塞 呼吸道通畅 人工气道 严重 重要措施 原因分析 影响
下载PDF
程控间断硬膜外给药复合自控镇痛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春 曾馨莹 陈有万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评价程控间断硬膜外给药(PIEB)复合自控镇痛(PCA)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医院行阴道自然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的280名初产妇,按照纳入项目顺序编号,采用自愿结合数字表法随机... 目的评价程控间断硬膜外给药(PIEB)复合自控镇痛(PCA)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医院行阴道自然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的280名初产妇,按照纳入项目顺序编号,采用自愿结合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PG1、PG2、P、G共4组,每组70名。PG1组(0.05%罗哌卡因+0.5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与PG2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实施PIEB复合PCA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分娩,P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枸橼酸舒芬太尼)实施PIEB复合PCA分娩,G组实施导乐分娩镇痛仪分娩,比较4组分娩镇痛前即刻(T_(0))及镇痛后1(T_(1))、2(T_(2))、3(T_(3))、4(T_(4))、5 h(T_(5))和宫口开全时(T_(6))、产后1 h(T_(7))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分娩过程情况及产妇满意度。结果PG1、PG2、P组T_(3)、T_(4)、T_(5)、T_(6)、T_(7)时的VAS评分均低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1、PG2组T_(6)时的VAS评分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1、G组产间发热发生率均低于PG2、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1、PG2、P组自然分娩率和产妇满意度均高于G组,且PG1组均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1、PG2组PCA按压次数均少于P组,且PG1组镇痛药物用药总量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EB复合PCA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减轻分娩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药总量和PCA按压次数,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同时可通过降低硬膜外局部麻醉药物浓度,降低产间发热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程控间断硬膜外给药 硬膜外注射 导乐分娩镇痛 产间发热
下载PDF
多发伤的救护体会
12
作者 唐万珍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3期2462-2463,共2页
关键词 多发伤 抢救工作 救护 医务人员 危急重症 道德要求 医德修养 伤患者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田春 王爱华 陈有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5期191-194,共4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是指通过在远离靶器官的远端部位或器官实施多次短暂缺血/再灌注周期,以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量动...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是指通过在远离靶器官的远端部位或器官实施多次短暂缺血/再灌注周期,以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量动物实验已证实RIPC可显著改善肝切除术后残余肝早期的组织灌注和氧合作用,减少HIRI,提高生存率。然而,在临床研究中关于RIPC减少HIRI的作用仍存在很大争议。因此,本文对近几年RIPC肝脏保护效应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切除术 肝脏保护
下载PDF
护士形象在护理工作中的自我完善
14
作者 唐万珍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6期728-729,共2页
关键词 护士形象 护理工作 患者 求医 现代医学模式 临床工作 护理质量 精神面貌 自我完善 重大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段线粒体DNA缺失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建国 邓扬嘉 +3 位作者 唐文渊 钱冠华 丁嵩涛 彭惠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09-1911,1914,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神经细胞线粒体DNA(mtDNA)缺失及缺失DNA所编码的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并探讨最佳治疗时程。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及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动物模型并进行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正常组,损伤6、12、24、4...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神经细胞线粒体DNA(mtDNA)缺失及缺失DNA所编码的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并探讨最佳治疗时程。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及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动物模型并进行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正常组,损伤6、12、24、48、72、96、120h组,降温6、12、24、48、72、96、120h组,共15组,每组15只大鼠。检测mtDNA的缺失,线粒体Na+-K+-ATP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损伤及降温各组的缺失/总mtDNA的比值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5)。损伤6、12、24、48h组及降温6、12、24、48h组的缺失/总mtDNA的比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损伤及降温各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0.05)。损伤6、12、24、48h组及降温6、12、24、48h组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损伤及降温各组Na+-K+-ATP酶活性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0.05)。损伤6,12,24,48h组及降温6,12,24,48h组的Na+-K+-ATP酶活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损伤72、96、120h组及降温72、96、120h组中缺失/总mtDNA的比值、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和Na+-K+-ATP酶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的脑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和mtDNA缺失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DNA 线粒体 酶活性 治疗时程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镇静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6
作者 张萌 郑慧峰 +1 位作者 唐晓铃 杨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6-679,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76例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及持续镇静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M组:咪达唑仑负荷量...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76例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及持续镇静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M组:咪达唑仑负荷量0.06 mg/kg静注,维持量0.04-0.2mg·kg-1·h-1;D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静注10min,维持量0.2-0.7μg·kg-1·h-1。根据Ramsay镇静评分调整药物用量,使Ramsay镇静评分维持在2-4分。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达到Ramsay镇静评分2-4分的时间、Ramsay镇静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4、48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D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唤醒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用药后24hD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5),两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48hD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性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且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机械通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鼻饲反流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白艳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21期3352-3352,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后 颅脑损伤患者 反流 鼻饲 护理 重型 颅脑外伤病人 气管内
下载PDF
人工气道患者的沟通技巧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玉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910-911,共2页
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本科收治建立人工气道的清醒患者55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使用语言及非语言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人工气道 沟通技巧 非语言交流 语言交流
下载PDF
利用精细法减少前列地尔局部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彬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0期1471-1471,1473,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精细配制法减少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局部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法和精细法配制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观察其用药后的局部不良反应。结果精细法配制并输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 目的探讨利用精细配制法减少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局部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法和精细法配制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观察其用药后的局部不良反应。结果精细法配制并输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其局部不良反应较常规法明显减少(P<0.05)。结论精细法配制并输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能充分保护脂微球结构,减少其用药后的局部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微球体 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湿化方式对不上机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性状影响效果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思锋 汪琼 +1 位作者 李春梅 张玉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8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方式对不上机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性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未进行机械通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方式对不上机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性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未进行机械通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间歇性人工气道内滴人常温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治疗两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比较两组的湿化效果,如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及湿化程度。结果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1例患者感呼吸困难,予上呼吸机,退出本次研究。治疗两周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7.6±17.1)%]、动脉血氧分压[(88.9±12.8)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2.2±11.5)%、(70.2±9.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痂形成(11.54%)、刺激性咳嗽(7.69%)、呼吸道黏膜出血(7.69%)、肺部感染(0.00%)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56%、48.15%、37.04%、22.22%),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湿化良好的Ⅱ度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比37.04%),Ⅰ度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7.69%比62.96%),Ⅲ度患者多于对照组(11.54%比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恒温湿化法可有效降低不上机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的黏液度.气道湿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黏液度 持续性 间歇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