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室间质评染色体检测水平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希 陈园园 +7 位作者 牟琴 杨静 范玲 张大勇 王治国 豆虎 邹琳 包黎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917-2919,共3页
目的分析参加美国病理学会(CAP)室间质评的能力比对检验(PT)后,染色体检测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2011-2014参加CAP PT的结果,并根据CAP评审结果,得出该实验室细胞遗传学染色体质控测试的准确率,并通过分析该实验室参加CAP前后的染色... 目的分析参加美国病理学会(CAP)室间质评的能力比对检验(PT)后,染色体检测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2011-2014参加CAP PT的结果,并根据CAP评审结果,得出该实验室细胞遗传学染色体质控测试的准确率,并通过分析该实验室参加CAP前后的染色体条带水平、异常检出率及染色体检测失败率,评估CAP室间质评项目对提高该实验室染色体检测水平的作用。结果 2011-2014年该实验室参加CAP PT测试10次,共分析病例59例,判断染色体核型正确率为100%,核型描述正确率为95.1%。该实验室临床病例染色体检测结果显示:外周血染色体的异常检出率为18.9%,骨髓染色体的异常检出率为25.9%,初诊白血病异常率为66.8%;外周血染色体及骨髓染色体检测的失败率分别为0.5%、5.0%;参加CAP后,外周血及骨髓染色体检测失败率均下降,染色体条带平均水平均提高,与参加CAP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加高水平的室间质评项目可以提高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测的临床分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室间质评 能力比对检验
下载PDF
重庆市303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许丽娟 朱朝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7-1059,1062,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201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303例患儿,男女比例2.03∶1,1~4岁115例,4~7岁103例,7~10...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2007-2010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303例患儿,男女比例2.03∶1,1~4岁115例,4~7岁103例,7~10岁43例,发病季节7-9月分别为77、207和19例。未接种疫苗与接种疫苗比为8.7∶1,发病地区分布35个区县。普通型180例,占59.4%﹔重型100例,占33.0%﹔极重型23例,占7.6%.临床表现发热303例(100%)、意识障碍252例(83.2%)、抽搐214例(70.6%)、呕吐137例(45.2%)及头痛112例(37.0%)。血清与脑脊液乙脑抗体lgM阳性率分别为44.61%和79.21%,异常脑电图、头颅CT及头颅MRI分别占98.1%、53.0%和68.3%。47.2%病例在住院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出院时好转98.3%,5例死亡。结论重庆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常见于7月、8月,均为农村地区且大多数无疫苗接种史,以普通型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多伴有脑电图、头颅CT及头颅MRI异常,脑脊液乙脑抗体lgM阳性率高于血清,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 重庆市
下载PDF
长期机械通气患儿的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艳玲 陈若男 +1 位作者 党红星 许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背景近年来PICU接受长期机械通气(PMV)的患儿数量迅速增长,但影响PMV患儿死亡的因素尚不清楚。目的分析PICU接受PMV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中有创... 背景近年来PICU接受长期机械通气(PMV)的患儿数量迅速增长,但影响PMV患儿死亡的因素尚不清楚。目的分析PICU接受PMV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中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14 d且每天通气时间≥6 h的连续病例,以出院后1个月生存和死亡为结局,从病例中截取入PICU时、在PICU治疗和出院时的信息,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因素。主要结局指标影响PMV患儿死亡的因素。结果研究期间PICU共收治1815例患儿,机械通气1144例,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PMV患儿127例,出院后1个月随访时存活组99例、死亡组28例(22.0%)。选择了入PICU时信息、PICU治疗信息和出院信息中的10项变量构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出院后1个月时死亡风险:病程中的PELOD2评分≥4分是<4分的2.9倍(HR=2.893,95%CI:1.182~7.079),输血治疗是不输血治疗的2.8倍(HR=2.766,95%CI:1.012~7.558),血液净化治疗是未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倍(HR=2.978,95%CI:1.108~8.006),机械通气时间≥30 d是<30 d的3.1倍(HR=3.062,95%CI:1.282~7.312),总住院时间≥35 d较<35 d出院后1个月时的死亡风险降低了89%(HR=0.112,95%CI:0.037~7.312)。结论PICU接受PMV患儿出院后1个月的病死率为22%,病程中的PELOD2评分≥4分、输血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机械通气时间≥30 d可使出院后1个月时的死亡风险升高2倍左右,总住院时间≥35 d可降低出院后1个月时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长期机械通气 撤机 预后
下载PDF
TCDD诱导胎鼠腭裂的实验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晨 袁心刚 傅跃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总结归纳2,3,7,8-四氯二苯二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的实验研究现状,为深入探讨TCDD致胎鼠腭裂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中国知网、NCBI等国内外文献库检索"TCDD""腭裂... 目的:总结归纳2,3,7,8-四氯二苯二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的实验研究现状,为深入探讨TCDD致胎鼠腭裂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中国知网、NCBI等国内外文献库检索"TCDD""腭裂"等关键词,搜集已有文献资料。结果:目前的资料显示,可以通过约20μg/kg剂量的TCDD给予孕第9~14天的小鼠单次灌胃建立稳定的胎鼠腭裂模型。在此基础上发现,TCDD诱导不涉及腭突体积变化,主要通过抑制腭突接触融合而发挥致腭裂效应。对于发育中的腭组织细胞,TCDD能改变一系列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主要包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这些分子的表达变化尚存在争议。腭融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腭中缝上皮细胞(medial edge epithelium,MEE),其细胞命运转归尚未阐明。结论:TCDD诱导胎鼠腭裂的体内实验基础相对完善。腭发育调控机制纷繁复杂,注重器官发育的时空动态性对于进一步研究至关重要。腭器官离体培养将是重要的体外实验环节。实验技术和条件的变革对于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显得愈加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二苯二英 胎鼠 腭裂模型
下载PDF
训练免疫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蒋慧敏 陈麒麟(综述) 李秋(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3-377,共5页
固有免疫细胞在二次刺激后对相同或不同刺激物表现出增强的免疫应答的过程被称为训练免疫。训练免疫是固有免疫细胞长期适应导致代谢和表观遗传重编程介导的,主要表现为二次刺激时细胞因子显著增多。训练免疫对宿主防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在二次刺激后对相同或不同刺激物表现出增强的免疫应答的过程被称为训练免疫。训练免疫是固有免疫细胞长期适应导致代谢和表观遗传重编程介导的,主要表现为二次刺激时细胞因子显著增多。训练免疫对宿主防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但不适当的训练免疫诱导也可能导致有害影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慢性肾脏病或透析患者中,训练免疫可能导致疾病进展或持续炎性反应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免疫 表观遗传学 免疫代谢 肾脏疾病
下载PDF
5-aza诱导干细胞经乙酰化特异RNAi后心肌细胞发育相关基因检测 被引量:8
6
作者 朱静 邓兵 +2 位作者 王金菊 田杰 王应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通过组蛋白乙酰化作用相关shRNA质粒转染5氮杂胞苷(5-azacytid ine,5-aza)诱导后不同时间段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发育基因的检测,探讨乙酰化修饰在干细胞特化心肌样细胞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条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关键因子Gcn5基因... 目的通过组蛋白乙酰化作用相关shRNA质粒转染5氮杂胞苷(5-azacytid ine,5-aza)诱导后不同时间段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发育基因的检测,探讨乙酰化修饰在干细胞特化心肌样细胞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条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关键因子Gcn5基因片段,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 in,GFP)基因的pGenesil-1作为载体,构建相应7个shRNA质粒。5-aza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24 h、2、4、7 d,分别用重组shRNA质粒脂质体共转染后提取RNA,逆转录PCR检测Gcn5基因和心肌早期发育基因GATA4的表达。结果经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质粒构建与设计符合;各个时间段对照组Gcn5和GATA4均有表达,而实验组却无相应表达。结论通过实验提示封阻干细胞染色质组蛋白乙酰化可以达到抑制干细胞特化心肌细胞转录过程的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组蛋白末端乙酰化修饰与干细胞分化调节机制奠定实验室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乙酰化修饰 RNA干扰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的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馨心 左泽兰 杨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5-720,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学特点,为VAP的预防和...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学特点,为VAP的预防和呼吸机管路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目标性监测PICU接受MV治疗的患儿第4天和第7天VAP发生情况,分析其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的细菌定植规律及与MV时间的关系。结果:MV第4天组和第7天组在VAP发生率(P<0.05)、Y型接口处和冷凝水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菌落数(P<0.05)、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细菌培养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39.2%)为导致VAP的主要菌群,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47.3%)为呼吸机管路的最主要定植菌群。结论:VAP的病原学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密切相关,MV时间和细菌定植规律影响VAP的发生。尽早脱机、关注Y型接口处的细菌污染、规范化管理冷凝水以及有效控制呼吸机管路的细菌定植对临床预防VAP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管路 细菌定植 冷凝水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侯金凤 侯金平 +1 位作者 李晓庆 王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12-2315,共4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术后患儿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35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各种类型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 目的分析并总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术后患儿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35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各种类型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354例ARMs患儿行经会阴或(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15例(4.24%)出现直肠黏膜脱垂。(2)无肛伴直肠舟状窝瘘、中位及高位ARMs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经(腹)骶会阴肛门成型术患儿,男性80例,女性42例,骶尾部畸形组23例,无畸形组99例,脊髓栓系组5例,无脊髓栓系组117例,3组分别经χ2检验,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组骶尾比值为0.671±0.101,未脱垂组骶尾比值为0.678±0.085,两者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不高,与直肠盲端的位置高低有关,闭锁盲端位置越高术后越容易出现直肠黏膜脱垂;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与性别、是否合并骶尾部畸形及脊髓栓系无关,与骶尾比值的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黏膜脱垂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国标准和WHO标准检出婴儿生长迟缓、消瘦、低体质量和超重率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康宇 梁小华 +1 位作者 李廷玉 刘友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在0-12月龄婴儿生长迟缓、消瘦和低体质量、超重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利用“婴儿营养与喂养”课题收集横断面和纵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计算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在0-12月龄婴儿生长迟缓、消瘦和低体质量、超重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利用“婴儿营养与喂养”课题收集横断面和纵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中国2005和WHO 2006儿童生长标准计算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WLZ)、年龄的身长Z评分(LAZ)和年龄的体质量Z评分(WAZ),确定0-3、4-6、7-9和10-12月龄生长迟缓、消瘦、低体质量、超重的检出率,比较两种生长标准检出率之间的差异。结果978名婴儿提供3909人次有效测量数据。其中,男婴数据占53.88%(2106/3909),女婴数据占46.12%(1803/3909)。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各月龄组中国标准和WHO标准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率在4-6、7-9月龄WHO标准检出率低于中国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重率除10-12月龄外,其余月龄WHO标准检出率与中国标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标准和WHO标准在评价0-12月龄婴儿体格生长情况的结果方面存在差异,WHO标准检出低体质量率低于中国标准,而检出超重率高于中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标准 生长迟缓 消瘦 低体质量 超重
下载PDF
3种药物对饲服TCDD的胎鼠腭突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晓梦 刘翠苹 +2 位作者 袁心刚 魏光辉 傅跃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拮抗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效应,及对饲服TCDD的胎鼠腭突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妊娠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孕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 目的:观察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拮抗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效应,及对饲服TCDD的胎鼠腭突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妊娠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孕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TCDD组以TCDD 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以叶酸10 mg/kg+TCDD 28μg/kg灌胃、白藜芦醇组以白藜芦醇50 mg/kg+TCDD 28μg/kg灌胃、α-萘黄酮组以α-萘黄酮5 mg/kg+TCDD 28μg/kg灌胃,于GD17.5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胎鼠腭裂的发生率。另取15只孕鼠随机分组,每组3只,处理方法同前,分别于GD13.5、14.5、15.5剪取胎鼠头部,扫描电镜观察腭突表面的超微结构。结果:TCDD组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2.86%,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叶酸组、白藜芦醇组和α-萘黄酮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73.08%、74.51%、65.52%,与TCD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D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逐渐破裂、皱缩,伪足结构逐渐减少、消失,最终形成腭裂;对照组、叶酸组、白藜芦醇组和α-萘黄酮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光滑整齐、饱满膨胀,表面丝状伪足逐渐增多、延长,一直持续到腭突融合结束。结论: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均能恢复小鼠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从而拮抗TCDD的致腭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白藜芦醇 α-萘黄酮 腭裂 四氯二苯二噁英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金凤 侯金平 +4 位作者 何昀 郭振华 曹建 刘伟 王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及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149例新生儿阑尾炎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155例新生儿阑尾炎症状前四位为发热、拒乳、呕吐和腹... 目的分析并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及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149例新生儿阑尾炎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155例新生儿阑尾炎症状前四位为发热、拒乳、呕吐和腹胀,其发生率分别为76.8%、73.5%、63.9%和53.5%;腹部平片提示气腹36例(占23.2%),腹部超声异常52例(占33.5%);本院收治的6例患儿腹腔分泌物培养4例为肺炎克雷伯菌,1例为副流感嗜血杆菌合并肺炎链球菌,1例为阴沟肠杆菌;6例患儿均经手术切除阑尾,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0±7.8)d。结论新生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腹胀、拒乳、发热、呕吐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快,病原学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主,尽早手术,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病理学 临床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不同储存条件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茜 豆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了解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及储存温度对主要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院住院患儿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77例,其中20例放25℃室温,20例放4℃冰箱,17例放10℃坏境,20例放37℃水浴箱,每个标本于2 h、4 h、6 h、8h、24 h、48 h、72 h用Sys... 目的:了解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及储存温度对主要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院住院患儿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77例,其中20例放25℃室温,20例放4℃冰箱,17例放10℃坏境,20例放37℃水浴箱,每个标本于2 h、4 h、6 h、8h、24 h、48 h、72 h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仔细记录不同时段测定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室温条件下,仅血小板平均体积在6 h检测结果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于24 h、红细胞计数于24 h、血小板计数于24 h、红细胞压积于48 h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测定结果最不稳定。4℃条件下标本可稳定更长时间,10℃条件下相对稳定,37℃水浴箱各个项目都不稳定。结论:血细胞计数应在6 h内尽快完成,如不能及时送检或检测,应该保存在4℃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保存时间 存放温度 血细胞计数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定植细菌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馨心 左泽兰 杨瑞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7期2587-2589,共3页
目的探讨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定植细菌的抑制作用,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定植细菌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90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接受机械通气(MV)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呼吸... 目的探讨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定植细菌的抑制作用,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定植细菌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90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接受机械通气(MV)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呼吸机管路更换前或脱机前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和呼吸机管路各部位的细菌定植,以定植细菌为指示菌进行ε-PL体外抑菌实验,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下呼吸道的主要定植菌群(43.3%),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呼吸机管路的最主要定植菌群(56.5%)。ε-PL对细菌的MIC达到28μg/mL时对PICU接受MV治疗的患儿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常见致病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结论目前,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PICU接受MV治疗患儿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的定植致病菌中呈主导趋势;ε-PL能有效抑制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的细菌生长,对临床干预细菌定植和预防VAP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赖氨酸 呼吸 人工 细菌 生长和发育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干预性研究 下呼吸道 呼吸机管路
下载PDF
浅谈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核酸检测
14
作者 谭俊杰 何晓燕 邹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63-64,I0001,共3页
2019年12月首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火速蔓延,并迅速扩散,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2019年12月首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火速蔓延,并迅速扩散,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1]。2020年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儿童和孕产妇是COVID-19的易感人群。为了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全国COVID-19的诊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将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作为COVID-19的确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诊治工作 疫情防控 诊疗方案 确诊依据 冠状病毒感染 易感人群
下载PDF
心包积液患儿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玲珑 杜敏 +2 位作者 郭冉 刘光建 徐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包积液患儿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手术治疗的心包积液患儿157例,麻醉期间不良事件定义为诱导后出现低氧、低血压或心律失常.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包积液患儿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手术治疗的心包积液患儿157例,麻醉期间不良事件定义为诱导后出现低氧、低血压或心律失常.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有38例(24.2%)患儿发生不良事件(A组),其中一般不良事件31例(81.6%),严重不良事件7例(18.4%).A组术前合并胸腔积液、呼吸困难、奇脉、心房/心室压迫、较高ASA分级及入手术室时呼吸急促、心动过速、低氧、低血压明显多于无不良事件组(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呼吸困难(OR=6.8,95%CI 1.4~12.4)、入手术室时低氧(OR=5.5,95%CI 1.1~15.9)、入手术室时低血压(OR=3.4,95%CI 1.2~9.1)及心房/心室压迫(OR=6.3,95%CI 1.8~22.1)是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心包积液患儿应警惕其麻醉期间发生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全身麻醉 小儿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基因芯片筛选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佼旬 邱林 +5 位作者 王选琴 田晓菲 傅跃先 刘燕 肖军 李天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2-1108,共7页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NSCL/P)患儿与正常儿童基因表达的差异,筛选出非综合征型唇腭相关基因。方法:采用离心柱法分别提取正常儿童和NSCL/P患儿腭部组...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NSCL/P)患儿与正常儿童基因表达的差异,筛选出非综合征型唇腭相关基因。方法:采用离心柱法分别提取正常儿童和NSCL/P患儿腭部组织各3例的总RNA,经纯化后逆转录为c DNA,利用荧光染料(Cy3)标记aa UTP,转录合成标记的c RNA,经纯化及质检后与Agilent 4×44 k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对芯片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倍数差异和t检验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采用上海博豪生物在线分析系统进行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关联分析,明确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选取特定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筛选出差异基因共254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51个,表达下调的有103个。选取5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ADH1C(t=5.132,P=0.000)、RDH10(t=2.960,P=0.039)、HIST1H2BD(t=4.446,P=0.001)3条基因表达下调,KAT2B(t=-4.945,P=0.000)、FOSB(t=-3.666,P=0.005)2条基因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芯片结果表达趋势一致。结论:NSCL/P患儿基因表达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基因,有助于阐明NSCL/P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改良术式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整复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向阳 邱林 +4 位作者 田晓菲 傅跃先 刘燕 肖军 李天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改良手术方式,以获得更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单侧不完全唇裂59例,设计改良直线切口术式进行唇裂修复,并同时进行初期鼻畸形修复。术后对唇鼻软组织进行精确测量,并由... 目的:探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改良手术方式,以获得更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单侧不完全唇裂59例,设计改良直线切口术式进行唇裂修复,并同时进行初期鼻畸形修复。术后对唇鼻软组织进行精确测量,并由3名专科医师对手术效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本组共进行59例病例,年龄从19天~9.7岁。随访6月~1.5年,所有病例唇部修复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患侧切口瘢痕位于人中嵴,重建人中自然,避免患侧鼻底及鼻小柱下方瘢痕;唇高满意,唇弓线明显,唇红线及唇红缘整齐弧线良好;上唇运动时口轮匝肌连续性好,患侧无局部球状突起。38例鼻部畸形矫正取得良好效果,双侧鼻孔基本对称,鼻底宽度一致,鼻穹窿高度满意;12例鼻部畸形取得中等良好矫正效果,患侧鼻孔较健侧略为低平;9例鼻形维持效果差,2月后鼻穹窿下移回复明显(术后未佩戴鼻模)。结论:本改良术式运用于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获得接近于自然唇鼻形态更为良好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修复 改良术式
下载PDF
485例足月小样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智 卢江溢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足月小样儿发生颅内出血的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5例足月小样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颅内出血的围生期因素、颅内出血诊断前存在的合并症、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485例足月小样儿中,83例(17.1%)发... 目的探讨足月小样儿发生颅内出血的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5例足月小样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颅内出血的围生期因素、颅内出血诊断前存在的合并症、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485例足月小样儿中,83例(17.1%)发生颅内出血。83例颅内出血患儿中,68例(81.9%)存在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其中Ⅰ度15例(22.1%)、Ⅱ度50例(73.5%)、Ⅲ度1例(1.5%)、Ⅳ度2例(2.9%);另15例(18.1%)主要为蛛网膜下隙出血(60%,9/15)。单因素分析发现,颅内出血组患儿的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硬肿症、动脉导管未闭患病率高于未发生颅内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污染、新生儿硬肿症、动脉导管未闭为导致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足月小样儿发生颅内出血的类型为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羊水污染、新生儿硬肿症、动脉导管未闭为导致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羊水污染率 新生儿硬肿症 动脉导管未闭 足月小样儿
下载PDF
复拇畸形术前拇指正位与斜位X线表现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超 肖军 +3 位作者 李天武 傅跃先 邱林 田晓菲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1年第4期200-206,共7页
目的探讨复拇畸形术前拇指正位和斜位X线表现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复拇畸形患儿355例(复拇指391个)。男230例,女125例;年龄4个月~12岁3个月,中位年龄14个月;36例为双侧畸形。依据复拇... 目的探讨复拇畸形术前拇指正位和斜位X线表现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复拇畸形患儿355例(复拇指391个)。男230例,女125例;年龄4个月~12岁3个月,中位年龄14个月;36例为双侧畸形。依据复拇畸形Wassel分型方法,患指包括Ⅰ型和Ⅱ型68个、Ⅲ型和Ⅳ型231个、Ⅴ型和Ⅵ型57个及Ⅶ型35个。术前行患儿双侧拇指正位和斜位X线检查,将复拇指两个体位X线骨关节表现进行比较,并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核对。结果37个Ⅰ型和Ⅱ型复拇指、56个Ⅲ型和Ⅳ型复拇指、22个Ⅴ型和Ⅵ型复拇指及15个Ⅶ型复拇指骨关节形态与拇指轴向在拇指正位与斜位X线像的表现不同。术中探查证实拇指正位X线表现与复拇指水平位骨关节特点更符合,拇指斜位X线表现与复拇指侧位骨关节特点更符合。结论复拇畸形拇指正位X线像能更准确地反映复拇指在桡、尺侧水平位的骨关节畸形,拇指斜位X线像可以较好地反映复拇指骨关节屈伸程度。术前行拇指正位和斜位X线检查对复拇畸形的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多指畸形 放射摄影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累及骶髂关节儿童骨盆骨折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郑 王忠良 张科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0期3128-3132,共5页
目的分析累及骶髂关节儿童骨盆骨折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2例累及骶髂关节骨盆骨折患儿诊治经过及随访资料,按Tile法进行骨... 目的分析累及骶髂关节儿童骨盆骨折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2例累及骶髂关节骨盆骨折患儿诊治经过及随访资料,按Tile法进行骨盆骨折分型,根据自行制定的标准进行骶髂关节损伤分级,采用Cole法进行最终疗效功能评估。结果累及骶髂关节的儿童骨盆骨折分型以Tile分型C型为主,骶髂关节损伤较重的3、4级损伤均发生在C型骨盆骨折患儿中。26例获得完整随访的患儿中,Cole法功能评价优19例、良3例、可4例,总体优良率84.6%。损伤分级3级以上者,若不能及时解剖复位和有效固定,预后较差。结论1、2级累及骶髂关节儿童骨盆骨折可保守治疗,3、4级损伤则建议手术解剖复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盆 骨折 骶髂关节 分级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