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玉米科研及成果推广的领头雁——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杨华研究员
1
作者 田红琳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1-1,235,共2页
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全国甜玉米协会理事、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专业委员会粮油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
关键词 农业科学院 甜玉米 重庆市 研究所 成果推广 技术专业委员会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研究员
下载PDF
重庆市玉米栽培现状与发展态势及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田红琳 许明陆 +2 位作者 杨华 崔俊娟 周茂林 《耕作与栽培》 2012年第4期55-56,共2页
分析了重庆市玉米当前栽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玉米栽培的对策:即围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量,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深入研究和推广超高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理论上研究高产群体中个体间多器官相互关系... 分析了重庆市玉米当前栽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玉米栽培的对策:即围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量,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深入研究和推广超高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理论上研究高产群体中个体间多器官相互关系,提高群体质量途径、诊断技术和定性、定量促控措施,建立玉米超高产、高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玉米 栽培现状 发展态势 展望
下载PDF
甜玉米自交系重金属Pb、Cd积累差异及分子检测
3
作者 李淑君 刘娅娟 +3 位作者 张扬 蒲汝民 袁亮 廖长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58,共8页
【目的】筛选获得在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下Pb、Cd低积累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以及可用于甜玉米重金属Pb、Cd积累早代鉴定的分子技术。【方法】以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Pb、Cd复... 【目的】筛选获得在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复合污染下Pb、Cd低积累的优良甜玉米自交系,以及可用于甜玉米重金属Pb、Cd积累早代鉴定的分子技术。【方法】以10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Pb、Cd单一污染及Pb、Cd复合污染下,玉米根系、茎叶和籽粒中Pb、Cd含量的积累差异;同时对供试材料ZmHMA2 InDel位点进行Pb、Cd积累差异分子检测,综合分子标记检测与重金属Pb、Cd在不同材料间的积累结果,筛选甜玉米重金属低积累自交系。【结果】无论是单一污染还是复合污染,重金属Pb、Cd的积累规律均表现为根系>茎叶>籽粒;在复合污染下,玉米不同组织对重金属Pb、Cd的积累无明显竞争与协同效应,表明玉米Pb、Cd的积累机制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鉴定,获得籽粒Pb低积累玉米自交系2份,籽粒Cd低积累玉米自交系3份,仅有一份材料闽甜系X901表现出籽粒Pb、Cd均低积累。利用InDel位点(InDel2307)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有4份存在该位点,含有该位点的材料中根系、茎叶和籽粒Cd含量平均值较其他材料平均值分别低1.801、0.64、0.131 mg·kg^(-1)。【结论】InDel2307位点能将不同玉米自交系按Cd累积量进行区分,对甜玉米Cd含量的区分具有特异性标记。综合分子标记检测与Pb、Cd含量积累结果,筛选出自交系闽甜系X901为Pb、Cd低积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PB污染 CD污染 甜玉米 积累特征 分子检测
下载PDF
重庆市玉米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红琳 许明陆 +2 位作者 杨华 崔俊娟 周茂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期34-35,74,共3页
分析了重庆市当前玉米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对策:即围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量的目标,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深入研究和推广超高产和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从理论上研究高产群体中个体间多器官相互关系、... 分析了重庆市当前玉米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对策:即围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量的目标,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深入研究和推广超高产和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从理论上研究高产群体中个体间多器官相互关系、提高群体质量的途径、诊断技术和定性、定量促控措施,建立玉米超高产和高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玉米 栽培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重庆市玉米“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及配套栽培技术
5
作者 田红琳 杨华 +5 位作者 李晔 周汝平 余波 张丕辉 崔俊娟 许明陆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275-276,293,共3页
重庆市农科院结合重庆实际,组织院里的多学科专家开展协同攻关,通过"六良"合一,以及品种、栽培、耕作制度等增产增收潜力深度挖掘研究,大幅度提高了重庆市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以实现"种三产四"... 重庆市农科院结合重庆实际,组织院里的多学科专家开展协同攻关,通过"六良"合一,以及品种、栽培、耕作制度等增产增收潜力深度挖掘研究,大幅度提高了重庆市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以实现"种三产四"的目标。介绍了实现玉米"种三产四"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实施效果及主要技术措施,剖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三产四 配套栽培技术
下载PDF
重庆市南川区杂交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志淑 倪万贵 田红琳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6期32-34,共3页
为筛选适宜南川区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促进优良品种的合理布局,选用了南川市面上常用的9个杂交玉米品种,开展杂交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分析各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秦奥23、渝单30、荣玉1210、金穗33的... 为筛选适宜南川区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促进优良品种的合理布局,选用了南川市面上常用的9个杂交玉米品种,开展杂交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调查分析各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秦奥23、渝单30、荣玉1210、金穗33的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千粒质量高、抗性好,适宜在南川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正红311的丰产性好、品质较好,适宜在南川海拔700 m以上地区推广种植。新玉503、三农201的丰产性好、生育期略短、抗性好,适宜在南川海拔700 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品种比较 重庆市南川区
下载PDF
重庆玉米地方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董昕 李淑君 +8 位作者 杨华 官玲 付忠军 祁志云 金川 余雪源 易红华 陈荣丽 张丕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1-870,共10页
为全面了解重庆玉米地方品种的多样性和类群特点,本研究对129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收集的地方品种的31个农艺性状进行两年田间鉴定,并对其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类群划... 为全面了解重庆玉米地方品种的多样性和类群特点,本研究对129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收集的地方品种的31个农艺性状进行两年田间鉴定,并对其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类群划分。结果表明,两年鉴定的农艺性状表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调查的31个农艺性状中有16个性状多样性指数达2.0以上,其中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两年鉴定结果分别为2.07和2.08。基于31个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将重庆玉米地方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即早熟小粒型、早熟中秆硬粒型和中熟高秆型。早熟小粒型是食用玉米类型,以糯玉米为主,还包括爆裂玉米和食用硬粒白玉米;早熟中秆硬粒型主要为分布于中高山区的白色早熟硬粒品种;中熟高秆型表现为中熟、高秆、中大果穗。全面分析表明,重庆玉米地方品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划分的3大类群表型特征为重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以及优异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重庆 表型多样性 类群
下载PDF
重庆糯玉米育种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胜恒 杨华 +4 位作者 雷开荣 蔡治荣 鲜红 易红华 陈荣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分析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重庆市自育22个糯玉米杂交种的血缘关系、配合力及SSR标记分类,结果表明:①S181类群、衡白类群为重庆糯玉米育种主要杂优类群,其中S181类群是具有重庆特色的西南优秀杂优类群,②杂优模式主要为S181类群×衡... 分析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重庆市自育22个糯玉米杂交种的血缘关系、配合力及SSR标记分类,结果表明:①S181类群、衡白类群为重庆糯玉米育种主要杂优类群,其中S181类群是具有重庆特色的西南优秀杂优类群,②杂优模式主要为S181类群×衡白类群,其次为S181类群×其它类群。重庆糯玉米育种要在坚持应用、扩大S181、衡白两个杂种优势群遗传差异的同时,并以S181为主发展其它杂优模式,要进一步加大对西南地方种质的改良利用力度,解决遗传基础狭窄问题,育成突破性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杂种优势群 杂优模式
下载PDF
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田红琳 杨华 +5 位作者 蒋志成 李晔 周汝平 余波 崔俊娟 许明陆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5期28-32,共5页
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 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的延后而增加,穗部性状变化不显著。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也随之增加,穗长、穗粗、茎粗、行数、行粒数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一定阀值后,密度增加,产量和百粒重则减少。3种播期下产量表现为A1>A2>A3,4种密度下产量表现为B3>B4>B2>B1,播期密度互作下产量表现为A1B3>A1B4>A2B3>A2B4>A3B3>A3B4>A2B2>A1B1>A2B1>A3B1。因此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了A1B3是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浅谈重庆糯玉米丰产栽培 被引量:5
10
作者 易红华 张胜恒 +1 位作者 刘玉英 蔡治荣 《南方农业》 2007年第1期87-89,共3页
针对重庆地区特有气候和农户种植习惯,对鲜食糯玉米品种选择、播期安排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作了介绍。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优质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红琳 蒋志成 +5 位作者 刘春英 李晔 周汝平 崔俊娟 胡伟 许明陆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2期13-15,共3页
选用高产、稳产、广适普通玉米品种“渝单30”为研究对象,采用3500株·(667 m^(2))^(-1)的种植密度,以当地生产上常用的稀大行(1~1.2 m)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同密度下“缩行扩株”对渝单30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用高产、稳产、广适普通玉米品种“渝单30”为研究对象,采用3500株·(667 m^(2))^(-1)的种植密度,以当地生产上常用的稀大行(1~1.2 m)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同密度下“缩行扩株”对渝单30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渝单30在0.9 m行距时产量最高,行距间产量性状表现为0.9 m行距>0.8 m行距>0.7 m行距>1 m行距>1.2 m行距>0.6 m行距。因此,重庆丘陵山区将现有生产上“稀大行”种植模式改为0.9 m、0.8 m行距,同单位土地面积上可以增加种植行数,集约化利用土地,减少漏光损失,平衡种群内竞争,最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行距 产量 研究
下载PDF
适宜饮料加工的鲜食玉米品种筛选
12
作者 李鸿 杨华 +4 位作者 吴毓 蒋志成 冯定明 黄旋 周茂林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1期17-20,共4页
为促进鲜食玉米饮料加工发展,提高玉米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进行饮料加工筛选试验。试验选用10个鲜食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重复,测定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品质特征、皮渣率、品质风... 为促进鲜食玉米饮料加工发展,提高玉米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进行饮料加工筛选试验。试验选用10个鲜食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重复,测定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品质特征、皮渣率、品质风味等。结果表明:黑甜糯玉米甜糯黑宝508、黑甜糯631,白甜糯玉米京科糯928、农科糯336,皮厚度适宜、品质好、产量高,适宜加工玉米原汁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品质 产量 皮渣率 饮料加工 品种筛选
下载PDF
我国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流行现状及绿色防控策略
13
作者 王文宝 马子慧 +9 位作者 陈德智 田红琳 李鸿 方安菲 王静 田斌年 余洋 毕朝位 周茂林 杨宇衡 《植物医学》 2023年第3期16-30,共15页
玉米南方锈病是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真菌病害.绿色防控作为新兴的建立在农田生态系统整体上的农业病虫害管理方式,近年来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目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已有使用,但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为系统了解玉米南方... 玉米南方锈病是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真菌病害.绿色防控作为新兴的建立在农田生态系统整体上的农业病虫害管理方式,近年来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目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已有使用,但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为系统了解玉米南方锈病绿色防控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本文介绍了我国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状况,系统阐述了防控玉米南方锈病绿色防控手段,包括监测预警、抗病种质与基因、生态调控以及生物防治,并对玉米南方锈病潜在绿色防控手段进行展望,明确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前景,以期对玉米南方锈病绿色防控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南方锈病 监测预警 生物防治 抗病种质与基因 生态调控
下载PDF
我国糯玉米育种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胜恒 杨华 +3 位作者 蔡治荣 易红华 周汝平 陈荣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173-1177,共5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糯玉米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我国糯玉米育种可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取得的育种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利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农家品种及糯质一环系是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 本文综述了我国糯玉米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我国糯玉米育种可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取得的育种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利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农家品种及糯质一环系是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糯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已成为我国糯玉米育种的次要方法,但有可能成为主要方法。利用百年改良积累的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材料,是糯玉米增扩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玉米 育种 阶段 方法 种质资源
下载PDF
玉米DH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5 位作者 邱正高 张亚琴 袁亮 蔡治荣 王楠 金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42-1650,共9页
本文利用西南核心材料及其以它们组建基础材料诱导选育出的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玉米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6... 本文利用西南核心材料及其以它们组建基础材料诱导选育出的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玉米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6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小;单株产量GCA与行粒数、穗长、结实长和穗粗4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本试验材料中DH系09Y1035、10Y1026、09Y1027、10Y1028和10Y1031、09Y1032、09Y1016、09Y1019、09Y1029、09Y1018共10个自交系GCA综合性状较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通径分析表明:行粒数、穗长、穗粗GCA对单株产量GCA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是影响单株产量GCA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DH系 配合力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航空诱变糯玉米突变体株高穗位高遗传模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邱正高 王贵学 +4 位作者 杨华 祁志云 柯剑鸿 张胜恒 蔡治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5,共6页
以糯玉米组合M578×S147的P1,P2,F1,B1,B2,F2六世代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糯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的遗传,结果表明:株高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在B1,B2,F2世代,株高的主基... 以糯玉米组合M578×S147的P1,P2,F1,B1,B2,F2六世代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糯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的遗传,结果表明:株高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在B1,B2,F2世代,株高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2.7%,39.9%,48.4%,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1%,0%,15.3%;穗位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在B1,B2,F2世代,穗位高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2.4%,34.7%,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高 穗位高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参数 航空诱变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6 位作者 邱正高 张亚勤 袁亮 蔡治荣 王楠 金川 李淑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52-1158,共7页
利用引进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用其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诱导系Stock6为父本时,材料2005的诱导率最高为2.85%;以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他... 利用引进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用其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诱导系Stock6为父本时,材料2005的诱导率最高为2.85%;以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他们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为诱导父本时,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差异明显,诱导系2061、2062、2058和2059诱导率相对较高,可以重点利用;选择诱导材料时要根据育种的目的组建不同的母本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系 诱导率
下载PDF
遮光胁迫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亚勤 杨华 +4 位作者 祁志云 袁亮 王楠 金川 邱正高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40-43,共4页
以8个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在玉米苗期到成熟期遮阴(遮光率为90%),研究玉米自交系的耐阴性及其在遮光胁迫条件下的植株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材料耐阴湿的程度从高到低为:06CIn967-11>06CIn892-2>06CIn967... 以8个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在玉米苗期到成熟期遮阴(遮光率为90%),研究玉米自交系的耐阴性及其在遮光胁迫条件下的植株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材料耐阴湿的程度从高到低为:06CIn967-11>06CIn892-2>06CIn967-4>06CIn892-11>06CIn891-4>06CIn891-15>06C984-2>06C984-8,其中,同一来源的自交系耐阴性差异不显著,不同来源的自交系耐阴性有一定差异;在弱光下,玉米材料的雄穗分化、植株和叶片的生长受到了极显著抑制,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植株性状对遮光的反应也不同;遮光对不同性状的影响不同,对雄穗分化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材料性状的变化来筛选耐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材料 植株性状 遮阴 影响
下载PDF
几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3 位作者 邱正高 蔡一林 张亚琴 罗明亮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5,共7页
利用16个自交系按8×8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成64个组合,研究其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长、穗粒数、小区籽粒产量等14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4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 利用16个自交系按8×8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成64个组合,研究其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长、穗粒数、小区籽粒产量等14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4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14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少;本试验材料中561、B603-6-1、8954、4781tl41、268、549、478C4等7个自交系GCA综合性状较优,为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根据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6个自交系划分成6个类群:549、8954为一类;268、478C4、冬4011、N7931、478G为一类;4781tl41、苏11为一类;561、B603-6-1为一类;WJ01、石79、1058为一类;吉1037、200H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邱正高 祁志云 +5 位作者 雷开荣 袁亮 张亚勤 柯剑鸿 吴红 杨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9-384,共6页
以13个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格林芬方法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采用SSR标记对这13个自交系及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CML162、S181、HN06-10、S147、掖478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优良;控... 以13个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格林芬方法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采用SSR标记对这13个自交系及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CML162、S181、HN06-10、S147、掖478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优良;控制轴粗、穗行数、单粒厚度、百粒重、出籽率和秃尖6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粒长、单穗粒重7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根据品种间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将18个自交系划分成7个类群:丹340、渝5、HN06-10为一类;B73、掖478、京甜、CML162为一类;MO17、太191o2、青贮、S147为一类;HZ4(黄早四)单独为一类;齐319、S181、郑爆裂为一类;GY302、GY923为一类;泰甜独立成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