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MR结肠成像评价孕中晚期胎儿结直肠发育
1
作者 杜明珊 韦娜 +4 位作者 甄志铭 李晓明 李静 刘晓玲 蔡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3D MR结肠成像(3D MRC)评估孕中晚期胎儿结直肠发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胎经出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胃肠道正常胎儿[孕中期21胎(13~27+6周)、孕晚期62胎(≥28周且<31+6周34胎、≥32周28胎)]胎儿MRI,包括真实稳态进动快速... 目的观察3D MR结肠成像(3D MRC)评估孕中晚期胎儿结直肠发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胎经出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胃肠道正常胎儿[孕中期21胎(13~27+6周)、孕晚期62胎(≥28周且<31+6周34胎、≥32周28胎)]胎儿MRI,包括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T2WI、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T2WI及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2D FLASH)TIWI;基于2D FLASH T1WI重建获得3D MRC,分析不同胎龄胎儿正常结直肠信号,测量各段结肠及直肠最宽处平均宽度,分析其与胎龄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随胎龄增加,2D FLASH T1WI显示胎儿结直肠表现为高信号,HASTE T2WI呈明显低信号。3D MRC显示,随胎龄增加,胎儿结直肠内的胎粪自远段至近段结肠逐渐蓄积,呈管腔内较连续、均匀分布的高信号,旋转图像可显示肠道收缩、纡曲及折叠部分。胎儿正常结直肠平均宽度为(8.38±2.96)mm,且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回归方程为Y(结直肠平均宽度)=-8.39+0.559X(胎龄),R^(2)=0.81。结论3D MRC有助于评估胎儿结直肠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结肠 直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用于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列华 王建刚 +5 位作者 王晓嘉 吕应文 任周奎 于金华 刘旭 周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用于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20例患者接受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加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后进行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评价患者术中穿刺时... 目的探讨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用于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20例患者接受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加椎弓根外侧浸润麻醉后进行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评价患者术中穿刺时疼痛模拟评分(VAS)及是否需要增加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患者有无相应脊椎上位神经根的区域阻滞麻醉效应。结果患者穿刺时疼痛VAS评分为1~3分,平均(2.5±0.7)分,其中,2例1分,7例2分,11例3分。所有患者均没有申请芬太尼静脉麻醉,均无相应脊椎上位神经根的区域阻滞麻醉效应。结论椎弓根外侧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可以满足经皮穿刺椎体成术形(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单侧穿刺的需要,局部麻醉效果好,未见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浸润麻醉 利多卡因 椎弓根单侧穿刺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伤椎塌陷在冠状位上的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列华 王建刚 +5 位作者 王晓嘉 吕应文 任周奎 于金华 刘旭 周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740-743,共4页
目的观测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伤椎塌陷在冠状位上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行PVP或PKP的患者,观测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伤椎侧凸Cobb角、伤椎楔变角、伤椎两... 目的观测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伤椎塌陷在冠状位上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行PVP或PKP的患者,观测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伤椎侧凸Cobb角、伤椎楔变角、伤椎两侧椎体高度及伤椎棘突与上位椎体棘突之间的距离(以下称棘突间距)以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伤椎冠状位影像参数术前与术后3d比较,术后3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丢失。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91±0.73)、(2.61±0.50)、(2.26±0.62)分。末次随访时有21例患者进行了骨密度检查,平均T值-4.76±1.12。结论 PVP和PKP术后伤椎塌陷在冠状位上有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医生应重视伤椎塌陷的冠状位畸形,术后强调抗骨质疏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影像学改变 冠状位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德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6期2297-2298,2302,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观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分支钙化积分及总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左主干及总钙化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钙化程度比较:观察组重度钙化百分比最高(88.57%);对照组无钙化者百分比最高(77.14%);观察组无钙化、少量钙化患者百分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钙化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有助于明确冠心病患者钙化程度,临床诊断价值较高,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冠心病 诊断
下载PDF
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德胜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5期796-797,共2页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肿瘤患者398例,将这些患者分成骨巨细胞瘤组和非骨巨细胞瘤组,对增强CT扫描之后CT均值、增加值均值的诊断临界值以及敏感度进行分... 目的:探讨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肿瘤患者398例,将这些患者分成骨巨细胞瘤组和非骨巨细胞瘤组,对增强CT扫描之后CT均值、增加值均值的诊断临界值以及敏感度进行分析。结果:增强CT扫描值之后,骨巨细胞瘤组的诊断更加有根据,非骨巨细胞瘤组能够进行自身是否存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结论:对于患者的全身来说,对于骨巨细胞瘤的诊断,CT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是96.5 HU,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是41.5 HU,传统方法的敏感度比较高,但是进行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CT值的增加值能够帮助判断骨巨细胞瘤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扫描CT值 骨巨细胞瘤诊断 应用
下载PDF
腰大肌发育不良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有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8-788,共1页
关键词 腰大肌 发育不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骨盆骨折中的运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冉勇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0期4003-4004,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骨盆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8例骨盆骨折患者,48 h内先经X线平片检查,然后用16排螺旋CT检查,记录相关部位确诊情况,并比较总确诊率与部位确诊率。结果:68例患者经CT检查均显示有骨盆骨折,确诊68例,确诊率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骨盆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8例骨盆骨折患者,48 h内先经X线平片检查,然后用16排螺旋CT检查,记录相关部位确诊情况,并比较总确诊率与部位确诊率。结果:68例患者经CT检查均显示有骨盆骨折,确诊68例,确诊率100%;而经过X线平片检查,68例患者中有3例未显示骨折,12例显示骨折部位不完全,确诊53例,确诊率为7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部位检查确诊率分别为53.33%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能提高骨盆骨折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 X线平片 骨盆骨折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在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冉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4期114-115,121,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例头皮巨大血管畸形患者,分析其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16层螺旋CT双能量同步扫描CTA技术确诊,平扫后再行CTA容积扫描的动静脉同期显示全脑血管成像。然后使用常...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例头皮巨大血管畸形患者,分析其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16层螺旋CT双能量同步扫描CTA技术确诊,平扫后再行CTA容积扫描的动静脉同期显示全脑血管成像。然后使用常规CTA和减影CTA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成像(MRP)后处理技术观察图像。结果 4例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同时合并头皮-颅骨-脑膜动静脉瘘1例,合并动静脉瘘2例,CT平扫结果显示:头皮团块状软组织影增厚。增强扫描显示:蚯蚓状或条状迂曲强化的血管影,有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两例还在窦汇区见颅骨内增多扭曲血管与窦汇相连,双侧小脑幕窦显示,直窦顶部与上矢状窦间见细小大脑镰状静脉影相连。一例出现左侧横窦微小变异。结论通过CTA重建,颅骨结构间的空间关系及动静脉畸形的3种组成部分的空间关系能够被充分显示,能够代替常规的DSA检查,在头皮动静脉畸形的筛查、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CT血管成像 头皮
下载PDF
持续性护理结合康复指导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坤 吉利春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3期2001-200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结合康复指导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及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仅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结合康复指导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及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持续性护理并结合康复指导。随访期间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时,干预组患者膝关节特殊外科医院(HSS)评分总均分[(70.5±16.9)、(88.8±11.5)分]明显高于同期常规组[(58.3±15.2)、(74.4±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常规组3、6个月随访时各项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各项膝关节HSS评分与同组3个月时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显著低于常规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结合康复指导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生活自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护理工作 手术后期间 膝关节 手术后并发症 康复
下载PDF
增强CT检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不良反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274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数字列表法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心率...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不良反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274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数字列表法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心率、血压以及SAS焦虑评分。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3.71±4.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5±6.14)(P<0.05);观察组的心率异常率为16.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80%(P<0.05);观察组的血压依从率为1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37%(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增强CT扫描检查患者的焦虑心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不良反应 综合护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坤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4期3795-3796,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324例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2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324例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2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照组在检查过程中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检查结果包括CT图像质量及检查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CT图像更为清晰,Ⅰ级图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Ⅱ级图像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无Ⅲ级图像者,检查时间0~5 min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质量,减少检查时间,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护理 干预性研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德胜 冉勇 李必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7期2993-2996,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常规CT检查发现肺结节的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研究组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辐射...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常规CT检查发现肺结节的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研究组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结节形态学特征、结节直径及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多层螺旋CT能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同时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结节形态学特征及结节直径诊断方面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头颅MRI增强扫描对脑膜瘤的临床诊断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冉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4期27-28,共2页
目的:对脑膜瘤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肿瘤科诊治的2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在术前接受头颅MRI诊断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 目的:对脑膜瘤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肿瘤科诊治的2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在术前接受头颅MRI诊断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本组诊断效果。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均是单发性肿瘤,发生位包括大脑凸面10例、颅后窝5例、蝶骨嵴4例、大脑镰旁3例、侧脑室3例;MRI诊断符合23例(92.0%);MRI表现为T1WI主要是等信号,其次为低信号,T2WI主要是稍高信号,少数病例为T1WI、T2WI混杂不均信号;通过增强扫描,23例显著强化,2例为不均强化;16例能见显著脑膜尾征,9例能见显著水肿带。结论:MRI增强扫描在脑膜瘤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明确病灶信号特征及表现,有检出符合率高,且能定位、定性诊断,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指导,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脑膜瘤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冉勇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接诊的57例疑似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排螺旋CT、MRI检查,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排螺旋CT、MRI检查的...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接诊的57例疑似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排螺旋CT、MRI检查,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排螺旋CT、MRI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57例疑似胆囊癌患者,经组织病理诊断,确诊胆囊癌36例。多排螺旋CT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85.71%,准确度为73.68%;MRI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84.21%;MRI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稍高于多排螺旋CT。结论多排螺旋CT、MRI均可作为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临床应用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多排螺旋CT MRI 诊断
下载PDF
聚焦取向疗法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究聚焦取向疗法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核磁共振检查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n=150例)和观察组(n=150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聚焦取向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 目的:探究聚焦取向疗法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核磁共振检查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n=150例)和观察组(n=150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聚焦取向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焦取向疗法对缓解焦虑效果突出,在临床心理护理中应用较少,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取向疗法 核磁共振 焦虑
下载PDF
基于常规胶片打印的人工智能胸部CT肺结节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柱 刘杰 刘静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9期1773-177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胶片打印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胸部CT(computed tomography)肺结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肺结节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进影像学扫描,对所得图像分别进行常规打印以及AI指导下的打印,由医师对...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胶片打印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胸部CT(computed tomography)肺结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肺结节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进影像学扫描,对所得图像分别进行常规打印以及AI指导下的打印,由医师对两组胶片进行肺结节的阅片,观察并对比两组胶片的检出率情况。结果:AI指导下打印所得胶片能清晰显示出患者肺结节的位置、大小,其检出率明显要比进行常规打印的胶片更高(P<0.05)。结论:AI指导下的胶片打印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肺结节情况的显示,提高检出率,为病人院外会诊提供了必要的影像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片打印 人工智能 CT 肺结节
下载PDF
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表现
17
作者 董有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征象特征。方法选取28例确诊为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资料,分析CT征象特征。结果瘤灶以幕上分布最多(27例,占96%),顶额叶内20个(占71%);28个瘤灶中21个(占75%)表现为略高密度的类圆形结节或不规则分叶... 目的探讨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征象特征。方法选取28例确诊为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资料,分析CT征象特征。结果瘤灶以幕上分布最多(27例,占96%),顶额叶内20个(占71%);28个瘤灶中21个(占75%)表现为略高密度的类圆形结节或不规则分叶状结节病灶,多数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瘤旁中度及中度以上水肿;7个(占25%)表现为囊状病灶,囊环壁平扫不连续完整,增强囊环壁呈明显强化,多数有壁结节,瘤旁水肿明显。结论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以结节状病灶最多见,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囊状病灶以囊壁明显强化及壁结节为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单发脑转移瘤 CT征象特征
下载PDF
16层MSCT及重建技术在肋骨微细骨折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刘旭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7期2604-2605,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MSCT对肋骨微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9例胸外伤,常规正、斜位胸片肋骨骨折阴性患者行16层MSCT螺旋扫描,并轴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MIP、VR、MPR、曲面重建。结果:29例患者显示肋骨微细骨折44处,... 目的:探讨16层MSCT对肋骨微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9例胸外伤,常规正、斜位胸片肋骨骨折阴性患者行16层MSCT螺旋扫描,并轴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MIP、VR、MPR、曲面重建。结果:29例患者显示肋骨微细骨折44处,完全性骨折19处,不全性骨折25处。结论:16层MSCT容积扫描及薄层重建技术,能直观准确显示肋骨的微细骨折,可以有效避免X线平片对微细肋骨折的漏诊,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计算机重建
下载PDF
肾盂造影注射碘对比剂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刘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7期46-47,共2页
目的:探究肾盂造影注射碘对比剂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肾盂造影检查患者10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其均在造影中对碘对比剂注射,根据其护理措施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肾盂检查患者护... 目的:探究肾盂造影注射碘对比剂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肾盂造影检查患者10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其均在造影中对碘对比剂注射,根据其护理措施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肾盂检查患者护理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副反应几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副反应几率(30.00%),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78.00%),P<0.05。结论:肾盂造影检查患者碘对比剂使用中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更好保证其肾盂造影检查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造影 碘对比剂 副反应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利用磁共振成像多模态参数鉴别肝胆期高信号的肝细胞癌与局灶性结节增生 被引量:5
20
作者 郎也 马春琼 +8 位作者 邓礼巍 王健 刘晨 肖诗蕾 邓江 李倩 刘雯雯 杨德胜 李晓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参数鉴别肝胆期高信号肝细胞癌(HCC)与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肝胆期高信号HCC和15例FN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G...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参数鉴别肝胆期高信号肝细胞癌(HCC)与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肝胆期高信号HCC和15例FN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Gd-EOB-DTPA MRI增强检查,均为单发病灶。手术切除后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析HCC与FNH的影像学特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HCC和FNH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别为(1205.07±239.65)×10^(-3) mm^(2)/s和(1434.73±217.60)×10^(-3) mm^(2)/s,两者SI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动态增强MRI序列中,15例HCC动脉期均明显强化,其中13例强化特点为持续性强化,2例强化特点为快进快出;15例FNH动脉期均明显强化,强化特点为持续性强化,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HCC与FNH的SI增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0.60比1.33±0.50,P>0.05)。(3)HCC与FNH在肝胆期形态学特征包括:环状低信号:HCC(8例)与FNH(0例);对比剂充盈缺损:HCC(8例)与FNH(0例);线状低信号分隔:HCC(10例)与FNH(0例);星状瘢痕:HCC(0例)与FNH(5例),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I对鉴别肝胆期高信号HCC和FNH具有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钆塞酸二钠 肝胆期高信号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