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庆丘陵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密肥效应
1
作者
蒋志成
田红琳
+5 位作者
冯定明
刘水泉
张光列
庞家文
李清虎
周茂林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5期15-19,共5页
为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以渝青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优化种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一次项、所有因素二次项以及磷钾间相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鲜产大于75 t·hm^(-2)的优化栽...
为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以渝青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优化种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一次项、所有因素二次项以及磷钾间相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鲜产大于75 t·hm^(-2)的优化栽培措施是:种植密度6.64万~6.96万株·hm^(-2)、纯氮301.59~310.26 kg·hm^(-2)、P 2O 587.64~93.69 kg·hm^(-2)和K 2O 73.79~80.15 kg·hm^(-2)。建立的数学模型回归项显著,产量与所设因子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回归关系,各因子的水平设置基本恰当,模型可以用作预测预报。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X_(1))>氮肥(X_(2))>钾肥(X_(4))>磷肥(X_(3)),四个因子的二次项均达显著水平,因子间的互作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氮肥互作效应最大的组合为:X_(1)=0.5,X_(2)=0.5,即密度6.75万株·hm^(-2),氮肥用量315 kg·hm^(-2)。磷肥与钾肥互作效应最大的组合为:X_(3)=0,X_(4)=0,即磷肥用量90 kg·hm^(-2),钾肥用量75 kg·hm^(-2),最高产量时经济效益可达44448.01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渝青玉3号
密度
施肥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氮量对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林学
杨义
+2 位作者
刘帮银
杨丽军
杨剑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404-6406,6468,共4页
[目的]探讨施氮量对玉米不同时期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1、503、004、50 kg/hm2对玉米植株硝态氮(NO3--N)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玉米各部位中NO3--N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目的]探讨施氮量对玉米不同时期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1、503、004、50 kg/hm2对玉米植株硝态氮(NO3--N)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玉米各部位中NO3--N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不施氮处理的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各施氮处理,且这3个时期玉米各叶位的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的相关性差异较大;第3叶位和6叶位的NO3--N含量在不同生育期的表现为:苗期3位叶高于6位叶,拔节期和灌浆期6位叶高于3位叶;3个时期的植株体内硝态氮含量,叶鞘均明显高于叶肉,且均在施氮量大于300 kg/hm2时氮含量增长减缓。[结论]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300 kg/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氮量
不同生育期
硝态氮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鲜样氮磷联合诊断方法和测定部位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林学
杨义
+2 位作者
刘帮银
杨丽军
杨剑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2-1218,共7页
采用"3414"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方案设计田间小区试验,应用便携式高强度光度计对玉米鲜样第三、第六位叶肉和叶鞘硝态氮、铵态氮及可提取磷进行田间现场快速联合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叶位叶肉与叶鞘之间硝态氮、饺态氮及可提...
采用"3414"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方案设计田间小区试验,应用便携式高强度光度计对玉米鲜样第三、第六位叶肉和叶鞘硝态氮、铵态氮及可提取磷进行田间现场快速联合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叶位叶肉与叶鞘之间硝态氮、饺态氮及可提取磷含量差异很大,经t检验,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叶位相同部分氮、磷元素含量也有一定差异,经t检验。第三位与第六位叶肉硝态氮、铵态氮和叶鞘铵态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叶肉和叶鞘可提取磷、叶鞘硝态氮的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叶位各部分对应的硝态氮、铵态氮与施氮量和全氮呈正相关;可提取磷与施磷量和全磷也呈正相关关系,且第三位叶鞘相关性最好,均达极显著水平,该部位具有作为氮、磷营养状况诊断部位的可能性。硝态氮从反映土壤氮素水平和试剂成本上比铵态氮更适合作为诊断玉米植株氮营养状况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硝态氮
铵态氮
可提取磷
联合诊断
测定部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远敏
王光明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以三系杂交水稻"西农优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控制试验的方法,于2006年在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0kg硅肥/hm^2施用水平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
以三系杂交水稻"西农优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控制试验的方法,于2006年在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0kg硅肥/hm^2施用水平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经硅肥处理的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ck,平均比ck增产6.51%。其中硅肥为90kg/hm^2的产量最高,为561.02kg/667m^2,比ck增产1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产量
水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低温冷害及其防御措施
5
作者
童刚
《南方农业》
2011年第S1期85-87,共3页
低温冷害防御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以采用以下栽培技术措施防御冷害: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平整好本田,提高栽插质量;适时早插;肥料运筹;水分管理;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稻草还田。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栽培技术
防御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苕的科学贮藏技术
6
作者
童刚
《南方农业》
2007年第6期46-47,共2页
合川是甘薯(红苕)生长的最适宜区,也是重庆地区甘薯生产大区.常年种植夏、秋苕2.67余万hm2,年产鲜苕65万~75万t,其生产规模居全国县级第一位,技术水平居重庆市前列.红苕收后要实行科学贮藏,预防黑斑病(高温引起)、软腐病(低温冻害...
合川是甘薯(红苕)生长的最适宜区,也是重庆地区甘薯生产大区.常年种植夏、秋苕2.67余万hm2,年产鲜苕65万~75万t,其生产规模居全国县级第一位,技术水平居重庆市前列.红苕收后要实行科学贮藏,预防黑斑病(高温引起)、软腐病(低温冻害)、闷窖(缺氧呼吸)、硬心(湿度过大)、糠心(湿度过小)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苕
甘薯
贮藏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丘陵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密肥效应
1
作者
蒋志成
田红琳
冯定明
刘水泉
张光列
庞家文
李清虎
周茂林
机构
重庆市
农业科学院
重庆市
酉阳县
农技站
重庆市
彭水县
农技
推广站
重庆市合川区农技站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5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方山地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 YFD 0200700)
国家粮丰工程项目“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2016 YFD 030030703)。
文摘
为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以渝青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优化种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一次项、所有因素二次项以及磷钾间相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鲜产大于75 t·hm^(-2)的优化栽培措施是:种植密度6.64万~6.96万株·hm^(-2)、纯氮301.59~310.26 kg·hm^(-2)、P 2O 587.64~93.69 kg·hm^(-2)和K 2O 73.79~80.15 kg·hm^(-2)。建立的数学模型回归项显著,产量与所设因子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回归关系,各因子的水平设置基本恰当,模型可以用作预测预报。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X_(1))>氮肥(X_(2))>钾肥(X_(4))>磷肥(X_(3)),四个因子的二次项均达显著水平,因子间的互作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氮肥互作效应最大的组合为:X_(1)=0.5,X_(2)=0.5,即密度6.75万株·hm^(-2),氮肥用量315 kg·hm^(-2)。磷肥与钾肥互作效应最大的组合为:X_(3)=0,X_(4)=0,即磷肥用量90 kg·hm^(-2),钾肥用量75 kg·hm^(-2),最高产量时经济效益可达44448.01元·hm^(-2)。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渝青玉3号
密度
施肥量
Keywords
silage corn
Yuqingyu 3
planting density
fertilization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氮量对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林学
杨义
刘帮银
杨丽军
杨剑虹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南充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
重庆市合川区农技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404-6406,646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施氮量对玉米不同时期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1、503、004、50 kg/hm2对玉米植株硝态氮(NO3--N)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玉米各部位中NO3--N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不施氮处理的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各施氮处理,且这3个时期玉米各叶位的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的相关性差异较大;第3叶位和6叶位的NO3--N含量在不同生育期的表现为:苗期3位叶高于6位叶,拔节期和灌浆期6位叶高于3位叶;3个时期的植株体内硝态氮含量,叶鞘均明显高于叶肉,且均在施氮量大于300 kg/hm2时氮含量增长减缓。[结论]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300 kg/hm2左右。
关键词
玉米
施氮量
不同生育期
硝态氮
产量
Keywords
Corn
Nitrogen rate
Different growth period
NO3^- —N
Yield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鲜样氮磷联合诊断方法和测定部位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林学
杨义
刘帮银
杨丽军
杨剑虹
机构
重庆市
渝北区土壤肥料站
南充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
重庆市合川区农技站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2-1218,共7页
文摘
采用"3414"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方案设计田间小区试验,应用便携式高强度光度计对玉米鲜样第三、第六位叶肉和叶鞘硝态氮、铵态氮及可提取磷进行田间现场快速联合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叶位叶肉与叶鞘之间硝态氮、饺态氮及可提取磷含量差异很大,经t检验,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叶位相同部分氮、磷元素含量也有一定差异,经t检验。第三位与第六位叶肉硝态氮、铵态氮和叶鞘铵态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叶肉和叶鞘可提取磷、叶鞘硝态氮的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叶位各部分对应的硝态氮、铵态氮与施氮量和全氮呈正相关;可提取磷与施磷量和全磷也呈正相关关系,且第三位叶鞘相关性最好,均达极显著水平,该部位具有作为氮、磷营养状况诊断部位的可能性。硝态氮从反映土壤氮素水平和试剂成本上比铵态氮更适合作为诊断玉米植株氮营养状况的指标。
关键词
玉米
硝态氮
铵态氮
可提取磷
联合诊断
测定部位
Keywords
corn
nitrate-nitrogen
ammonium-nitrogen
extractable phosphorus
combined diagnosis
measure parts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远敏
王光明
机构
重庆市合川区农技站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以三系杂交水稻"西农优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控制试验的方法,于2006年在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0kg硅肥/hm^2施用水平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经硅肥处理的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ck,平均比ck增产6.51%。其中硅肥为90kg/hm^2的产量最高,为561.02kg/667m^2,比ck增产11.27%。
关键词
硅肥
产量
水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低温冷害及其防御措施
5
作者
童刚
机构
重庆市合川区农技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11年第S1期85-87,共3页
文摘
低温冷害防御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以采用以下栽培技术措施防御冷害: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平整好本田,提高栽插质量;适时早插;肥料运筹;水分管理;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稻草还田。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栽培技术
防御措施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苕的科学贮藏技术
6
作者
童刚
机构
重庆市合川区农技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07年第6期46-47,共2页
文摘
合川是甘薯(红苕)生长的最适宜区,也是重庆地区甘薯生产大区.常年种植夏、秋苕2.67余万hm2,年产鲜苕65万~75万t,其生产规模居全国县级第一位,技术水平居重庆市前列.红苕收后要实行科学贮藏,预防黑斑病(高温引起)、软腐病(低温冻害)、闷窖(缺氧呼吸)、硬心(湿度过大)、糠心(湿度过小)等发生.……
关键词
红苕
甘薯
贮藏形式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庆丘陵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密肥效应
蒋志成
田红琳
冯定明
刘水泉
张光列
庞家文
李清虎
周茂林
《耕作与栽培》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施氮量对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王林学
杨义
刘帮银
杨丽军
杨剑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玉米鲜样氮磷联合诊断方法和测定部位研究
王林学
杨义
刘帮银
杨丽军
杨剑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远敏
王光明
《耕作与栽培》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水稻低温冷害及其防御措施
童刚
《南方农业》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红苕的科学贮藏技术
童刚
《南方农业》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